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笑似花解语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有两个朝代的疆域问题是最能引起争议的:一个是明朝,一个是清朝。事实上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问题几乎都存在一定争议,这是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领土或版图都是建立在近现代条约关系下的产物,其典型标志是:各国之间的边界是一条明显的界线。然而中国古代王朝绝大多数的边界是不明确的,所以中国古代王朝的版图面积其实更多只是约数,存在争议其实是完全正常的。我们都知道汉唐时期开拓西域使今天的新疆地区乃至中亚部分地区都被纳入中国版图,问题是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息都护府最西端一直延伸到哪里呢?在国内外不同的地图版本中有的将汉唐西域领土的最西端绘制到巴尔喀什湖,有的绘制到咸海,还有的直接将直到里海的整个中亚地区绘制在唐代的安息都护府境内。那么是不是外国人有意把中国古代地图画小了呢?其实也不尽然:在我国人教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唐代安息都护府的最西端只绘制到咸海,而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唐代安息都护府的最西端却被一直绘制到了里海。另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是领土标准问题,也就是说什么能标志某地被纳入版图呢?对此我们不妨思考张骞凿空西域能视为新疆地区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吗?不能,否则今天的中国向海外派出一支使团,难道使团所过之处即为中国领土吗?所以新疆成为中国领土标志性事件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六十余年后的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同样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尽管促进了民族交流,但不能视为领土依据,否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国皇室几乎都有亲戚关系,可不照样打得你死我活,所以和亲显然也不能作为领土依据。既然遣使、和亲不能被视为领土依据,那么册封呢?这应该说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分明粉以鞑靼、瓦剌、亦力把里等部曾受明朝册封为由而将其均列入明朝版图之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明王朝也册封李氏朝鲜和琉球王国君主,却并不将朝鲜、琉球算在明朝版图之内。明成祖朱棣甚至册封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那么日本是不是明朝领土的一部分呢?
应该说关于绝大多数朝代的疆域问题的争议都是可以进行正常的探讨的,然而唯独明朝和清朝的疆域问题却偏偏缺乏这种正常探讨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都存在大量极端尊崇和极端贬损之人,明粉和清粉之间缺乏正常的沟通交流渠道,往往是一言不和就开骂。事实上很多人并没真正研究过明朝和清朝的疆域问题,纯粹只是为发泄情绪而蓄意编造对自己有利的说法。就在悟空问答中就有人提问高达4800万平方公里的明朝疆域为什么没守住,我不知道提问者是否有世界地理概念,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整个亚洲的面积只有4457.9万平方公里,如果明朝疆域有这么大,那么请问和明朝同时代的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日本、暹罗这些国家都去哪儿了?甚至曾有人评论“清朝鼎盛时期疆域不到明朝鼎盛时期疆域的25%”。我们不妨看看他所说的清朝最大疆域不及明朝最大疆域的25%是否属实呢?我们知道我们今天的陆地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清代鼎盛时期的疆域比我们今天多出了如下地区:蒙古国的156.65万平方公里 、唐努乌梁海的16.860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和外兴安岭之间的60多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40万平方公里、巴尔喀什湖以东及以南的44万平方公里、伊犁以西7万多平方公里,此外还有被英属印度侵占的地区。如果没人质疑近代史上几个不平等条约侵占的中国领土面积,那么清朝的最大疆域在1316万平方公里左右。如果这不及明朝最大疆域的25%,那么明朝的最大疆域至少在5264万平方公里以上,差不多能把整个亚欧大陆给统一了。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要指责谁,只是告诉大家关于明朝和清朝的疆域问题的争议已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基于事实进行客观分析,而是为支撑自己的观点直接张口吹牛。如果有人愿意相信明朝疆域就有4000多万乃至500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其实可以不用看下去了;如果您是真心想了解关于明清时期的中国疆域,那么还请耐心看完。或许我们的观点会不一致,这是完全可以探讨的。
回到我们上文提到的引起争议的领土标准问题:有的说法以明朝不在当地征税、驻军为由否定明朝对旧港宣慰司、乌斯藏都司、奴儿干都司等地拥有实际控制权,就此否定上述地区属于明朝领土。那么这样的理由能否成立呢?有人认为如今的东北地区就是满清入关带来的嫁妆,以此否定明朝曾对东北进行过行政管辖。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呢?事实上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一直接受明朝授予的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职务,这能否证明明朝曾对东北进行过行政管辖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以是否征税作为领土依据,那么如今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尽管港、澳地区在主权上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经济上一直是高度自治的,港、澳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从来都不由国家税务部门负责,而是由当地自行负责,但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显然是否存在赋税关系不能作为领土依据。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在主权上隶属于丹麦王国,然而这里是高度自主的海外领地,丹麦王国在此并不驻军,那么丹麦就不享有对格陵兰的主权了吗?显然驻军与否也不能作为领土依据。既然是否存在赋税、驻军等关系不能作为领土依据,那么什么可以作为领土依据呢?答案是设置行政管辖机构。正如新疆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只有在当地设置了行政管辖机构才能作为领土依据。至于所设机构是和中原内地一样的郡、县,还是都护府、宣慰司,都不影响该地被纳入版图的既成事实,正如我们今天的地方行政管辖机构除了省之外还有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除此之外遣使、和亲、册封等等均不能作为领土依据。事实上明朝的领土绝不仅限于中原汉地的两京十三省,同样也囊括了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旧港宣慰司等地,东北、西藏等地并非清代首先开拓的,而是在明代乃至更早以前就已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若以明朝全盛时期奴儿干都司、哈密卫、乌斯藏都司、三宣六慰、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旧港宣慰司全部统计在内的版图约为1100万平方公里,尽管这一数字仍小于清朝的1316万平方公里,但差距并没某些人印象中那么大。当然明代并非只有开疆拓土:1427年明宣宗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大约在同一时期旧港宣慰司被崛起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朝攻陷,从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还是大约在同一时期奴儿干都司逐渐消失在明代的史籍之中,此后明朝仍直接管理着今天的辽宁地区,至于其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则以卫所制度进行统治,尽管并不能说在此之后明王朝就已彻底放弃了对东北的管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明王朝对东北的控制力度的确在此之后大为下降,而这也为日后努尔哈赤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嘉靖五年(1526年)明代西南三宣六慰之一的缅甸宣慰司被孟养、木邦、孟密三家土司联合攻灭,缅甸宣慰使莽纪岁之子莽瑞体起兵复仇后建立东吁王朝,从此缅甸脱离明朝的统治,发展成为独立国家。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式起兵反明,至此东北地区彻底脱离明王朝的管辖。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侵入台湾南部,两年后西班牙人侵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人驱逐了盘踞在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此后他们一直统治着台湾直到1661年他们被郑成功逐出。到明末崇祯年间奴儿干都司、哈密卫、河套地区、乌斯藏都司、三宣六慰、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旧港宣慰司等地已全部放弃,这时的明朝疆域已只剩下中原汉地的两京十三省之地,大约只有三四百万平方公里。
