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市場的打法,華尊用AI做軟件的蛋糕

碎片化市場的打法,華尊用AI做軟件的蛋糕

碎片化市場的打法,華尊用AI做軟件的蛋糕

安防的價值鏈條正逐漸從硬件傳遞到軟件。

作者 | 張瑞

隨著安防行業市場不斷拓寬,系統一體化趨勢已成。

視頻監控產品鏈的價值,也正逐步傳導至軟件和應用層面。專業的視頻數據分析平臺開發商,開始扮演著未來安防中的關鍵角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注於安防軟件的華尊科技,脫穎而出。

成立於2009年,華尊自2011年成功研發視頻摘要算法,到2012年正式引進深度學習技術,就已踏上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技術之路。

儘管它將自己定位於公共安全視頻大數據廠商,但華尊算是最早將AI應用於安防軟件的一批玩家。

做安防軟件,是份苦工

為何最初會選擇安防軟件這個方向?

華尊總經理施欣欣不假思索的答到,“我本人是做軟件開發出身,標準理工男。我們技術出身,選擇方向也有一定的慣性。”

隨著安防,逐漸走向泛視頻、泛互聯網化,軟件和服務也成為安防領域最後一塊大蛋糕。

華尊用十年時間,在行業中累計服務客戶達幾百個。從算法到應用,端到端,並能做好垂直行業的軟件廠商,其實並不多見。

不得不說的是,這個市場非常零散,做安防軟件是份苦工,華尊算“熬”出了頭。

施欣欣說道,剛進入安防軟件的公司都要經歷一個比較痛苦的階段。華尊也是如此。

剛入行時,一個視頻格式的活兒就能做得“要死要活”。正是在這期間華尊逐漸學會了怎麼去服務,如何通過“持續受一些苦,形成核心競爭力”。

提供1、2個小場景的服務而形成的優勢並不明顯,而當已經接入了幾百個小區的服務、幾百個公安局和交警的數據,那麼就會積攢出豐富的經驗。

新進入的公司,其場景適應性、接口協議的響應速度不會有華尊快。就是因為,華尊所有的工作都自己做過,能形成積累。

安防碎片化問題在哪裡

安防軟件中的碎片化問題主要是指什麼?

主要有兩個維度,施欣欣概括道。

第一個維度是指,很多場景化應用,除了已經成熟的需求,還有很多有待探索的、新的場景。

過去很多傳統視頻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通過視頻+智能,AI+大數據,都能逐步解決。這屬於顆粒度較粗的場景。

另外一個維度在於,同一個應用同一個場景下,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區域、不同人,對事情的需求和理解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俗稱的個性化。

具體來說,如視頻偵查中簡單的稽查布控:對布控的順序、布控的邏輯要求都會不太一樣;有的從人臉入手、有的從車牌入手、有的從模糊的字符入手;有的是先查庫再布控,有的先布控再查庫……

這些很細節、很微觀的需求,都要不斷調整。這恰恰就是很難去把控、難以做到標準化的那部分。

“碎片化的部分,短期對垂直廠商來說,是入門的壁壘。但做久了,就是我們的護城河。也是為什麼,其他廠商難以進入的原因。”施欣欣說道。

比如在AI落地公安應用中,就有很多痛點需要解決。

如公安的刑偵領域,華尊會思考多個案件之間的關聯性,嫌疑人在作案時如果沒有太多偽裝或與其他案件存在共同的特徵,就能通過技術手段識別出來,從而實現更多案件的偵破,這個就是串併案。

華尊正是通過不斷挖掘這樣的細分場景與應用,去幫助用戶解決痛點、提升效率。

盤子大了,才有蛋糕可以分

但事實上,碎片化的同時,軟件市場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市場。

在AI的衝擊下,視頻大數據處理軟件行業正處於市場新興期。如商湯、曠視等AI廠商也開始跨入市場,做算法、做軟件、做解決方案,競爭日益激烈。

通用型企業、AI企業被問及如何實現跨界,行業龍頭則被質疑如何堅守戰場,抵禦跨界。

那麼,華尊是否也嗅到了一絲硝煙的氣息?

