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饮料

可可、咖啡、茶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刺激兴奋的可可,浪漫浓郁的咖啡,自然清新的茶香,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饮品选择方面有着各具特色的偏好。

非洲是世界的最大的可可生产区,多销往西欧和美国。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咖啡栽培面积的99.9%和产量的99.4%,其中,拉丁美洲的总栽培面积和产量最高。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国家,以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为多。亚洲是世界著名茶叶产区,亚洲茶文化源于中国,现以中国和日本最为发达。


世界三大饮料

可可

相关介绍

可可从南美洲外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16世纪前可可还没有被生活在亚马逊平原以外的人所知,那时它还不是可可饮料的原料。因为种子十分稀少珍贵,所以当地人把可可的种子(可可豆)作为货币使用,名叫“可可呼脱力”。

历史

16世纪上半叶,可可通过中美地峡传到墨西哥,接着又传入印加帝国在今巴西南部的领土,很快为当地人所喜爱。他们采集野生的可可,把种仁捣碎,加工成一种名为“巧克脱里”(意为“苦水”)的饮料。16世纪中叶,欧洲人来到美洲,发现了可可并认识到这是一种宝贵的经济作物,他们在“巧克脱里”的基础上研发了可可饮料和巧克力。16世纪末,世界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厂由当时的西班牙政府建立起来,可是一开始一些贵族并不愿意接受可可作成的食物和饮料,甚至到18世纪,英国的一位贵族还把可可看作是“从南美洲来的痞子”。可可定名很晚,直到18世纪瑞典的博学家林奈才为它命名,种加词是“可可树”。后来,由于巧克力和可可粉在运动场上成为最重要的能量补充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便把可可树誉为“神粮树”,把可可饮料誉为“神仙饮料”。

生长环境

可可豆的产地主要是分布于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域。因为气候炎热、多雨的环境,是最适合可可豆生长的环境。可可树需要年平均温度18-28℃之间,需要高湿度,年降水量不少于1000毫米,海拔在30-300米之间。可可树喜富钾盐的厚层重壤土或轻粘土,特别是火山土以及花岗岩、闪长岩、页岩和片麻岩的破坏产物上形成的土壤。现今可可豆主要的产地主要有中南美洲、西非及东南亚等三地。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可可豆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味,有的会带点果香、有的则是有烟熏的风味。


世界三大饮料

咖啡

咖啡大全

分类:单品咖啡|混合咖啡|速溶咖啡|意式咖啡|精品咖啡|精选咖啡

知名:猫屎咖啡|Cubita|蓝山咖啡

种类:古巴咖啡|巴西咖啡|夏威夷咖啡|肯尼亚咖啡|爪哇咖啡|曼特宁咖啡琥爵咖啡|摩卡咖啡|曼巴咖啡| 爱尔兰咖啡|越南咖啡|哥斯达黎加咖啡圣多斯咖啡|哥伦比亚咖啡|墨西哥咖啡|碳烧咖啡|意大利咖啡|法国咖啡牙买加咖啡

花式:拿铁咖啡|白咖啡|黑咖啡|马琪雅朵|冰咖啡|绿茶咖啡|黑玫瑰咖啡鸳鸯咖啡|土耳其咖啡|牛奶咖啡

提取植物

茜草科咖啡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世界三大饮料(咖啡、茶叶、可可)之一。中国产于海南岛和云南。果实为鲜红色的咖啡豆,经焙炒后研细即为咖啡粉,是一种良好的饮料。它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蛋白质等,味道芳香,有兴奋神经,驱除疲劳,可作麻醉剂、兴奋剂、利尿剂和强心剂,也可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世界三大饮料

茶介绍

茶: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从营养成分等各方面上说绿茶都为最多。茶是茶树或茶树新梢芽叶加工品的统称。茶树为山茶科,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的古称其多。如荼、诧、槚、苦荼、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树,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开元用间(公元8世纪),始由“荼”字逐渐简化而成“茶”字,统一了茶的名称。世界各国“茶”字的读音大多由“茶”、“槚”、“诧”以及“荼”等的音韵转变而来。

历史

根据找到的大量实物证据和文史资料显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人们普遍认同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在欧洲,可笑的英国人说饮茶的习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一支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的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但是有人指出这些茶树种其实是英国人从中国偷过去栽种的,而且在几千年的茶历史中在印度从未发现过有野生茶树,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怎么这么巧,侵略东南亚的英国人一来就有野生茶树了。而且他们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包括茶树植物在内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类的历史都要长,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哪里就是制茶、饮茶的发源地。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根据可靠地考古发现,中国才是饮茶的真正发源地。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按照英国人的逻辑,浙江的发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世界三大饮料

茶、咖啡、可可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消费趋势却显示出咖啡和可可正在不断地向茶的主流地位发起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饮品选择方面有着各具特色的偏好,自然清新的茶香,浪漫浓郁的咖啡,刺激兴奋的可可,究竟谁更受青睐?

