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逼走了伍子胥,伍子胥带兵灭掉了楚国,报应啊

话说春秋时期,楚平王听信奸臣之言,逼走了太子建,杀死了太子的老师伍奢和伍尚父子,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员逃离了楚国。

楚平王逼走了伍子胥,伍子胥带兵灭掉了楚国,报应啊

再说跑掉的伍员,也就是后来的伍子胥,跋山涉水,一路打听,得知太子建在宋国,就去宋国去寻太子建。当时宋国正值内乱,伍子胥为保二人安全,就离开宋国,去往郑国。

郑定公对他们非常客气,招待也很周到,可郑国毕竟是个小国,实力不济,没有能力和楚国抗衡,二人又离开郑国,赶往晋国。

晋国和楚国一向对立,早就有灭楚之心,看到太子建到来吗,就把这当成一个机会,一口答应,要帮太子建登上国君之位。过了一段时间,伍子胥发现了点苗头,原来晋国的野心很大,不止是想扶助太子建继位这么简单,他们想的是吞并整个楚国,这还了得,二人就又想离开晋国。可事情办的不够机密,晋国知道了他们的打算,就下手杀死了太子建,好在伍子胥够机敏,又逃过一劫。

这个伍子胥,也真是够倒霉了,老爹死了,老哥死了,主人还死了,现在自己也在逃命之中。思来想去,吴国是个可去之处,可要去吴国,必须要经过楚国。经过楚国,这个风险也太大了,听说全国上下都在通缉自己,人生总要搏几次,为了能报仇,就冒一次险吧,说不定就能混过去。

伍子胥就来到楚国边境,到了昭关,关门贴着伍子胥的照片,边上还注明了价格,伍子胥一到,就被守门官兵认出来了,一看财神爷来了,官兵们立马就精神起来了,各个奋勇向前,捉拿伍子胥。要说伍子胥还真不白给,撒丫子就跑,一群是为了赚钱,一个是为了逃命,这眼见就被拉大到了一个安全距离,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河,真是老天捉弄啊,没有学会轻功水上漂的伍子胥,犯了愁了。看样子只能回头玩命了,就在这时,他发现右边芦苇荡之中有一条小舟,大喜过望,跑到小舟边上,请老艄公渡他过江,老艄公也没多问,就把他送到岸边。

囊中羞涩的伍子胥,解下腰间佩剑,要做给船资送给老者,老者微微一笑,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人头,我若贪财,何须你的宝剑。伍子胥闻听,跪在老人面前,深施一礼,起身之时,老者已经飘然而去。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伍子胥来到了吴国,见到了吴王僚,伍子胥本已是名声在外,两人一席交谈之后,吴王僚觉得此人气度非凡,谈吐不俗,确是个人才,就把他留在楚国做个大夫。虽然报仇心切,但没有三分利,谁都不会起早五更的,伍子胥一直在等待机会。

几年之后,几个小孩子给了伍子胥第一个机会,在吴国和楚国边境处,分别有两个村子,两个村子的小孩子为了点小事情吵起来,后来就演变成了大人打架,最后就成了两个村子的斗殴。楚国先表现出了大国风度,出兵把对方村子给平了,吴王也不敢示弱,派公子光率兵开往边界,去征讨楚国,一举攻下了楚国好几个村子,还趁势攻入楚国腹地,楚军也真孬种,赶紧就撤退了。

伍子胥觉得吴国的刀已经举起来了,想出把力,把刀砍下去,他就劝公子光乘胜追击,荡平楚国。没想到公子光先给吴王僚写了封信,信里说伍子胥一心想报复楚国,这样做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还是早点撤军吧。

伍子胥得知这个消息,这才明白了吴国宫廷斗争的险恶,原来公子光一心想取代吴王僚,他不想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对外上,只有登上了国君宝座,他才会真正对楚国动粗。伍子胥的冷汗又出来了,夹在这样的宫廷斗争里,搞不好,比在楚国边境更危险,他干脆就辞职,隐居种地去了。为了能顺利离职,递交辞职信前,他把自己的好朋友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这样就算居于山野,他也可以了解朝廷的政治走向。

伍子胥越来越成熟了,老天也越来越眷顾他了,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了,楚昭王继位。趁火打劫是野心家们的一贯作风,吴王僚派盖馀(音同鱼)、烛庸带兵进攻楚国,随后,又派他的叔父季札去晋国观察诸侯的反应,这样吴王僚的亲信就都不在身边了,而后吴军进攻不利,又被困在战场。

