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抵抗倭寇最著名的将领是谁?具体如何?

饶大条


导读

公元十三至十六世纪,日本正处于极度混乱的战国时期。狭小的国土上分裂出十好几个国家,混战不断。

有很多日本人出于生计,漂洋过海,来到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当海盗,时人称为倭寇。

倭人为寇,是为倭寇。

虽是海盗,但他们的目标却是我国的陆上城市。而且嘉靖年间,有个出了名的汉奸将倭寇整合,成了声势很大、危害极深的海盗组织。

在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以及对朝鲜援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抗倭将领。

还东南沿海安宁的戚继光

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始于十三世纪,当时正值大明立国,朱元璋同志需要对付北元,后来的建文忙着削藩,朱棣也要打蒙古,就都没有搭理这些倭寇。


戚继光是世袭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本身也是一位相当优秀的将领。但是初到浙江的戚继光却被现实深深的教育了。

当地的士兵已经成了老兵油子,即便是新招募的士兵也缺少那股子狠劲。为此戚继光开始寻找兵源地,最后选定了义乌。

戚继光深通兵法之道,为了对付倭寇,编练了一套阵法,名为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除此以外,戚继光的军队还装备了数目可观的火炮,戚家军的实力在明朝军队范围内也仅次于李成梁的辽东铁骑。

戚继光凭借着优秀的士兵,集兵家之大成的阵法,超越对方的火器,以及自己的战术指挥,戚家军所向披靡。


自嘉靖三十八年至嘉靖四十五年,戚继光所率部队共经历大小十三次战役,自身伤亡比例仅为30:1,而倭寇几被全歼。

而戚继光也因为驱逐倭寇而被尊为民族英雄。

归宿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立下功劳后,被调往蒙古,镇守北部边疆。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鞑靼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戚继光的靠山,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援朝名将李如松

16世纪末,日本国内结束了战国时期,丰臣秀吉成为当时的最高官员。而日本因为国内的自然环境等硬件一直都对大陆有着病态的渴望。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1592年,怀揣着对梦想的渴望,日本方面开始进攻朝鲜,朝鲜的国防军明显不是对手,情况万分危急。

面对朝鲜的求援和有可能的日本的威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决定出兵。第一次的援兵因为轻敌直接惨败,万历毫不含糊派出了第二支援兵,万历下令集结了当时大明王朝最精锐的部队,包括排第一的辽东铁骑和第二的戚家军,真正的大阵仗。

这次明朝共集结了四万人,兵部侍郎宋应昌是最高领导,李如松负责具体的作战。

他们的对手是跟随丰臣秀吉从日本战国时代走出来的日本国内名将,分别是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岛津义弘、福岛正则、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羽柴秀胜。

1592年12月,四万大军集结完毕,明军渡过鸭绿江,战争一触即发。

平壤血战

1593年正月,李如松开始进攻平壤。李如松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打法,让开东门给日军逃生,而东门外,是一条河。

攻城前,李如松先用火炮开路,而明军也携带了大量的重武器,包括各式火炮和大将军炮,如机关枪(明代的)、加农炮(还是明代的)。在经过炮击后,开始了登城作战。

而明军在经过三轮的攻击后,登上了城墙,并用大将军炮轰开了一座城门,甚至主将李如松也在激战中受伤落马,换马后再战,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明军倾斜。

明军攻入城后又开始了巷战,并将盘踞在据点内的日军全部消灭,只剩指挥官小西行长带领数千人逃出。

小西行长战败之后,各地的日军纷纷逃窜,而李如松也开始着手进攻汉城。

汉城的收复比较容易,因为李如松烧毁了日军的粮食基地,等于是断了日军的粮道,日军被迫从汉城退出。

第一次的援朝战争以明朝将日军赶到海边为止,但是后续的谈判不尽如人意,日军复又增兵,明朝也不含糊,同样派出了援军。战至最后,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归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辽东总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年五十。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赐谥“忠烈”,并为其立祠。

而之所以戚继光李如松等人在对阵倭寇时如有神助,无非是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使得出身将门世家的两人自小就接受了良好军事教育,超出寻常人。

其次,先进的科技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戚继光和李如松所使用的火器都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甚至部分是国际领先水平,这也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盛夏一抹清凉


明朝抵抗倭寇最著名的将领是谁?具体如何?

