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随着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等观念的提出,不少父母也开始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理念的教育。期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

然而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勤俭节约理念理解的过于极端,认为勤俭节约就是要特别节俭,以至于经常给孩子灌输“穷”的理念,动不动就在孩子面前哭穷,比如家里穷,所以买不起玩具;这件衣服太贵了,我们没有钱买等等。

在这些哭穷的父母们面前,这看似是一种节俭教育,但其实这种教育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金钱观的行程,对于未来的人生也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总有些妈妈经常哭穷

身边总会有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有一次去超市买东西,路过零食区,一位小男生拿着一盒饼干,想要让妈妈买,而小男孩的妈妈则说不可以,这个饼干太贵了,我们没有钱。

以前还曾在菜市场遇到一个妈妈为了几毛钱而跟商家讨价还价了很久,那位妈妈“得逞”之后,还自豪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买东西要学会讨价还价,这样才能不吃亏,你看妈妈多厉害,又省了一笔钱呢。”

像上文里提到的两个妈妈那样哭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想要购买东西时,总是喜欢说“太贵了”、“买不起”、“我们家没有钱”等话语,为什么父母总是热衷于在孩子面前哭穷呢?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让哭穷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标签?

“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妈妈为什么会经常哭穷?

总有些妈妈喜欢对孩子哭穷,最开始还是想着能够让孩子不铺张浪费,只不过用力过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1、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和大人相比,孩子对于金钱的观念总是比较欠缺的,对于想要的东西就只知道买买买而不懂得控制,有些妈妈们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于是就会以“家里很穷”、“妈妈没钱”等借口来限制孩子购买东西的欲望。

虽然对孩子来说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时间一长,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的观念就会深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甚至会让孩子有低人一等的心理。

2、防止孩子哭闹

当孩子哭闹着想要某样东西时,父母能想到的制止孩子哭闹的方式,就是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东西太贵了,买不起,等以后挣钱了再买,企图用家里很穷这个观念给孩子洗脑,让孩子放弃购买的念头。

这个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都只是暂时的,孩子长期接收到家里很穷的信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让孩子长大之后,在面对自己的喜欢的东西时,会有疯狂的购买欲,以弥补儿时的损失。

“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过度节俭会给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父母的哭穷,过度的节俭,在父母看来确实是让孩子改掉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但是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1、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们长期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思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相比,总是低人一等,从而变得自卑、懦弱,而且这种自卑心理是伴随着孩子从小长大的,所以就算是孩子长大成人,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自卑心理还是难以矫正。

2、消费观、金钱观极端化

在哭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消费观和金钱观上面都会和其他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在父母的影响下,哭穷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要嘛就会有疯狂的消费欲望,以填补小时候啥都不能买的遗憾,要嘛就会变得非常抠门,买东西总是货比三家、蹑手蹑脚。

3、眼界狭隘

在父母的过度节俭下,孩子的眼界也会日益变得狭隘,考虑事情时也只会看眼前,而不会往长远的方向去考虑,而且在思考的时候,也会很容易从金钱的角度出发,拿金钱去衡量,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在一些事情上做出错误的决断。

“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父母应该怎么做?

过度的节俭会给孩子的身心和思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不让孩子偏离勤俭节约的主旨,父母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把握好节俭的尺度

在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时,父母首先应该要控制好尺度,勤俭节约并不是什么都不买,什么都买不起,而是不浪费、不乱花。

多余的东西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买,没有观赏价值、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买等,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起良好的消费观,而不是死死地抓着金钱不放,眼睛里只有那些金钱。

2、父母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

在孩子对金钱、消费等认知逐渐养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主动的对孩子进行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教育。

让孩子知道金钱是通过劳动获取的,是通过辛苦的体力、脑力付出才得到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加深孩子对于金钱得来不易的认知,并且告诉孩子,赚钱要通过正规的途径,违法违规的钱是不能要的。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验通过劳动获取金钱,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金钱的得来不易,促使孩子学会珍惜。

“太贵效应”=“过度节俭”,经常哭穷的妈妈,影响孩子一生格局

孩子长期接受来自父母的哭穷,渐渐的,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会有“自己家里很穷”的印象,消费观和金钱观的建立也会变得极端,未来在和人相处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给人留下抠门、小气等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

作为父母,应该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掌握勤俭节约的真谛,而不是变得小气抠门。

育儿问题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熊爸育儿经,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