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我國的醫保十分複雜,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用過,但是如果讓大家講清楚醫保都保什麼、如何報銷,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說清楚。

這樣也導致了大家對自身保障缺口缺乏足夠的認知,也就不能夠正確的配置商業保險。

今天就通過一篇文章,對社會醫療保險進行一下拆解分析,幫助您搞清楚醫保政策。主要內容如下:

  • 我國的醫療保險體系現狀及沿革;
  • 理解醫療保險的幾個關鍵詞;
  • 醫保控費制度;

一.我國的醫療保險體系現狀及沿革

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險體系由三大部分構成: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其實,這三者正式運行的時間都不長:

1、目前這種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在1998年才正式建立的;

2、針對農村戶籍人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直到2003年才正式建立;

3、覆蓋城鎮非就業人口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在2007年才開始試點的;

在此之前,國家實行的是針對國家公職人員及企業職工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而農民能夠獲得的社會醫療保障極為有限。

雖然醫保制度運行時間不長,但是發展卻十分迅速。我國的醫保參保率從2009年開始不斷提高,到2011年達到了90%;到2017年底,已有約13.5億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

同時,我國醫保制度還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劃,未來三大基礎醫療保險將會合併為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推動我國醫療保障進一步完善。

二.理解醫療保險的幾個關鍵詞

雖然醫療保險制度極為複雜,但是隻要掌握了其中幾個關鍵詞,就可以按圖索驥,理清其中的脈絡。

1 兩個賬戶:個人賬戶與統籌賬戶

醫保分為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

個人賬戶:是個人的私有賬戶,可以理解為自己的錢,存儲在一個被指定的地方。在大部分地區,這個賬戶中的錢是專門用來看病、買藥的。並且,很多地方的醫保自費部分都是先扣個人賬戶,個人賬戶扣完之後,才需要你再付現金。

統籌賬戶:賬戶中的錢歸入醫保統籌基金,由醫保管理部門統籌使用,用於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報銷,這部分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療保險。

以北京為例: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個人繳納的全部及單位繳費的一定比例,進入了個人賬戶;

單位繳納的部分、絕大部分進入了統籌賬戶;

單位繳納的費用具體有多大比例進入個人賬戶,各個地方均不同,以北京市為例:

1、不滿35週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帳戶;

2、35週歲以上不滿45週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帳戶;

3、45週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帳戶;

4、不滿70週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帳戶;

5、70週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帳戶;

2 兩線一比例: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

以北京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為例: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起付線:通過上圖可以看出,門診是有起付線的,超過起付線部分才由統籌基金支付。起付線以下的費用由個人承擔,可以用醫保的個人賬戶支付。

封頂線:就是每年個人的醫保支付限額,超過這個限額統籌基金就不予報銷了。

而超過起付線部分報銷比例多少,是和退休與否、年齡、去的幾級醫院有直接的關係。

通常來講年齡越大,報銷的越多。這體現了醫保減輕中老年人負擔的特點。

而醫院等級越高,報銷比例越低。是因為國家不希望大家無論得什麼病都去佔用三級醫院的寶貴資源,所以設置了報銷階梯,以便於引導大家儘量去一級醫院就醫。

3 兩個“自”:自費和自付

有朋友看上面的報銷比例,可能覺得在起付線和封頂線之間85%的費用都可以由社保統籌來報銷了。這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起付線和封頂線之間的這塊費用,除了醫保報銷的之外,還有自費和自付部分。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我們先來說以下這兩個概念:

自費:不屬於醫保報銷的範圍,包括自費藥品、自費醫療項目、自費服務。

自付:屬於醫保報銷的範圍,但是按照規定由個人承擔的那部分費用。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就已經雲裡霧裡了,究竟怎麼判斷是自費還是自付呢?這就涉及到下面的關鍵詞了。

4 三個目錄和兩個定點

三個目錄指的是: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兩個定點指的是:醫保定點醫院和醫保定點藥店。

如果不符合三個目錄和兩個定點的約束,則是自費藥品/項目/服務。比如:

1、醫院開的不在《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中的藥,是自費的,也就是所謂的自費藥;

2、特需病房的服務不在《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中,就屬於自費服務。

3、在不屬於醫保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買藥,也是自費的。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即使是在三個目錄內,還區分為甲乙兩類,有的城市還有丙類。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通俗的來說:

甲類:療效好,價格便宜,100%報銷。甲類藥品目錄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的。

乙類:療效更好,價格較貴,部分報銷;乙類藥物中患者自己承擔的這部分比例,就屬於自付部分。乙類藥品目錄雖然也是由國家制定的,但是允許地方調整其中的15%的品類和數目,並且決定自付的比例。各個地方的醫保目錄的差異,也主要體現在乙類的不同上面。

丙類:不屬於甲類、乙類的都屬於丙類,各地可自由調整,一般完全自付;

一般來說,各個地方由國家的標準生成自己的標準,所以各個省市都不同。不過,在地方人社局的官網都會對當地的“三個目錄”有公示,大家可以自行查詢一下。

下圖中是《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節選,可以看到裡面詳細列出了每種藥的類別。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如果是甲類藥物,就可以按照前文中介紹的醫保報銷比例來報銷;