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有很多著名的抗倭将领,比如

戚继光,俞大猷,任环,傅应嘉,瓦氏夫人,左宝贵等等。但是要是说最著名的是谁,大家心里肯定选择戚继光。

明朝倭寇的由来

倭寇,我在百度百科上边查了一下名词解释,是这样说的:

倭寇(わこう),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

14世纪初,日本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不止,在长期战乱中,南朝失败的封建主组织浪人、武士、商人去中国东南沿海和朝鲜地区抢劫、烧杀和武装走私。但是在嘉靖之后,倭寇的组成慢慢发生了变化,中国海盗和倭寇共同对明朝进行劫掠。

戚继光抗倭历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嘉靖二十五年(1546),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倭寇已经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戚继光却不能参与,于是他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七年后,也就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张居正的举荐之下,,担任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明史·戚继光传》: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两年后,戚继光再次被调任,任浙江都司佥事,主管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明史·戚继光传》: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重要战役

岑港之战: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领军队前去支援,但是因为道路隔绝,没能及时赶到,但是朝廷也没有治他们的罪,后来汪直余党在岑港作乱,戚继光和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去攻打,但是很长时间没攻下来,朝廷罢免了他们的官职,让他们戴罪立功,后来汪直余党抵挡不住戚继光和俞大猷的进攻,打算逃跑。

《明史·戚继光传》: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

次年,倭寇造好大船,准备连夜逃跑,但是戚继光、俞大猷连夜发起进攻,击沉了倭寇的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明史·俞大猷传》:乃自岑港移柯梅,造舟成,泛海去。大猷等横击之,沈其一舟,余贼遂扬帆而南。

倭寇从岑港逃跑后,又到台州烧杀抢掠,这时候朝廷后人弹劾戚继光,说他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要治他的罪,但是戚继光因为平叛汪直余党有功,朝廷没有治罪,反而让他官复原职,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明史·戚继光传》: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赴任之后,发展兵丁的战斗力已经很一般,于是大力招募民风彪悍的地方民众,大概有三千多人,这支部队,戚继光亲自训练,称为

“戚家军”。戚继光又根据南方的沼泽水地,制定出了专门的战术战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的名号扬名天下。

台州之战: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驻守桃渚,在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不敌,一直逃走,,没想到他们趁台州兵力空虚由来偷袭,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剩余的倭寇群龙无首,最后大多在瓜陵江淹死了。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马不停蹄,再次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台州大捷后,戚继光被朝廷表扬,官升三等。

《明史·戚继光传》: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

此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福建之战: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大大举侵犯福建,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广东方面的倭寇也跟着行动,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朝廷命令戚继光率兵前去进攻,在横屿大破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戚继光乘胜追击,一直追杀到福清,捣毁了倭寇的大本营,倭寇剩余的人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又朝着兴华奔逃,戚继光马不停蹄,一路追杀,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明史·戚继光传》: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

平定福建之后,戚继光回浙江,再回去的路上,又遇到少量的倭寇从东营澳上来,于是戚继光直接杀了过去,消灭了他们,至此,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兴化之战:戚继光回到浙江之后,新来的倭寇休养生息,伺机侵略,等他们发展起来之后,用计策夺取了兴化城,倭寇占据兴化,周围的将领率军来攻,都打不下来,反而失败,并且丢失了平海卫,这是戚继光受命前来,会同俞大猷,谭纶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斩杀三千多人。戚继光因为战功卓著,被朝廷任命为都督同知,世廕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仙游之战: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仍然不甘心之前的失败,于是再次集结一万多人,攻打仙游,围攻了三天都没有打下来,戚继光赶来解围,率军追击,倭寇逃到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在此处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用抢夺来的渔船,逃到海上,随后侵扰福宁,戚继光再次领兵追杀,将倭寇击败。

