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時,我們應如何應對?聽聽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普內科主任怎麼說

(孫麗霞 葉鴻)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高發季節,這主要是因為流感病毒在低溫下比較活躍且冬季早晚溫差大,人體易受寒氣入侵使抵抗力降低,再加上冬天門窗大部分時間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這幾點不利因素的疊加,為流感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溫床。那麼,流感來襲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據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普內科李晨玲主任介紹,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暴發和流行。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狀較輕,而全身症狀較明顯,通常以高熱起病(體溫大於39℃),伴有咽痛、咳嗽、全身痠痛、不適、食慾減退等,重症者可發生流感病毒性肺炎,還可繼發細菌感染。流感起病急,雖然大多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現肺炎等併發症可發展至重症流感,少數重症病例病情進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和/或多臟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發生在一般人群。普通感冒俗稱"傷風",多在受涼後發病,很少發熱,主要為鼻部症狀,如流涕,起初為清水樣鼻涕、鼻塞、打噴嚏,也可有咳嗽、咽乾、咽痛、流淚等症狀。通常病程為自限性,5-7天痊癒,很少出現肺炎等併發症。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春運高峰使人員流動明顯增加,進一步加大了疾病傳播風險。那麼,如何預防流感呢?李晨玲主任說,首先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家中要常開窗通風,定期大掃除,及時清理生活垃圾;第二,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雙手如果接觸到鼻涕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後一定要立即洗手,洗手時最好要用流動水,手心、手背、手指縫隙都要洗到。第三,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時作息,保證睡眠;第四,進行戶外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第五,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如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最好戴口罩,高危人群格外注意;第六,建議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者及早接種流感疫苗,減少重症流感的發生;第七,合理調配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多喝開水,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葉酸、胡蘿蔔素及鐵、鋅等提升免疫力的食物。

"如果出現感冒症狀3天仍無好轉跡象或者出現高熱、寒戰、耳痛、突然的咳嗽加重或者出現呼吸困難、原有的慢性疾病突然加重等則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李晨玲主任強調說,流感雖然傳染性強,但是可預防、可治療,所以大家不用過分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