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全家福"!咸甜口太赞了

导语:上海糕团本源是苏州,传入上海后,甜度减少,甚至还出现了咸口。糕团之道,在于取材和制作认真,食材非松江“老来青”和嘉定白粳不可,豆沙更是非崇明大红袍赤豆不取。

  上海老一辈老说:“来上海就是要吃糕团,不好放隔夜的,晓得伐?”糕团的软糯常常和上海的吴侬软语“嗲”联系起来,在上海能寻见各色各样的糕团,口感又软又糯,小辰光的味道始终在线,沉浸于这种甜蜜的氛围就会无法自拔。

  提起虹口糕团厂,那历史可悠久了,老字号毫不为过。建立于1953年,全上海第一个糕团诞生于虹口,当年可谓轰动全上海,瞬间圈粉无数上海人,很多上海小囡到现在还念念不忘这种小辰光的米道。

   “吃了几十年了,一直要来买额呀!”、“价格倒是一直这点,老实惠额!”、“生意老好额,中午来就没了”、“几十年味道一直噶好吃,家里人最最欢喜依拉条头糕”、“搬家、祝寿都要来预定的!”……小编赶早到达店铺,排队等候的过程中,不少周边食客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甜年糕团、条头糕、双酿团、黑米糕、方糕、水晶糕……来往的行人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买上几款最中意的老味道。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小编到访的这家虹口糕团是最早成立的第一家门市部,堪称鼻祖↓↓↓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小小的门市部好有历史感、装修很老式、保留了上世纪遗留下来的百年老店最原始的容貌。门市部每天早上六点开门,到下午15点左右打烊,定胜糕和寿桃必须提前预定。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价目表全公开、价格很便宜↓↓↓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各种荣誉证书特别醒目的挂在墙上,见证了百年老店的辉煌历史↓↓↓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他们家的糕团种类多到扑出来,而且基本都有独立包装,相对的保质期也会长一点,一般可以放三天。店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年糕团了,本来以为买年糕团的应该以老年人居多。但小编发现了不少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在排队,还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阿姨,要一个全家福,10块钱微信转了哦!”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来说说TOP1的年糕团吧!糕团馅料给得非常足,咬一口馅儿就会流出来,小编爱吃甜的,甜的有浓郁的芝麻香和甜蜜的冰糖粉!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店员郁师傅娴熟的包着招牌糕团↓↓↓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搭配油条,这种甜甜咸咸的味道完全没有违和感,超赞↓↓↓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条头糕是著名的上海点心,也是虹口糕团的招牌之一。桂花条头糕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了!内里的豆沙馅料量足,温柔细腻,糯米的糕体也是软糯宜人,整体甜而不腻一口咬下去仿佛少女的酥胸,口感真的超好!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双酿团就像是一个超大的黑洋酥豆沙汤圆,馅料足到扑出来,软软的,豆沙特别细,咬下去满口的芝麻香气,摸着良心不吹不黑,这是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双酿团了!

   “我们全家都是双酿团的忠粉哦,别家不要吃的,只要吃他家的!”小编正边吃边拍的尽兴,一位来买糕团的女士边排边夸赞。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黑米糕的口感很是扎实,吃起来软糯不粘牙,微微带了一些杂粮自身的清香和微甜,不甜不腻。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方糕掂在手里分量很足,里面是流沙馅甜度刚刚好,没有双酿团那么的糯,但是口感也恰到好处。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定胜糕还有伐?”“还有最后两对,要伐?”“要的呀!全给我!我再定六只寿桃,明天来拿!”白发奶奶和店员亲切的沟通着。在接受小编采访时,店员陈师傅和小编表示,这种情况很多见,每天都会有人特意赶来定制定胜糕,定胜糕寓意“肯定高升”,许多人都为搏个好彩头,寿桃是祝寿用的,更为抢手了。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偌大的豆沙大包↓↓↓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寿桃小小一个,模样很是讨巧,里面是豆沙馅的,不会过甜,祝寿必备。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定胜糕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糕点比较软,有点松,带甜甜的豆沙味。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这一组需要预定!上午必定卖光↓↓↓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夏天店内还推出冷面,五元一碗!现做↓↓↓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据店员透露,一年365天,一到中午糕团基本上都卖光了,下午只能过来订货,是买不到糕团的。

   “我是退休后被继续返聘在这儿干的,在虹口糕团门市部干了40多年了,店肯定会继续开下去,我们是终年无休的,无论节假日还是春节,一定每天准时准点营业的,干了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在接受小编采访时,店员郁师傅笑意盈盈地表示。

   于是,在小编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许也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如今几十年如一日的百年传奇老店。

   小编临走时,郁师傅和陈师傅亲切的和我挥手告别“下次再来哦!小姑娘!我再给你介绍”↓↓↓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虹口糕团 来一份


  就是这样一个小窗口小门面,却堆满了糯糯的小辰光常吃的口味,糕团是稻米的结晶,凝聚着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也是许多上海人难以忘记的那股阿婆的味道。阿拉吃的不仅仅是甜甜糯糯的美味,更是一份老上海的回忆。

(66/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