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是要現金還是要流量?

現在流量很貴,100個人進入商圈,20個人進店,可能10個人試過,最後有4個人購買,2個人綁卡。手握大量粉絲,卻沒轉化,舊的零售方式面臨瓶頸,激發出了新零售。

新零售,是要現金還是要流量?

新零售: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進入電商時代,在消費場景不斷重構的大背景下,現今你覺得“新零售”是什麼?

1

最早提出“新零售”的阿里電商認為,線上會員是新零售的核心,“要把會員變成可以運營的資產”,不同等級會員享受不同組合的“服務包”,要使用戶有“特權感”。

2

雷軍將“新零售”視作效率革命,要把電商的經驗和優勢發揮到實體零售中,同時將(線下)體驗、(線上)價格優勢做到極致。

3

科技賦能零售,比如形形色色的“無人超市”吸收了大量風險投資,無人貨架一度大量鋪開,聲勢很高,但終究未能成為主流。

4

“紅人帶貨”逐漸給消費市場帶來新的變量,孵化紅人、產出KOL(意見領袖)很快成為主流營銷策略。

新零售,是要現金還是要流量?

新零售究竟“新”在哪裡?

盒馬鮮生一直被視作“新零售的網紅公司”,這個新零售的最主要特徵集中在兩點:

一是盒馬重新定義了“新鮮”,以前家裡買肉、蔬菜,要買一週或者三天,現在通過盒馬,可以只買當天的菜,也就不用再把多餘的份量放到冰箱中保存,可以不要冰箱了。

二是用戶頻繁購買,沉澱了海量用戶數據,只要數據足夠多,賣家可以比用戶自己更瞭解用戶。

盒馬鮮生定了四條剛性標準:

第一,線上交易要大於線下;第二,線上每天的單店訂單量要超過5000單;第三,App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能夠獨立生存;第四,在冷鏈物流成本可控的背景下,實現30分鐘送貨上門。

盒馬鮮生只能做周圍3公里內的生意,範圍大了,效率(承諾)難保證,3公里範圍內的用戶流量是有極限的。

這種新零售模式,是在“(下有)緊繃的成本警戒線”與“(上有)確定的流量極限”之間的狹窄地帶艱難盈利。

相比之下,小米公司所推動的新零售和效率革命,是有“交叉互補的產品矩陣”作為支撐,小米手機可以利潤很低(淨利潤率不超過5%),但高毛利率的周邊產品(諸如耳機、手環、充電寶等)可以進行補償。如果沒有這一前提,小米那種新零售模式怕是也難以持續。

很多大家都看好的網紅品牌、商業模式,或許已經逼近一個難熬的極限。

新零售,是要現金還是要流量?

新零售能解決品牌公司的成本結構問題嗎?

品牌公司的最大成本不是廣告預算太高,因為用好了完全可以賺回來;不是員工薪酬太貴,他們是幫你打天下的;不是研發、物流甚至渠道,這些成本是可以攤薄的。

品牌公司的最大成本,是庫存和賬期拖死人。那麼,零售的真正本質是什麼?是現金流。

當今世界流量最大的實體零售公司是Costco(好市多),Costco近日落地上海,開業第一天就因為人潮洶湧,被迫在下午1點就暫停營業。當天購物的人實在太多了,進停車場需要排隊3個小時,結賬需要等待1-2個小時。

數據上看,Costco的門店數量,只有競爭對手沃爾瑪的6%,但是實現了沃爾瑪20%以上的銷售額,足見Costco的店面流量多麼驚人。

可是,近幾年Costco每年的會員費收入是20多億美元,淨利潤也是20多億美元。表面上看,Costco的零售收入實際上沒賺錢。可是,你知道這些零售商真正的利潤來源在哪裡嗎?

超市賣東西都是當場收現金,給供貨商結賬則要拖到幾個月後,那麼,這一大筆貨款就會“無償地”沉澱在超市的賬上,沉澱一段時間,這筆“沉澱資金”就相當於供貨商在超市的一筆“無息存款”。

哪怕超市用這一大筆“沉澱資金”做最笨的投資,放在非常安全和靈活的貨幣基金裡,也能產生不小的投資收益。零售商主要賺的,已經不是賣東西的差價,而是賺金融的錢。

你看阿里巴巴集團,如果拿掉支付寶(以及螞蟻金服)以後,還剩下什麼?零售商向來將資金鍊、現金流視作生命線,這就又繞回那個老問題——現金流量。

新零售,是要現金還是要流量?

外界一談到“新零售”,就是極致體驗、效率革命。可是真正基於商業邏輯,洞察了零售商的基因組件,立足現金流量、賺金融的錢,仍是零售公司的基本生存原則。

所謂的新零售,若將其抽絲剝繭展開來看,實際上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零售核心的人、貨、場。科技持續賦能商業,這是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