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走的那天,村裡的鄉親自發排起長隊想最後一次送送這位一生默默無聞而又經歷不凡的老兵。我身披孝衣,抱著他生前最喜愛的那把琴跪在墳前,我沒有流淚,只是靜靜的看著火盆裡的紙錢蜷縮、破碎,......我知道,真正的悲傷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心裡,無需也無法用眼淚表達。

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生於1923年,籍貫本是廣西,年輕時隨長官傅作義參加北平起義,那時的爺爺剛剛晉升為副團,起義部隊被編入解放軍,他在部隊表現優異,一直被提拔為排長,還曾被部隊推薦參加過開國大典,後來抗美援朝爆發後,爺爺又一次投身戰爭保家衛國,幾次大難不死,終於活著見到了親人......這一切都是爸爸給我講述的,爺爺生前很少講戰爭的事情,或許他不願再去回憶那段殘酷的歷史歲月。

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是個特別有才的人,會彈琴唱歌,會寫詩譜曲子,會毛筆字。他自從被調到河南後,組織安排他在我們鎮上的一個小學當校長,那段時間他寫過多首歌曲,包括校歌。每逢過年或鄰里鄉親需要寫對聯題字的時候,都會拿著筆墨來找他,他也是個熱心的人,來者不拒。聽家裡大人說,爺爺與奶奶結婚後,每逢鎮上有婚嫁喜事,都會請爺爺坐禮桌,為隨禮的人登記,一直到他年老提不動筆。

他生活特別自律,每天早起和睡覺的時間都是一定的,不貪睡也不熬夜,每天早上晨起上完廁所自己拄拐出去溜達,然後回來吃早飯,之後就坐在躺椅上讀書看報,或者閉目養神,以前還寫寫毛筆字。中午吃飯,不挑菜,但是作為南方人每天都吃米飯,很少吃麵,因此我們家總是兩種飯。每天中午必定午休,雷打不動,然後兩三點起床,上過廁所之後坐在客廳,看看報紙,指揮我們整理他的院子,給他的月季花澆水或者剪葉子等等,只要家裡有人就不會讓你閒著…

我的爺爺是老兵

下午吃飯前,整條衚衕都洋溢著他的琴聲,他用電子琴,輕便也不佔地方,邊彈邊唱,鄰里街坊一聽就知道是他在唱歌。

他一生熱愛毛主席詩詞,小時候我在他懷裡各種撒嬌,他就給我講各種文章詩詞,教我唱歌彈琴、對對子寫毛筆字……在我心裡他一直是個文能提筆武能扛槍的英雄。爺爺會講英語,會講日語,還懂一點韓語,後來翻看他的遺物才知道爺爺有記日記的習慣,甚至還為家族整理了家譜。在爺爺看來,闊別了六十多年的故鄉仍然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人老了,總希望有朝一日落葉歸根。

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一輩子沒和誰紅過臉,對於自己過往的經歷也很少提起,後來聽奶奶談起過去,才知道爺爺在退伍前主動拒絕了再升一級的嘉獎,否則作為離休幹部他可以享受更高的工資待遇…但是爺爺從來沒後悔過,他說自己已經不能再為國家做什麼貢獻了,自然不可以奢求更多更好的待遇……

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在世時,他的一些小本子(立功證明、榮譽證書等等)我只聽說過但從未見過,都被鎖在一個抽屜裡,直到他2018年青年節離世以後,家裡人整理他的遺物時才看到了所有的東西,都被他工工整整地放在一起。

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是將自己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心中有天然的家國情懷,珍惜名節也珍重感情。作為離休幹部當時他每個月有五六千的退休金,看病治療全部報銷,然而從未見過爺爺亂用一次特權,浪費一分錢。經歷過生死大難、歲月磨礪的他,懂得國家一路走來的不易,活著已經是奢求,何敢再為國家添一點負擔,向組織提一點要求。