同一年,倭寇会同海盗吴平劫掠潮州,虽然武平被俞大猷击败,并被收服,但是吴平本性难改,伙同流散倭寇一万多人,

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明史·戚继光传》:寻与大猷击走吴平于南澳,遂击平余孽之未下者。
《明史·俞大猷传》:大猷将水兵,继光将陆兵,夹击平南澳,大破之。平仅以身免,奔据饶平凤凰山。

这就是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之后他被调往北方,防抗鞑靼。

戚继光结局:

因为戚继光是被张居正举荐的,所以他在朝廷内被人归为张居正一派,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有心之人参劾,被朝廷调往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戚继光再次被参劾,最终被罢免官职,病死在家乡。

戚继光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再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之中,写了两本军事著作,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是他几十年带兵打仗的经验总结,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

郑观应: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如春秋时之孙武、李牧,汉之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之宗泽、岳飞,明之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国讲求将才者无异。
黎东方:郑和、于谦、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都是千古不朽的豪杰。

笔削春秋话史家


既然题主提到的是最著名的,那无疑是大家都知道的戚继光了,这可是在咱们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了。

倭寇侵扰边境,一直是明朝的问题,但历代出现了那么多的将领,就没有一人是能够将倭寇根治,即使戚继光的上司胡宗宪也一样,都没能完成大任,只有到了戚继光的时期,倭寇才被彻底解决。

戚继光击退倭寇经历

戚继光本人确实不是什么名门之后,虽然他祖上确实也做过官,但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他只能给别人当一个助理,就在他老家山东那边。

而山东在当时就经常遭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也是经常受到一定的迫害,只可惜自己那时候能力有限。

后来,张居正引荐了他,让他能够施展个人才华,而他也确实真正开始了驱逐倭寇的道路。

在他打倭寇的时候,他是从山东打到了广东,在此期间,他培养了自己的军队,也就是被人称呼“戚家军”,军令也是十分严格,最关键的是,他们装备精良,即使是普通的工人,经过戚继光的训练,都能参与抵御倭寇。

而戚继光也是依靠这批军队,征服了整个海岸,使得倭寇听到“戚家军 ”的名号,都感到害怕。

击败倭寇之后

海边的战事结束之后,他被朝廷任命到北方打击鞑靼,他因为有之前的作战经验以及培养士兵的方法,最后成功地打击了时北蛮子等游牧民族,保卫大明朝的国土。

不过不久之后,提拔他的张居正已经去世了,而且万历皇帝已经同张居正有很大的矛盾了,张居正一死,戚继光必定没什么好结果。

这不,张希皋就弹劾了戚继光这位老将,这就很迎合了万历皇帝的心愿,戚继光唯有告老还乡,而回乡之后,三年之后就病死了。

他晚年过得并不好,就没有功成身退的说法了。

不管怎样说,戚继光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明朝做出的贡献,足够让人们对他有起码的尊敬,但晚年的他确实遭受了同僚的排挤,抑郁而终。

不过在现代,他依旧是一名英雄,他的英名永远会被人记住。


小吴阅历史


是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

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向左转|向右转

听觉有道周村验配中心


明朝的四大抗倭名将

1、戚继光

戚继光年少时虽然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后来,戚继光承袭祖上职位,当上登州卫指挥佥事。不久,戚继光得到张居正的推荐,成为掌管山东沿海二十五卫所的署都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任命为浙江都司佥事,前往东南沿海平定倭乱。之后,先后参与了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战役,屡屡得胜。后来倭寇平定后,戚继光还被调往北方修建长城,地域蒙古族的入侵。


2、胡宗宪

胡宗宪祖上都是锦衣卫出身,早在嘉靖十七年,他便考中进士,前往山东青州府。嘉靖三十三年,明世宗鉴于东南沿海地区倭乱日甚,决定挑选一员大将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被选中。胡宗宪到任后,严明军纪,训练军队,使得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之后,胡宗宪培养七俞大猷、戚继光等年清将领,并将大文人徐文长纳入麾下,在对倭战争中取得了较大成功,浙江一带的倭寇基本上被平息。