现在网上有一种误区声称:明太祖朱元璋放弃了元朝的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理由是朱元璋只是把元顺帝驱逐回草原,并没趁势拿下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荒谬的:朱元璋的江山是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不是从元朝继承之后放弃了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明朝前期的开疆拓土和后期的失地现象是和明朝的国力盛衰密切相关的,其实任何一个王朝都会经历这样的领土变迁过程。同样明清鼎革之尚没有国际条约来具体约定各国的边境的先例,所以清朝和明朝不存在领土继承关系。严格意义上明朝和清朝的领土对比就是起到对比作用——且不说清朝不可能具有明朝全盛时期的110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继承权,事实上清朝就是对明末的三四百万平方公里领土也不是自动享有继承权的,清朝的江山同样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清朝的扩张也不会受到现代国际条约的制约,一切只取决于打不打得下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丧权辱国的耻辱深深刺激了那些对局势有着清醒认识的人,这其中就有日后《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就在《南京条约》签订的当年魏源愤而作《圣武记》,在《圣武记》的第一到十卷讲的是清王朝兴起之后入关消灭农民军、平定三藩、征服蒙古、平定准噶尔、平定回疆、统一西藏、改土归流、镇压苗瑶起事、扫除南明势力、平定台湾等事,基本上完整勾勒了清代前期的整个版图形成过程。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时年二十五岁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以祖上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清王朝的创业故事,在经过五年的征战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的五大部落。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已基本统一女真诸部的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政权并正式起兵反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努尔哈赤的后金军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在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此后后金在与明朝的战争中逐渐由守势转为攻势。就在消灭三路明军的这一年努尔哈赤终于消灭了他统一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叶赫部,至此女真诸部完全统一于努尔哈赤的号令之下。直到这时努尔哈赤的实力仍相对有限——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甚至给努尔哈赤去书声称:“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女真之主”,由此可见此时努尔哈赤究竟有多少家底,这时明朝和蒙古这两大劲敌时刻威胁着后金政权的生存。天命十一年(1626年)一月努尔哈赤率13万八旗劲旅围攻明朝防线上的孤城宁远,结果在付出1.7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后仍未能将宁远城攻克,甚至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被明军守将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击伤,失败的耻辱所带来的愤懑情绪以及炮伤复发的综合作用使这位一带枭雄在八个月后溘然长逝。对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皇太极而言:自己同时面对三大强敌——挡在自己正面的是击败父亲努尔哈赤的明将袁崇焕,而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和亲明的李氏朝鲜王朝犹如两把尖刀威胁着自己的侧翼。1627年皇太极东征朝鲜以消除自己南下征伐大明时在背后捣乱的隐患。1632年皇太极发起对漠南蒙古诸部盟主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讨伐,一时间以科尔沁部为代表的不愿再受察哈尔统治的东蒙古各部纷纷倒向后金,林丹汗被迫远遁青海并于1634年病逝于青海大草滩。截至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极已统一漠南蒙古诸部并获得元朝的传国玉玺。次年皇太极正式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后金国号为清,他自己则由大汗改为皇帝,此举标志着皇太极正式以汉法构建自己的国家,应该说此时他已有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意图。然而就在他的登基大典上朝鲜使臣拒绝跪拜——在朝鲜使臣看来:尽管后金是大国,朝鲜不得不屈服,但两国之间毕竟没册封朝贡的君臣名分,朝鲜的宗主国仍是明朝,因此自己当然不跪拜后金君主。可在皇太极看来:自己称帝就是要成为天下之主,普天之下绝不能有人质疑自己的权威。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称帝后的皇太极率十二万大军出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此后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52岁的皇太极在清军即将入关的前夕猝死于盛京后宫。就在皇太极驾崩的第二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本已归顺李自成,然而在得知自己的父亲与其他明朝在京官吏已被大顺军扣押拷打、自己的爱妾已被大顺军霸占时他从中解读到的信息是::李自成对自己根本不重视,否则又怎么会拷打自己的父亲、霸占自己的爱妾呢?这时的吴三桂不由得担心:如果自己冒冒失失跑到京城去投奔李自成会不会像其他明朝官吏将领一样沦为阶下囚呢?到时不仅救不了家人不说,最坏的结果可能和家人一起被满门株连。于是吴三桂返回山海关杀掉了李自成派驻的人,树起效忠明朝的大旗,随即写信向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求救。皇太极死后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年幼的福临被推上前台成为一国之君,然而实际军政大权则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当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求救信后以一日夜行进二百多里的速度昼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城下,然而真到了山海关城下之后多尔衮却按兵不动,坐观吴三桂与李自成激战。多尔衮此举是告诉吴三桂:我可以出兵救你,但不是以盟友的身份,而是你归降于我。事后我所要的也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金银财帛,甚至也不是裂地相酬,而是要整个明朝江山。这时的吴三桂其实已没任何选择——以他的实力根本挡不住李自成,再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于是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发称臣,多尔衮随即发兵与吴三桂夹击大顺军。双方战至中午时分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相比之下最后投入战场的清军的情况是相对最好的,毕竟在此之前大顺军已被吴三桂牵制,这时风沙突起,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的大顺军的进攻一时受阻。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大顺军,一时间大顺军阵脚大乱,战至未尾申时初(15点后)这场战役最终以大顺军的溃败告终。正是此战一举奠定了清朝问鼎中原的格局。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后以吴三桂等降清的前明将领为先锋征讨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残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军攻入云南,南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逃入缅甸,缅甸国王在吴三桂的军事压力之下将永历帝君臣交还清朝,永历十六年(1662年)六月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至此除台湾的郑氏政权还打着明朝的旗号之外南明势力已被彻底剪除。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施琅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的郑氏海军,随后台湾郑氏政权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
