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提到宋高宗,很多人自然就会联想到秦桧,那冤杀岳飞的事情也就被牵扯出来了。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宋高宗是个昏君,没什么出息。

那么事实上是这样吗?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是唯一一位,可以将灭亡的王朝,从大厦将倾的状态中给拉回来的皇帝,我觉的这很不简单。

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01很多人不服气,因为他们认为一个朝代分两半的情况屡见不鲜。

的确如此,历史上一个朝代分两半的情况,非常之多,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种类似的现象出现。

比如说大汉王朝,那就被分为了西汉和东汉,晋王朝,被分为了西晋和东晋。为什么说宋高宗是独一无二的呢?

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王朝,具体都是什么现象。

汉王朝是刘邦建立了,传到了汉平帝时期,被王莽把持了朝政。随后王莽篡位,夺取了西汉的江山。接下来的15年里,王莽一直都是中华大地的实际统治者,这是无法被历史抹去的。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元年五月乙巳生东京之大内,赤光照室。八月丁丑,赐名,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宋史》

王莽乱政以后,西汉王朝其实已经灭亡了,至于后来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其实很西汉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光武帝刘秀,本是农民出身,他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跟皇族实在是相差太远了,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后人,直系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

算起来,其实刘秀跟刘备的出身,也没什么差别,都是一笔糊涂账。就算是确有其事,刘秀与正统皇帝的血脉也相差太远了。而且刘秀是从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不是西汉贵族集团的领袖,所以西汉跟东汉实际上联系并不大。

再看晋王朝,晋王朝的祖先是司马懿,他从曹操家族手里夺走了权力。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继承了司马懿的衣钵,继续控制曹魏王朝,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王朝。可是晋王朝经历了五胡乱华以后,基本就灭亡了。

这个时候司马炎的一个亲戚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王朝。那么司马睿是何许人也呢?司马睿是琅琊王司马伷的孙子,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儿子。

也就是说,东晋王朝的开国始祖司马睿,其实跟晋王朝的开国始祖司马炎,没什么太大关系。两个人只能算亲戚,绝对谈不上是嫡系后人。所以你能说西晋和东晋的联系很紧密吗?

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02北宋和南宋,的确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结果每两年时间,被他弟弟赵光义夺取了江山。赵光义的子孙一直传到了宋徽宗赵佶的时候,出现了金人南下的情况。

结果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北宋的文武大臣和皇室宗亲全部被掳走了,只有一个赵构当时在外调兵,逃过了一劫。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朝廷方遣同知枢密院事李棁等使金,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授地,亲王送大军过河。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宋史》

这个时候赵构南下,赤手空拳在南方建立了南宋王朝。这位赵构是谁呢?他就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

所以南宋基本上就是延续了北宋皇族的血脉,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一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赵构作为北宋的皇子,能够前往南方建立南宋王朝,在当时看来,是极有号召力的。相比较而言,西汉灭亡后,西汉正宗的皇族后裔们没有哪个是能站出来为西汉王朝的延续效力的。所以刘秀才在这个基础上登基称帝。

西晋王朝灭亡的时候,司马炎这一支的后人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这才让司马睿在南方捡了个漏。他们俩的情况跟赵构的完全不同。

赵构建立南宋的时候,北宋俩皇帝都还好端端地在北方活着,这也是南宋有别于其他王朝的地方。

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03所以赵构的确非常不容易,那么赵构到底有多难呢?

赵构来到南方以后,表示我太难了。因为他手里压根就没有兵权,也没有可以任用的文官。所有事情都需要他自己去处理,跟各路军阀之间的联系,也需要他亲自去跑腿。

可以说赵构手下的中兴四大名将,全是靠他比较出色的交际能力给跑回来的。当时南方一片战乱,赵构必须要先想办法把南方的内乱给平定了,回头才能收拾旧山河。

二月,会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夜袭金人砦不克,金人见责,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癸卯,肃王至军中,许割三镇地。进邦昌为太宰,留质军中,帝始得还。金兵退,复遣给事中王云使金,以租赋赎三镇地。又以蜡书结辽降将耶律余睹,为金人所得。八月,金帅粘罕复引兵深入,陷太原。斡离不破真定。---《宋史》

可是与此同时而来的,还有金人南下的危险,赵构几乎是多次被金人南下给赶得四处逃窜,这也导致了后来他出现了不孕不育的状况,实在是被吓坏了。

内外都有战乱,手底下的士兵们有些也不听话。赵构在做皇帝的时候,甚至被手下人赶下了台,差点就死于非命。

开国皇帝不是这么好当的,赵构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开国皇帝,但是他也是延续宋王朝的重要纽带,这份重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肩负的。

除此之外,赵构还非常穷,因为经济发达的地方,基本上都在北方,全都被金人给占领了。所以赵构只能着重发展南方的经济,我认为江浙沪之所以在后世如此发达,起点便在赵构南下以后的发展。

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04赵构凭什么能够力挽狂澜?

