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三番
粮食价格如此低,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让农村土地荒废?是的,说的没错,粮食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但为什么农村种粮没有积极性,其实是有多个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多种手段保证农村收入及种地的便利性,种粮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1、首先 粮食价格现在确实非常低
我们村共有耕地1200亩左右,没有仔细统计过,但承包出去的至少占到60%以上,也有少量荒着没人种植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种地的风险性很大,在某些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特别是前年,我们村的种植了800亩左右的花生,而到收获时秋雨接连下了一个月,导致颗粒无收,很多农村人看到一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心灰意冷再也不想种地了。更关键的是,现在粮食价格真的很低,我们县里的小麦收购价最近几年一直是1.12元/斤左右,但实际上,物价已经涨了很多,部分农村当然不愿意种地,另谋出路。
2、其次,增加粮食收购价,种地补贴再高点
要想增加农村种地的积极性,增加粮食收购价是很重要的一点。据某媒体统计,近十几年,粮食收购价格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动。像黄豆十年前是1.75元一斤,现在还是1.85元一斤;原来玉米0.98元一斤,现在是0.95元/斤,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变动,而在物价大涨的前提下,粮食价格不涨,农村的收入反而降低了。另外,现在的种地补贴还是太低,也希望种地补贴能再高点。
3、最后,希望增加种地的便利性,摆脱靠天吃饭的问题
现在农村,靠天吃饭的情况还是比较多。有些地方投入的浇水设备不够,一到夏秋季需要浇水,往往不够;而大部分地区排涝设备几乎没有,我们村前年的花生就是活活被淹在地里发芽发霉,农民眼睁睁看看束手无策。还是希望能有此方面的投入,增加种地的便利性和机械设备,这样也相信农村的种地积极性会高很多。
总结:
综上所述,除了提高粮价和增加补贴之外,还要有种地的便利性上等给予农民更多帮助,这样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才不至让农村有很多荒地。
点击上方关注【三农时节】;做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专注三农领域。有关三农问题,欢迎找我!欢迎关注,我将用尽洪荒之力,为您解疑答惑。
三农时节
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低,农资价格上涨的原因,对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打击太大了,农民在地里辛辛苦苦干一年,到最后也剩不了几个钱是自己的了。
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去解决呢?专家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能切中要害,真正能解决农民收入低的这一实际问题的很少,很显然,他们没有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没有去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仅仅是做了一个不疼不痒的表面文章。作为一个农民,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过剩问题,他们在家靠种自己家几亩承包地无法维持生活,只有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分为四等。第一是通过农村孩子跳农门的最佳通道——考上大学,这一部分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城市化,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高考是他们几乎唯一的选择,他们融入城市的比例也最高。第二是技术转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各种培训成为某个行业,或者是多个行业的多种技能的技术工人,他们的劳动虽然辛苦点,但也有不错的收入。三是头脑比较灵活的年轻人,他们在外东跑西颠中找出了挣钱的门道,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找个小工程搞点小包工活,他们也能挣几个钱。第四是那些没有技术的劳动力和年龄比较大的人,他们被迫外出打工,只能干一些力气活,或者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就挣不了多少钱。
在这参差不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关心过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提供哪些便利,是否能够让他们大多数产业工人能够城市化,让他们在第二故乡有个家,让他们不再回他们没法回去的老家,因为在老家他们已无法挣来养活他们的钱。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工业化,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好途径,我们是否做好了这一方面的准备,切不能像防蝗虫进入庄稼地一样防着农民进城。只有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都不依靠农村那点地生活的时候,农民就算是富裕了,农业的现代化也就快实现了。
农民的老有所养的问题也是困扰着农业发展的大问题,我记得有一个专家提出土地养老的办法,我一听就好笑,农民的土地不是私有财产,农民自己怎么有权利把它卖掉,再说,既使可以,在大多数农村的土地每个人仅仅是一亩半亩的,能值几个钱,这专家一看就是大都市的,他认为农村的土地跟北京的土地一样金贵呢。农民养老问题如果能解决好,让老农们老有所养,他们自然就失去了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流转,农业的大规模种植就可以很快实现。
在农村只有顺利的实现了土地的低成本流转,和国家对农业的加大规模的投资,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这一切都必须是农村百分之九十的生产力转移之后才能实现,到那时才能实现农业的大跨度的发展。
我的话好像有点答非所问,但我要说的是没有必要去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主要问题是如何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主要是转移到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的收入,因为现在的农民大多数都不在依靠土地生存,土地只是成了他们一种寄托,农民只是他们的身份。
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千万不要一提到农业问题就去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更应该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大家都为自己的粮食安全做点事情,中国的农业就会更好,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忙碌快乐农家人
题主你已经自问自答了,但土地抛荒真的是粮食价格低造成的吗?
