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其实在武汉人心中,豆皮的地位一点都不输给热干面。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一碗热干面可能一两分钟就可以递到你手上,但是豆皮则不然,豆皮的工序更为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想找到一家好吃的豆皮店可比找到一家好吃的热干面店难一点喽。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其实好吃的豆皮店也不算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豆皮也有了一些改良。但是想华飞豆皮这种科班出身,多年以来还按照老传统来的豆皮可是不太多了。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一份好的豆皮是有很多要求的:首先这个皮要香脆薄润,颜色是金黄色的,薄厚适宜不会影响整体的口感;糯米是很重要的,一定是要颗粒分明,吃起来弹而不硬,柔而不绵;再说豆皮里面的臊子是绝对要入味的,鲜肉、香菇、干子、笋子一定要各司其职,又要融合为一,不要腻口。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华飞豆皮的老板是一对老夫妻,每天坚持亲自制作售卖。一天出20锅豆皮,60斤糯米,卖完即止。毕竟豆皮也是算过早的一种,所以晚去的话能不能买到就是随缘的事情了。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粮道街这条老的武汉街道处处充斥着老武汉原本的样子,这条街上除了美食就是学校。老板很早以前就在国营单位做豆皮,而且一做就是半辈子。问问街上的老年人,大伙儿都知道当年的同兴甜食馆。在同兴甜食馆,有个规矩叫做“三年学徒,五年出师”。华爷爷刚进入同兴甜食馆时候,从学徒开始,下面半年,再学习豆皮一年,才能独立上炉子。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华飞家的豆皮糯米软烂,纯白透亮,看似毫不入味,可吃进嘴里就发现大错特错。糯米的入味,甚至不需要卤汁的浸泡。每天凌晨三四点老爷爷就要起床用一口上好的木甑蒸好糯米,准备好早晨的食材。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先炒香肥瘦相间的肉丁,加入姜末、调和好的料汁,稍待烹煮,再依次加入干子,榨菜,搅动臊子,不出半个小时,二十锅豆皮的臊子就制作完成了。

粮道街科班出身的豆皮,老夫妻做了将近40年,每天限量出20锅

这条粮道街,见证了夫妻老两口几十年做豆皮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武汉人一代代对豆皮的喜爱与执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