至此清王朝消灭了最后一个奉明朝旗号的政权,而当中原地区上演明清易代的历史大剧之时西北方向的准噶尔正悄然发展壮大:准噶尔部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共同组成,其中和硕特部长期作为卫拉特联盟的盟主存在。这一时期的准噶尔只是卫拉特联盟中的部落之一,而并不是一个汗国,其首领称为 “台吉”,地位低于汗。大约相当于明清易代之时准噶尔部诞生了一位雄主——巴图尔珲台吉:1634年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出动两千余人攻击在亚梅什湖开发盐业的俄国人并主动进攻秋明要塞。1638年巴图尔珲台吉在博克塞里(今博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建成自己的城;1640年制定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1648年巴图尔珲台吉授命喇嘛咱雅班第达将过去的蒙文改造而制定成“托沁”文字,作为准噶尔的统一文字。1670年葛尔丹在继承准噶尔部的汗位后击败和硕特部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遂成为卫拉特霸主,把卫拉特联盟变为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两年后获得达赖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蒙古诸部信黄教以获得达赖赠号为荣)。在1615年到1652年哈萨克汗国曾打败卫拉特的攻击并占领准噶尔西部地区。现在准噶尔人在葛尔丹的统率下反击哈萨克汗国并占领东南部大玉孜小汗的大部分和察合台后裔的叶尔羌汗国。1688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兰布通,威逼北京。这一时期准噶尔汗国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新疆、中亚、外蒙以及内蒙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局势下葛尔丹顺势将统一蒙古诸部提上议事日程。被葛尔丹打败的和硕特部进入青海建立了和硕特汗国。青海和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上,历史上同属吐蕃王国。吐蕃王国覆灭后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来藏传佛教政权先后归附元、明两朝。和硕特部在青海建立和硕特汗国后和西藏的达赖政权合作共同统治青藏高原。葛尔丹在追击和硕特部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青藏高原。就在葛尔丹向青藏高原扩张之时西藏达赖政权与青海和硕特汗国政权却闹翻了:事情的起因是五世达赖时期他的管家桑结嘉措利用自己和达赖的特殊关系掌握了藏传佛教的教权,鉴于当时这一地区政教合一的客观现实要想统治青藏高原必须同时具备教权和兵权,然而桑结嘉措的弄权行为使得青藏高原的教权和兵权出现了分离——教权掌握在桑结嘉措手中,而兵权掌握在青海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手中。五世达赖死后桑结嘉措担心拉藏汗乘机剥夺自己的管理权,于是在没知会拉藏汗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立了六世达赖。拉藏汗自然不承认这位未经自己认可的达赖,桑结嘉措深知自己手中没有兵权,真打起来绝不是拉藏汗的对手,于是他利用自己掌握藏传佛教教权的号召力向葛尔丹发出求援结盟的意向。葛尔丹早年在西藏学佛期间深受桑结嘉措优待,在相同的政治利益和昔日的个人感情驱使下葛尔丹率部大举进入青藏高原。此时清军刚入关夺取了原属明朝的土地,漠南蒙古各部也臣服于清朝,这对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自身人口并不多的满清王朝而言:已经是足够大的疆域了。然而葛尔丹的扩张令清朝的康熙皇帝越发感觉到威胁:如果任由葛尔丹吞并青藏高原,那么大清的西部疆界将完全暴露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之下,考虑到青藏高原的地缘优势将使葛尔丹在面临清军时具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更何况葛尔丹同时还在向喀尔喀蒙古和内蒙古等地扩张,这是摆明了要统一蒙古诸部的架势,而这是清政府绝对无法容忍的——因为这些蒙古部落也是清王朝竭力要控制的,内蒙古诸部更是已在清王朝控制下并已成为清政府制衡中原汉族的一大势力。至此北亚的局势已演变为清王朝、准噶尔汗国和沙皇俄国三足鼎立。这一时期准噶尔汗国在外交上结好沙俄以作为合力抗清的外援并从俄罗斯手中获得了新式火器技术。1690年准噶尔汗国同清朝爆发了乌兰布通之战,在此战中已掌握新式火器技术的准噶尔军队“以万驼缚足卧地”组成“驼城”,“士卒于垛隙发射矢铳”;而清军则“以火器为前列,遥攻中垒,声震天地”,最终准噶尔鸟枪兵不敌装备有重型火炮的清军。对葛尔丹而言更早的是此时他的后院起火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后方叛变并率军控制了北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东到乌布苏湖的整个地区,包括吐鲁番、库车等新疆的广大领土,从背后形成了对噶尔丹根据地科布多的包围。陷于清军和策妄阿拉布坦东西夹击之中的葛尔丹试图先集中兵力战胜清军以缓解东线的压力,于是葛尔丹在1695年再度进兵喀尔喀,此时的喀尔喀已归附清朝,康熙自然不能放任葛尔丹的行为,于是两军再次交锋。这次葛尔丹的3万铁骑在康熙的20万大军攻击下大败亏输;与此同时策妄阿拉布坦又夺取了他控制下的哈密,切断了他的归路。1697年3月13日经历了一年的逃亡生涯的葛尔丹在阿尔泰的阿察阿穆塔台服毒自杀。
葛尔丹的死只代表他个人的失败而不代表准噶尔部的失败,事实上葛尔丹是在清王朝和准噶尔部内部的反对势力夹击下才失败的:葛尔丹死后其遗体落入策妄阿拉布坦手中,他于次年9月向清朝交出葛尔丹的尸体以示臣服。1699年策妄阿拉布坦派遣自己的弟弟弟策凌敦多布西征,迫使哈萨克向准噶尔臣服。在康熙五十四年、五十八年他两次击败入侵的沙俄军队。随着实力的提升策妄阿拉布坦不愿再臣服于清朝: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他派兵袭击哈密北境五寨,两年后他又派遣台吉大策凌敦多布率6000军从伊犁河谷出发,经过和田,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在卫藏建立统治。1718年清军由川入藏,被准噶尔击败。1720年清军再次出兵入藏,这次清军成功驱逐了准噶尔军队,至此清王朝在西藏建立起自己的统治。随后清军向位于准噶尔本土的乌鲁木齐乘胜进击,但旋即因康熙皇帝驾崩而撤回。1723年策妄阿拉布坦支持和硕特部右翼首领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清军在年羹尧、岳钟琪率领下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但在乘胜攻打准噶尔本土是损兵折将。1725年雍正皇帝同策妄阿拉布坦议和——双方划分了边界并商定互相贸易。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雍正趁机发军进攻准噶尔,结果大败,清军退出科布多。1735年雍正和准噶尔帝国签订和约:规定两国以漠北杭爱山为界——以东属清,以西属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儿子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1698年~1745年)是准噶尔汗国的鼎盛阶段——管辖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亚南部以及中亚地区的哈萨克以及乌兹别克等广大地区,人口达到五百余万,拥有三十万大军,数次击败清朝军队,使哈萨克及乌兹别克等中亚王国成为向其领土的组成部分。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汗国爆发内战,此后国势急转直下,一时间原本已臣服于准噶尔的哈萨克举兵反抗,东部的清军虎视眈眈,而沙俄也在这一时期加紧向准噶尔的土地渗透,国力衰颓的准噶尔不得不在各方势力之间夹缝求生。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汗国发生内乱,乾隆打算趁机对其用兵。也许是因为雍正年间的惨败给清王朝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历史教训,以致于当乾隆就征讨准噶尔汗国之事征询群臣意见时满朝文武多持否定态度。就在清廷上下议论纷纷之际时任户部尚书兼军机处大臣的富察·傅恒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并自请办理此役,早就下定决心开打的乾隆立刻开始准备同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攻克伊犁并成功俘获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至此同清朝康、雍、乾三代持续对立的准噶尔汗国终于被平定。此后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一度举兵叛乱,但于1757年被清军平定,至此清王朝历经康、雍、乾三代终于彻底消灭了准噶尔汗国这个老对手,而清朝的版图也由此扩张到最大化。清军平定准噶尔的过程中将被准噶尔汗国囚禁的天山南路的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兄弟释放,然而他们却趁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小和卓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后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巩固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统治,也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彻底完成。