3、俞大猷

俞大猷的一生几乎都在作战。早在抗倭之前,俞大猷便曾参与抗击蒙古的战争。后来,嘉靖皇帝很赏识俞大猷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宁波、台州等府的参将,自此之后俞大猷便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对倭战争。先后参加了浙东战役、浙西战役、伪倭战役、兴化战役、潮州战役等重要战役,可谓战功赫赫。


4、杨文

杨文是浙江台州人,自小便遭受倭寇的侵害,深知倭寇之乱的危害极大。长大后,杨文立志参军,跟随谭纶征讨倭寇。先后参与了平海卫、仙游等重要战役,并攻破了盘踞在台州的倭寇“苟稷寨”,消除了当地的一大祸害。


我与春风共踏青


众所周知,戚继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位英雄。他一生战功无数,所创建的戚家军更是让倭寇闻风丧胆。在战场上他能够冷静无比的分析局势,指挥千军万马斩杀倭奴。在明朝平定不了的倭寇泛滥,让戚继光和他的军队打得服服帖帖。但纵然是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和英雄也有惧怕的人。

戚继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然而他的祖先同样有着硕大的功勋。那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戚祥。戚祥当初跟随朱元璋,在元朝末年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建立了宏伟的大明朝。也正是因为戚继光有着这样的家庭,导致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这才造就了一个勇有谋,武功了得的抗倭名将。

在当时明朝除去北方的鞑虏作乱,在东南沿海的倭寇才是最头痛的问题。根据记载,明朝对于倭寇来犯的时候没有任何处理方案。因为他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固定的居住地点,突如其来的就对沿海居民进行抢掠。而且他们使用的武器多为长枪、东洋刀,比起明朝官兵使用的武器还更先进。即使明朝的军队英勇杀敌,做出了顽强的反抗,但是依旧会卷土重来。

但是戚继光的出现改善了这种局面,戚继光上任以后组织起了自己的戚家军。当时戚家军全是民间勇武凶猛的人,打起架来是相当的猛烈。同时在武器上戚继光改革创新设置出了戚家军刀。同倭寇作战当中也是演练出了鸳鸯阵,打的倭寇有来无回。

戚继光平定倭寇之乱以后,就算到了北方预防鞑虏,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戚继光非常的怕自己的夫人。小编认为虽然戚继光可能是有点惧内,但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也正是爱情的表现。铁骨铮铮的汉子怎么会怕一个女人?更多的是对她的关心和宠爱吧。在外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在家就要做到小男人的样子,这对于现在的很多家庭来说是非常和谐的一幕。好了朋友们,小编这篇文章就先说到这里。如果你们对于倭寇的克星,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立下战功无数却怕一个人这篇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积极的评论。


小胖讲历史


明朝中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浙江,山东)倭患颇为严重。倭寇在我国沿海地区日益猖狂,简直到了敢于与明朝正规军交战的境地。

其实从明朝初期开始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东南地区了。而当时明成祖朱棣正忙于平定漠北的残余元朝势力,大明的几十万军队全都调往了北线战场。导致我沿海地区的海防极为薄弱和松懈,让流窜在海上的倭寇有机可乘,时常登陆我国领土杀我子民掠我财宝。

大明的富裕让日本人唾涎三尺,几十年间大批倭寇侵犯大明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沿海人民深受倭患之苦。尤其在大明实行了严酷的海禁政策后,本意是为了抑制住倭寇的骚扰,不料事得其反。到了大明中期倭寇竟有十多万人流窜在我东南三省,严重威胁到了大明领土主权的安全。

至嘉靖皇帝坐镇时期,大明对倭寇发动了攻势。其中著名的三位抗倭名将就是戚继光,俞大鄭,谭纶。他们三人为抗倭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功勋着著的当数民族英雄戚继光了。他是山东登州人,幼年就天资聪慧,且对兵法韬略颇为所长,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戚继光立志忠君报国,为大明铲除倭患为己任。

十七岁的时候就毅然投身于军队,当他来到登州卫任职的时候,看见大明的士兵都喜于玩乐,军纪焕散,且长期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这样一支军队怎么可能与凶悍无比的倭寇对阵且能取胜呢?

