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艺术知识(关注vx:baokuchina)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为什么宝哥哥突然对朱元璋相貌感兴趣?为什么提到朱元璋,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丑?

要是好奇朱元璋长什么样,看宫里的画像不是更容易!历代帝后画像的不是都统一收藏在图像数据库——故宫南薰殿里吗?!

话虽这么说,但眼前有一个比“进宫看帝后画像”更棘手的问题:13张朱元璋画像,哪一幅才是朱元璋的真面目?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和一般帝后不一样,朱元璋的画像有13幅之多,且这些画描绘的是两个面貌截然不同的男人!

绝大部分画像上都是一张怪异的长脸,虽然他们丑得千变万化,但好像又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我们称之为“异形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清·《朱元璋像》 民间私藏本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制本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真像 国家博物馆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真像

这些丑得不带重样的画像里,人物的衣着打扮随便得跟开玩笑似的,丝毫没有当朝天子的样子。

另一边,在所有朱元璋的画像中,有两幅看起来还算正常的,画中是一个端庄的圆脸俊像,分别呈现盛年和老年时期的朱元璋,我们称之为“正形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半身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张画像的朱元璋脸面红润光滑,没有任何令人产生不适的异样。除此之外,服饰、帽子和面部造型都是相近的,且服饰也是符合明代帝王礼制的。

为什么一个朱元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画像?还都经过官方认可被收藏进了库房?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民间,朱元璋“丑像”的数量远远多于正形像?以至于大多数人一想到朱元璋,就容易把他跟“芒果”联系起来。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这些被收藏在南薰殿中的异形像,虽然没有作者署名,但最有可能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宫廷画家中有不少是与朱元璋同时代的人,他们不可能不了解明代服饰制度,怎么会画出不符合规范的“丑像”呢?

天 /子 /异 /相

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就是故意的!但随意丑化当朝天子这事儿,宫廷画家有胆干吗?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很明显,他们是被别人布置了一道美术作业,这个别人不是一般人,正是当朝天子朱元璋。

帝王肖像画有其特殊的目的性,统治者总是将自己的意志、爱好、要求灌输给宫廷画家,因而帝王肖像画在坚持写实的基础上,还得按照帝王的私心来权势化或者美化,好体现帝王的超群之处,如果有必要,甚至还会需要异化!

作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要为自己大造舆论,于是他给宫里的画家出了道题: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面对这种无理取闹的甲方无从下手的描述你能怎么办?不还是只能从龙身上找灵感画出“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的“龙颜”吗,这样天下苍生才能相信 “他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英雄!”

当然,丑只是按照我们现在的审美,在过去,这可是

卓尔不群的天子之相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龙VS龙颜

写实、权势化、美化和异化这些肖像画类型,都集中体现在朱元璋的肖像上,这也是历代都未曾出现过的,明代之异形像便销声匿迹了,它是特定时代下,为特定人物产生的特定艺术现象。

生 /性 /多 /疑

也有人说,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总担心自己被贼惦记着,所以用假画像来混淆视听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

——明谈迁《枣林杂俎》

基于这种考虑,朱元璋在命人给他画像时,就有了一个“荒唐”的评判标准:画得像的罚,画得不像的赏!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明人张瀚在其《松窗梦语》中还记载,有不少画家因为画得太像朱元璋而丢了性命,这在中国画史上可是闻所未闻的,足见朱元璋对自己画像的重视程度。

所以,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真实的画像流传呢?当然有!

前面我们看到的正常人就是官方授意美化的朱元璋,不管半身还是全身,都是一个模样。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这幅全身像里,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头戴乌纱帽,身着黄色龙袍,腰围绿红相间的腰带,双手靠于龙椅,置于腰侧,旁有黄色玉圭相伴,和《南薰殿图像考》中的“服冕垂旒,被衮执圭”的记载是相符的,且在他之后的明宣宗、明宪宗和明英宗等诸多帝王像中,其服饰也与此大致相类。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大清编辑胡敬也在他的《南薰殿图像考》中,提到朱元璋的一件坐像,因为和明成祖相似度极高,还出现过错题……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朱元璋长相并不是民间流传的极有辨识度的模样。

民间之所以有这样的误传,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们爱听骇人听闻的故事,喜欢传话,更喜欢添油加醋,八卦皇帝长相还能满足老百姓的好奇心;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对其异形像推波助澜,所以从明代洪武年间到清代,朱元璋“丑像”便大行其道。

从“奇人”到“奇颜”,只要三步

1 建文四年,《天潢玉牒》中为明代开国史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明太祖是个奇人,但没说具体“奇”在哪里)

2 永乐十一年,建功德碑的时候开始添油加醋了: “龙髯长郁,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长着长而密的“龙须”,这时已经是一张具象的“龙颜”)

3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奇伟相貌的反复渲染。(这就是朱元璋由奇人向奇貌转变的关键)

古人对相术深信不疑,也习惯通过相貌判断人之祸福,他们相信有的人长得就像是干大事的人,在这种背景下,当权者在相貌上制造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其获得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

其实,不光是古人,到现在我们还总爱说:“他大耳垂,大脸盘子,一看就是富贵相”,殊不知人家可能只是长得胖。

最神秘的帝王画——朱元璋真像

不管哪种说法是靠谱的,宝哥哥始终坚信——关于朱元璋相貌,最终解释权归大清所有!

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异形像就像是朱元璋出于保护自己,为了抢占舆论先机,给自己拍了些带有滤镜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时间一长,后面的人看过太多他有滤镜的照片,以至于不知道他本人长什么样……

所以啊,宝哥哥还是劝大家还是不要老(请注意是“老”,偶尔用一用可以愉悦自己也可以迷惑他人)用美颜相机拍照,免得到后来忘了自己长啥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