我的爺爺是老兵

爺爺身上有多處刀疤槍傷,還患有股骨頭壞死,他在世時從未向組織提什麼要求,然而在他80歲那年,他破例向組織提了一項特殊的要求:申請入黨。年輕時他老實剛正,在部隊裡頗有聲譽,部隊推薦他入黨時,他自認為家庭成分不好,自己與黨員的標準相差甚遠,主動把入黨的機會讓了出去,80歲的爺爺突然提出要入黨,是因為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這個願望他藏了幾十年,未敢吐露,幾十年後,才小心翼翼的重提這一願望。

我的爺爺是老兵

他一筆一劃寫明瞭自己想要申請入黨的願望和決心,請求組織批准。但由於年事已高不適合參加培訓,被婉拒。從80歲到86歲,爺爺心裡一直惦記著這個事情,多次提起問我們申請入黨進程如何,考慮到爺爺年事已高,又怕他因此傷心,媽媽就謊稱爺爺已經被批准為“預備黨員”。我那年還小,大概是上初中的年齡,但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段時間老爺子每天都容光煥發。

我的爺爺是老兵

我們都清楚,爺爺是想著,有朝一日離世,能有資格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身披黨旗,他覺得那是作為一個兵,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沒有成功幫他入黨是家人最大的遺憾,但是,在我們心裡,他始終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永遠。

爺爺離世前主動要求火化(在我們當地,依照老人們的傳統思想都不願意火化,目前還可以棺葬)。由於爺爺離世特別安詳,沒有留下遺言,家人在商量後決定買回一面黨旗,滿足他在世時唯一提到過的願望。雖然我們沒有親眼見證過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但家人都認為,他配得上、蓋得起那面鮮紅的黨旗。

我的爺爺是老兵

自退休後,或許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大風大浪,對親朋鄰里他向來寬厚,從不苛求別人,亂髮脾氣,唯獨遇到奶奶的事,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發怒,大伯與奶奶鬧彆扭,在贍養問題上發生了糾紛,爺爺把他教訓了一頓,言辭裡滿是對奶奶的愛護。

我的爺爺是老兵

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年輕時,爺爺在外打仗,奶奶在家裡便擔起了這一家老小的重擔。九死一生,再見奶奶時,爺爺自然更加珍惜眼前這位老伴,爺爺和奶奶結婚62年,當初的愛情早已化作骨子裡的親情。

到老年時,奶奶去哪兒,爺爺也要跟著去哪裡,我們笑他是妻管嚴,他卻說:萬一你奶奶在外邊遇見壞人怎麼辦?雖然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海誓山盟,但他明白,只要自己還在一天,就要保護奶奶一天...…

我的爺爺是老兵

奶奶信佛,爺爺說自己作為軍人只能信仰科學,但是爺爺很愛奶奶,用自己的退休工資捐助廟裡重建或者修繕,我們當地的廟裡,好多功德碑上都刻著爺爺的名字…

我的爺爺是老兵

他臨終前寫了一封信給當地政府,為了奶奶以後的生活思考多日,終於提筆給組織寫了封信,他查閱了離休軍人的待遇,給奶奶申請他離世後的經濟補償金,他人走了,給奶奶留了十幾萬,讓她晚年有底氣,好好生活。這是我見過一個平常不吭不響的男人最柔情的一面。臨終前,爺爺把幾個子女叫到身邊,囑咐兒女,這錢是留給奶奶的,只要奶奶還在,這錢永遠是奶奶的,我想這是一個男人此生對另一半最後的一份愛了!

爺爺的事蹟和一些功勳將帥相比,真的特別普通平凡…...寫下這篇文章時,淚水已在眼眶打轉,我細細的整理了爺爺的遺物,撫摸著日記本上面的每一個字,自他離世後,第一次如此完整地面對他的過往,第一次鼓起勇氣去回憶、整合和描述。或許在別人眼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兵。但在奶奶眼中,他是一位難得的知己和愛人,而在我心裡,他永遠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一位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