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韩道亨生卒不详,字颖泉。工书法。明代晚期的一位江南才子,他能诗善书,以行草为主,师法二王。主要活动在万历年间。万历四十一年(1613)尝书李白蜀道难卷,张君度补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撰成的《草诀百韵歌》是韩道亨的重要著作。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便于记忆。这篇《草诀百韵歌》在当时传诵一时,被当成行草书法的范本广为流传。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左邊偏旁的「阜」(阝)和「貝」都寫成「丁」的反抅。右邊偏旁的「刀」(刂)和「寸」都寫成一彎加一點。

「曾」和「差」,頭部寫法一樣。「歸」和「浸」,形體大致相同。

「孤」和「殆」,寫法很相似。「矛」和「柔」寫法,幾乎一樣(柔字末筆多一長點)。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寧」的寫法與「叔」相似,而稍繁了一點。「侯」的寫法與「參」相似,筆畫基本相同。

「稱」和「攝」的右半邊寫法和「屬」的下面一樣。「某」和「棗」起頭及下面的旋轉方法和「來」一樣。

「慰」和「賦」的寫法差不多,真的很難區別。「朔」和「邦」的寫法也很相似,確實不易分辨。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才」(即提手旁)和「干」連寫相依傍,便成「卉」字。「勾」(即門的草字)在「柬」的上面盤過來,就是「闌」字。

「鄉」、「卿」二字都像「口」而得形。「愛」、「鑿」二字相似,「奎」、「全」二字相似。

「玉」出頭為「武」字。「干」字中間銜著一點,就是「丹」。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蹄」和「號」草寫相似,但又各有其寫法。「雲」和「虐」上部一樣,下部亦各有其寫法。

「盜」和「意」下面的腳和「適」相似。「熊」和「絃」的字身和「然」相似。

「矣」和「其」二字的頭,稍有變化(稍有不同)。「兵」和「共」二字的腳,都是兩點相聯。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寒」、「容」、「審」三字有相像的地方(三字頭部都是「宀」)。「憲」、「害」、「寘」三字也有相似之處(三字頭部也都是「宀」,中間的寫法也很像)。

「滿」字右邊的寫法很像「備」。「醫」字開頭的寫法很像「堅」。

應該了解「謹」和「解」的右邊相同,左邊相異。也應該了解「別」、「荊」、「前」三字有相似的地方,亦有相異的地方。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顙」是先從左邊的「戈」、「牛」連草開始寫。「雞」得先從左邊的「下」、「子」連草開始寫。

「丿」、「之」合起來不是「乏」(「乏」的草寫上面沒有一點)。「乛」、「木」合起來連寫,可以變成「村」(「村」是木的末筆往右拉長、勾回)。

「蕭」、「鼠」先分辨他們的頭部不一樣(其餘中、下部寫法完全一樣)。「寅」、「賓」中間的腹部只差一撇(其餘上、下部寫法完全一樣)。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忽然訝異「劉」和「對」這麼相似。從古以來「缶」和「垂」寫法就很像。

「含」、「貪」的寫法不完全相同(上半部一樣,下半部不同)。「退」、「邑」的寫法尚有不一樣的地方。

「減」和「滅」不要寫錯誤(二字稍有不同)。「黨」和「堂」很容易錯失(二字形相近)。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右邊的邑(阝)和「月」寫起來一樣。左邊的「方」和「才」寫起來也一樣。

「舉」的字身,由「乙」、「未」連寫組成。「登」的形體,由「北」、「之」連寫組成。

「路」的左旁,就像跟「言」借來的一樣(寫法和「言」一樣)。「時」的右邊,「寸」字不要寫錯。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草」加「勾」再加上「反」,就成了「慶」。「乙」加「九」再貼上「人」,就成了「飛」。

在末筆,可以分出「憂」、「夏」二字的不同(「憂」的下面多一橫)。在中間,可以看出「弟」、「夷」二字的不同(「夷」的中間多一橫)。

「齋」、「齊」二字大體相似(只是末筆結尾不同)。「流」、「染」二字也差不多(也只是末筆結尾不同)。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想認識「高」、「齊」、「馬」三字,就應該知道「兕」、「既」、「兒」三字,寫法都是有同有異。

寫「寺」、「專」二字時不要寫錯(「專」多一橫)。寫「巢」、「筆」二字時要思考一下(上面不一樣)。

「丈」(首筆)的旁邊微變一下,就是「使」字。「孫」的右邊是「小」字,而不是「糸」。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常」的收筆,不用寫直(只用一點作收)。「密」的上頭,不用加「宀」(即不用加寶蓋頭)。

「牋」和「牒」的左旁都寫成「才」(即扌,提手旁)。「永」和「泉」的下面都寫成「水」。

「柬」和「東」大同小異(中間只差有無一小橫)。「府」和「辱」很像,但還有點不同。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車」、「牛」、「幸」三字,大致只為一橫之差(「牛」上面添一橫便成「車」,「牛」起筆橫畫的反寫便成「幸」)。三個點點在不同地方,就成了「上」、「下」、「心」三字的不同。

「叅」、「参」(二字為異體字)寫法完全一樣。「閧」、「巽」的寫法哪有分別。

「奪」、「舊」的上、中部原就沒有不同。「嬴」、「羸」只有下半部稍有分別。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勢」字右邊的頭(右上部),宗法「掣」、「絜」的右上部。「章」字下部的形體,效法「平」、「辛」的下部。

應該避免把「哉」字寫成「歲」。怎能容許把「拳」字寫成「秦」。

「邪」和「聽」點畫的行止略有相似之處。(「聽」字左上的一點為引筆點)「即」和「斷」點畫的屈伸略有相異之別。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翻譯】

「掃」和「搊」切莫混同。「彭」和「赴」大體相同,可以互相侵用。

「世」和「老」的下部都是橫,老比世多一橫。「謝」和「衡」的中間都是撇,衡比謝多一撇。

「酒」和「花」形體相似,但一個是水旁,一個是草頭。「技」和「放」形體相似,但一個是「支」,一個是「文」。

明朝草书教材《草诀百韵歌》,习草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