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上世紀末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製造業至少經歷了三輪浪潮衝擊。特別是低端出口製造企業痛苦不堪,再加上這幾年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喪失,外資逃亡,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傳統的製造業大量死亡。又加上電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衝擊,製造業舉步維艱,不少專家都做出對經濟不太樂觀的預測,也對中小企業做出了70%都要被清場的預測。

從2017年開始的企業上雲、互聯網+製造、智能智造,所有制造業都開始行動,機器換人、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這些新鮮名詞層出不窮,各種大會小會飛滿天,但是筆者實際走訪全國上百家制造業,但是我普遍的感覺就是,製造業的掌舵者一臉迷茫,滿心焦慮,對未來充滿了擔憂……那麼未來,傳統制造業企業究竟路在何方?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出局呢?

屢受衝擊的中國製造業

最近在做智能工業體系的研發,走訪了全國各地多家不同類型工廠,發現不管是上市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的老闆無一例外的患上了焦慮症,所有老闆都在擔心明天自己的企業就陷入倒閉潮。

不是我狠心,我一般不會安慰他們,扛一扛,再過今年國家政策調整了,實體企業就好轉了。我一般會狠心的說,國家要振興的實體經濟,不是你們現在的實體經濟,如果思維不改變,即使現在你們還能勉強活下去,未來一樣會死掉。現在所有靠銀行、靠利貸都是在垂死掙扎,為自己的癌症短暫續命。

當我們的製造業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從低端走向中高端時,傳統低端製造業必定會被淘汰出局。你是圖一還是圖二?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圖一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圖二

哪些企業未來會活的更好

今年來,製造業面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的劇烈衝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未來只有兩類製造業能活下去:

第一類:已經成為製造業頂端大型企業,全產業鏈已經非常完善

這類企業已經具備全球化的生產基地、高效的供應鏈、完美的銷售網絡,全球化的資源有效配置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優質的品牌資源。以美的、華為、格力等企業為代表

第二類是有某個行業品牌、有獨特的技術優勢的企業。

這些企業在某個行業領域擁有自己的自己獨特的技術和用戶口碑的品牌,這些企業規模社會化角度還不足夠大,但是在細分領域是龍頭。這些企業最差未來不是死亡,不過是被大型企業併購,但他們的技術品牌在新的體系中一樣存活。以小米、格力等企業為代表。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而最糟糕的企業,是那些沒技術、沒管理、沒品牌的中小企業,面對新時代,轉型無優勢,歷史的負擔、包袱,乃至短期的生存危機壓得他們寸步難行。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經營成本節節攀升,想把工廠賣掉跑路都無人問津。本來以為熬過金融危機就會有轉機,後來才知道每年都是最難熬的一年。

中國製造業成本接近美國

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已經基本接近美國,所以中國依靠成本競爭的時代過去了,所以過去依靠成本優勢活著的企業現在都倒閉或者被逼轉型了。中國現在工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成熟的生產鏈、相對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完善的工業體系可以提供上下游產業鏈。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世界最智能的手機 iPhone,手機的全部供應鏈出發研發設計外全在中國可以迅速完成,這個是在其他國家難以實現的,整體產業鏈的成本優勢中國還是有的。

·你需要1000萬個橡膠墊圈?隔壁工廠就有。

·你需要100萬個螺絲釘?隔街工廠就有。

·你需要對螺絲釘做一點小小的改動?三小時就行了。

所有富士康要去美國建個工廠容易,但是要把全產業鏈搬過去是很難的,成本太高。

看不到盡頭的成本上漲。

有報告表明,2018年的工業原材料同比增長7%以上,同時這裡還不考慮房租、工資、水電成本上升的負擔。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人工、原材料、環保等各種經營管理成本上升,未來能活下去的企業只有兩類:

1、在部分領域壟斷的大型企業,很難被人取代的企業。

2、有一定特色企業和技術優勢進行併購重組。

在這情況下,未來3-5年估計至少70%的中低端製造企業面臨倒閉、被吞併的風險。

浴火重生,中國製造業的未來求生之路

從工業4.0到互聯網+,再到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中國要振興實體的決心一直很大,但是智能製造好像推動製造業只在生產智能化本身,企業整體的品牌、營銷、市場並沒有核心的改變。

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化、5G、人工智能這些新科技不是製造業的救命良藥,這些是你企業良好系統的加速器,科技類似於汽車發動機的好機油,但是如果你的發動機還是三輪車發動機,再好的機油都跑不快。新時代的智能經濟模式的確催生所有制造業回到自己的本質競爭力下功夫。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製造業為什麼不是所有大國的立國之本,製造業無論科技怎麼發展,內核沒有改變,那麼什麼是製造業的四大內核呢:清晰的企業界面,明確的協作接口,穩定的產品質量,確定的交付時間。製造業不但內核沒有變,製造業的系統化、可複製,流程標準化的能力變成一種產品能力,遷移到服務業和商業,很多餐飲企業做大做強,都在搭建自己的中央工廠、把流程標註啊,進行快速複製。即使在最不可思議的媒體產業,都在搭建自己的中央廚房,讓工廠一樣高效穩定的生產內容。當然這裡面地區有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成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帶來的決策經營的效率明顯提升。

迴歸工業,擁抱智能

所有的製造業其實抱怨沒用,這次轉型神仙都攔不住,不是要不要轉的問題,新時代來臨是萬事俱備、東風已至、必須要轉的問題。不如省省力氣閉上嘴,趕緊進入轉型軌道上來!

很多人看衰製造業,我是特別看好製造業,而且製造業的紅利剛剛啟動。因為中國的互聯網科技、房地產紅利已經消失殆盡,中美貿易摩擦會倒閉中國從趨勢紅利走向實力競爭紅利,未來在實力競爭紅利期,拼的就是企業系統化競爭的動力。你的產品全網價格最低,口碑又好,同時你的供應鏈效率最高、製造成本最低、管理成本最低,製造業是未來發展的最大紅利,抓住製造業的紅利,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有人最大的機遇。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立足製造業,擁抱智能科技,用智能科技刷新制造業的工業體系,製造業從、法人體制、系統平臺、管理體系、技術架構、營銷管理、金融結算支付、產品、傳播、品牌營銷等多個維度刷新,構建屬於自己的智能工業體系,用超強的競爭力投入到下一波製造業紅利。

未來70%的製造業會被清場?誰是倖存者……

未來的新時代的製造業就像裝了外腦和盔甲的鋼鐵俠,製造業的本質不變,製造業的系統化、可複製、流程標準化再加上智能的大數據、人工智能、5G,製造業的萬億級機會就在眼前,其實製造業永不會衰亡,衰亡的是哪些停留在原始時代的製造業思維的人而已!

轉型銜枚疾進,未來龍頭企業已經冒頭,那才是未來的希望,你看到了嗎?

聶潛 nq19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