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到了三歲之後開始萌發性別區分意識,到了此時,異性父母就要懂得避嫌,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

尤其是父女之間,即使再親密,當親情跨越性別也要多加註意。

很多人認為女兒是親生的,有什麼避嫌不避嫌的,無非都是大眾思想齷齪而已。

實則不然,撇開那些極端少見的例子不談,父女之間無法保持正確的界限感,也會讓孩子的性別認知模糊,這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利。

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示例

儘管不能以最陰暗的想法來判斷人性,但現實中真的存在這樣讓我們痛心的事情,就像曾經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這樣一件事。

爸爸和女兒一起坐高鐵,期間不斷撩起女兒的衣服,撫摸和親吻身體,甚至還將手伸到了女兒的褲子裡,這就屬於完完全全的越界行為。

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更有甚者,還有那些親生父親性侵女兒致其懷孕的事,讓人想都不敢想。

這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得不防。

曾經有工作人員去測試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在已經告知孩子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假扮孩子媽媽的朋友,表示是媽媽讓他帶來衣服給孩子換的。

測試結果是,幾乎所有小朋友都當眾脫了衣服換下,唯獨一個小女孩沒有照做。

在之後的採訪中,小女孩說,媽媽曾經叮囑過她不能隨便在男孩子面前換衣服,在家也會有意避開爸爸。

只有適當避嫌、保持界限,才能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儘量避免受傷。

否則,就會像測試中的大多數孩子一樣,意識不到這件事有什麼不妥,也意識不到危險即將來臨。

通常來說,在女兒年紀比較小的時候,爸爸親近是一種愛的表現。

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但一旦孩子出現了性別意識,對一些過分親密的行為,比如洗澡、換衣服、親吻等,出現了抗拒情緒,爸爸就應該及時保持界限。

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父女之間這幾個“禁區”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1)觸摸女兒的隱私部位

家有女兒,稍微長大一些後,洗澡、換衣服這些事就應該讓媽媽來做,或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不觸碰女兒的隱私部位,是最起碼的尊重,也是讓她們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的第一步。

2)拿孩子的隱私部位開玩笑

有一些思想相對比較落後的爸爸,認為孩子還小懂什麼,就喜歡在他人面前肆無忌憚地拿孩子的隱私部位開玩笑。

在女兒純潔幼小的心靈上添上陰影,卻還渾然不知。

3)不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3歲後就具備了隱私意識,爸爸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隱私。

父女間再怎麼親密,這幾個“禁區”也不能碰,不然就是越界了

比如進女兒的房間提前敲門,徵求同意,不在女兒洗澡時隨意進出,不隨意翻閱女兒的日記、手機等。

只有爸爸做到這些,才會讓孩子自我尊重,並使父女關係得到健康發展。

如果觸碰到了以上這3個“禁區”,就說明父親在這段關係中越界了。不僅可能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和羞恥感,還會減弱孩子的性別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

這種情況下,女兒通常不懂得如何與異性相處,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現象。只有爸爸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與女兒保持健康的界限,才能使家庭關係更和諧,並促進女兒健全的人格發展。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