中国农民和可垦土地的基本现实是“人多地少”。我国十八亿亩耕地,是全国人民的“口粮田”,而不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基地。国家停征农业税并大力以工辅农,发放各种农业补贴,可是农民的积极性呢?
提高粮食价格农民就富了吗?如果将农业与工业脱钩,并且,非农人口又必须购买农民的粮食,其粮食价格按照农民的意愿而定,那么肯定会增加农民收入,但这是绝对不成立的假设。现代社会,农业是离不开工业而独立存在的,否则,农民生产的粮食仅供应农民自已吃也是很困难的。
全国土地抛荒仅是个别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化,甚至因此而影响了全国粮食供给的话,国家不会任其发展下去。不要幻想“抛荒”合理化。土地是农民通过“承包合同”依法获得的,因此,农民有义务依法经营。国家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转让权,使农民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不愿种地的农民可以转让经营权,在保有承包权的同时另谋适合自已的职业。但有的农民即是抛荒也不转让,视土地为私有任意处置,这是不合法的。
除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以外,种地没利润甚至赔钱的农民是极少数的,只要你热爱土地,精心打理,虽不能致富但确保基本生活应没问题。
是打好工种好地,还是只打工不种地,是经商还是做农产品加工,是种粮食还是种蔬菜水果,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没谁强制农民必须种粮食,但前提是不能浪费和破坏土地。
提高法制意识和大局观念比提高积极性会更现实也更有必要。
。
鞠维坤1
我觉得要提高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或者粮食补贴。
小时候我家里就是种水稻的,那时候家里每年大概种2-3季的水稻,除了自给自足以外就是卖掉了,但是粮食价格在农民手里上不去,基本上一亩田的水稻也就能卖个几百块钱而已,一般农村家庭也就那么四五亩地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就挣那么两三千块钱左右,所以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太多,无非就是农村里挣不到钱。
以前我们村基本上都是种水稻,但是后来都不种水稻了,该种蔬菜了,因为种蔬菜相对于水稻来说更加值钱,像我们家一般都是种白菜、辣椒、西瓜这些,基本上一年能有两三万的收入流水,如果遇上年成好可以做到四五万的收入流水,虽然和在外面打工有一定区别,但是对于在农村务农的人来说,他们真的是不愿意把种水稻当做是家庭收入的。
现在我们村的农民基本上粮食都是买的,都不自己种了,说白了种地不挣钱,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里的地基本就荒了,我邻居出去打工地都给我爸妈种上了,但是对于个体农民来说,能种十亩地已经忙不过来了,再有荒地基本上就荒在哪里了。
但是粮食价格肯定不能提高,因为这是每个人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现在只能靠国家补贴来给农民们提高收入,只是相对来说种地没有外出打工那么挣钱而已。
我觉得需要有规划的鼓励农民种地,比方说农民为什么不种水果,因为怕种好后没有销路,农民自己种水果找销路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就需要牵头让这些农民知道种的农作物是可以换到钱的,就比方说农民养猪,养猪对于农民来说容易,但是如何找销路呢?不可能养个几头猪自己去打听,那么对于农民来说成本太大不确定性太高,那么就需要产业化的去规划农民种地的成果,比方说农民种西瓜,是不是提前有卖家能够接受他们的西瓜,而不是农民自己去批发市场卖。
楼盘网
我来讲两句:我记得在6一70,100斤稻谷是9元钱100斤,那时候的国有企业只有30一40钱一个月,现如今拿国有企业来讲,多少钱一个月,你自己去算好了,按现在3000一4000,也要900元一百斤稻谷了,农民也不是木头,出外打工,工资再低,也比种田强。谁还愿意种田呢?
手机号码上有
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怎样才能使农村的土地不撂荒?
