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两江总督是什么官?

菩萨我想对你说


何为两江?

清初时的“两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现在在地图上找不到了,大致就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三省市辖区。而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时的南直隶,当年朱元璋打下天下定都南京后,为了保障京师的安全和足够的税收来源,直接把南京周边的广袤地区划为一个直隶。所以,现在从地图上看,南京倒不像江苏省的省会,而像江苏和安徽两省的省会,这就是原因所在。后来朱棣抢了侄儿朱允炆的皇帝宝座后,觉得南京不好待了就迁都到了北京,把南京的直隶省改为留都,被称为南直隶。

清朝取代明朝以后,南直隶这个名字自然是不能再用了,于是换了个名字叫江南省。换汤不换药,清朝为了省事连江南省的辖区都懒得重新划定,直接沿用了明朝。后来因为江南省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又有钱,哪个皇帝放心让你独存,因此到康熙一朝直接被一分为二成安徽省和江苏省(上海属江苏省)。

何为总督?

总督在明朝时为朝廷临时派出,处理某些大事,统筹相关省份,事办完就回京,并不常驻此地。后来慢慢形成正式的官制,等到了清朝,总督属正二品。因为位高权重很多都会被皇帝老儿加衔:如果加侍郎衔、加尚书衔,就是从一品;如果加大学士衔,就是正一品,相当于内阁首辅。

总督掌管辖区内的军、政大权,权势非常大,说土皇帝也不为过。尤其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被迫开放了南方五个通商口岸,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管理五口通商和外交事宜,相当于直隶(北京周边)总督兼任北洋大臣。

清朝时两江总督驻地南京,就是现在的总统府。顺治时期总督府曾短暂迁往南昌,后又迁回。太平天国运动时南京被攻克,总督府被改造成天王府,失败后又被毁,后来曾国藩在此地重建了总督府。

因为和洋人关系密切,清廷又是出了名的怕洋人,两江总督手握兵权且权势滔天,以至于后来朝廷对他们都颇有依仗,又爱又怕忌惮三分。清朝担任过两江总督的人不少,其中比较有名的人就有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荃、刘坤一、张之洞等。

如果你还不清楚它是多大的官,想想曾国藩,他算是把两江总督这个位置坐到极致了。


后合世界


两江

指江南省(今江苏、安徽和上海)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区。公元1667年,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江苏(今江苏省和上海市)和安徽二省。

两江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至从一品。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证;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总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今南京总统府内),明汉王府旧址,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时期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先后作为江苏统战部、民革江苏中央、江苏省政协所在地,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演变历程

该职的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两江总督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

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三年,江南、江西两度分置总督,不过在康熙四年和二十一年两省同归两江总督管辖。

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

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

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

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占领江宁,两江总督府先后在扬州、常州、上海、苏州、安庆等地驻节。

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总督官署

总督府设在江宁城中部汉府街明代的汉王(成祖次子朱高煦)府内。

1853年-1864年洪秀全将这里扩建成金碧辉煌的天王府。1864年天王府被毁后,曾国藩在此按照礼制要求重建了两江总督府。

1909年南京城内穿城而过的宁垣铁路在此设车站。

1912年,这里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府。

1927年-1949年,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所在地。

2003年3月,正式命名为总统府 -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科学与历史探索


总督最早起源于明朝!常指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起源

明朝宣德时期,因川陕战事不断,明英宗朱祁镇派遣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前线军务”,总督一词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整个明朝,“总督”都是临时差遣。即某地方有突发事件,需要朝廷派出大员专项处理,于是派某某“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等等。



  在明朝,总督没有具体品阶,职级中带“总督”者,品级还是依照原来官衔。

  二、变化。

  从清朝乾隆年代开始,总督逐渐成为一级官职。并开始形成规制。



  清朝总计有9个总督,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两江总督的地盘应该不是最大的,但是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绝对是最有钱的。那么,两江总督的都管理什么地方?为什么权利这么大?两江总督辖区为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驻南京,地位和权势仅次于甚至不亚于直隶总督。两江管辖三省,地域广阔,且人口富庶经济发达,也是文人墨客的主要来源地,是清朝最重要的赋税来源以及文官集团来源地。两江的安全和财富直接决定了清朝的财政收入,也决定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归顺。晚清时代随着外国势力逐渐打开国门。两江总督开始兼任南洋通商大臣,即南洋大臣,成为定制。如同北洋一样,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成了南方官场领袖,经常南北洋大臣互任。



