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几点测最准?影响因些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血糖有诸多误解。实际上,空腹血糖不等于“饥饿”血糖,测空腹血糖前没有必要故意的去长时间饿肚子。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这样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空腹血糖几点测最准?影响因些有哪些?


“饥饿”血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这两种假象都会误导医生做出不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有的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更值得注意的是饿得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为什么糖尿病诊断时必须查空腹血糖?


  因为空腹血糖能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1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往往很高。另外许多其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脂、血胰岛素等也需要空腹进行,而这些值对将来糖尿病的治疗很有帮助。所以,要诊断糖尿病必须要空腹抽血。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晨的血糖,午饭前及晚饭前血糖仅可称为“餐前血糖”,而不能说是“午饭前空腹血糖”或“晚饭前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VS餐后血糖,千万不要顾此失彼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十分重要,因为此时血糖往往较高,容易发现问题,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完全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所以,在诊断糖尿病时,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为重要。可惜不少医院和患者对此不甚了解,很少查餐后2小时血糖,单凭空腹血糖不高就排除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可能造成漏诊。顺便说一句,餐后2小时应从吃第一口饭计算起,这样才能一致。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等于或高于7.8 mmol/L(140 mg/dL),否则也应算作血糖升高。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 mmol/L(200 mg/dL),那就可诊断为糖尿病了。

空腹血糖几点测最准?影响因些有哪些?


需要强调的是:


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餐前血糖,午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正常人空腹血糖应该低于6.1 mmol/L(110 mg/dL),饭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0.0 mmol/L(180 mg/dL),饭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 mmol/L(140 mg/dL)。


正常空腹血糖在3.3~6.1 mmol/L(60~110 mg/dL),餐后2小时血糖在3.3~7.8 mmol/L(60~140 mg/dL),也就是说空腹血糖高于6.1 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 mmol/L就算是不正常了,但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比这些值要高。所以对那些血糖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往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搞清他们的糖代谢状况。


哪些因素会导致空腹血糖测量结果不准?


1.饮食因素


要想保证空腹血糖的真实性,检查前一天的晚餐一定要保持在平常状态。如果晚餐时进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用餐时间过晚(空腹时间不足8个小时),都会导致空腹血糖值 偏高。此外,有些患者为了获得较好的结果,会有意识地减少晚餐摄入量,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值没有意义。


2.时间因素


测空腹血糖必须在上午 8:00之前完成。可有些患者为了找专家看病,往往要等到上午9:00~10:00后,此时虽然仍处于空腹状态,但受生物钟影响,升糖激素在8:00之后已逐渐增高,即使不吃饭,血糖也会随之上升。


另外,有些患者选择长距离步行就诊,这样测得的血糖可能偏低;如果再遇到候诊时间过长造成心情不快、情绪激动等,血糖可能又会升高。


上述情况所测得的血糖都不是真实的空腹血糖。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家或在附近社区卫生所完成空腹血糖检测后,按时进食、服药、打胰岛素,之后再去医院就诊。


3.运动因素


不合适的晨练是影响空腹血糖的常见原因。所以建议检查空腹血糖时,应当在不做晨练的情况下进行。因为运动后血糖一般会下降的,若血糖反而升高可能是在运动中发生了轻度低血糖,低血糖又导致反应性血糖升高。这些都是不真实的空腹血糖结果。


很多人喜欢先晨练再吃早饭,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容易引发低血糖,最好在晨练前先吃些食物。晨练时注意检查一下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糖,以便寻找出一个适当的运动量。


4.药物因素


药物是影响空腹血糖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晚间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出现苏木杰现象,会导致清晨空腹血糖的异常升高。此外,有些糖尿病患者未遵医嘱服用含有降糖药的保健品,也会影响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


5.睡眠因素


美国研究发现每天睡眠<6小时者,其血糖从正常转变成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比睡眠在6~8小时的人多4.56倍。睡眠>8小时与睡眠在6~8小时的人没有差异。可见糖尿病患者每晚睡眠<6小时,容易引起空腹血糖异常,要想获得真实的空腹血糖,前天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6.应激因素


心情不好、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等都可能导致空腹血糖的升高,不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此外,若发生急性感染或外伤,也会因应激因素导致血糖升高。


另一些糖尿病患者因胃肠炎不能进食、停止服药,也会导致严重的高血糖。在这些情况下测得的“空腹血糖”,都不能反映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


7.监测方法及血糖仪因素


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糖仪的方法不正确,或血糖仪本身不合格、长时间没有校正、试纸过了有效期、质量不过关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空腹血糖的真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