打天下靠的是金戈铁马,然而治天下就是另一回事了。事实上元朝的疆域比清朝更为辽阔,然而不到百年蒙古人就回到草原牧马放羊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是主流,而和中国面积差不多的欧洲就始终呈现四分五裂小国林立的状态呢?事实上要维持大一统的国家体系当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但只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全国上下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全方位的有机联系——正是秦始皇实行的车同轨、书同文之策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清朝打下了广袤的疆土,接下来如何治理这广袤的疆土就成为了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清朝对边疆领土的控制力度是超越了此前历代王朝的。东北、西藏、新疆等地的确不是清朝最早开拓的,问题是之前的历代王朝对边疆领土控制力如何呢?事实上努尔哈赤的崛起本身就证明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是存在缺陷的。那么清朝是如何实现对广袤疆土的有效管理的呢?清朝所统治的是一个多民族的差异性较大的辽阔帝国,对此清朝统治者对不同的族群采取了不同的统治之策,从而使差异化服务于帝国的长治久安。事实上清王朝的多元性早在入关之前就已产生: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就极为重视笼络蒙古——通过联姻互市等方法成功与科尔沁等蒙古部落形成联盟。努尔哈赤去世时其政权所辖已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国家:辽东地区生活着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汉人,蒙古人的比重也在日益增加,此外为数不少的朝鲜俘虏也被吸纳进来。事实上今天的满族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民族:满族的主体是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也融合了相当部分的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甚至还在持续的扩张行动中融合了相当部分的蒙古人、朝鲜人以及辽东关外的土生汉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先就是世居辽东的汉人,后在努尔哈赤征服辽东的过程中沦为女真人的包衣,隶属正白旗。在清代早期满洲人内部存在着佛满洲和伊彻满洲的划分——所谓佛满洲就是指作为努尔哈赤嫡系的建州女真后裔,而伊彻满洲则是指后期融入满洲人群体的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蒙古、朝鲜、汉人等族裔。由此可见满族实际上是一个多族源的民族,只能说女真是满族的族源之一,但并非所有满族人的祖先。皇太极之所以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随着满族族源的扩大实际上已不再是单纯的女真后裔了,在民族成分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团结被融入满洲的蒙古、朝鲜、辽东土生汉人就有必要重新正名。这时的皇太极不仅已将入主中原提上议事日程,实际上已在规划构建一个囊括满洲、中原、蒙古乃至藏地的多元帝国。
清朝将蒙古人和辽东土生汉人也纳入到八旗体系之中,形成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并立的现象,从而将军事力量、军事组织和民族差异编织在帝国的社会结构之中。清朝的统治政策绝非追求什么民族平等,事实上清朝统治者所要维护的是自己对全国各民族的统治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的统治政策中有许多充满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大力提倡民族融合同化,为此清朝的官方诏书都会同时使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同时清代的皇子从小就必须同时接受满语、汉语、蒙语、藏语等多语种教学。当然同化不是单方面的:满人在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却强迫汉人必须放弃传统的衣冠服饰并采用满族的发式——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留下一条辫子。我们无需讳言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统治方式,是对汉族文化的一次野蛮摧残。然而我再次提醒大家:清朝的统治之策从来都不是追求所谓民族平等的,而是为其统治权所服务的。除了强迫汉族男性留辫子之外清朝另一样为人诟病的陋习可能要算女子缠足——事实上这是清朝对前朝惯例的继承。本来游牧民族的女性是没缠足的风俗的,然而入关后满族女子却收到汉族审美观的影响,以致于清朝不仅延续了之前的缠足风俗,发展到后来连满族女子也跟着学起缠足来了。无论是强迫汉族男性留辫子或是满族女子学缠足客观上的确都起到了民族同化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清王朝也执行严格的族群隔离措施:有种说法叫满汉不通婚,其实更为确切的说法是旗汉不通婚。正如上文所说八旗之中同样也有蒙古人和汉人,八旗门第是可以互相通婚的,然而八旗女子不会嫁给普通汉人。皇宫选秀限定于八旗女子。事实上清朝皇室一直在圆明园、颐和园安置有大量汉族女子供皇帝宠幸,然而这些汉族女子统统没有正式的名分,不被列入宫廷妃嫔的行列。
如果说不和汉人联姻是清朝皇室的既定国策,那么和蒙古族的世代联姻也是一条基本国策:整个有清一代统治阶层一直极力鼓吹所谓“满蒙一家”的理念。需要指出的是清朝所谓的“满蒙一家”并非单纯对蒙古诸部执行亲善政策,而是对归附于己的蒙古各部执行亲善政策,而对诸如准噶尔部这种不愿与清王朝成为一家的部族就是冷酷无情的打击了。在历经康、雍、乾三代持续的打击后清王朝最终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攻克伊犁并成功俘获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至此同清朝康、雍、乾三代持续对立的准噶尔汗国终于被平定。此后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一度举兵叛乱,但于1757年被清军平定。随着准噶尔部的被消灭标志着清朝已基本实现对蒙古诸部的控制——除了此时已被沙俄征服的蒙古部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东归的土尔扈特部成为了最后一支臣服于清王朝的蒙古部落,至此昔日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最终被清朝和沙俄瓜分。然而仅仅只靠暴力镇压是不能使蒙古各部对清王朝产生心理认同的,整个有清一代始终坚持对蒙古诸部实行顺者安抚、逆者讨伐的两手策略。那么清王朝究竟对蒙古诸部实行了哪些安抚措施呢?从努尔哈赤起后金(清)政权就将利用蒙古诸部彼此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牵制作为一项既定政策:九部之役后努尔哈赤并未报复与自己作战的科尔沁等部,而是积极致力于将其从漠南蒙古盟主——察哈尔部林丹汗那边争取过来。科尔沁由此成为蒙古诸部中率先臣服于后金(清)政权的,皇太极的9位后妃之中有6位是蒙古后妃,其中孝端文皇后哲哲、宸妃海兰珠、孝庄文皇后大玉儿三人就来自最早与后金(清)政权建立联系的科尔沁部。此后清朝历代统治者延续了自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起的与蒙古结好、联姻的既定国策——在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清皇室与蒙古贵族之间始终保持着世代通婚联姻的关系,同时清朝的格格们也不乏下嫁蒙古王公者,整个有清一代满蒙联姻合计达586次,真正实现了“北不断亲”的既定国策。当然清朝控制蒙古的方式也并非只有联姻这一条措施——毕竟在现实的政治利益面前姻亲关系未必就靠得住,汉朝与匈奴的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均未能成功起到使匈奴、吐蕃羁縻臣服的目的。事实上清朝对蒙古的控制是一套由联姻、贸易、移民等方式构成的组合拳,那么这套组合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清朝将蒙古诸部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分别实行盟旗制与札萨克制,根据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设札萨克旗、都统旗、总管旗、喇嘛旗进行统治。内属蒙古包括八旗察哈尔、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员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权,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喀尔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准部等。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并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在中央则由理藩院统管蒙古事务。清朝就这样按自己的八旗模式对蒙古诸部进行改造,整个有清一代被纳入八旗系统的蒙古人相比中原汉人享有诸多政治经济特权:可以不必经过科举就能当官、享有丰厚的国家俸禄待遇,这就使蒙古诸部与清朝统治阶层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也使其需要清朝居中调解。
