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餘載助力上海發展 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五心”黨建紀實

原標題:三十餘載助力上海發展高質量黨建奮進新時代


三十餘載助力上海發展 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五心”黨建紀實


東海之濱,長江之畔,一座百萬千瓦級火力發電廠歷經了32年風雨,依舊以挺拔的身姿巍然屹立。它,就是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一晃32年,電廠4臺325兆瓦發電機組見證了城市的日新月異,助力了上海的大發展,伴隨著申城邁入了新時代。

“充滿激情、富於創新、追求卓越”,電廠黨委帶領全廠職工群眾,始終昂揚“那麼一股子氣和勁”,結合正在進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電廠黨委立足實際找差距,找準癥結出實招,潛心經營“五心”黨建品牌,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落腳點,助力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為保障上海地區電力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截至2018年底,電廠累計發電量為2064.1644億千瓦時,連續安全生產3612天。歷年來,先後獲得全國電力工業環保先進單位、全國部門先進綠化四百佳單位、全國電力行業QC小組活動優秀企業、電力工業部和國家電力公司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上海市優秀企業、上海市平安示範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孕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優秀典範和先進集體,包括:全國勞模倪繼忠、上海市勞模王星原、上海工匠華能集團最年輕的首席技師馬浩、上海市經信委百強黨支部等。

初心——

詮釋“紅色”基因逢山開路勇挑時代重擔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國民經濟呈現穩定增長的大好形勢,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嚴重缺電成為了制約社會發展的瓶頸。1984年,在國務院壓油辦和上海市政府相關委辦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石洞口發電廠成為了國家“第七個五年計劃”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規劃安裝了4臺300兆瓦等級國產第一批亞臨界燃煤機組。1985年3月1日,踏著改革的潮汐,上海石洞口發電廠在上海北部廣袤的灘塗上打下了第一根基樁。

1987年12月19日,凝聚著廣大建設者的夢想,承載著上海城市發展期望的上海石洞口發電廠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為上海電網注入了一支強心針。1990年,電廠4臺機組全部建成投運,成為上海首座百萬千瓦級電廠,大大緩解了上海電網缺電的局面。在國家“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電廠的出力高達全市發電出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充分發揮了百萬千瓦級特大型火電廠在上海電網中的主力軍作用,當仁不讓地擔負起為上海人民生活和城市發展輸送穩定電力的重大使命。

上世紀末,我國電力工業向市場經濟轉型,電力體制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沐浴著改革的春風,1999年12月30日,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和上海電力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華能上海石洞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2002年10月22日,電廠成為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下屬企業,並正式更名為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

多年來,面對自然因素、社會環境等重重考驗,在電廠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石電人始終用堅強的意志直面未知的挑戰,用堅定的信念攻克技術的難關,用創新的精神探尋一個又一個發展的突破。2008年冬季,一場50年不遇的大雪侵襲著南方大地,上海電網發出了最高的紅色預警。網調向電廠下達了4臺機組必須保持滿負荷發電的“死命令”。由於天氣惡劣,導致煤船無法正常靠泊,廠內庫存煤量已不足一天的發電量。千鈞一髮之際,電廠通過周密部署,調動一切力量,終於爭取到一船煤。可也正是這船讓石電人翹首以盼的煤,卻讓石電人的心再一次跌到了谷底——搶卸中的煤結冰現象異常嚴重。面對著幾噸重的巨型煤塊,石電人二話不說,拿起鐵鍬、榔頭,在刺骨的寒風裡一鑿就是十幾個小時,完全顧不上因寒冷、疲憊而不住顫抖的雙手,力保安全發電。

正是憑著這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初心,石電人擰成一股繩,一次次臨危受命,一次次披荊斬棘。為了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為了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電廠義不容辭地站了出來,選擇了即使虧損也要履行社會責任的神聖使命,以穩健而有力的步伐,陪伴申城經歷了32個嚴寒酷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華能的“紅色”基因。在600兆瓦、1000兆瓦等級機組佔據電力市場主力的今天,不斷創造著新的業績。