两江总督历史上有名者如于成龙、黄廷贵、尹继善、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荃、裕谦、牛鉴、耆英、何桂清、刘坤一、张之洞、周馥、张勋等。

  三、级别

  按照清朝制度,总督为从一品官员。

  两江总督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两江总督所辖范围为“江南、江西”两省(包含如今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地方广大;不但惯例这些地方的民政,并且总览一方军务,赋税(粮饷),水军操练,以及河道管理等等,可谓将两江地区行政、军政、财政一把抓。



清朝后期,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对江南各地的控制力明显下降。湘军集团开始实际控制东南地区,曾国藩出任了两江总督,左宗棠则是闽浙总督。到了这一阶段,总督的权力明显超越了当时的巡抚(相当于省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阳光总在风雨后1125


清朝效仿明朝,在地方设总督,主管一省或几省军务政务,并将其固定化和制度化。有清一代,最多时全国共设立了九位总督,而两江总督则是这九位总督中最重要的一位,其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为什么这个官职要叫两江总督呢?



这里的“两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也就是说,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所以被称为两江总督。

但这个官职最初也并不是被称为两江总督。

顺治二年,清朝在明朝南直隶辖区设立了江南省,并在南京设立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顺治九年,又把总督府改在南昌,该官职改名为江西总督。康熙六年,江南省被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到康熙二十一年,才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不仅是清朝的财赋重地,也是文教重地,故两江总督就像是掌握着清廷的钱袋子和笔杆子,其地位之重、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更何况,清廷为了突出两江的重要性,还不断提升两江总督的权力。雍正元年,两江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官品为从一品。道光十一年兼管两淮盐政,鸦片战争后兼任南洋通商大臣,主管五口通商事务,与直隶总督的北洋通商大臣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正因为如此,历来两江总督的人选都是皇帝的亲信大臣,诸如于成龙、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清代名臣都担任过两江总督。


达摩说


清朝时期,为了方便管理国家,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全国设立了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两江总督位居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管辖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两江地区是清朝财政收入最大的地方,所以两江总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小逗一把


所谓两江,就是明代的南直隶与江西。清代当然不能再称呼南直隶,所以改称江南省。

江南省就是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三个地方。这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文风鼎盛,读书做官的人很多,所以康熙时期将江南省分为两个省以便于分治,以安庆徽州各取首字,名为安徽省(但安徽布政使长期借居江宁府)。以江宁苏州各取首字,名江苏省(含上海)。

总督来自于明代。最初只是临时派遣的中央大员,清代形成定制派遣驻地,本官正二品,加尚书衔或右都御史为从一品,偶尔也有大学士出任总督(正一品)。

但是总督的权力具体大不大,要看总督本人的能力与地位。比如曾国藩这样的两江总督当然是强势者。

通常,总督是辖区名义一把手,监督绿营体系并对辖区民政体系有弹劾权。但就以两江总督为例,驻南京满城的江宁将军的八旗体系就不在总督管辖范围。两江总督反而要受江宁将军监督,联名上书朝廷也是江宁将军领头。

此外,如图所示:



江南省实际不止分割为安徽江苏,就是江苏省也是被拆解为三部分的。

最富裕的江南5府为江苏布政使管辖,依附江苏巡抚驻于苏州。江苏区域内只有江宁府才是总督直辖。徐州到江北暂归安徽布政使管辖。

1760年,乾隆下令,借居南京的安徽布政使迁移安庆,单独成立江宁布政使管辖剩余部分的江苏区域,这之后,驻南京的江宁布政使通常受两江总督直接监管。江苏布政使不变。所以全部省份中只江苏分两个布政使。

因此,两江总督的实际权限就是,监控掌握江宁布政使辖区,并全权负责江北提督(驻所淮安)体系的绿营军。

和平时期,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江西巡抚及其绿营体系不受总督令,但两江总督对三省民政体系官员有充分弹劾权。

这又涉及满清的第二个双线体制。

总督提督为汉官,则巡抚布政使多安插满蒙官员作为制约。

一定要解释两江总督等于现代什么职务?

