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汽車的肌腱----剎車系統


一臺機動車的核心大件兒我們都清楚是引擎和變速箱。而在改裝車友迷眼中,購置一臺新車後的首要任務,是在“四腳”上下足功夫。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剎車系統

剎車系統中包括剎車卡鉗、剎車盤、剎車片、鋼喉、制動液等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今天我們來聊的主角不是那耀眼的剎車卡鉗,而是隱藏在卡鉗背後的剎車盤。改裝剎車系統,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優化制動性能,由於改裝車相對原廠狀態下,馬力與扭矩都有一定提升,要跑的快也要剎得住,更是改裝圈長提及的詞句。當然,不僅改裝車有剎車系統改裝需求。實際上改裝剎車系統,同樣適用於大多數民用車,誰不希望更安全呢

本文重點:

1.剎車盤分類

2.浮動式剎車盤

3.剎車盤的安裝

4.通風剎車盤結構解析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剎車盤的分類

隨著汽車工業進化,鼓式剎車越來越少,在家用轎車中,目前僅可在一些低端轎車的後剎車才能見到。大部分車型都採用盤剎結構,盤剎結構的優勢更多體現在頻繁剎車過程中,更優的散熱效果,從而減少制動熱衰減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我們常見的剎車盤的分類有如下幾種

  1. 實心盤
  2. 通風盤
  3. 打孔通風盤
  4. 劃線通風盤
  5. 浮動式通風盤
  6. 陶瓷通風盤

其中最常見的量產車型中,多數為前通風盤,後實心盤。也是本著剎車力度的前七後三原則標定,在汽車制動過程中大部分剎車力度都是發自前制動系統的,那麼前排採用更高規格,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浮動式剎車盤

在購車時,剎車盤配置往往被忽視,多數人看到只要是前後盤剎就好了,殊不知如今不少豪華品牌已經標配前浮動式剎車盤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浮動式剎車盤的優勢在於汽車在高強度制動過程中產生大量熱值,從而使得剎車盤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發生變形,影響正常制動效果,這也是熱衰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浮動式剎車盤,並沒有直接與中心盤鎖緊,或是浮動件與碟盤之間保有些微的空間,鎖上之後盤面與中心盤仍保有空隙、可左右搖動,但又能夠確實固定中心盤與碟盤,這樣的設計就能夠解決過熱與抖動的問題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浮動式剎車盤,相比兩片式盤,重量更輕,制動穩定性更強
但需要注意的是,浮動式剎車盤的結構相對更加複雜,對精工標準更高,可不是小作坊能達到的。所以認準正品,千萬別圖便宜

通風剎車盤結構解析(重點)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通風剎車盤顧名思義,剎車盤是通風的,能夠比實心盤起到更好的散熱效果。普通的通風盤側面與實心盤一樣是平面的,在縱向可以看到通風孔,裡面的結構是錯綜交替的,因為需要在保證熱流的散發同時,保證剎車盤的鋼性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劃線剎車盤中的劃線主要作用,是通過劃線的線槽刮下並排出剎車片磨下的剎車粉末,使其儘可能小的影響剎車摩擦力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打孔剎車盤的打孔主要目的,則是更強的散熱效果了,更高強度的剎車,會致使剎車盤溫度急劇增加,那麼需要更多的空氣流動進行散熱,僅靠通風盤的效果已不可滿足,通常採用多活塞制動卡鉗情況下,都需要更高效的打孔通風盤。另外打孔盤也能更好的分散熱脹冷縮所導致的膨脹力,減少剎車盤高負荷工作時斷裂的機率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不少車友對剎車盤的結構一知半解,以上幾點其實比較愛車的朋友或許都清楚。但對於導風槽的設計,即便是一些維修技師也並不完全透析。從上圖(通風盤圖)中的普通通風盤中可以看到,通風槽並沒有指向性,這種通風盤的正反安裝就沒有帶有導向性的剎車盤來的講究了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通風盤的縱置導風槽的作用並不是進氣,而是導出高熱氣流用的。在上面的剖析圖中可以看到指向性導風槽的方向。空氣從打孔進入剎車盤,混合熱氣後,通過縱置導風槽甩出熱氣。那麼剎車盤的高效率安裝方式,以上圖(奔馳G500改裝剎車套件)為例應該是縱置導風槽向後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此款剎車盤的劃線槽是逆時針,那麼會對剎車片造成些許輕微磨損。如果在意的話,也是可以把剎車盤進行反裝的,因為本身這種大尺寸通風劃線打孔浮動式剎車盤,制動效果和散熱效果已經可以達到非常高效,加上奔馳G500這種非性能改裝車,並不需要賽道級散熱調教,所以為了更長的剎車片使用週期,反裝剎車盤也不是不行的

改裝/更換剎車盤的必備常識,絕不能忽略

這種封閉導向槽剎車盤,理論上講相對並不是那麼講究了,因為沒有打孔的進氣,所以剎車盤本身導風槽的空氣就是從縱向導風槽進入和甩出的,怎麼裝就看你自己喜歡吧

當然,上面的幾個舉例圖只是個例,劃線的方向與導風槽的方向並不是統一標準的,每個品牌各不相同。是選擇更好的刮粉效果,還是更耐用,因人而異。另外,有強迫症喜歡順時針至上的朋友,我也不攔著您


最後溫馨提示:

正常(非激烈駕駛)情況下:

  1. 剎車盤在每行駛6萬公里,檢查是否需要更換
  2. 剎車片在每行駛2萬公里,檢查是否需要更換
  3. 剎車油在每2年或4萬公里,檢查是否需更換

最後,需要提及的是剎車片(也稱剎車皮),剎車系統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其實更重要的是剎車皮與盤的接觸摩擦,那麼在改裝過程中,這點卻往往被忽視掉了。下期關於剎車系統的討論,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重要小部件。我們下期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