除了以通婚强化血缘联系、在政治经济上构建利益共同体之外清朝还从宗教上对蒙古人加以控制,事实上这不只适用于蒙古人而是清朝一贯的民族政策:从元代起蒙古上层就开始尊奉藏传佛教,事实上“达赖”和“班禅”的称号并非源自藏区而是来自蒙古: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将“达赖喇嘛”的称号赐予索南嘉措;1645年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将“班禅”名号赐予罗桑却吉坚赞。藏传佛教的几大派系分别与不同的蒙古部落建立同盟,形成了蒙藏之间相互介入对方内部政治斗争的格局。清朝通过在藏传佛教中独尊格鲁派(黄教)实现对蒙藏诸部的精神统治:清朝统治者在满人的堂子举行萨满仪式,在喇嘛教礼佛,在孔庙强调教化,在中原他是天子,在满洲他是部族首领和家长,在蒙古他是大汗,在藏地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平定新疆后当地穆斯林的宗教领袖也被清王朝作为实现对当地统治的工具。清朝统治者从未宣布任何一种宗教为国教,对帝国境内的各种宗教以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都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折中态度。清朝在中原汉地延续着传统的行省制度,在蒙古则根据当地风俗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在藏地通过和藏传佛教高层的合作实现统治并将自己打造成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以争取人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延续着自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至于作为清王朝龙兴之地的东北的治理之策其实经历相对比较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清王朝入关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山海关外的白山黑水视为自家保留地以备有朝一日被中原百姓推翻后能重返关外落脚,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从顺治朝开始旨在禁止中原汉人进入东北的柳条边篱笆墙就开始动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积贫积弱,东北日渐沦为俄、日两国竞相争夺的势力范围,眼看自家老巢有陷落于俄、日之手的危险,加之此时的满族也已融入中华文明,于是逐渐放宽了中原内地百姓移民东北的限制,由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闯关东”这一人口大迁徙事件。在中原汉地行省中清王朝任命的地方督抚往往是满汉搭配:有的地区总督是汉人,那么巡抚就是满人;反过来总督是满人的地区,那么巡抚往往就是汉人。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实现彼此之间的互相牵制。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面积是1300多万平方公里,并非1453万,相比于明朝,清朝确实比较好战,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首先说明一下,清朝版图的巅峰时期是在清中期的乾隆晚年,极盛时期总面积为1316万平方公里,是非常辽阔的。
相比于清朝,明朝的版图就要小一些。明朝版图最大的时期是位于明朝初年,当时明军武力正盛,对北逃的元廷进行持续的火力输出,明军越过长城,对蒙古南部、新疆东部和东北地区进行了有效控制。(明朝初期版图)
明朝初年在漠南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等,北元与大明之间的边界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
在东北地区,明朝设奴儿干都司,下辖130多个卫所,将东北疆扩充至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至万历年间东北羁縻卫所增至384个,但是这些卫所都是任命当地部落酋长进行管辖,属于羁縻性质。
在西北地区,明朝设立了关西七卫,管辖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地区。但是与东北卫所一样,关西七卫所也是属于羁縻卫所,明朝也没有直辖该地区。
至于西藏和西南地区,明天同样是设立都指挥使司和卫所进行羁縻管辖。
但是到了明朝中期,随着国力的衰落和蒙古再度崛起,明朝对边疆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尤其是在北部边界。明朝与蒙古的边界线不断南移,最后明朝的北部边界又退回到了长城沿线。
而为了抵御女真和蒙古的入侵,明朝在长城一些设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太原、固原九个防御重镇,称“九边”。
到明朝后期,明帝国版图主要停留在关内地区以及辽东,俗称“两京十三省”。而对于关外的领土,例如青藏和黑龙江流域,明朝政府主要采取羁縻政策,没有直接进行管辖。(明代中后期版图)
万历年间,辽东的后金日渐强大。在萨尔浒之战后,后金迅速夺取了东北和漠南蒙古,对明帝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644清军入关,之后清军用了20多年时间基本平定了关内。到康熙中期,清朝的版图包括东北、漠南蒙古和关内地区。
(清朝初期版图,当时清廷刚刚平定关内)
在剿灭了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后,清廷彻底的扑灭了关内汉人的反抗,此时清朝刚刚准备放松扩张的步伐。但很快,位于新疆和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开始向东挺近,意图吞并喀尔喀蒙古,统一蒙古逐步,然后进军关内。
面对准噶尔部的扩张,喀尔喀蒙古无力抵抗,后经过讨论,喀尔喀蒙古决定投降大清。
蒙古和大明朝打了200多年,明朝始终没能征服蒙古。如今蒙古内乱,康熙皇帝怎么可能放过这一天赐良机?康熙立即决定出征蒙古,迎击准噶尔。
也许是天佑清朝,在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出征之后,他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在后方自立为汗。
在得知后院起火后,噶尔丹并没有返回平叛,而是决定孤注一掷,率军东进。但是由于丧失的后方的支持,他手中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区区三万人。
1690年,噶尔丹与清军在乌兰布通交战,最后噶尔丹弹药耗尽被迫撤退。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伏击噶尔丹,噶尔丹惨败,在逃亡的路上自杀。而清军则顺势占领漠北蒙古,完成了明朝两百多年不曾完成的心愿,清朝版图空前扩大。
(康熙中后期领土)
不过虽然噶尔丹兵败身死,但准噶尔部却依旧割据漠西蒙古和新疆与满清对峙,由此开启了清准之间近百年的战争。
1717年准噶尔汗国新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区,占领拉萨,消灭了盘踞青海和西藏的和硕特汗国,和硕特汗国首领拉藏汗被杀。
在接到西藏沦陷的消息后,康熙皇帝封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出征西藏。此战清军成功驱逐准噶尔人,清军也正是西藏地区驻扎了下来。此后准噶尔汗国与清帝国就青海和西藏地区开始了拉锯战,双方互有胜负。
平心而论,准军的战斗力确实在清军之上,而早在三藩之乱时,八旗的战斗力就大不如前了。对此清廷只得从东北征调索伦等族战士编入满洲,称“新满洲”,以弥补八旗战斗力下降的问题。
但即便如此,清军在正面战场上仍旧时很难占到便宜,因为除了军队战斗力不如准军以外,清军的火枪装备也不如准军。
准噶尔部的火器技术源自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虽然这两家的武器比不上西欧,但比清军使用的明代火器还是先进很多。
不过好在清朝人口众多,国力强盛,经得起消耗战,最终击败准噶尔夺取西藏控制权。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衙门,正式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
(雍正时期清朝版图)
清军在夺取西藏后又准备趁胜进攻准噶尔本土,但均遭遇惨败,迫使雍正皇帝与准噶尔议和,双方划定边界,兵戈暂熄。
172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病逝,准噶尔汗国陷入了严重的内乱。
1754年准噶尔大汗和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发生严重内讧,阿睦尔撒纳斗争失败,逃往清朝,将准噶尔部虚实尽数报告给了乾隆皇帝。1754年乾隆皇帝乾纲独断,发兵进攻准噶尔汗国,并在同年消灭准噶尔汗国,至此清朝版图进入全盛状态。
(乾隆晚期版图)
纵观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史,相比于明朝,清朝更具有扩张性。明代的权利分配是皇帝、文臣和宦官之间相互制衡,虽然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但文官集团和宦官对皇帝也有赫达的影响力,但凡大事的决定需要各方意见保持统一,而明朝文官们是不太喜欢将钱用来扩张领土的。
反观清朝,汉臣在清政府中的地位较低,无法左右皇帝的决策,只要皇帝想打仗,官员们就得把钱给挤出来。而有了钱,皇帝就可以将他的战争进行下去,直到将敌人逼上穷途末路。
千佛山车神
这个题目有两个错误的说法:
首先,“接手明朝的300万平方公里”国土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明朝的疆域到明末时期,确实只剩下关内汉地的38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这并不代表清朝时期关外辽阔的国土都是清朝的嫁妆。这一观点,实在有失偏颇。事实上,明朝鼎盛时期,疆域达到997万平方公里,只是后来随着国势的衰退,疆域不断缩水罢了。
再说,满清的前身后金原来就是明朝的一部分,只是后来起兵叛明,才脱离开来罢了。而在此之前,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一直都是大明的国土,明朝当局在当地设立奴儿干都司,对当地的汉族百姓和各部族进行管理。
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经过不断征战、蚕食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城池和卫所,才最终完全控制整个东北地区。也就是说,满清在入关前的疆域,本身就是从明朝手中接手过来的。
其次,清朝全盛时期的国土也没达到“1453万平方公里”。
清朝实际控制的疆域面积峰值是在嘉庆年间,那时的清朝国土面积达到1316万平方公里,这一数字离1453万平方公里还差距甚远。
最后,简单来谈一下清朝为何要不断扩张。
实际上,相对于汉族大一统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对外扩张的程度都要更大一些。因此,元朝和清朝的疆域都十分辽阔。