赵构是赵宋王朝的子孙,是宋徽宗的亲儿子,这一点是铁证如山的事实。所以就算是南方的诸侯不太愿意为赵构效力,但是也不能不听从赵构的调遣,因为他是天子后裔,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人。

赵构的外交能力也很强,他曾经亲自前往金人大营谈判,由此可见他的胆魄是不一般的。在他的号召下,各路将领都前来投靠,这是赵构成功的重要支柱。

除此之外,赵构努力发展经济,尽量不与金人正面较量。虽然在颜面上确实有些丧失,但是为南宋的发展,争取到了很多时间。

宋传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夏经羿、浞,周历共和,汉间新室、更始,晋、唐、宋则岁月相续者也。萧王、琅琊皆出疏属,少康、宣王、肃宗、高宗则父子相承者也。至于克复旧物,则晋元与宋高宗视四君者有余责焉。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宋史》

在稳定了政局以后,赵构着手于平衡臣子的权力。赵构手下有四大中兴名将,其中张俊和刘光世其实作用不是很大,韩世忠和岳飞才是抗金主力。

可是为什么赵构偏偏还是要把张俊和刘光世列为抗金名将之一呢?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为了牵制韩世忠和岳飞的军队。如果朝中只有韩世忠和岳飞,那么朝中所有军队岂不是都要给这两位?

这两位手里的人马越多,他们立功的机会也就越多。时间长了,难保他们的手下人不会学习陈桥兵变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四个人分别控制人马,而这四个人之间,都互相有点矛盾,这对赵构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平衡了手下之间的权力,赵构这个皇帝才能坐得安稳。这就是他跟其他朝代的亡国后人不同的地方。

赵构身上有这么几种特质,使他延续宋朝一百五十年,其他人做不到

总结:宋高宗赵构身上,汇集了哪些特别的能力。

明朝末年,基本上和北宋灭亡的景象比较类似。只不过崇祯皇帝的儿子们都没能逃到南方建立政权。而南明政权是明朝其他宗室建立的,可惜不管是弘光帝朱由崧、还是隆武帝朱聿键、以及后来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他们都没能保住明朝的江山,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当然非常复杂,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能力不够强。能力足够强的话,像朱元璋从乞丐出身,身边没有一位士兵的时候,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夺取天下。

那么赵构身上到底汇集了哪些能力,才使得他能够夺得天下呢?

  1. 首先赵构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金人多次南下,他多次逃窜,可是始终不改要恢复大宋江山的志向。由此不少人愿意跟着他一起恢复大宋江山。
  2. 其次赵构的社交能力很强
    。不仅跟金人做出过谈判,而且也游说了大多数南方军阀前来支持自己,这本身就是非常出众的社交能力了。
  3. 再则赵构政治权谋能力不错。他难道不知道秦桧是贪官吗?他难道不知道张俊和刘光世是来打酱油的吗?之所以任用这些人,是为了让他自己的大位更加稳定。
  4. 最后一点,赵构智勇双全。智谋就不必说了,能够赤手空拳,招揽这么多人,可见他的智谋是非常高的。这里提一下他的勇敢,他虽然被金人下破了胆子,可是他依旧能够跟金人对抗这就是他的勇敢。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道非常害怕,却还是硬着头皮顶上去。

有这么几点优势,宋高宗赵构才能够保住宋王朝的江山,也正是因为他有这么多优点,他才能坐稳宋王朝的皇帝大位。


反思:多少人有力挽狂澜之心?王朝后裔为何多不成器?

任何一个王朝,发展了几百年以后,基本上就会出现各种不争气的皇族后裔。比如说西汉王朝的皇室后裔们,比如说东汉王朝的皇室后裔们。他们有先天性的资源,却没有利用好,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是权力过大,导致皇帝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皇帝认为孩子们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能力,只需要继承他的江山,那就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一辈子。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王朝也有倒闭的一天,公司总有关门的时候。到时候如果面临着这些风险,他们的子孙后代没有拯救王朝命运的能力,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自身能力强悍的确重要,传承也一样非常重要。守业未必比创业难,但是守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否则辛苦创业打下来的天下,白白断送了岂不可惜?

《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