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

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

2005年,出現了一個嶄新的詞語—藍海。藍海思想的提出,不僅在學術界企業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甚至引起了政界的高度重視。

“藍海”是針對“紅海”提出的。在當今的全球化經濟中,競爭日趨白熱化,各種競爭手段層出不窮,削價“戰爭”屢見不鮮。眾多企業都全神貫注於你死我活的“白刃戰”,不敢有一絲懈怠,因為整個競爭局勢是那麼刀刀見血,渲染出一片血腥的紅海。若想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敗對手嗎?其實不然。在“紅海”中,一些成功的企業會打破並且開拓現有的產業邊界,創造出尚未開發的市場空間,於是形成一片無人競爭的“藍海”。

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

儘管“藍海”一詞聽上去非常新鮮,而且更多地運用在企業競爭當中,但事實上這片海洋並不遙遠,而且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運用藍海思維尋找成功的路線。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有多少一度不被我們重視的人,忽然之間搖身一變,擁有了自己的財富和地位。這便是他們成功地運用了藍海思維,在你忽視或者並不專注的地方尋找到了成功的機遇。

有一個被引用了無數次的淘金者和賣水者的例子。

在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於是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歷盡千辛萬苦趕到了加州,夢想著能夠淘出哪怕一丁點金子去改變家人的處境。

這個夢是如此美麗,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洶,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美夢,反而葬身此處。

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亞默爾和大多數人一樣,不但沒有發現黃金,反而被口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著水袋中那一點點捨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亞默爾突發奇想:既然淘金的希望如此渺茫,還不如賣水呢。於是亞默爾放棄了挖金礦,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紗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進桶裡,去賣給那些淘金者。

剛開始的時候,同亞默爾一起來的同伴很不理解,說他胸無大志:“千辛萬苦到加州來,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哪兒不能幹,何必跑到這裡來?”亞默爾毫不在意,繼續賣他的水。

結果,很多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賺到了幾千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亞默爾的這種策略正是藍海思想在經濟領域的現實運用。

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假如所有的人都向同一個方向行走,這個世界必將覆滅。”

因此,當很多人在紅海中殺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擁有藍海智慧的人卻總是能夠發現別人忽略或是根本不知道的機會空間,並且善於利用和開拓。

他們獨闢蹊徑,從小路殺到大路上,最終開闢出一片無人競爭的藍海。由於少了競爭和阻力,他們往往比別人更有優勢,因此也更領先一步。

運用藍海思維,甩開“紅海”,與“藍海”同行,既可遠離紅海的腥風血雨,又能贏得更大的成功,在人生競賽中,這不失為條博弈良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