这其实与少数民族军队彪悍好战的特性,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不论是蒙古铁骑,还是满洲八旗,都是当时天下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武装力量。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征服比自己人口更多,文明程度更高的国家。而这无疑是给他们所建立的王朝留下了“尚武因子”。
元朝和清朝在入主中原,完成了对中华的统一后,统治者们都在不同程度的实现了汉化。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祖先尚武的特性。所以,清朝前期康雍乾几位有作为的君主,都崇尚武功,比如乾隆就洋洋得意的自称“十全武功”。而这些正是他们血液里头的尚武因子决定的。只不过,随着后代君主的不断式微,清朝才开始走向下坡路。
这些历史要读
清朝入关后,不但逐步接手了明朝后期的全部疆土,并且在康雍乾三帝的努力下,疆域面积也达到极盛。
在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巅峰。
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
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
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缅甸北部等地;
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而清朝为什么要在继承明朝疆域的基础上继续不断扩大版图呢?统治者是有自己的意图和通知思想的。
一、安抚民心,便于统治
清军入关之后,处于统治阶级的几乎都是满族人,而被统治的是汉族人,满族虽处去统治阶级,但是人口并不多,大部分民众都是汉族人,所以为了便于统治,清朝统治者选择不断的扩大国土,统一周边的其他部族,使多个民族之间有了交流,也可以互相制约,更有便于治理国家。
一个国家要有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文化,统一的制度,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才能进步。而混乱给管理者带来的只是接踵而至的麻烦,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天长地久,清王朝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所以扩大疆域,就成了满清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的一条捷径。
二、充实资源,休养生息
毕竟是改朝换代,所带来的国家损失也是很大的,虽然继承了大片土地,但是却没有可以安稳度日的根基,所以只能扩大国土面积,通过战争来获取强国的资本。
国土面积大了,人口自然也会增多,资源自然也就多了,别的不说,单说每年的税收,那就是一项不可小觑的数字这为充实国库有了很大帮助。相信大家都知道有资源的好处,资源多了,皇族各项特权的根本保障就有了,与此同时国泰民安,资源越发增长,形成一个正循环,清朝才能定国安邦,百姓才能安稳生活。
三、自我保卫,强根固基
另外,清王朝不断开拓疆土也是自我保卫的一种体现。
因为清王朝起初也是一个外族部落,虽然如今入驻京城成为统治者,但是也要有忧患之心,防止周边的其他部族进行挑衅入侵。所以不如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统一疆土,一方面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几个部族之间的贸易、文化等交流。
不管清朝扩大版图是为了民众,还是为了周边部族的安宁,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之清王朝的开疆扩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然后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国土有所损失,但清王朝也确实为我们国家版图的扩大做出了贡献。
小姐姐讲史
今天中国的疆域是在清朝奠定基础的,而清朝版图的扩张只是对唐宋元明以来形成的疆域的确定,是一种历史的继承。
今天历史学界形成了一种具有广泛共识及重要影响力的主张:“我们是拿清朝完成统一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
清朝统治者为巩固边疆,加强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管辖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新疆地区,康熙打败了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了回族大小和卓叛乱,清朝政府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顺治和康熙分别册封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通过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活佛转世的管理,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对于台湾地区,清政府从郑氏家族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对东北地区,康熙年间, 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皇俄国的入侵,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至此,西藏、新疆、台湾、东北都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由此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闲时读史
首先明朝300万?《明史.地理志第十六》: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藩,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十里。永乐大帝期间为顶峰,约1100万平方公里。
回到问题,清朝疆土确实比明大,我觉得扩大疆土是历朝历代都在做和想做的事,明也在扩大,只是没那么明显,可能根朱元璋的话有关,《明皇祖训》里地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等等,大意是不能一味的贪功冒进,开拓疆土要找有用的开拓,要不开拓了也没用,反而是累赘!后人可能比较死心眼,就直接不怎么开拓了。清朝开拓我觉得还是刚得天下,皇太极雄心壮志,开疆拓土,创立基业是正常思想,毕竟能当皇帝的人必然有野心。再有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强大的国家自然能做更多的事,管理更大的疆土。
避而不谈历史
帝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国大而民众;其二、积极向外扩张。一个帝国如果没有积极向外扩张,他就不能称为帝国。清朝向外扩张,在明朝的基础上开疆拓土,除了有外部的威胁外,建功立业是考核一个皇帝政绩的关键,所以清朝乾隆以前都在向外扩张。不过明朝也不仅仅300万平方公里国土,除子两京十八省外,还对边境进行了羁縻统治,包括后金汗国也在羁縻统治范围内。明朝永乐年间,国土面积达99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高达2亿。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清朝入关后,除了他面继承明朝的领土外,还进一步扩大统治范围,最大的两块地就是新疆和蒙古。在清兵入关前,努尔哈赤通过战争、结盟、联姻的手段取得了漠南蒙古全境的统治权,清朝的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清朝皇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是与蒙古贵族广泛建立联盟,使之成为其政权的可靠支柱。满蒙联盟使满蒙贵族利益一致化,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来自蒙古方面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国家统一与边疆稳定。在明朝的时候,蒙古跟大明时战时和,明朝是没有统治到蒙古的。
漠西蒙古统治着现在的中亚、新疆、甘肃、青海一带,漠西蒙古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准噶尔汗国。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康熙与乾隆所年间,双方相互攻伐,最终清朝战胜了准噶尔汗国,平定了大小和桌之乱,清朝取得了新疆在内的广大领土。1759年,兆惠率清军征服天山南路,至此天山南北尽并入清帝国版图。明朝最西北的位置仅仅到哈密,而清朝扩张至现在的中亚地区。
明朝后期,荷兰占领了台湾,明朝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率军经过八个月的战争,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681年~1683年康熙皇帝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收复澎湖、台湾。清朝收复台湾后,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府从福建省中单列出来,建立台湾省,省会台北市。
大秦铁鹰剑士
恐怕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想扩张吧?扩张的问题可以看作是古代战争乃至当下战争爆发的普遍导火索,领土问题从古至今,也是由来已久的老话题了。正所谓“弱肉强食,你不强抢他豪夺”!“向外扩张”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大清帝国当然也不例乎其外。而不断向外扩张的最终目的也很明确——富国强兵、维护统治,只此一点。国家的领土扩张就好像人性的七情六欲一般,理所应当!
