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鄭和。

鄭和小名三寶,後世稱“三寶太監”。雲南人,幼年被閹割後充入燕王朱棣府中。

在1403年,拜“道衍和尚”為師,法名為“福吉祥”

鄭和,世界航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他用生命彰顯了我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和華夏民族的非凡創造力。他七下西洋,造就了一個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盛景。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率軍攻入南京。南京城破之時,皇宮突起大火,建文帝從此下落不明。為尋找朱允炆,朱棣派出胡濙以尋訪仙人的名義在祖國大地內到處尋找朱允炆。

不久得到一個叫李挺的官員密奏,說朱允炆可能乘船出海了。

於是便給了了鄭和下西洋的機會。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1405年7月11日,伴隨江蘇太倉劉家港外五十六門紅衣禮炮驚天動地的轟鳴,鄭和率兩百艘巨大海船和兩萬七千人組成的龐大艦隊,揚帆出海。

出海前朱棣對鄭和進行了一番交代:

1、尋找朱允炆。朱允炆始終是朱棣的一塊心病!因為朱允炆只是失蹤了,萬一朱允炆未死,到時候只要他一揮手,全國大部分地方的文官武將都會效忠於他,帶兵攻打自己,因為朱允炆和“合法”的皇帝。而朱棣自己不過只是佔據了京城而已,萬一再生變故,到時候勝負還真是未知之數。

2、宣揚大明朝國威。宣揚國威!鄭和出海還肩負著威服四海,胸懷遠人的使命。在中國歷史上但凡強盛的朝代,必然會有這樣的一些舉動。這大致也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如漢朝時候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唐朝時很多國家遣使來唐都是如此。

3、打開外交大門。明朝初期與海外關係聯繫甚少,鄭和此次下西洋還有加強與其他各國的外交聯繫,實現萬國來朝的政治目的。

4、打通海上貿易通道,肅清海盜。明朝剛建立的時候,臨近的小國經常前來朝貢。小國來朝貢,明國自然要進行賞賜,並且賞賜價值要比朝貢價值大得多。明朝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經濟拮据。於是朱元璋下令限制進貢次數,由一歲一貢改為三歲一貢,有些國家如日本等限為十年一貢,於是明朝與海外關係幾乎斷絕,經濟貿易幾乎停頓。由此,走私頻繁,海盜猖獗。此次出海就是要打開一條通往西洋諸國的海上航道,肅清海盜,建力對外貿易的市場,讓明朝成為全世界貿易的中心,用中國精湛的瓷器、絞羅綢緞等手工業品,去換取外國的香料補藥、奇珍異寶。

於是鄭和出海了!

至1433年,鄭和在28年間先後7次遠下西洋,途中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鄭和下西洋過程及成就。

1、肅清海盜。

陳祖義祖籍廣東潮州,明朝洪武年間舉家南遷到馬六甲區域。

憑藉馬六甲海峽的地理優勢,陳祖義在這裡打劫過往商船。經過10多年的時間,其手下成員超過萬人、戰船超過百艘。這樣的實力也讓他無懼於東南亞,控制著南洋地區的海上交通線路,橫行於日本、中國臺灣、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船隻超過萬隻,攻陷城鎮達五十多座。在三佛齊渤林邦國國王麻那者巫裡去世後,陳祖義自立為王,更加猖狂。

朱元璋曾懸賞50萬兩白銀,朱棣也曾懸賞750萬兩白銀緝拿陳祖義。

1407年鄭和船隊結束遠航返回中國的途中,招降陳祖義。

陳祖義早就對鄭和艦隊滿載的寶物心動不已,當鄭和招降時,立馬

詐降,企圖在途中一舉擊敗鄭和奪得滿船寶物。但鄭和早就看透了陳祖義的心思,於是將計就計,在將陳祖義的艦隊誘入埋伏圈內後,突然施用各種火器密集發起攻擊,陳祖義的艦船被擊毀10艘,俘獲7艘,擊殺海盜5000餘人,陳祖義本人也被俘獲,後被帶回南京處決

經過此戰,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秩序得到了改善,史稱“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2、平定內亂。