 暖心——

築起心靈港灣這是一座有溫度的電廠

上海未來: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為追逐這個美好夢想,電廠黨委切實發揮黨組織密切聯繫群眾的政治優勢和使命擔當,傾力打造“一米陽光”工程,32年的堅持和守護,讓溫暖工程的“最後一公里”暢通無阻,採用“一戶一策一專人”的思想工作方式,堅持“三必訪”“三必談”制度,做好臨退職工的“六個一”工作,盡力為職工排憂解難,實現“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正效應。

1993年入職的一名一線員工,不幸患上重症肌無力,昂貴的醫藥費用把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困境,當時,她的精神幾乎要崩潰了。“原來家裡靠我一個人的經濟收入還能維持,可是生病後不能上班,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病痛的折磨,思想的壓力,使她彷彿走進了漆黑的夜路,舉步艱難,只有憂傷陪伴。然而,就在她絕望時,企業送來了關懷,同事們送上了關愛。電廠黨委以多種渠道確保她在家養病期間的基本生活收入,26年來,一次次的關心和溫暖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下去的願望。鄰居曾這樣感嘆:“雖然她沒上過幾年班,但企業的關愛從來沒有缺少過!她得這個病,幸虧有你們這樣的單位,否則早完了。”

一名身患糖尿病多年的員工,2017年出現了併發症,一隻眼睛失明,腎臟衰竭,情緒跌落谷底,一度對生活和工作都失去了信心。電廠黨委得知情況後,立即派專人上門慰問幫扶,從各方面進行開解,及時提供相關政策信息,幫助他報銷醫藥費,通過幫困基金和職工募捐等方式解決燃眉之急。慢慢的,他那顆絕望的心被暖化了,重拾起對抗疾病的信心,“以前從未把組織當回事,可真當自己有難時,才感知到組織的溫暖,才明白組織是我們的堅強後盾......”

正是憑著石電人“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的暖心,在職工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會有人出現在身旁噓寒問暖,在職工生活遭遇困境的時候,總會有人在身旁排憂解難,這就是電廠搭建的“愛心橋”,在橋的兩端有著太多的牽掛和相伴,牽連的是太多的溫暖和感動,就像每天第一縷陽光,充滿希望和力量。

 恆心——

追求永無止境自我加壓創造傲人成績

上世紀80年代初,電廠4臺機組受建造之初設計、投資、製造等諸多因素影響,存在許多先天不足。然而石電人並沒有以設備性能差為藉口,一代代檢修人刻苦鑽研、不畏挑戰,鍥而不捨地走上了持續改進的漫漫征途。

“給我們三年時間,一定把爐管洩漏的問題給徹底解決掉!”電廠檢修部鍋爐專業全體黨員在黨旗下立下軍令狀。在那之後,為了解決頻發故障的共性問題,他們翻爛了檔案室的資料;為了不放過一處磨損減薄,他們摸遍了爐內的每一片管排。他們抓住每一次停機機會,仔細檢查、總結、解決鍋爐缺陷,檢修現場灰人、汗人、守夜人,都是他們留下的身影。就這樣,檢修工藝規程被不斷地完善,先天結構性缺陷被逐年消除,預防性更新改造走在了損壞的前面,頻繁洩漏的“舊疾”在石電人的精心呵護下被慢慢“治癒”。

2016年9月7日,電廠1號機組順利停機,創造了華能系統發電機組連續安全運行最高紀錄810天的傲人成績,大幅刷新了上海市發電機組連續安全運行紀錄,並被中電聯評為年度全國同類型機組可靠性第一名!對於30歲“高齡”的電廠而言,這無疑是石電人創造的一個奇蹟。

正是憑著這顆“自找差距,自我加壓”的恆心,石電人負重自強,砥礪前行。自2014年以來,電廠已連續5年實現鍋爐“四管”零洩漏,攻克了凝汽器真空嚴密性不佳、汽缸溫差超標、DEH邏輯不完善等多項技術難關,有效解決了困擾電廠多年的“頑疾”,使老機組煥發出新的生機。

多少天不分晝夜、多少人以廠為家,在追求華能“藍色”品質的道路上,石電人與時俱進、學習創新、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每一次設備改造任務。

