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4方面

提要: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4方面

最近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篇关于全球变暖会导致水稻中砷含量翻倍的文章再次将温室效应这一难题摆在了大众的面前。砷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中,毒性很强。而文章中提到全球变暖会使微生物更大程度的破坏土壤中砷的稳定性,从而使水稻田中等的有毒化合物含量升高,水稻吸收后,一方面提高了大米毒性,另一方面也被抑制了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使产量降低。作为全球第一大主粮作物,研究预计随着温度的升高,到2100年,全球的水稻产量将减少近40%,这一发现令人震惊。那么温室效应对农作物都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呢?目前来看主要包括温度、CO2、土壤成分以及病虫害等几方面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4方面

首先是温度,毋庸置疑,全球变暖的第一影响就是温度的升高。有研究表明在不考虑 CO2作用的前提下,温度升高超过2 .5 ℃,三大主粮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是持续下降的;而温度再提高就会使光合作用受阻,甚至中断,这对于作物的生产将会是致命的影响。另外温度升高温度升高还会导致作物蒸发率过高,呼吸作用更是呈指数式增长,如此一来,光合作用的产物就会被植株自身为维持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最终影响产量。

其次是CO2的影响,CO2浓度的上升也是引起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CO2浓度的提升对于作物光合作用是有利的,抑制呼吸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减少O3的对作物的毒害。但是CO2 浓度的升高也会致使作物吸收的碳元素增加,氮元素减少,作物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导致作物质量下降,这对于越来越重视品质生活的大众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4方面

第三点是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自然.通讯》杂志中提到对土壤中砷元素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实全球变暖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土壤有机质的碳是地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全球碳循环,有机质分解产生的 CO2和 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气温升高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将加快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有实验数据表明温度升高1 ℃, 植物能吸收的速效氮肥释放量将增加 4 %,释放期将缩短3 .6 d,因此,要保证原有的肥效,势必将增加农业化肥成本,并且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加重。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4方面

最后则是对病虫害的影响。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温度升高会使害虫繁殖和代谢加速,这主要是因为冬温偏高使越冬病虫卵、蛹死亡率降低存活数量上升,而且温度升高还会使害虫生长季节加长,一年中害虫世代数增多,相应的农田受害的机率也会增大。农药使用量势必会增大,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大幅减产。

全球变暖的影响还在持续,如何做好应对措施,缓解当下气温升高的形势不仅对于农业,对于各个行业都是一个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