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又是一年腊月寒,大雪一过,施甸人又迎来了“杀猪过年聚一堂,亲朋好友年猪饭”的最佳时节。十冬腊月年猪饭,乃是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施甸人的年猪饭一般都放在十、冬、腊三个月期间。有的为了等读大学的子女或是外出打工的亲人回来,也有熬到过年以后才杀的。

施甸“年猪饭”以“水腌菜拌生肉”“猪旺子沾五花肉”为主菜,荤素兼备、油而不腻,爽口舒心,原汁原味,老少皆宜,堪称滇西原生态佳肴。当然,回族村的村民则会用“年牛饭”来招待您。

“年猪饭”是施甸县规模最大的、最具特色的美食盛宴。亲人、友人、邻里纷至沓来,主人家倒茶水、传瓜子,忙里又忙外。

年轻力壮的伙子们就卷手拿绳,准备套猪宰之;帮忙的大姑娘、小媳妇则各显其能……舒适的农家小院,静静的斜射着冬日的暖阳。炊烟袅袅中,缕缕菜香拌着串串欢声笑语飘出院外。吃“年猪饭”时,主人总是不断地一张桌子、一张桌子地去为亲朋好友敬酒、传烟、递瓜子,把友情、谢意、亲情传递。

到亲朋好友临走时,主人家还要将“年猪肉”整整齐齐的砍上一块让其带走。整个场面热闹得就像一个狂欢的节日,直到小院渐渐醉倒在夜色中。

时值大雪的当天,我和几位初中的同学被邀请到杨善洲读私塾的村寨——陡坡村大寨的杨子宏家吃年猪饭。

大寨是杨善洲读私塾的寨子。杨善洲因为儿时多病体弱,母亲席有娣为他拜寄了一个干妈。干妈叫马莲头儿,干妈给他起了个记名叫“马桩”。

杨善洲退休后,曾经提起饵丝、买上物品去看望过自己的干妈。遗憾的是,干妈早已去世。根据当年陪杨善洲去看望马莲头儿的杨在全老人说:“杨善洲当年很后悔来迟了,应该在干妈在世时就来看望看望。”

杨善洲到大寨读私塾是因为干妈马莲头儿丈夫的大哥杨连槐是大寨的私塾先生。杨善洲在大寨读私塾,干妈可以随时照顾他,干妈还替他教学费。

说到大寨,那是一个以布朗族为主居的村寨,俗称“蒲莽大寨”。又因为寨子是姚关一带最大的村落,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村名——大寨。

走进大寨,最显眼的是那两棵近千年的古榕树。大树记载着当地民族的发展经历,见证了大寨人历经沧桑的岁月。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走进杨子宏家,看到的是新建的平顶房和杀好的猪肉。满院场的亲朋好友开心地品尝着山乡纯正的年猪饭。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帮忙的各完成各的任务,你看: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烧开水的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盛饭的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出席的

“吃在保山”十冬腊月年猪饭,施甸人最美的乡愁

洗肠子的

最大的变化是亲朋好友的礼物改变了。过去大家总是抬一些水果,或是过期的礼品盒。现在,人们都改变为抬香油、大米、或者冰糖、红糖之类。

徐幸光

编审:李赛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