“大明江山仅中原?附属藩国尽除外!”其实题目中的说法也是“正误参半”吧!为何由此说法呢?
其一:大明江山最鼎盛之时在明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执政期间,约莫疆域高达900多万平方千米,这仅仅是个保守数字,因为当时还没有将大明朝的那些个附属国领土面积归纳进去。题目中所述的“300万平方千米”从何而来呢?正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明朝共历经16任皇帝,而大明的领土面积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代代缩减,代代屈辱”,最终交到崇祯皇帝手中,好端端的900多万平方千米却仅剩下了三分之一、3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二:自1644年清军入关之前,本来努尔哈赤时期和皇太极时期的满族统率地区也不过二三百万平方千米。但是入关之后的顺治皇帝之后,尤其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可达鼎盛,共计1300、1400多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能代表什么呢?这个数字能够代表中国封建2000多年以来唯一一次实际意义上控制领土的最高峰。
至于清朝能够从接手明朝的350多万领土面积步步扩张到约莫五倍面积的14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一:满清统治者向外扩张的野心
上边说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皆以“幅员辽阔,邻国来朝”为至上光荣。满清王朝更是如此,满族本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取得天下更才是梦寐以求,得来不易。如果想巩固满清的统治,向外扩张是必不可少的不二抉择!
其二:满清外部骚动不安的异族势力
就算满清统治者想要休养生息、举国无疆。旁观者能忍受得了吗?你满族就能统治天下,我们其余民族就不能取而代之?所以说,满清在平定地方势力和异族势力的同时,疆域也在不断向外扩张,直至全盛。
历史课课代表
这个问题让明朝和清朝的28位皇帝都想砍人。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大一统王朝,关于明朝和清朝的讨论始终甚嚣尘上,余音绕梁,而因为和今天的我们紧密相关,明朝和清朝的疆域历来是明清两朝争论的焦点。
作为汉家王朝,明朝在疆域的扩张和维持上相对内敛,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疆域面积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其后的疆域就开始不断萎缩,并最终在1435年明宣宗时期达到相对稳定的350多万平方公里,即传统的“两京一十三省”。
相比之下,清朝在疆域扩张上的成就更加突出,从1616年后金建立开始,清朝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疆域一直在猛烈扩张。除了完全占据东北,并从1644年开始完全占据中原外,清朝还对传统汉家王朝羁縻统治甚至不曾染指的蒙古高原、西域中亚以及青藏高原等广大区域纳入版图。
到1759年乾隆皇帝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镇压大小和卓叛乱,彻底平定天山南北,清朝实控疆域终于达到历史最高峰,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而这,也是我国2000多年时间里实控疆域面积的最高峰。
因此,所谓明朝的300万平方公里以及清朝的1453万平方公里疆域面积都是不准确的。
而且,在清朝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各王朝的疆域,无不需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从大到小甚至重新归零的伸缩过程。所以,清朝的疆域,是数十万八旗精锐,更是各民族子弟筚路蓝缕开疆的结果,不存在“继承”或者“接手”的说法。
“继承”或者“接手”,只能出现在“领土”方面,而“领土”和“疆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1649年《斯图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前,世界上没有现代“主权”的概念,相应地也没有“领土”的说法,所以清朝之前的王朝兴替,疆域不存在“继承”或者“接手”的说法。
而当清朝赶上了世界近代史的大潮,其扩张的疆域“被迫”有了“领土”的性质,清朝也不再仅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边界和绝对主权的“国家政权”。
在静夜史看来:
“疆域”是中原王朝单方面确定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中原王朝的扩张能力和决心;
“领土”是我国和外国共同确定的固定边界内的国土,其所有权不仅被我国拥有,更被世界各国承认。
而从“疆域”和“领土”的本质区别,就能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为何要不断扩张领土。
静夜史认为,导致清朝疆域不断扩张的原因至少有两个:
一是疆域内部反抗势力的此起彼伏;
二是疆域之外的境外势力步步紧逼。
1635年,清朝彻底击败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其首领林丹汗早在一年前的1634年败亡青海大草滩。而察哈尔部作为漠南蒙古的最主要部落和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它的投降标志着包括科尔沁部和土默特部的漠南蒙古彻底纳入后金版图。
而漠南蒙古作为蒙古各部中最强悍的部落,它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漠北和漠西蒙古,二者于1636年向后金行“九白之贡”,清朝皇帝随即成为整个蒙古的宗主,即大汗。
但清朝对漠北和漠西蒙古的统治力微乎其微,类似于前朝的羁縻统治。而此时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于1676年迅速崛起,其首领噶尔丹一心想要统一蒙古,重现大元荣光,这使得准噶尔汗国和清朝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1690年,噶尔丹进犯漠北蒙古,随后和清军在距离北京仅700里的乌兰木通遭遇,噶尔丹败退;1691年,因为噶尔丹和沙俄的巨大威胁,漠北喀尔喀蒙古决定投靠清朝,康熙举行多伦会盟,标志着漠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1696年,康熙御驾亲征,在蒙古高原的昭莫多大败噶尔丹,而此时的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机背叛噶尔丹,走投无路的噶尔丹自杀。
但清朝和准噶尔汗国的拉锯战还未结束。
1716年,准噶尔汗国南下侵入西藏,清军在首次出兵惨败后,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于1722年挂帅出征,驱逐准噶尔,收复西藏。
1724年,雍正帝派遣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叛乱,收复青海,准噶尔汗国只剩下新疆和中亚地区。
但1731年,急于求成的雍正皇帝想要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于是大举西征,不料在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遭遇准噶尔汗国伏击,全军覆没,此战作为清准战争的最大惨败,直接导致雍正皇帝转攻为守,不得不与准噶尔约定以杭爱山为界,双方再度形成僵持局面。
直到1755年,准噶尔爆发天灾,加上统治者昏聩无能,清军迅速出击,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从此只剩下一个地名;1757年,清朝镇压维族大小和卓叛乱,于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北。
可以说,正是清朝为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才与准噶尔汗国进行了长达70年的战争。而当清朝彻底消灭这个疆域面积一度达800多万平方公里强大帝国后,清朝疆域面积膨胀到1316万平方公里。
而除了准噶尔,和准噶尔勾结的沙俄也是清朝开疆的重要动力。
从1582年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哥萨克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迅速鲸吞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地区。
