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的一場“決戰”!民企貸款均增逾千億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

當民營企業遭遇“成長中的煩惱”,離不開金融服務的精準滴灌。從2018年底開始,新一輪支持民企加快落地,各大銀行火速落實多項舉措,四大行的動作尤為關鍵。

一年過去了,在這場民企服務的決戰中,四大行有了哪些新進展?民企服務有哪些模式創新?

民企貸款餘額:8個月增加10萬億

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和轉型的火山......

有民營企業家把民企遇到的困難,形象地比喻成了“三座大山”。而在這其中,“融資的高山”最難跨越。

歷經一年的時間,銀行業在民企貸款服務上改觀明顯。

據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在2019年7月公佈的數據,2019年5月末,對民營企業的銀行貸款餘額是4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5.8%,前五月新發放民企貸款佔比為51.48%。

輕金融發現,銀行民營企業貸款規模,從2018年三季度末的30萬億元到40萬億元,僅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銀行的投入力度可謂空前。

從融資成本來看,前5個月民營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是5.98%,較2018年全年平均貸款利率下降0.9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銀保監會的工作重點之一是指導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把敢貸、願貸的機制建立健全起來,提升銀行業“能貸會貸”能力。

從各大銀行的民企融資規模及信貸客戶數量來看,相比2018年都出現較大的提升,增幅都在1000億以上。

四大行的一場“決戰”!民企貸款均增逾千億

說明:工、建、中行數據為2019年9月,農行為2019年6月

  • 工行來看,截至2019年9月末,境內民營企業公司貸款餘額近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1700億元;民企有貸戶較年初增加超過1萬戶;
  • 建行來看,截至2019年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2.63萬億,佔企業貸款37.55%;較年初新增2958億元,佔企業貸款新增61.39%,增長勢頭強勁;
  • 中行來看,截至2019年9月末,民營企業授信餘額1.59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1425億元,佔全部對公授信餘額比重為28.93%;
  • 截至2019年6月末,農行有貸款餘額的民營企業13.12萬戶,較上年末增加6.35萬戶;貸款餘額1564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62億元。

大行還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多渠道融資。比如,截至三季度末,建行為民營企業承銷債務融資工具合計為158.63億元,承銷量位居市場第一。

三大服務模式創新

“任何社會‘痛點’,對銀行來說都是商業機會。”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對銀行業來說就是這樣一次機遇。

除了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銀行在破解民企融資難上,還進行了多方面有益創新。

一是成立專門的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比如,工農中建四大行均成立了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的機構,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將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指標也納入了分行KPI考核體系,提高分行服務民企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推出創新信貸服務產品。通過運用大數據、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解決企業痛點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穩健、可持續發展。

如建行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依託近300個專業化、集約化的“信貸工廠”小企業經營中心和一萬多個綜合性營業網點,重點提高“找對企業、找準信息、適當增信”的效率。

工行則設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新經濟特色支行,通過專營機構、專屬人員和專屬產品,引入對技術水平、研發團隊、創始人專業專注、技術風險等關鍵性指標。

三是探索特色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以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最為普遍。目前,各家銀行均在探索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積極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例如,工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綜合運用多項新興技術,統一客戶在供應鏈中的貿易流、物流和資金流視圖,盤活了企業存貨、應收帳款等流動資產,為小微企業不同生產經營階段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

農行也在加快構建在線供應鏈創新。以農行廣東省分行創新推出的“鏈捷貸”為例,基於核心企業的信用輸出,針對1至N級供應商提供在線無追索權保理融資,具有覆蓋面廣、全線上操作、自動審批、極速放款等優勢,一經推出後獲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廣東農行計劃在全省推廣‘鏈捷貸’模式,在各地找幾家核心企業合作,將大型民企供應鏈上的企業發展成客戶,讓金融資源能夠真正惠及更多的中小企業。”中國農業銀行首席專家,廣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朱正罡去年末就明確表示。

增加龍頭民企傾斜力度

銀行服務民企的另一大明顯改善,是民企中優秀龍頭企業越來越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最新調研,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銀行對公投向重點為行業資質較好的龍頭企業,這部分客戶中廣東地區民企新增佔比較大,可達50%以上。

為更精準高效支持民企,農行就建立了總、省、市三級行民營企業“白名單”,大力支持民營企業500強、細分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優質民營企業。

通過與核心企業合作,為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整體授信,這樣的民企服務戰略事半功倍:一是加深銀行對行業的理解;二是通過核心企業,銀行減少對接大量中小微的運營壓力,集中精力提升中間業務能力;三是利用核心企業的信用控制風險。

最新的案例,是12月6日雪松控股與農行廣東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廣東農行將為雪松控股提供200億元人民幣授信。

雙方合作的一大亮點,就是基於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農行為核心企業雪松提供源頭活水,通過‘1+1+N’的模式,可實現對雪松控股多個產業鏈上大量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同時又能降低經營壓力和風險敞口,實現銀企雙贏。”一位大型銀行信貸部人士表示。

在銀行業,單一銀行對一家實業類民企如此大額授信,十分少見。廣東農行是農行系統業務規模最大、利潤貢獻度最高的一級分行,其一舉一動更是備受關注。

這家名為雪松的民企,其實也大有來頭,2019年上半年,它還曾獲得工行的200億授信。工行、農行兩家大行對龍頭民企的大動作不容忽視。

以四大行為主的國有大行,長期以來積累了非常優質的大客戶資源,不過,這些資源以大中型國企央企為主。隨著越來越多的國有大行大手筆服務優質民企,在積極扶持龍頭民企的過程中,國有大行也有望在對公業務的回暖、民企的壯大中深度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