楚平王逼走了伍子胥,伍子胥带兵灭掉了楚国,报应啊

看看时机差不多了,公子光决定动手了,公子光在家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觉得公子光是有些不对劲,还是带着卫士去赴宴了。公子光看卫士在场,一时不好得手,只好采取备用方案。一会功夫,公子光不舒服去休息一下,一个厨师端着鱼上来,鱼腹之中藏着一把尖刀,坐在吴王僚边上的专诸拔出尖刀,手起刀落,干掉吴王僚,而后场面失控,专诸被杀,吴王僚的卫士被全歼。公子光当上了国君,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这次宴会的总策划就是伍子胥,伍子胥又一次登上了吴国的政坛,吴国外派的将军大臣也都做鸟兽散去了。

新国君,新气象,吴王阖闾野心勃勃,想称霸天下,广收英才,这一天伍子胥给他举荐了一位大英雄。此人姓孙名武,齐国人,胸有韬略,善于用兵,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就是有才不逢明主,一直淹没在江湖之中。

得知这个消息,吴王马上派人寻找他的下落,终于有那么一天,在一间破屋之中,寻到了孙武。孙武来到吴国,交上了自己的投名状,一部自己所著的兵书,吴王认真阅读,仔细品味,遇到不懂之处就虚心向孙武请教,某天深夜读完之后,推开房门,仰望星空,大吼一声,我有此人,霸业必成。

话虽然可以冲动的说,事情却不能唐突的做,有一天吴王召见孙武,孙将军,你的兵书我都拜读过了,写的确实好,就不知实战起来怎么样。

大王放心,我写的东西都是用来实战的。

那,能不能用女子来练练哪。

大王,我曾经用男子练过,效果不错,不过我的兵法不分男女,都可练习。

吴王兴致一下子就起来了,既然这样,那你就把我的嫔妃宫女操练操练吧,不知道这吴王是为了看看巾帼英姿,还是为了自己以后遇险之后多点保障,就亲自挑选了上百名宫中美女,还开了个小灶,把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作为队长。

孙将军,练吧!

这些女子,平时擅长的,都是娇首弄姿讨好吴王,现在穿戴铠甲,手持兵器,还要耍起来,一个个都很不习惯。但既然大王今天想换换胃口,那就按照他喜欢的做吧,可是有人却是例外,就是那两个宠妃,平日里仗着吴王宠幸,撒个娇,发个小脾气,都是家常便饭,今天来吃这个苦,出这个洋相,她们就不想忍了。

百人的队伍,都认真操练,就两个队长在那里戳着,孙武吼了几遍,全当空气吹过。一气之下,孙武下令,军法处置,砍了。吴王赶紧过来求情,孙武一点面子也不给,大王既然给我权力,我就按军法行事,想将来称霸天下,就要从今天开始。吴王只好忍痛,让孙武斩了两个婀娜多姿的队长,宫中上下,无不色变,日后孙武带兵,令下必出,无有不从者。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准备,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国和蔡国,攻打楚国,联军由孙武任总指挥。此次出征,吴国出动全部兵力,志在一举荡平楚国。大军开达汉江,楚军也顷全国之力,来与吴军决战,双方就在汉江两岸摆开阵势。

楚平王逼走了伍子胥,伍子胥带兵灭掉了楚国,报应啊

鼓响震动大地,杀声直冲云霄,尸体漫山遍野,血液染红江河。几番厮杀,多次交锋,无数生命的终结,最后吴军取得了胜利。胜利之后,孙武率大军南下,达到楚国都城郢(音同影)都,楚昭王仓皇出逃,伍子胥进入楚国。

重新踏上楚国的土地,伍子胥心中五味杂陈,父兄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今天终于可以做个了断了,楚昭王跑了,没关系,他爹楚平王还在,伍子胥刨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楚平王的尸体,手持钢鞭,疯狂的抽打。打累了,伍子胥扔下钢鞭,瘫坐在地上,面对苍天,嚎啕大哭,苍天为证,我的仇,报了!

伍子胥的仇报了,可天下的仇恨何其多,冤冤相报无时了,就在吴军在楚地潇洒之时,后方传来消息,老冤家越国趁吴国空虚,攻打吴国,吴王急命大军回撤,保卫吴国.

从此以后,春秋时期最后的两个霸主,展开了反复的厮杀,吴越大地,演奏了一曲惊心动魄的乐章,意味深远悠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