因为寻找毛皮,更为了夺取温暖出海口,沙俄在东北、蒙古高原和中亚等多个方向进行了艰难的尝试,与清朝展开了激烈交锋。
1643年,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此时的清朝南下争夺中原,对此难以顾及。
等到1683年康熙收复台岛,终于有了精力对付沙俄。从1685年开始到1688年,清军和沙俄及黑龙江两岸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交锋,彻底击败了沙俄侵略者,迫使沙俄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彻底退出外兴安岭以南地区。
但沙俄的南下野心从未停止。在东线遭遇了惨败后,沙俄开始从中线下手,从1600年开始,沙俄逐步侵占了贝加尔湖周边区域,并开始勾结准噶尔将目光瞄准了漠北蒙古。
但1691年的多伦会盟打碎了沙俄的美梦,1727年,清朝在放弃了贝加尔湖周边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基础上,与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中线边界得以确定。
随后的沙俄和清朝在中亚展开激烈争夺,但因为乾隆抓住机遇一举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再度让沙俄蚕食中亚的目标落空。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深刻认识到沙俄的巨大威胁,因此为了防止沙俄南下,清朝拼命笼络蒙古各部,包括修建避暑山庄等。
实践证明,清朝前期在疆域扩张上的成就是空前的,因为将前朝视为羁縻统治区的大面积区域纳入版图,使得清朝在近代面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时,有了空前庞大的体量,这是我国能够保持领土基本完整,避免沦为印度这样的完全殖民地命运的重要保证。
而清朝作为被卷入近代大潮的王朝,在疆域扩张上也有了更多的近代意识,这使得清朝在疆域的扩张和保持上比其他朝代更加成熟和稳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首先纠正一点,清朝疆域实际控制面积在最巅峰时期也不过1316万平方公里,所谓的从30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1453万国土是不准确的。
但尽管是这样,大清帝国的扩张却是一个事实。
那为什么去扩张呢?这种事情认真思量其实也不难得出结论: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资源
其实说到清朝的1453万国土,我们应该想一想历史上我国国土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元朝。我们可以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了解到,在公元1330年元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
蒙古帝国成立的时候,就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以增加其疆域面积。现在较为公认的蒙古发展史是公元1218年蒙古灭西辽,1219年蒙古军队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直到1225年才返回原来的驻地。紧接着1227年,蒙古又灭掉了西夏,1234年到1253年依次灭掉了金、东欧腹地的国家、吐鲁番和大理。到了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混乱、分裂的局面,疆域面积大大增加。
国土面积大了,人口自然也会增多,资源自然也就多了,别的不说,单说每年的税收,那就是一项不可小觑的数字。相信大家都知道有资源的好处,资源多了,皇族各项特权的根本保障就有了,与此同时国泰民安,资源越发增长,形成一个正循环,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同样,清朝扩大疆土,让周围一些小国家向自己称臣,让周围的一些零散的部落成为国家的一部分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自1616年后金建立开始,清朝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猛烈的扩张疆域。除了完全占据东北,并从1644年开始完全占据中原外,清朝还对传统汉家王朝从不曾染指的蒙古高原、西域中亚以及青藏高原等广大区域纳入版图,这些版图的扩大无疑给清王朝带来了无数资源。
二:方便统治整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满族,可统治麾下的百姓大多数都是汉族,这对于满族统治者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当清王朝扩大版图后就不一样了,各个民族都在满族的统治之下,这些不同的民族与汉族互相掣肘。给满清统治者管理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整个国家有着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文化,统一的制度,因而也少了一些由于混乱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以此来影响了国家的进步。众所周知,混乱给管理者带来的是接踵而至的麻烦,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天长地久,清王朝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所以扩大疆域,就成了满清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的一条捷径。
三:以战养战,再续八旗兵将彪悍之风
看过清宫剧的应该都知道,清兵的的战斗力相当之强劲,但是自从入关皇帝渐渐发现这些兵将渐有骄纵之风后,皇帝发现开疆扩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兵将的方式,由此再续兵将彪悍之风,以展现大清帝国的虎狼之威,而且在此期间也可以调派汉人将领领兵打仗,促进相互之间的融合,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安民
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彰显出自己的能力,清王朝只有一心扩大疆土,才能让那些没参战的老百姓安心干自己的事情,一心跟着自己干事儿。就好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一样,只有企业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并且在每一次和其他企业的较量中,能让自己处于稳定之中,这样以来,员工才会觉得跟着老板干有发展,而不是混日子。
五,自卫
清朝崛起的时候,也并非一帆风顺。不管是沙俄还是准噶尔,都把势力发展到清廷统治中心的附近,严峻考验着清廷统治者的耐心。
我不去打你,你就来打我。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迫使清政府统治者下定决心,北拒沙俄扩张,西征准噶尔。 尤其是对待准噶尔,清政府采取了“要么不打,打就打死”的策略,宜将胜勇追穷寇,坚决挫败,斩草除根。这种勇于知难而上、开疆拓土的发展策略,为整个清朝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调。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是喜欢和平的,为了和平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同的朝代采取了不同的办法,那么大清帝国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可能也就是其中的一条路子,毕竟不管在哪个时代,战争的胜利,都是自己和别人谈判的一个筹码。只不过这个筹码是用在了百姓身上罢了,只有让百姓切身的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才会震慑那些不轨之徒以确保国泰民安。 所以大清帝国的扩张并非只是单纯的扩张,而是有着一定的深谋远虑的。
可惜到了清朝中晚期,清廷统治者昏招迭出,对内对外的战争左支右绌,颓势尽显,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下,沉疴难治,大厦将倾,无可奈何地堕落到王朝被更替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