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来历

观音菩萨的来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意为“觉有情”。佛教认为,能够成为菩萨的,一定是立下宏大誓愿,以佛所说的“真理”和“觉悟”去启发和引导众生的人;一定是能使众生摆脱烦恼,拯救众生出离苦海的人;一定是“自觉觉他”,度过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寂静的彼岸的人。


  佛典中也有将“菩萨”译为“开士”、“高士”、“大士”的,并记载了许多菩萨的名字,著名的有弥勒、地藏、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弥勒信徒甚众,后来升级为佛了;大势至未能崭露头角,最终默默无闻;观世音、文殊、普贤逐渐被改造成中国化的菩萨,并称为“三大士”;地藏独立成军,又与“三大士”合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尊号,文殊菩萨以“大智”为尊号,普贤菩萨以“大行”为尊号,地藏菩萨以“大愿”为尊号。在寺院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般以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身份出现,而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却分别有自己独居的殿堂。
  “菩萨”原指释迦牟尼佛的前生。释迦牟尼佛在今生成道之肖,即还是悉达多太子的时候,也被称为“菩萨”。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有无数的佛,同时无数的菩萨,菩萨常住人间,变化出各种形象向人们随机说法,帮助世人解决困难,引导众生脱离苦海,前往极乐世界。为了使菩萨更接近芸芸众生,陏唐以后,佛教界通过种种附会,宣扬一些著名的菩萨已东来定居,观音菩萨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佛教中说法各异。有的说观音原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眴。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不眴和分别成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说观音原是妙庄王的女儿,名叫妙英。父亲为她亲许婚事,但她不愿出嫁,逃婚到荒山,结庐修行。后来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割下自己的臂肉,挖出自己的眼睛,终于使妙庄王病愈,这片孝心感动了佛主,帮助她修成无上菩提。南朝宋昙谟竭翻译的《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中则说:从前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这个国家没有女性,国王名叫威德,他于园了入三昧,见两朵莲花从地上涌出,分列左右,化生出两个童子:左面的一个名叫宝意,就是观世音;右面的一个名叫宝尚,就是大势至。观世音为普光功德山王,大势至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有的佛典,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记载:观世音菩萨实乃过去古佛,早在无量动前已成正觉,号为“正法明如来”,又称“正法光明如来”。这些佛典认为,观世音出道之早,是十方世界许多佛所望尘莫及的。正法明大慈大悲,为了将众生救出苦海,便倒驾慈航,现作凡夫,行菩提道,普渡众生。《观音三昧经》中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按此说法,观音的来历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