当然不是军区司令战区司令。因为总督有民政监督弹劾权的。

大体上,可以将两江总督视同为1949年的蓝党华东军政长官公署长官,江南提督则等于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江苏巡抚等于省级绥靖公署主任,江北提督等于苏北保安司令,江苏布政使等于江苏省政府主席。


四川達州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两江指的就是江苏、江西。

两江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于明南直隶辖地设立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

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区。

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今南京)。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

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

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侃谈古今


在清朝是是从一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权利是相当的大呀。

两江总督作为清朝九大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江西的军民政务,官至从一品。

总督作为地方的最高长官,直接管辖一省至三省的军务。总督和巡抚都是地方军政大员,并称‘督巡’。虽然总督和巡抚职位部分上下级,都是直接听命与皇帝,但是总得来说还是总督权利大。

总督主要职责是:协调各省,各镇关系,统一实权,防止各省,各镇互不相属,互相推诿,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军事控制权的加强。

两江总督历任又名的长官

于成龙作为两江总督,提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深受百姓爱戴。不管他当小官大官,时时刻刻都是在为百姓着想,到最后,都是死在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去世后,很多百姓纷纷都来为他送行,可见其爱民如子。



曾国藩,湘军的创建者和主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带领湘军大败太平军,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不过和于成龙一样,死在了总督位置上。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被日本人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可以和世界列强一较高下的中国人。洋务运动主要的倡导者之一,淮军创立者和主帅。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职北洋水务大臣,直隶总督。



蝈蝈影视墙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有一个官职叫“两江总督”,乍一听,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说起清朝的“两江总督”,我们得先来了解下清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清朝沿袭了明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大致可以分为省、府、县三级,而总督和巡抚就是掌握行政、监察以及军事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就如同咱们今天的省长、省委书记一样,掌握一个地方的所有大权。在总督和巡抚底下还有两使,分别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总督就是高官了,而“两江总督”更是了不得。在清朝的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发展下,诞生了统辖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集行政、军事及监察权于一身的国家高级官员,称为“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是从清顺治时期开始设置的国家高级官职,和“两江总督”在一个地方能平起平坐的就是巡抚,“两江总督”与巡抚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互不影响。但是一个巡抚只能管辖一个省,而“两江总督”可以同时管辖好几个地区。而且“两江总督”所管辖之地通常是当时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之地,十分重要。其实除了“两江总督”外,清朝还另外设立了其他七个总督,其中直隶总督才是最大的,而“两江总督”只能排第二。清朝历代所任命的“两江总督”共计有八十余人。


历史的闲聊


每当我们观看一些有关清朝的古装剧时,经常都会听到“两江总督”一词,那么清朝的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管辖的“两江”又是指什么地方?

清军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管理偌大的中国,在地方上实行督抚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立一名巡抚大人,主要负责该省的民事行政管理。另外一个省或者多个省设立一名总督,负责所管辖地域的军事行动,权力要比巡抚大很多,但两者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

在当时,清朝共设立了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

从一品是清朝非常大的官职了,而且还是九个封疆大臣之一,所以权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是在乱世之中,那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了,掌管着一方百姓的生杀大权。

两江总督明明就管理着三个省,为何还要叫做两江总督呢?原来,清朝初期的时候,顺治在明南直隶辖地设立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其中就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所以当时称为两江总督。虽然后来在康熙六年拆分江南省为江苏、江西两省(清朝行政与今天不太一样),但是两江总督的称呼不变。

另外,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地区是清朝的赋税重点,也是人文荟萃之区,所以朝廷十分重视该地区,能够出任两江总督的人非但要能力出众,还必须是皇帝信任的人。像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都曾担任过两江总督一职,他们都是有清一代的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