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立志建功立业的戚继光怎么会在这里长留呢?他立即辞去了登州卫的军职。快马加鞭赶赴正在浙江鲁港与倭宠激战的俞大鄭将军。并在首战中献计大破敌军,俞将军看到戚继光不仅颇具头脑,且武艺超群作战勇敢。于是让他带领一支三百人的队伍驻守在龙山所。

不料次日就遇见一支八百人的倭寇在龙山气势汹汹地登陆,眼瞅着倭寇一个个手持长刀,目露凶光地冲杀过来。本来就是新兵蛋子的明军撒腿就跑,尽管戚继光本人奋勇当先,连续斩杀倭寇的三个小头目,仍旧收拢不了败军,挽回不了不堪的败局。

龙山之战后,戚继光看到了大明军队的腐败,实战能力差的致命弱点。他意识到要想真正彻底的铲除倭患,保住大明江山就必须得有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于是他就到民风凶悍的义乌与永康两县招兵,并以在战场上杀倭寇可以得赏钱的承诺来吸引豪杰壮士,果然前来面试的人人山人海,戚继光挑选了体质优良的三千人。进行整编并立即进行严酷的军事化训练。

几个月之后,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凶悍的铁军,戚家军诞生了。

在之后的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戚继光和戚家军的将士们在浙江横扫倭寇,打得倭寇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在整个抗倭战争中,戚家军不畏强敌与重重困难,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依然发扬不怕死的铁军精神。戚家军在抗倭军队中是吸引敌人最多,压力最大,但也是消灭倭寇最多的明军。他们不朽的功勋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台州战役中,戚家军将士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愣是从新河城一夜之间强行军八十余里赶赴到台州战场,挽救了台州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崩溃的败局。在花街之战中一举歼灭倭寇八千多人,残余的倭寇大惊失色,仓皇退出台州并逃蹿向出海口,准备跑到船上去避难。

不料戚家军将士越战越勇,一夜之间与倭寇打了十次遭遇战,在混战中消灭了大量残存之敌,至第二日只有几百人的倭寇逃蹿到了船上。

这一役可把倭寇的疯狂气势彻底打灭了,活下来的倭寇连戚家军的威名都不敢提。这一战歼灭倭寇一万三千五百多人。是抗倭战争以明军所取得的最大胜利,极大的振奋了国人誓死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倭患终于彻底平息下去。戚继光完成了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爱国胸襟。在平定倭患之后他被调到北境护国安邦,为大明的边防稳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一五八二年的的候戚继光病逝于山东登州老家。

虽然一代名将离去了,但是他英勇抗击倭寇的丰功伟绩与忠君爱国的胸襟永远为后人所传颂与敬仰。英雄己故,威名长留!






爱而无悔931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唐顺之,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杂言汇编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代抵抗倭寇的将领,保护明朝的海疆,最后的下场不是很好。

提起海禁的政策,很多人会想到清朝时期。但是海禁政策真正开始实施是在明朝的末年,主要是由于当时日本的倭寇不断的侵犯明朝的海岸线,掠夺粮食,以及其他的物资。给明朝的东南沿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抵抗完倭寇之后,明朝就开始实施了海禁的政策,这个政策可以有效的维护明朝海岸线的和平,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断绝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是有利有弊的。在抵抗倭寇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戚继光,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戚继光,下面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吧。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抵抗倭寇的著名将领,当时戚继光是在东南沿海用很长的时间才赶走了那些危害人民的倭寇。后来戚继光更是在北方,抵抗蒙古的侵犯很长时间,可以说,当时明朝的安定以及和平,戚继光是做出很大的贡献的。戚继光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并且他还制作了很多先进的武器,以及制定了许多先进的战术,同时还发明了许多的先进的作战武器。明代长城上面也有戚继光改造过的身影。但是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和发明家,他的下场却是非常惨的呢?

