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買了保險,病了卻拿不到錢!!!

今年年初,就出了這樣一則爆炸性的新聞,“河南女子確診乳腺癌,30萬重疾險拒賠”。消息一出,網上一下子就炸開了鍋,一時間“保險都是騙人的”類似言論蜂擁而至。

今天我們就通過這個案例來說一說保險拒賠的知識,只有弄清楚被拒賠的原因,才能避開被拒賠的坑。

案例詳情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2017年3月,28歲河南胡女士經人推薦買了一份組合保險,主險終身壽險+重疾+輕症(按照20%保額賠),保額30萬。

2019年初,胡女士在醫院體檢時被檢查出乳腺癌,但在理賠時卻被拒賠了。

理由是:保險公司查到她的醫保卡,投保一年前有過高血壓的拿藥記錄,保險公司認定她隱瞞病史,予以拒賠!

案例分析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乳腺癌是屬於重疾險理賠範圍,而且胡女士也聲明,自己沒有過高血壓,降壓藥是拿自己的醫保卡幫家人買的,所以投保時完全沒有想起這回事,為什麼保險公司仍然拒賠呢?

實際上,保險公司在核保時都會有“健康告知”這個流程,被保險人要如實告知疾病和情況是否存在,如果有的話要說明具體情況和嚴重程度,然後保險公司審核是否承保,如果風險不符合這份保險,是買不了的。

這個環節對保險公司來講就是風控。防止帶病投保、騙保等事故的發生,減少客戶和保險公司之間的糾紛,高效理賠。

所以,未如實告知疾病,就會被直接拒賠,這是保險法規定的。

認識拒賠原因,避免入坑

1) 如實做好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首先要明白一個規則,如實告知 ≠ 全部告知,我們看一下《保險法》是如何規定的: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即使有其他的異常,但健康告知沒有問,也沒必要再進行額外告知,所以如實告知 ≠ 全部告知,就是這個意思。具體的原則就是問到什麼說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被個別銷售人員忽悠,只要沒有住過院,健康告知都可以填否,甚至有的連健康告知都不是自己填的,由他人代為填寫,這些情況是造成拒賠的很大原因。

所以健康告知一定要自己仔細閱讀,不懂的就弄明白後再填,切忌聽取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

2) 醫保卡外借

很多人認為醫保卡借給家人和朋友,天經地義。這種行為看似情理之中,實則法律之外。簡單講,就是醫保卡借用,是違法的!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借用他人就診,實質就是騙取社會醫療保險金,性質等同於“騙保”。只不過沒人核查而已,但不代表這種行為是正確的。

而且如果別人用我們的醫保卡治病買藥,那麼這些都會被默認為是我們自己的疾病。而這些記錄,如果在投保時刻意隱瞞或者忘記告知,都有可能造成後期理賠時被拒。

3) 不在保障範圍內

每份保險都有自己的保障範圍,條款上都會寫得很清楚,超過這個範圍的,保險公司就不會負責。

比如重疾險,可以保哪些疾病,它的條款會清晰列出,只有發生了該條款上規定的疾病,保險公司才會給賠償,如果患的疾病條款裡並沒有提及,那麼就拿不到賠償了。

4)違背免責條款

一份保險保什麼,條款上會寫明白,不保什麼,條款也會列清楚。

保險公司不保的情況,在條款裡的“責任免除”一欄可以看到,又或者是“除外責任”。

像風險巨大的事故,如戰亂、暴亂、核爆炸等,保險公司一般都不保,違法犯罪導致的事故,比如醉駕、吸毒、故意犯罪等情況,通常也在保險公司的免責範圍內。

5) 等待期內出險

可能有朋友不知道,買了保險,不是立馬就能獲得保障。

在保單生效後,通常會有一段等待期,也被稱為“觀察期”。

在這個期間內,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在等待期內出險,保險公司不會按照約定保額賠償。

寫在最後

保險被“拒賠”,到底該怪誰?

每當發生拒賠,作為消費者,肯定心理是不平衡的,畢竟那是等著治病救命的錢,也可以理解。

作為保險公司而言,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輕易拒賠的。畢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建立良好的口碑不易,但口碑變壞卻會輕而易舉。更何況還有合同、法律和監管部門的約束。合同是永遠不會騙人的!畢竟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一句話,就是符合條款規定的一定會賠。

大多數人覺得被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沒搞明白,稀裡糊塗的就買了。買保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家花心思去研究和設計。如果想省事,可以找專業的第三方中立機構,幫助自己規劃、分析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多多關注“崔偉說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