这个问题己经讨论很久了。有人说:只要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大量增加种粮补贴,就能大力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关于这种观点我从来都不反对,但是,这种观点我也不会大力支持和赞同。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认为:现在的粮食价格持续偏低,国家也应该适当的往上调一调。但是,究竟涨多少才合适呢?种粮补贴到底涨多少才算合理呢?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国家为了稳定物价,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粮食的价格。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常言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我们国家早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如今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假如真的大幅度提高国内的粮食价格,这就给那些国内和国际上的粮食投机商们创造了良好的机会,那些粮食大享们就会大发一笔横财。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所以,我认为:单靠粮食大幅度涨价来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是上策。但是,我认为:国家还是应该在保证粮食价格稳定的基础上,适当的逐年提高一点儿粮价为好。那怕是每年提高三:五分钱也行,最起码应该保证粮食不能降价才行。如果粮价不稳,农民种地丰产不能丰收,那就太伤农民的心了。最后怎么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呢?又怎么能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呢?
现在,粮食价格不能大幅度的提升,种粮补贴也不能大量的增加。按这种说法,难道解决土地撂荒,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有!我认为还真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我们村和我们这一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如果国家能够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上来,把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耕地都改造成旱涝保收的好良田,这个问题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我们这一带农村,在前几年国家就免费给各村的耕地里铺设了地下管道。并且平均每二十亩地就有一眼机井。这些农田水利设施都是国家免费给我们投资建成的。如今浇地插上磁卡就能浇水,开机关机全是摇控操作。我们这里一年基本上全是种两茬庄稼(冬小麦和晚玉米)。两茬庄稼从种到收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由于有了良好的灌溉设施,再加上有了优良的品种,现在,我们这里的粮食亩产比过去普遍翻了三倍以上。一般的农户两季的亩产量都在2500斤左右,最高的农户亩产达到了1700斤至1800斤。这都是因为有了良好的灌嘅条件,所以才有了这么高的产量。如果在全国绝大部分农村也能都做到和我们这里一样的话,想不让农民种地,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现在,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亩撂荒的土地。如果能把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耕地都变成旱涝保收的好良田,就是粮食不涨价,农民种地也能获得较好的收益。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必须要首先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给土地增产增收创造条件。这就需要国家在农业上的大力投资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和建议,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网友多多指教。
少利17
不提粮价加补贴,
耕种农田为生活。
只要农民有钱挣,
荒田重现粮满坡。
费玉山905
关于粮食价格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粮食收购价格过高,居民的生活成本会增加,同时会带动与粮食有关的产品全部涨价,购买力降低。为了平衡购买力,国家要给公职人员涨工资,企业要给职工涨工资,最后整个社会的购买了恢复平衡了,但是受伤的还是农民,他们除了卖粮食挣了点钱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涨价了,他们不但没有挣钱,还要亏钱。
如果粮食收购价格过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丧失了。现在农村很多地方的田地都荒芜了,青壮年都到大城市打工了,每年挣的钱也不比在家种田少。而且即使他们出去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要他们回到村里,土地承包政策没有改变,土地依然还是他们的。按照现在粮食的价格,很多农民不愿意种田,纷纷外出谋生。
那要怎样才能让田地不出现荒芜现象呢?