首先,在万历皇帝的时候,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去世了,张居正的逝世给明朝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戚继光能够在外面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也是来源于张居正的支持,在张居正的去世之后,戚继光也就失去了靠山,所以就落了一个很惨的下场。


虽然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戚继光被调任为广东总兵。但是实际上,戚继光是被降职了,虽然当时的大臣都建议皇帝能够保留戚继光的位置,但是万历皇帝是非常不愿意的,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也是非常忌惮的。就这样,有着非常多功劳的戚继光退休了,但是,这并不是代表着事情结束,对于戚继光来说这才刚刚开始。在戚继光退休之后,他的弟弟突然去世,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也是一名将领,他经常跟着戚继光到处去打仗。后来不久,戚继光的弟妹也去世了,但是不久之后,戚继美的孩子也突然病逝了。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在戚继光的弟弟一家都去世之后,戚继光的妻子也带着他的财产离开了戚继光。其实这与戚继光是非常有关的,主要还是由于当时戚继光在外找了几个小妾。才导致他们夫妻关系破裂,可以想象,戚继光这个时候是非常难过的。


戚继光的家庭,背景并不是非常好,生活也是比较贫苦的,但是他努力学习,而且非常喜欢读书,并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安于现状,结婚生子。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航路被开被,再加上明朝统治者的无能统治,导致国家非常混乱。海上邻国的倭寇,看着明朝的情况,便趁机来侵扰东南沿海,想抢占地盘,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在侵扰的时候,并不是说针对某一个点进行进攻的,而是抢了一个地方就换另一个地方,以至于当时的东南沿海各个城市都受到了倭寇的侵袭。

而戚继光,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名了,他的武艺非常高超,而且抵抗倭寇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当时的戚继光上司也决定提拔戚继光。后来戚继光在军队里大展自己的身手,制作了许多先进的武器以及制定很多先进的战术,为明朝抵抗倭寇,稳定国家局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戚继光晚年时期的下场并不是很好,相信这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靠山张居正的逝世给了他很大的影响。相信另外一点也是皇帝可能要打压功臣,防止权力过大,威胁到皇帝的统治。以上就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的关于戚继光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饶大条i


自明朝中期以后,东南沿海的倭乱便日渐严重,倭寇十分猖獗,给当地老百姓的财产和安全造成中重大破坏和威胁。明朝政府页十分重视倭寇,因此不断排定平定,这期间便涌现出不少抗倭名将。

1.胡宗宪祖上都是锦衣卫出身,早在嘉靖十七年,他便考中进士,前往山东青州府。嘉靖三十三年,明世宗鉴于东南沿海地区倭乱日甚,决定挑选一员大将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被选中。胡宗宪到任后,严明军纪,训练军队,使得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之后,胡宗宪培养七俞大猷、戚继光等年清将领,并将大文人徐文长纳入麾下,在对倭战争中取得了较大成功,浙江一带的倭寇基本上被平息。胡宗宪堪称明朝的抗倭四大名将之一。

2.俞大猷的一生几乎都在作战。早在抗倭之前,俞大猷便曾参与抗击蒙古的战争。后来,嘉靖皇帝很赏识俞大猷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宁波、台州等府的参将,自此之后俞大猷便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对倭战争。先后参加了浙东战役、浙西战役、伪倭战役、兴化战役、潮州战役等重要战役,可谓战功赫赫。

3.戚继光年少时便非常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后来,戚继光承袭祖上职位,当上登州卫指挥佥事。不久,戚继光得到张居正的推荐,成为掌管山东沿海二十五卫所的署都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任命为浙江都司佥事,前往东南沿海平定倭乱。之后,先后参与了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战役,屡屡得胜。后来倭寇平定后,戚继光还被调往北方修建长城,地域蒙古族的入侵。戚继光堪称明朝的抗倭四大名将之首。

4.相比上述三人,杨文的名气稍微逊色一些。杨文是台州人,自小便遭受倭寇的侵害,深知倭寇之乱的危害极大。长大后,杨文立志参军,跟随谭纶征讨倭寇。先后参与了平海卫、仙游等重要战役,并攻破了盘踞在台州的倭寇“苟稷寨”,消除了当地的一大祸害。因此,杨文堪称明朝的抗倭四大名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