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德]康德
良心通常只以沉默的形式說話。——[德]海德格爾
名譽是表現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隱藏在內的名譽。——[德]叔本華
什麼是良知?《大學》稱之為“明明德”,即內心的光明,心的本性。人對事物的第一個反應是直覺的判斷。此時人心中的對與錯,是本性的表現。這種表現,用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觀點來看,即是一個人的良知。
據說有一次,王陽明的弟子半夜裡捉到一個小偷,便向他大談“良知”的道理。誰知,小偷笑著問道:“請問,我的良知在哪裡?”當時正值炎夏,天氣很熱,王守仁的弟子讓小偷脫掉外衣,接著又讓他脫掉內衣。當讓小偷脫掉褲子時,小偷諾諾地說:“這恐怕不太好吧。”
王陽明的弟子說:“這便是你的良知!”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說過:“我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有一種特別的現象,亦即每當我要去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時,內心都會出現一個聲音叫我不要做。”蘇格拉底稱這個聲音為“精靈”,而這個精靈只會說“不”,就是隻有當你要去做不該做的事情時,精靈會對你說不可以。
這聽起來似乎挺不可思議,但其實不難理解,就像我們常說的:“做了這件事,我會良心不安的”,這種“不安”跟蘇格拉底所說的意思是相似,他所說的“精靈”就是我們所說的“良知”。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先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聽聽你的本心。它能告訴我們是非對錯,告訴我們何事可行,何事不可行。
因此,我們可以說,良知是道德的試金石。內心是一面鏡子,或許你所做的惡事逃過了大眾的審評,法律的制裁,但唯一不能逃脫的就是自己心靈的譴責。巴金先生說:“良心的責備比什麼都痛苦。”揹負著心債過日子,其中滋味可想而知。而只有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地,才是真正灑脫幸福的人生。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的在他的《懺悔錄》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盧梭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生計,只好到一個伯爵家去當小傭人。盧梭很喜歡伯爵家的一個侍女那條漂亮的絲帶,於是他趁沒人的時候,從侍女床頭拿走絲帶,跑到院裡玩賞起來。
巧的是,正好有個僕人從他身後走過,他發現了盧梭手中的絲帶,立刻報告了伯爵。伯爵大為惱火,就把盧梭叫到身旁,厲聲追問。盧梭害怕極了,怕因為承認是自己拿的,會遭到辭退。於是,他不得不撒了個慌,說絲帶是小廚娘瑪麗偷給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讓瑪麗過來對質。善良、老實的小瑪麗一聽這事,腦袋頓時懵了,一邊流淚,一邊說:“不是我,決不是我!”盧梭卻一口咬定是瑪麗乾的,還把進過變得有鼻子有眼。
伯爵更惱火了,索性將盧梭和瑪麗同時辭退了。一位老者在兩人離開伯爵家時,對他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們中必有一個人說謊了,說謊的人一定會受到良心的懲罰!”
果然,在盧梭有所成就之後,他非但沒有忘掉此事,反而在心中形成了抹不去的一段悔恨記憶。40年後,他在本人的自傳《懺悔錄》中坦白說:“這種沉重的負擔一直壓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決心撰寫這部懺悔錄。”“這種殘酷的回憶,常常使我苦惱,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
良心的懲罰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一時的自私代價卻是心靈上永遠的愧疚與譴責,不管是凡人還是偉人,都逃不過內心的懲罰。
揹負著良心的懲罰會讓你苦惱得寢食不安。要做到坦坦蕩蕩,唯有讓自己的心充滿正直、誠實,時刻反省自己。良心是每個凡人的上帝,只有當正直和誠實的陽光照耀著你的心靈時,陰霾才會遠離你的世界。
閱讀更多 昌達勵志課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