如果是乙類藥物,就需要先自付10%,剩餘部分按照醫保報銷比例來報銷;

如果不在目錄中,就是完全自費的,醫保統籌基金是不會報銷的。

另外還要明確一點,醫保目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在2017年國家已經完成了第四版全國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這一版比2009版增加了339種藥品,納入了36個昂貴的藥品。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提到的神藥格列衛,也就是伊馬替尼,已經進入北京市醫保藥品目錄,屬於乙類藥品,限慢粒白血病及胃腸間質瘤患者使用。

醫保目錄藥品的增加對大家當然是好事,意味使用這種藥品的支出大大降低了。

但是也要看到在藥品增加的同時,有些藥品也被移出目錄。可能有的患者一直服用的慢性病藥物,突然就不在目錄了,導致每年要多花十幾萬的治療費。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感到濃濃的危機感?

首先,患者支出的總費用,需要扣除自費及自付部分,剩餘的部分再按照醫保報銷比例來報銷。所以,真正能夠報銷的比例,和醫保規定的報銷比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其次,醫保政策存在不穩定性,醫保藥品目錄的變化使得藥品是否能長期報銷成了一個未知數。

以上就是理解醫保的幾個關鍵詞,只要掌握了這幾個關鍵詞,理解起地方的醫保政策就會比較容易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在醫保實際操作中的制度,也對患者的利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

三.醫保控費制度

醫保控費制度顧名思義,就是對每年醫保報銷的總額度進行控制的制度。

1 為什麼會出臺醫保控費制度

1)過度醫療問題日益嚴重

之前醫保實行的是按項目付費,沒有任何控制,醫院做了多少治療就能夠拿到多少費用,這就直接導致了醫療資源的過度浪費現象。

一方面,患者有過度醫療的傾向,很喜歡小病當成大病,有事沒事就去三甲醫院。

另一方面,因為做多少治療就可以拿多少錢,導致醫保報銷費成了三甲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出現了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的現象;更有甚者,有些醫院的某些做法已經涉嫌騙保了。

那麼,這方面的損失有多少呢?據專家估算,2013年醫保基金違規金額佔基金總額比例達到20%-30%,這是一個龐大的損失數額。

2)醫保統籌基金財務狀況堪憂

醫保統籌基金目前的財務狀況還是比較良好的,有些地方還有大量的結餘,但是,據專家估算在十年以後醫保就會面臨財務失衡的問題。

職工醫保和新農合將在2024年出現當年赤字;

城鎮居民醫保將在2027年出現當年赤字;

在2029年到2036年,三大醫保的累計結餘將逐一消耗完畢,進入到赤字累積階段;

所以,醫保嚴峻的財務問題也需要有關部門對醫保費用進行控制。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2 醫保控費制度如何影響患者的利益

1)總額預付制對患者利益的影響

我國現行的醫保控費制度是總額預付制。

簡單來說,就是醫保經辦機構每年向定點醫院劃撥一定的費用總額,在這個基礎上,醫院有結餘則按比例留用,超支則與醫保機構分擔。

在實際執行中還會考察藥佔比、耗材佔比、病人住院時間以及年住院次數等等。

這就導致醫院在無奈之下,往往首先考慮的不是病情而是指標,比如:

手術科室做的手術都是無菌創口,無需抗生素,這樣藥佔比很容易就能達標,但是耗材佔比很難降下來;

而呼吸科、泌尿科等一些感染較多的科室需要大量用抗生素,用藥量大,藥佔比很難控制下來。

這種情況下,醫院科室就有可能多開其他項目,強行把藥佔比或器材佔比降低,也有可能直接拒收病人。

實際上,自2012年開始,就屢屢有新聞曝出醫院拒收醫保病人,近年來這種消息也時有耳聞。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2)高價藥納入社保目錄的影響

這裡還要提一下在前段時間大熱的影片《我不是藥神》,之前我們也寫過相關的影評。

在影片結尾,伴隨著一句“沒有人再會用那印度藥了,格列寧進醫保了”,醫保似乎成了新一代的“藥神”。

很多觀眾也是這個看法,認為把高價藥納入社會醫療保險,是解決“買不起救命藥”這種悲劇的根本辦法。

但是,結合我們前文所說總額預付制,將高價藥物納入醫保,一定會佔用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醫保限額。

醫院更大的可能性是採用不採購或者少採購這種“高價藥”,甚至拒收需要使用“高價藥”的病人來“控費”。

所以,可能和大家美好的預期不一樣,高價藥“納入醫保前用不起,納入醫保後買不到”的情況更有可能成為現實。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一篇文章讀懂社會醫療保險

四.寫在最後

醫保涉及到每個人的切實利益,所以希望每個朋友都能夠清楚它的細節。

但是醫保實在是太複雜了,知守君也只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醫保的關鍵要素,希望大家可以根據這些要素順藤摸瓜,讀懂自己所在地的醫保政策,進而明晰自己的風險保障缺口,然後用商業保險來補足。

希望以上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覺得有用也歡迎轉發給朋友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守觀保”(ID:ZSGBGZ),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