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喝茶對糖尿病有好處,這個觀點想必很多糖友不適第一次聽說了。很多的茶葉對糖尿病病情都有好處,比如綠茶、烏龍茶等。而在圈內研究最多的還是綠茶,這方面中國和日本都有很多相關的研究。

今年10月份,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組成功開發了綠茶代謝物原兒茶酸調控的基因表達控制系統,並將該系統應用於可控的表觀遺傳重塑、基因編輯以及精準藥物遞送治療糖尿病。該論文被髮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所以喝茶做為控糖手段,這個方式為目前人工定製化細胞療法轉化為臨床應用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念和策略。

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該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尋找一種有益於健康的天然小分子,去調控細胞的行為和功能。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思想,他們通過6年的努力終於解鎖了茶的這一新功能。研究人員巧妙地利用綠茶的次級代謝產物原兒茶酸(PCA),設計合成了原兒茶酸調控的轉基因表達控制系統,並將其安裝在細胞中。

你可以想象當該種定製化細胞植入人體後,人們只需通過飲用定製濃縮綠茶,綠茶在人體產生的代謝物原兒茶酸便可以控制細胞中目的基因表達。而這種目的基因可以按照需求調整改變,可以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抗體,也可以是清除體內有害分子的酶,還可以是降低血糖的胰島素

並且該研究設想還通過了小白鼠實驗。研究中讓糖尿病小鼠只需口服定製的濃縮綠茶或者原兒茶酸,便可定時定量地持續性獲取胰島素,控制體內血糖穩定,無需每天定時服用或者注射胰島素。此外,除了可以用於精準地遞送藥物來治療糖尿病,該課題組還結合了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使綠茶作為基因編輯的調控開關,去操控基因的表達、編輯。

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對綠茶的研究不只是中國。

和我國相鄰的日本同樣也有相同的研究。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泡飲粗老茶治療糖尿病的歷史。並且茶葉一直是我們民間老百姓主要的茶飲之一。因為綠茶富含茶多酚和茶多糖,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日本的通過對糖尿病飲茶的人進行了調查,得出結論為,有82%的患者病情明顯減輕。還有研究者曾用茶葉去除咖啡鹼後製成一種專治糖尿病的藥物,經臨床實驗驗證,其效果與胰島素相仿。動物實驗顯示飲用綠茶的老鼠的眼角膜血管增生減少55%~75%。這項發現說明飲茶可以預防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疾病。

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還有人針對綠茶冷水和熱水浸出的效果進行了實驗,來觀察大鼠血糖的變化。結果顯示,各種綠茶的冷水浸出液具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熱水浸出液的效果不如冷水浸出液紅茶的效果不如綠茶。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是血糖高,口乾口渴,乏力,一般宜飲綠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強體力的功效。

這是因為多糖類耐熱性不強,用熱開水浸泡,易使其遭到破壞, 由於多糖成分不耐高溫,用常溫或低溫水浸泡茶葉,有利於多糖類成分的浸出。而繼續再用沸水泡茶,又可將多酚類成分浸出,一舉兩得。

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具體怎麼浸泡呢?將綠茶5-10克,稍加清洗,放入杯中,加常溫純淨水約200-400毫升,浸泡約10小時,並經常攪拌。剩餘的茶渣還可用沸水繼續浸泡後飲用,每日飲用2-3次,堅持30-40天。

需注意的是,空腹飲茶傷害大,可抑制胃液分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中醫認為,茶水和藥物不能一起用。因為茶葉中的有些物質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糖友服藥2小時內不宜飲茶。

上了《科學》雜誌的控糖術——喝茶抗糖,據說有望替代藥品

喝茶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方式,糖友可以嘗試,至於效果可能因人而異,畢竟就像不是所有降糖藥適合每個糖友一樣。 血糖總是反反覆覆,怎麼根治?怎麼才能修復受損的胰島?高血壓高高低低,怎麼根除?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互助的慢性病友群,病友可以互相分享控糖經驗,專業的主任醫師會從旁指導。想諮詢,學習,問問題的病友,記得看留言,添加時記得寫上“慢性病加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