1、成立农业合作社。在我们这里,很多田地荒废了,村里就组织成立合作社,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连片的承包过来。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再由专门的人员来管理使用,发展种植优质水稻,或者砂糖橘等水果,提高土地的产出值,农民每年还可以从合作社获得一定的分红,解决了土地荒废的问题,发挥了土地的作用。
2、转租给农业种植大户。有些家里没有土地,或者土地面积有限的人,按照每年每亩600元左右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将田地租过来,然后再发展水果、水稻或者其他的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的的种植。很多农民自己种田挣不到钱,或者是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愿意主动将田地租给这些种植大户,避免出现土地荒废的问题。
3、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在农业税已经取消很多年了,又有种粮补贴,农民应该愿意种粮食了。可情况恰好相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增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一个是农资价格上涨。现在农药化肥农机具,甚至是人工费都一直在上涨,种粮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另一个是农民需要的钱更多了。现在农村建房、买车成风,吃穿住用行都要花钱,加上子女入学,都是钱。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每年种地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家庭开支的需要。为此,为了能够挣到钱,他们宁愿放弃农村的土地,到大城市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所以,农村的土地荒废问题,依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既要满足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发家致富的要求,又要满足国家依靠土地稳定国民口粮问题,这就不得不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出台更多、更加有利于农民的优惠政策,让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壮乡新农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的根本,但是现在粮食的价格确是很低的,农民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根本赶不上现在的消费水平,农民越来越穷,所以农民对的种地这种事没有了积极性,大片的土地撂荒,甚至已经退成了原始的荒地,要想让农民对种地有积极性,必须要让农民感觉到种地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而且可以生活的很好,农民才会积极地去种地,我感觉要有以下几点的条件才可以
第一,相应的提高粮食的价格,使之稳定,尤其是人民大众需要的一些种类,比如说小麦玉米水稻等,
第二,国家对于农民种地的面积来进行补偿,种的越多,国家补贴的越多。
第三,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国家规定农民以每年上交国家粮食的方式,给自己投入养老保险,各级政府在以相应的补贴,是农民60岁以后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工资水平要达到公务员退休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样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养老事业,也会情缘的区种植大片的耕地,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
第三,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使一些农民代表也可以走上参政的道路,虽然不在政府里任职,但是可以提出农民的意见
总之,让农民感觉到种地也是一件可以走下去的道路,不至于被现在的社会压力,压得让土地大片的荒废。
个人愚见 喜欢的加关注 平山小强
平山小强
粮食价格这几年的确是走下坡路了,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使得农业支出占农户家庭支出是越来越高,虽然没有了农业税,并增加了农业补贴,却实际上并没有缓解农业生产成本高的现状!另一方面,粮食价格越来越大低,虽然粮食产量相比过去增产不少,但与现代农村生活水平相比,已经不能满足农户正常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使得越来越多农户抛弃种地选择外出打工为主!
而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户来说,如果土地没时间耕种,一般会转租给村里的其他农户继续种地,如果实在没人流转时只能逐渐荒废或以种树为主,渐渐家耕地变成了林地,也是目前农村很常见的一种现状!虽然增加了林地绿化面积,却也浪费了土地耕种资源!
而这里提到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为一枚返乡农村人,我说说自己的感触与一些想法吧!
由于咱们国家目前种地方式主要以家庭承包为主,是典型的传统小农户种植模式,对于当前全球化发展情况来看,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未来肯定还是会走向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道路!那么问题来了,农户让出了土地经营权后,又该如何实现本地就业或增加收入呢?!我感觉,目前不妨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看待:
一、提升粮食附加值。目前粮食价格持续走低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在本地提高粮食作物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种地营收份额,增加粮食作物的利润空间!例如人们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食品深加工就是不错的选项,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粮食的附加值转换!
对于粮食作物来说,目前可以将小麦和大米就地进行深加工,例如将小麦就地深加工为面粉,以及再次加工为食品,最终以高附加值的产品销往各地,是不是可以提高粮食价值呢?!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本地就业问题,减少外出打工!
估计大家应该都有感触,目前城里养狗的人群是越来越多,而带动的产业便是狗粮食品,据了解,很多狗粮其实就是将面粉、蔬菜、常见肉类等食材搭配制成,然后以狗粮卖出时,利润就会高出好几倍,这或许对于国内过剩的粮食库存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既然人们自己消费不完,就让城里人这些宝贝一起消费,不是也可以带动农村粮食消费吗?!
二、加强产地与消费区域的购销对接。目前来的,农户明知道种粮不挣钱,为何不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例如蔬菜水果,其实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粮食作物虽然价格偏低,但不会存在滞销现象,虽然利润空间比较小,但不会因为卖不出去而面临亏损的风险!
而蔬菜水果则不同,很容易受蔬菜价格周期、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市场需求不通畅等方面影响而出现滞销现象,一旦农户赔上一两次后就心存疑虑,即便知道种植某类蔬菜可能今年很赚钱,但因为之前风险经历而不敢再尝试!
因此,如果可以将农户与消费者通过“预售、订单、出租共享”等方式提前进农产品行购销对接,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种植其他农作物风险,并提高种植其他农作物的积极性,或许会改变农户外出打工而土地荒废局面!
由于目前农村遇到的情况比较多,各地发展水平又差异很大,有些问题具体到一些地区时,需要因地制宜!例如现如今出现的很多三农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将本地农产品以自媒体、直播等方式向外推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户种植更有积极性,并在本地就业赚钱!以上仅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