“至少,來自AI廠商的很大沖擊,我們還感受不到。大家在一個不對稱的大市場上,並不像大的IT廠商一樣,沒必要相互掐。

更何況,華尊本身的AI能力也很強。尤其是我們的車輛算法,在業內是數一數二的。接下來,華尊不僅要持續實現自我的突破,還要為渠道合作伙伴賦能,普惠AI和大數據分析能力,一起為用戶提供價值。”施欣欣顯得信心十足。

安防的改變,對更多企業來說,更是興奮的。藉由AI帶來的曙光,安防忽然從一個很“土”的行業,成為了城市中數據互聯的入口。

正如施欣欣所認為的,盤子大了,大家才都有的分。

“對於AI的賦能,和廠商的跨界,我們是很樂於看到的。這些互聯網、IT巨頭的進入,背後倚靠著智慧城市和物聯網。這些巨頭將撐起整個市場,並帶來新的理念和模式。

對於我們這一類的公司來說,那就意味著‘爭蛋糕’。它們是造麵粉的,我們是做蛋糕的。麵粉多了,自然吃蛋糕、吃麵包的就多了。”

但跨界之下,“麵粉”和“蛋糕”是否真的能分得這麼清?

如華為、海康等也都在不斷加強自身在後臺軟件上的建設。做“麵粉”的也在躍躍欲試,不斷延伸觸角。

對於這一點,大概沒有哪家企業比華尊更有發言權,作為僅少數能和華為、海康同時合作的軟件廠商,施欣欣也坦然答道,未來是否會存在競爭並不好說。

但是,行業中會存在一個二元比例。

一個行業性大公司從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再到平臺化戰略,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通用、共性的平臺,一定最後只能存活兩、三個品牌,提供基礎設施和通用產品。

與此同時,個性化的垂直領域中,也會出現幾家廠商,提供通用平臺做不到的精細化服務。

一個橫向拓展,一個縱向延伸,共同構成整個生態。

“每個行業沉澱、成熟到一定階段後,基本都是這樣一個格局。平臺也好,細分領域也罷,就看誰能成為走到最後的公司。我們做安防軟件的垂直廠商,相當於做精品店,為客戶量體裁衣。我們有自信,不會輸給其他市場的產品。”施欣欣說道。

安防的價值正逐漸傳遞到軟件

在過去十年平安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安防行業還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問題,導致現有視頻監控網絡存在著缺乏深度應用的模式。

但隨著大安防的來臨,用戶的價值鏈似乎也在不斷延伸。

這一點華尊感受頗深。

“我相信在大安防的趨勢下,未來大家會越來越重視軟件,因為從硬到軟,這是用戶價值需求傳遞的必然趨勢。

用戶購買了那麼多硬件設備,每天記錄那麼多事,產生了那麼多數據,最後的價值還是體現在怎麼用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怎麼用的問題。”施欣欣對軟件的未來不乏自信。

另外,近幾年,華尊也在從軟件向軟硬一體方向發展。

在用戶需求的一些量少、非標準化場景的智能終端上,華尊正投入自己的精力,做一些差異化的智能終端。這也成為了華尊的另一個增長點。

應該說,華尊從軟件向上進行拓展,最終還是為了滿足用戶對軟件的適應需求。

作為行業最早一批將視頻摘要算法引入國內並且自主化的廠商,華尊還有更高遠的追求,它並不想把自己定位一個單純的AI技術公司。

當AI如春水潤物一般,潛入各行各業,未來或許不會再有“AI企業”之稱。所有做AI的公司,都在做實體產業;所有做實體產業的公司,也無不用到AI.

如同施欣欣所說的,AI已經從一個概念,逐漸進入到更多的產品領域。

以安防為例,從前端攝像頭的智能捕捉、到後端的智能分析,再到軟件中的AI應用,甚至智能家居的各個部分、智能汽車、智能醫療……這些領域無不充滿了AI下沉的痕跡。

“我覺得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淡化AI這個概念、忘記這個界限,AI要越來越走向行業。

電力被發現和應用之初,我們都認為電燈就是電力行業。同理,現在我們對AI的認知可能還僅侷限於人臉。

而AI更大的市場,可能還龐大到無法想象。”

碎片化市场的打法,华尊用AI做软件的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