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坚持原创,保护文字产权,部分图片及文字来自网络,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想学习历史、探讨历史、八卦历史的朋友,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能哥说历史将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及故事。

导读:明朝末年,魏忠贤可谓是名声大起,他把明朝搞得乌烟瘴气,还被称为“九千岁”,可见他当时的权里有多大。他要比严嵩更可怕,那么究竟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


其魏忠贤原名并不叫魏忠贤,而是叫魏进忠。魏忠贤的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

魏进忠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魏进忠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魏进忠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称赞进忠,王安也就善待他。

长孙的乳母叫客氏,长期居在深宫之内。虽然他是长孙的乳母,但其实也是一个宫女,也是需要有人温暖的。而在宫廷之中,宫女和太监都不好混,所以往往要互帮互助,虽然太监是去势之人,但也算得上是个男的,所以这种宫女和太监之间经常会有别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叫做“对食”。

本来客氏是有一个自己的”对食“伙伴,叫做魏朝。但是因为这个魏朝事务比较繁忙,所以经常就冷落了客氏。而魏进忠进宫后,知道他是长孙的乳母,还是比较有权势,所以就经常和客氏交流,而魏进忠又懂骑射,可以说算得上有才,日子久了,客氏也就放弃了魏朝而选择了魏进忠,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关系。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魏进忠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进忠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李选侍也是个不消停的人,到魏进忠和客氏把持了前朝后宫时,她又极力巴结客氏和魏进忠。由于有魏进忠递话,明光宗不顾前嫌,把她封为康妃,并且让她掌管后宫事务。后来李选侍特受明光宗的宠爱,而李选侍也慢慢的将魏进忠视为心腹。

明光宗死后,应当由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但这时,朱由校年龄尚小,明光宗的宠妾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进忠便想乘机挟持皇太子把持朝政。为了控制朱由校,李选侍居然与他同住一室。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人提出,李选侍既不是朱由校的生母,又不是养母,与太子同住一室有悖礼制,要她搬出去。朱由校照办了,

并宣布正式即位。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一当上皇帝,就赐予魏进忠世荫,不久,又任命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管东司礼监秉笔太监是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负责用笔记录下皇帝口述的命令,送内阁大臣们拟订方案,再送皇帝钦定。所以,魏进忠可以借此操纵国事,甚至可以假传圣旨欺上瞒下。东厂是皇帝的特务机关,权力很大,可以先斩后奏,捕杀任何大臣。这样,魏进忠几乎和皇帝一样,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这时,魏进忠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魏忠贤。

魏忠贤把迎合自己的官员通通提拔起来,委以朝廷要职。这些官员有的替他出谋划策,有的专门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因此,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朝廷大臣,要想保住自己的官位,都要奉承巴结魏忠贤否则,就会遭到他的算计。

魏忠贤出门时与皇帝的排场一样大,大家都把他当皇帝看待。有个官员为讨好魏忠贤,叫他“九千岁”,他很高兴,重赏了这个官员。从这以后,魏忠贤就堂而皇之地接受了“九千岁”的称号。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四人夜里在密室饮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了,谩骂魏忠贤,另外三个人吓得不敢出声。那个人还未骂完,东厂番子将四人押到魏忠贤的住所,立即将骂的人处寸磔,而慰劳另外三个人金子,三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动。

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员争相拍魏忠贤的马屁。浙江巡抚潘汝桢为讨欢心,请求为魏忠贤造生祠(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的祠堂)。依照当时的规矩,生祠只有皇帝才可建造,可是,魏忠贤一点也不顾忌,还重赏了潘汝桢。各地的官员争相为他建造生祠,唯恐行动慢了,魏忠贤不高兴。开封造的生祠规模最大,拆除民房两千余间,比起皇宫毫不逊色。魏忠贤的像用稀有贵重的沉香木雕成,用金银珠宝做内脏,眼珠是核桃大小的夜明珠,价值连城。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朝廷中有正直的大臣认为造生祠不妥当,魏忠贤非但不听,还革了他们的职。明朝至此更加腐朽,很快走上了末路。

其实朱由检对魏忠贤的不满由来已久。他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眼看着魏忠贤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认为这个隐患非除不可,所以在做皇帝之前,对魏忠贤表面上恭恭敬敬,其实已经在积蓄自己的力量。

朱由检做了皇帝后,魏忠贤想试探一下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便率先弹劾了自己的手下崔呈秀,如果崔呈秀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然而魏忠贤万万没有想到,崔呈秀被弹劾后,群臣一致弹劾了他,崇祯便罚魏忠贤去凤阳守皇陵去了,而且魏忠贤走后,魏党并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便重新将魏忠贤抓了回来。

魏忠贤改过两次名字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成为“九千岁”的呢?

魏忠贤也知道自己末日即将来临,便率先一步上吊自杀了,整个魏党被朱由检皇帝就此铲除。其实明朝的政治体制早就注定了魏忠贤的结局,因为他的权力始终在皇权之下,皇帝赋予了你权力,当然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你除掉。这才是真正的统治。


结语:自古以来,只要是会拍马屁的人都会得到重用,而很多有才能却很正直的人都很难得到重用,为何呢?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当朝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