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肝轉移怎麼辦?真的意味著生命進入倒計時?

肝臟是結直腸癌血型轉移最主要的靶器官,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50%在診斷時和治療中出現肝轉移。

結直腸癌肝轉移是結直腸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經治療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僅為6.9個月,無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於5%。肝轉移一直是結直腸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

那麼,結直腸癌患者發生了肝轉移,是否意味著生命進入倒計時?答案是否定的!來跟小編一起詳細瞭解一下吧。

No.1什麼是結直腸癌肝轉移?

結直腸癌的腫瘤細胞通過血管、血流等轉移到肝臟,就是結直腸癌的肝轉移。國際上將結直腸癌確診前或確診時發現的肝轉移稱為同時性肝轉移;結直腸癌根治術後發生的肝轉移,稱為異時性肝轉移。

結直腸癌肝轉移需要和肝臟的原發腫瘤進行區別,肝臟的原發腫瘤就是肝臟本身細胞發生了癌變,變成了腫瘤,和這種外來性的惡性腫瘤是不一樣的。

通過影像學檢查(最好是增強CT或者磁共振檢查),如果發現肝臟上有典型的“牛眼徵”等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特徵表現,需要通過抽血檢查腫瘤指標來進一步確診。如果腫瘤指標結果顯示CEA(癌胚抗原)升高,那麼可能是結直腸腫瘤轉移到了肝上;如果是AFP(甲肽蛋白)升高,則可能是原發性肝癌。

1.初始可達到根治性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

1)新輔助化療:

結直腸癌確診時合併初始可根治性切除的肝轉移:在原發灶無出血、梗阻或穿孔,且肝轉移灶有清除後復發高危因素時推薦術前化療。

結直腸癌根治術後發生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肝轉移:原發灶切除術後未接受過化療,或化療12 個月以前已完成,且肝轉移灶有清除後復發高危因素時可採用術前化療;肝轉移發現前12 個月內接受過化療的患者,可直接切除肝轉移灶。

肝轉移灶清除後(NED)的患者推薦根據術前治療情況及術後病理在多學科討論下決定是否行術後輔助化療和方案。

同時性肝轉移如條件許可,可達到根治性切除的,建議結直腸癌原發灶和肝轉移灶同步切除。

術前評估不能滿足原發灶和肝轉移灶同步切除條件的同時性肝轉移:先手術切除結直腸癌原發病灶,肝轉移灶的切除可延至原發灶切除後3 個月內進行;急診手術不推薦原發結直腸癌和肝轉移病灶同步切除。

結直腸癌根治術後發生肝轉移既往結直腸原發灶為根治性切除且不伴有原發灶復發,肝轉移灶能完全切除且肝切除量<50%(無肝硬化者),應當予以手術切除肝轉移灶。

肝轉移灶切除術後復發達到手術條件的,可進行2 次、3 次甚至多次的肝轉移灶切除。

結直腸癌肝轉移怎麼辦?真的意味著生命進入倒計時?

圖源/Pixabay

經過多學科討論制訂治療方案,建議新輔助化療或其他治療後再次評估,轉化為可切除肝轉移,按可切除治療方案處理,仍為不可切除的,參照不可切除肝轉移的治療原則。

1)原發灶的處理

結直腸癌原發灶無出血、梗阻症狀或無穿孔時可以行全身化療,也可選擇先行切除結直腸

結直腸癌原發灶存在出血、梗阻症狀或穿孔時,應先行切除結直腸癌原發病灶,繼而全身化療,參見內科姑息治療部分。治療後每6~8 周予以評估,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2)射頻消融

一般情況不適宜或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可切除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可考慮射頻消融。預期術後殘餘肝體積過小時,可先切除部分較大的肝轉移灶,對剩餘直徑< 3 cm 的轉移病灶進行射頻消融。

對於無法手術切除的肝轉移灶,若全身化療、動脈灌注化療或射頻消融治療無效,可考慮放射治療,但不作常規推薦。

結直腸癌肝轉移怎麼辦?真的意味著生命進入倒計時?

圖源/Pixabay

小 結

研究表明,肝轉移灶能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35個月,5年生存率可達30%-57%,有一部分最初肝轉移灶無法根除的患者經治療後也可轉化為可切除。

肝轉移切除後複發率在70%以上,那麼復發後應該以姑息治療為主還是應該積極地進行再次手術等局部治療呢?

Matsuoka等研究表明,復發後再次切除的患者生存期達到56.5個月,而復發後僅接受化療的患者中位生存只有28.7個月。Takamoto等研究表明,復發後接受再次手術的患者與未接受手術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為51%和19%,而且即使接受過大範圍肝切除的患者,復發後也有再次切除的可能。

因此,積極治療對患者的預後十分重要。出診時即使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比如病灶個數多、負荷大、存在肝外轉移等,也應積極向手術切除進行轉化。即使手術後復發,也應積極考慮再次切除等局部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