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周敦頤《愛蓮說》的深層文化意蘊

《愛蓮說》一文非常精美,但對於《愛蓮說》的內容指向,有人認為是作者為官的經驗總結,有的人認為是與建築題詞相關,也有人認為是勵志青年之品格。而我讀《愛蓮說》,則每每浸潤於傳統文化的美妙意趣之中。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周敦頤《愛蓮說》的深層文化意蘊

水陸皆愛,生性不同

《愛蓮說》為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勵志精品,是一篇借物議論的小品文。《愛蓮說》寫於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也就是歷史記載的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即今江西省于都縣)羅巖時期。

當時,沈希顏在江西省南部雩都之善山籌建文昌閣。他們想把文昌閣作為祭祀文昌帝君的場所,也為文人聚會找個落腳之處。有的學者認為,閣成後,周敦頤才題作《愛蓮說》。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起筆寫到:“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可愛”這兩個字非常關鍵。周敦頤是理學家,他是立足於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來審視“水陸草木之花”的。閱讀周敦頤的《愛蓮說》,首先要破解的是花草中的理趣文化意旨。

《愛蓮說》中為什麼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寫起呢?

在中國文化體系中,花木精神豐富多彩,各種花卉各有寓意。周敦頤是理學大家,非常博學,他對本地的“水中花”有所瞭解,但他酷愛的卻是蓮花。據說,他在自己的書院內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水池,命名為“蓮池”。他以蓮之高潔,寄託了自己畢生的心志。所以,在寫作《愛蓮說》時他說自己“獨愛蓮”。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周敦頤《愛蓮說》的深層文化意蘊

在中國文化體系中,蓮又稱蓮花、荷花、荷、芙蕖、水華、菡萏等。而周敦頤“獨愛蓮”的理由,說來有三:一是“不染”“不妖”,二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是“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其地下莖為藕,能食用;其葉可入藥;其蓮子為上乘補品。蓮的種子———蓮子,壽命極長,耐極端高溫,是迄今所發現的壽命最長的生命形式。

在中國文化中,“蓮之愛”更多地表現為蓮花的亭亭玉立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

群花襯托,借物為上

《愛蓮說》的第一節是對高潔的蓮花形象的鋪排與襯托,屬於側面烘托;第二節才真正揭示喜愛蓮花的原因;最後是評論並自況,表達內心深沉的慨嘆。

借物襯托以突出主體是古代詩篇的常用手法。樂府詩《江南》寫到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李白在《贈汪倫》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來比“汪倫送我情”。這種以桃花潭水寫情的方法叫襯托。

細細閱讀《愛蓮說》你會發現,周敦頤提出“予獨愛蓮”的原因之前就已經有了大量的襯托。《愛蓮說》的襯托極有講究。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周敦頤《愛蓮說》的深層文化意蘊

首先是“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的偉大詩人。他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陶淵明為彭澤縣令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解綬去職”。棄職而去後,陶淵明歸隱田園,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生活中,陶淵明愛菊花、敬菊花。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松菊猶存”是其氣節的寫真。他在《飲酒》中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裡的菊花則是隱逸身份的象徵。

在中國文化史上,高潔的菊是陶淵明,陶淵明是高潔的菊,二者是統一的文化融合體。但陶淵明遠離官場的思想,是周敦頤所不贊同的。周敦頤敬重他的同時也有所保留,所以“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所以“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究其實,周敦頤主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即使官場黑暗,也要身在其中;既然身在其中,就要“不染”“不妖”。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周敦頤《愛蓮說》的深層文化意蘊

在中國文化中,蓮是君子形象;在佛教文化中,蓮是純潔博愛形象。但《愛蓮說》的志趣更加高遠。作者託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讚美,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

周敦頤能夠生出這種審美思想,並不是偶然的。周敦頤在《同石寺遊》寫道:“朝市誰知世外遊,杉松影裡入吟幽。爭名逐利千繩縛,度水登山萬事休。”周敦頤之所以喜愛蓮花是因為蓮花與“名利”無關。

周敦頤在《石塘橋晚釣》中說:“釣魚船好睡,寵辱不相隨。”顯然,蓮花也是與“寵辱”不相關的。

所以,僅僅把《愛蓮說》內裡精神的誕生歸因為文昌閣的建成,這是不全面的。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