 匠心——

從小兵到尖兵鍛造高素質人才隊伍

一切勞動者,只要肯學肯幹肯鑽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就都能在勞動中發現廣闊的天地,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電廠黨委將多年沉澱的黨建基礎優勢與QC攻關的成功經驗相結合,研究制定《黨員帶團青QC攻關小組活動實施細則》,既解決生產上難啃的“硬骨頭”,又提升人才隊伍的“軟實力”。

2017年至今,電廠黨員帶著團員青年QC攻關活動,解決了20餘個生產技術上的疑難雜症,產生了上千萬的經濟效益,“提高2號機凝汽器真空嚴密性”QC成果獲全國電力行業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三等獎。湧現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彪、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周繼兵、上海工匠馬浩等一支黨性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工匠隊伍。

青年黨員馬浩,是工匠隊伍中新生代的代表性人物。成長道路上,他見過石洞口凌晨四點的晨光,聞過發黃資料散發的“書香”,嘗過幾個月見不著寶貝女兒的心酸苦楚。思索、鑽研、奮鬥、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華能上海分公司熱工技能競賽銀獎、華能股份公司三等獎、華能集團公司二等獎、全國電力行業優秀技能選手等榮譽一一被他收入囊中。2015年,他在華能系統眾多技能工匠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年輕的首批首席技師。2017年,由其領銜的馬浩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職工(技師)創新工作室。2018年,憑藉精湛技能,他光榮當選“上海工匠”。

周繼兵在電廠幾乎無人不曉,老師傅會說:“繼兵,勤奮敬業,事情交給她,放心。”年輕人會說:“周主任,技術專家啊,有問題找她準能行。”大家口中,她敬業又精業。因為她深知把堅持變成一種習慣,惟敬業,方能精業。每一次缺陷處理,每一處改造進程,她總會第一時間總結分析,研究問題根源,制定解決方法,這些她都一一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在她的書櫥裡,一摞摞的小本本,無聲地訴說著主人曾奮戰的日日夜夜。

這些石電人正是憑著“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匠心,實現從小兵到行業尖兵的蛻變,他們以忘我工作的精神,蘸寫著生命的色彩,用無數激情奮戰的日夜,書寫出動人的芳華故事。“電廠發展的美好未來和電力事業的光明前景,還需要更多優秀青年人才站出來,我們必須傳好接力棒!”匠人心聲,意味深遠。

雄心——

建設綠色機組打造上海發電新名片

一路向前走,都不能忘記為什麼而出發。32年來,歷經幾輪改造後,升級為4臺325兆瓦的機組,見證了城市的日新月異,伴隨著申城迎來了新的時代。幾度沉浮,幾度彷徨,一次次臨危不懼,一次次勇挑重擔,一次次衝鋒在前,一次次創造輝煌,石電人依靠勤奮和智慧,矢志不渝、探求發展之路,化危機為機遇,闖過了種種艱難險阻,使電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留下了華能石電人波瀾壯闊的畫卷。

而如今機組日益老去,指標不再領先,昔日的“光環”定格為歷史,電廠也正面臨著虧損和生存的挑戰,這一切都引起了石電人警醒和思考,在當前煤電轉型發展的大形勢下,電廠該往何處去?又該如何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石電人無法繞開的課題。

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結合《上海市十三五能源規劃》中所確定的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替代升級改建部署,石電人按“等容量、減煤量、減排量”的要求,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探索並打造適應上海這一國際大都市所需求的安全可靠、高效節能、綠色環保、靈活智慧的未來清潔燃煤電廠,實現老電廠在新時代的華麗轉身,作為電廠頭等大事加以實施。這既是石電人翹首以盼的美好夢想,也是華能人永不懈怠的時代重任與歷史擔當。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線已經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在這艘巨輪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黨中央發出實幹號召,宣示著發展不止步、不停留、不放棄的信念。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這種品格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寫照。為了申城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努力建設電力事業更美好的明天,電廠黨委任重道遠,團結帶領石電人繼往開來再出發,努力建設國際領先高效綠色煤電機組,擦亮“中國製造”品牌,發展符合“上海氣質”的數字化標杆智慧電廠,在這片屬於他們改革攻堅的主戰場上昂首闊步。看!那座現代化“老”電廠正迎著東海的季風,巍然聳立在長江之畔,飄揚著華能“三色”旗幟的濃墨重彩,脈動著華能石電人的絢麗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