鄭和船隊到達南洋的蘇門答臘,遭遇上一場重大動亂。

原來,蘇門答臘的西面有個國家,叫做孤兒國。

一次孤兒國入侵蘇門答臘,蘇門答臘的國王阿必鎮在一次戰役中不幸被毒箭射中,隨後身死。

當時王子蘇幹剌還小,無法領兵作戰,為父報仇。王后也是一個烈性女子,她昭告天下,如果誰能帶兵打敗孤兒國,替阿必鎮報仇,那國家就交給他統治,自己也會嫁給他。

一個漁夫自告奮勇領命,並率軍隊打敗了孤兒國。

於是那個漁夫便娶了王后,當了蘇門答臘國王,一時顯貴至極。後來老國王的兒子蘇幹剌漸漸長大後,很不甘心,他暗地招兵買馬,準備尋找機會刺殺漁夫國王。

正這時,鄭和來到蘇門答臘,蘇幹剌便尋求鄭和幫助。但是鄭和並不支持蘇幹刺,繼續與國王貿易,並賞賜了大量禮品。

蘇幹刺擔心事情敗露,便帶著幾萬殘部偷襲鄭和的船隊,鄭和一面向蘇門答臘請求支援,一面帶兵奮力抵抗,後來兩方聯軍一鼓作氣將蘇幹剌軍打得慘敗,乘勝追擊到南渤利,最終活捉了蘇幹剌,平定了蘇門答臘的內亂。

3、建立朝貢體系,進行朝貢貿易。

鄭和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每經過一個國家,都會對其進行訪問,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產。

回航時,各國也會遣派使使者跟隨商船回國,朝貢一些珍寶、特產給大明,並與中國商人進行貨物交換。

鄭和七下西洋讓大明帝國威名遠播,許多小國都前來朝貢。使得中國對世界的瞭解得到了加深,而中國作為泱泱大國的形象也被世界瞭解。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鄭和七下西洋的意義:

1、建立穩定國際環境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盪,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衝突不斷。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平息國家衝突,維護國際環境穩定。

通過武力陳祖義等海盜,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建立海上交通秩序,提高大明的國際威望。

2、打擊倭寇,維護沿海地區安全

明朝最大的威脅就是東南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古。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當時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修養生息,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南、北兩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朱棣改變了戰略,採取主動出機的戰略,對蒙古實施遷都、親征漠北,在海上組建水軍,震懾和打擊倭寇。  

3、開拓海外貿易,促進國家交流

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包括朝貢、官方、民間貿易三種。  

朝貢貿易:通過朝貢貿易這種形式,這些小國認可中國的宗主地位,中國對他們進行庇護和賞賜。

官方貿易:鄭和隨船帶著大量的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在到達一個國家後會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開拓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

民間貿易:鄭和在回航時,會有各國使者、商人跟隨商船回國,帶些本地珍寶、特產,與中國商人進行貨物交換。並且因為鄭和消滅了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沿海地區也有不少人從事海上貿易活動。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古言:“有女同行,航行不利。”

鄭和下西洋時,卻捨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十幾個年過50的老嫗,其中還有兩名穩婆。

這群老太太年紀一大把,卻是巧手一雙,全船隊的鞋襪和衣服都靠他們。

鄭和帶上她們就是為了防止男女之事,她們自己也能感覺到這一點。人老了,對那種事沒興趣了,所以人家才會瞧上你。這也算是工作的特殊要求吧。

在途徑占城國(今越南)時,那兩名穩婆算是派上用場了。她們正在給占城裡的孕婦普及衛生保健。

這就是為什麼,船上都是男的,卻要帶兩個穩婆的原因了。

她們屬於偉大的一部分,卻是最容易被人遺忘的一部分,彷彿這偉大之中她們從來沒有盡力。

遺忘,命中註定。

以後還有6次下西洋,還有無數次的遺忘。

鄭和下西洋:棄年輕貌美的女子,只帶年過50的老嫗還有兩個穩婆?

  鄭和歷經坎坷,九死一生,終於實現了這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他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留下了一段傳奇,一段中國人的海上傳奇。

創造這段傳奇的鄭和,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