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願獻頭顱保中華”一句話讓他變了……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初入軍營,溼潤而帶著腥味的海風伴隨著火辣的日頭,讓程泉時常感到反胃。一次,程泉沿著海岸線進行三公里跑,因為意外中暑而昏昏沉沉,一跤摔倒在地。他趴在沙灘上,看著海平面上的夕陽,心底不斷湧起對家的思念,眼淚再也憋不住。休息時,他打電話告訴堂哥程曉敏,說自己正在過“人生最苦的日子”。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天不怕,地不怕,愿献头颅保中华”一句话让他变了……

兩封家書

■李夢奇 段 偉

“南日島,風景好,風吹大樹倒,老鼠滿地跑,毒蟲抓不盡,日頭曬個飽……”2015年,程泉參軍入伍,來到福建南日島,這段“順口溜”讓他印象深刻。

初入軍營,溼潤而帶著腥味的海風伴隨著火辣的日頭,讓程泉時常感到反胃。一次,程泉沿著海岸線進行三公里跑,因為意外中暑而昏昏沉沉,一跤摔倒在地。他趴在沙灘上,看著海平面上的夕陽,心底不斷湧起對家的思念,眼淚再也憋不住。休息時,他打電話告訴堂哥程曉敏,說自己正在過“人生最苦的日子”。

當兵到部隊,是程泉做了十多年的夢。離家前,父親叔伯為他“壯行”的場景此時仍然歷歷在目。

那年夏天,眼看著家裡唯一的兒子要離鄉參軍,父親程建策百感交集,小心拿出珍藏的兩瓶酒,忙著張羅起“壯行宴”。

程家的“壯行宴”不一般。1985年參軍的伯伯程建華來了,1989年參軍的叔叔程國政來了,2007年參軍的堂哥程曉敏也來了……幾位老班長坐在一起,“壯行宴”宛如一場“班務會”。

“泉兒!”伯伯程建華舉杯,說:“今天是為你壯行,但這第一杯酒,咱們還是要敬你的大爺爺……”話畢,幾位硬漢起立側身,將酒灑在地上。

伯伯口中的大爺爺,名叫程雄。程泉儘管沒有見過他,但對他並不陌生,而且在心中對他始終保留著一份沉甸甸的情感。

這一切都源於那兩封特殊的家信。

“天不怕,地不怕,愿献头颅保中华”一句话让他变了……

圖為革命烈士程雄的家書。程 泉提供 圖片製作:周格格

程雄,乳名實穗,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後曾任副政治指導員兼黨支部書記、連長等職。

這是程雄在前線給父母寄去的一封家書。

雙親大人膝下:

在這裡大概有一個相當的時間住吧!最近的工作情形,是分著兩個方向進行,就是軍隊和民運。這當然是軍隊的工作要緊,但是民運方面雖然在軍事上看起來比較是佔次重的地位,而在這軍民合作集中一切力量,來應付這第二期抗戰對敵的反攻,以期達到抗戰勝利,達到成功的目的。所以因這許多的重要焦點,我們這批政治工作同志,每天按時分佈在各部隊授課外,餘下的時間,就是進行鄉村的民運宣傳工作,使當地的民眾能達到和我們游擊隊的切實合作。

……安慶正在圍攻中,城內火焰沖天,炮聲震地,敵之師長郝文波全師反正,而安慶在指顧之間,即可克復。兒想在今天這樣的熱烈大會,第二次其他紀念大會,就可在安慶城內舉行了。

五·五晚三時寫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1943年8月,家人又盼來了程雄的來信,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封信竟是程雄的“絕筆”——

親愛的雙親大人膝下:

兒這次為了民族,為了可愛的家鄉,為了骨肉相連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兒不得不來信辭別雙親大人,如果不能活著的話,雙親大人應保重玉體,撫育好弟妹。生活難度的話,可賣掉土地、房屋,把生命糊過來,到十年八年我們就好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別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掛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後的心意,罪甚!罪甚!

兒 實穗跪稟

家人收到這封信3個月後,24歲的程雄便血染沙場,永遠倒在了戰場上。

40多年後,程泉的伯伯程建華於1985年10月光榮入伍。臨行前,家中長輩同樣為他舉行了簡短的“壯行宴”。部隊的訓練很苦,但程建華從沒打過退堂鼓。他說,他總能從那兩封家書中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

4年後,程建華退伍,弟弟程國政參軍。兄弟倆在站臺擁抱“換防”,弟弟囑託哥哥照顧老人,哥哥寄語弟弟精武愛軍。汽笛聲響,兩人揮手作別,再想念,只能家書報安。程泉的父親程建策因為身體原因,多次報名參軍未果。幾年後,程建華、程國政退伍回鄉,三兄弟終於團聚。

打記事起,程泉和他的堂哥們就被“軍事化管理”:父親和幾位“老班長”要求他們必須“聽招呼、守紀律”,任何時候都要“坐得端、站得直”……儘管父輩平時嚴肅少語,但程泉還是能從他們的嘆息中感受到伯伯和叔叔“兵未當夠”的壯志未酬、父親“參軍未果”的黯然神傷。因此,少年的程泉對於軍營就更加嚮往。

2007年,程泉的堂哥程曉敏到了應徵年齡。他戴上紅花,在一片鑼鼓聲中驕傲地離開家鄉。彼時的程泉還不到12歲,看到堂哥穿上軍裝時的神采奕奕,他恨不得一夜之間長大。

2015年,連續兩年報名參軍的程泉,終於通過層層篩選參軍入伍。離鄉那天,程泉大步走向車廂,胸前的紅花隨風擺動。伯伯程建華和叔叔程國政久久地站在月臺上,看著程泉漸漸遠去的背影,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那天的電話裡,退伍不久的堂哥程曉敏沒有對程泉多說什麼。幾天後,程泉收到程曉敏的信,信中只寫著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願獻頭顱保中華。”

看到這句話的那一瞬間,程泉體內的熱血翻滾起來。這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18歲的大爺爺程雄寫下的抗戰誓言。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程泉漸漸適應了島上的生活,他黑了、瘦了,眼睛裡卻有了光亮。

2018年4月,大爺爺程雄的家信在電視欄目中被選讀。此時,程泉已經成為陸軍工程大學的一名新學員。“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別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掛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後的心意……”聽著節目嘉賓聲情並茂地讀著大爺爺的家信,程泉在腦海中一遍遍回想起那些曾自以為“人生最苦的日子”:南日島充滿腥味的海風、毒辣的日頭、遙遠的夕陽和漫長的海岸線……那天,程泉發現自己開始懷念南日島的時光,第一次覺得自己讀懂了大爺爺的家信。

“天不怕,地不怕,愿献头颅保中华”一句话让他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