英国:“茶老大”遭遇挑战

英国人有着350多年的饮茶历史,据《泰晤士报》报道,近80%的英国人都喝茶,65岁以上人中喝茶者比例更高达85%。因此,在英国,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平均每天喝掉1.65亿杯茶。英国本土不产茶,茶叶进口量长期高居世界第一,每年高达14万吨。

然而,根据消费者研究机构的调查,在过去两年中,英国的茶叶市场却出现了萎缩的迹象,茶包的销售量下降了16%,而散装茶则下降了9%。茶叶消费从1999年的7.07亿英镑缩水到了6.23亿英镑,下降了12%。

相反,香奶咖啡、热牛奶咖啡和各种水果茶的销售量却在增长,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更是增长了50%,这意味着很多年轻人渐渐对喝茶失去了兴趣。虽然在15岁到24岁的人中,有72%的人喝茶,但他们的消费量远不及年长的人,每天喝茶超过两杯的人只有38%,而在65岁以上的人中,这个比例是70%。同时,人们对喝茶治百病的传统看法也产生了怀疑,这也是导致茶叶销售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法国:咖啡香浓依旧

在法国,生活如果没有咖啡简直可以说是世界的末日到了。法国的咖啡像英国的下午茶一样飘荡着欧洲文明经典的醇香。1644年咖啡被带到法国,之后便大行其道,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咖啡文化。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不是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是散淡的态度和做派:路边的小咖啡桌旁看书、写作,高谈阔论,谈情说爱……本世纪以来,咖啡馆渐渐成了社会活动中心,被视为法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

土耳其:国粹咖啡遭冷落

据说,世界上第一杯咖啡是由阿拉伯人熬煮出来的,而土耳其则是欧洲人的咖啡启蒙老师,是他们把咖啡豆带到了欧洲。土耳其人煮咖啡的方法非常独特,他们将咖啡磨成细粉放入金属器皿中加水熬煮,经过几次沸腾,煮成香气四溢的浓稠状,才算大功告成。咖啡粉所要求的细度和咖啡入口的稠度均居各式煮法之冠。与土式沸煮咖啡大不相同的是,意大利的浓缩咖啡靠高压机器泡煮,只需20秒就能完成,在许多土耳其人眼中,这种速食法很不入流。

然而浓缩咖啡却成了土耳其咖啡馆和许多年轻人的宠儿,倒是土式咖啡受到了冷落。为此,土耳其国内还发生了一场围绕土式咖啡“国饮”地位的争论。

美国:茶、咖啡和可乐各有所爱

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而且饮茶方式没有英国和东方人那么讲究。美国人生活的快节奏使他们更青睐于冰茶、速溶茶等。随着绿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国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绿茶热”。

美国是世界上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喝掉了世界咖啡产量的1/3。根据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除了空气和水之外,咖啡位列美国人生活必需品的第三位。美国人喝咖啡同样是随性而为,美国咖啡馆像美国流行的快餐文化一样,大多体现了一种美国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

茶饮和咖啡都是美国的舶来品,而可乐则是美国的地道土产。可口可乐起源于1886年,它在二战中曾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士兵的士气,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经过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可乐更奇迹般地成为风靡世界的“球饮”,与牛仔裤和好莱坞一起成为美国的三大时尚标志。

日本:茶道文化空前繁荣

众所周知,日本的茶和饮茶习惯是唐朝时由中国传入的。“茶道”一词,也最早见诸于中国唐代史籍中,其含义为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日本人又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孕育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道。

今天,有500年历史的日本茶道迎来了空前繁荣。茶室、茶庭遍及日本各地,茶会充斥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千姿百态的茶道已成为日本美的象征,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据统计,参加茶道活动的日本人有500万之多。除了传统的茶室,日本还流行绿茶连锁店,它们的外表很像星巴克咖啡店,非常吸引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