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 李宗寅 高冠松 陳賀平

密縣,古為新密,又稱“華”,是中國古代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然而,說密縣是豫劇(豫西調)的故鄉、戲曲的搖籃、豫劇大師常香玉成長的地方,卻很少有人知道,許多人不明就裡,難得理解一個蕞爾小縣,如何和豫劇搖籃劃上等號。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據《密縣戲曲志》的記載,還有現在仍健在的老人們口耳相傳的資料,密縣人愛看戲,早在明代正德年間修葺的洪山廟大殿中,當時就為洪山真人繪製了二十八幅戲曲壁畫,形象地記錄了中國戲曲發展鼎盛時期的可視資料。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豫劇在密縣的發展,據傳說是李自成佔領中原,打進北京前留下來傳入地方的梆子戲和本地戲曲“靠山吼”結合的產物。密縣的戲班多,其發展早自宋元以來即是如此,僅人們能夠留傳下來,回憶起來的清末近二百年,特別是民國到解放初之間,就有大小窩班50多窩,大小戲班如太乙班、大二班、小二班、大八班、小八班、龍虎班、蔡仙班、吉慶班、三清班、太上班、張廣班等班社,僅能知道班主、人員和活動時間的,就達130多家。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密縣的名演員多,僅建國前後,活躍在鄭、汴、洛一帶的豫劇名演員,幾乎半數以上都與密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老盛三、陳金髮、韓小丹等,這是當時老一代;如張小乾、張福壽、徐雙槐、張同慶等,這是當時的中年一代;如燕長庚、王遂朝、翟彥身、周海水、王金枝、李寶善、韋玉慶、趙錫銘等,這在當時是中青代;如常香玉、馬金鳳、王二順、湯蘭香、馬元風、桑振君等,在當時都是年紀尚小的小青年。如此說來,這戲劇搖籃之稱也就名不虛傳了。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煤窯、太上老君和戲曲

新密之所以會成為戲曲的搖籃,成就這麼多的戲班,培育這麼多的戲劇名家,這和密縣煤礦多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在舊中國,每一個不同的行業,都有其敬祀的行業神。密縣的煤礦業早在唐宋時就已開採,也許是因為老子李耳因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並取炭火煉丹的緣故,這些煤窯主都尊老君為行業神,凡打窯必敬老君。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據說“老君爺愛看戲,戲越好,窯越旺”。所以一般的窯主都要成立戲班,養劇團,為其服務。煤窯要敬“太乙老君仙”,戲班則為老君而設,班名多以“太乙”為名,取老子的太初歸一的道家宗旨。因之密縣便多有“太乙班、太乙老班、太乙新班、太乙上班”等以太乙命名的班社。

窯主養戲班,一般投入都比較大,主辦方要置辦戲箱、演出設備,管戲班的吃住排練,付給掌班和主要藝人一年三季包銀。除了保證本煤窯在老君爺生日(二月十五)、過節、新井投產、煤窯高產、主要廟會的演出以外,其餘時間任其對外演出,收入窯上不要分文。在窯上演出排練期間,不出條子,不上份子。這些優厚的條件和待遇,是密縣近千年來維持戲曲藝術蓬勃發展的良好條件,也是形成戲曲搖籃的主要原因。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窯主供應的戲班分二種,以戲曲教育為主,兼做演出的叫“窩班”;以名角演出為主的叫“班社”,也叫“社班”。“窩班”是以班頭招收名角為教師,購買8-10歲無家可歸的兒童為學徒。一窩收徒25人,在極其嚴格的規矩教育下,半年即可登臺演出,邊演邊教邊學,五年後方可出窩。出窩後則成為可拿包銀、來去自由的演員,並根據演藝水平的高低而定身價。

“班社”則是在原有“窩班”班底的基礎上,根據其窯主的力量和“班社”的收入,再招收一些名演員而形成。有些班社的名氣比較大,時間比較長,如超化煤窯辦的最早的“太乙班”,早在明末即已成立,乾隆年間李石齋當礦主時,達到全盛期,其四大臺柱稱“四大國公”,在當時即已譽滿豫西。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道光以後的清末,“太乙班”又分化出了“大二班”“小二班”“太乙新班”“太乙老班”,著名的豫劇名家“四小國公”“十八家老國公”“十大名旦”、老盛三、李合群、張同慶、王同秀、周海水、韓小丹、燕長庚、趙錫銘、王金枝、常香玉、馬金鳳、桑振軍、馬元風等等,都曾是這些班底的臺柱子。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密縣的成長曆程(上)

周海水


班社的劃分,有業餘的,有專業的。一般窯主開辦的以專業居多,另外還有藝人為主辦起來的叫“龍虎班”。還有隻唱堂會,不上舞臺的“十大忙”戲班。據不完全統計,清末民初在密縣境內,以窯主為主辦的大小戲班即達130多家。一個戲班的從業人員是“五生、五旦、五花臉、八手場面倆箱倌,四個串角四作飯,外加一個燒茶倌”,近40人,全縣共5000餘人。當時密縣的人口總量不過10萬,其二十分之一均從事豫劇事業,其繁榮的發展程度,確實是其它的地方無法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