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最新发现!

深圳确诊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RNA阳性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

此外,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刊登的一篇文章也透露,医生们在美国首位“新型肺炎”病人的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rRT-PCR结果阳性)。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型病毒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而此次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阳性,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映霞提醒广大市民,鉴于这一情况,市民在注意戴口罩的同时,也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钟南山:要注意粪便传染的可能性


记者留意到,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钟南山也提醒说,虽然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染,但要注意粪便传染的可能性。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钟南山:

我想假如没有跟这个患者直接接触的历史,或者直接接触的话,光是摸他用过的东西,一般应该不会传染的。没有那么严重,这是小概率事件。因为现在主要还是通过飞沫的传染。另外需要注意一下,还有可能是粪便的传染,这个是比较多的。但是你说他用过的东西你摸了一下,一般传染的概率是很小的。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什么是“粪口传播”?


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也叫做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比较常见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有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比如,农民用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如果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小伙伴们就会被感染。


切断粪口传播

将病毒“拒之门外”


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再次提醒广大市民

戴口罩的同时

要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如何科学正确地洗手

下面这些要记好!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01

PART

洗手时机很重要!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先来看看哪些时候必须要洗手吧!

  • 准备食物,接触生肉等;
  • 饭(进食)前便后,吃药之前;
  • 接触钱币之后;
  • 接触别人后,尤其是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前);
  • 做完扫除工作之后、处理垃圾;
  • 户外运动、作业、购物后;
  •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 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 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 接触宠物后。

准备工作不能少!

02

PART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搓揉时间至少要20秒以上。不能仅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

  • 如果使用肥皂,肥皂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如使用替换装,每次分装前要将容器清洁消毒;当皂液有浑浊或者变色时,应更换。
  • 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请留意产品说明中“开瓶后使用”的有效期,一般开瓶后的使用期限不超过30天;
  • 洗后的手不要在衣服上“蹭”干,提前准备好干手巾或烘干机


03

PART

洗手是门技术活——七步洗手法

1

洗手掌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2

洗背侧指缝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3

洗掌侧指缝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4

洗指背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5

洗拇指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6

洗指尖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7

洗手腕、手臂

最新发现!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洗手时千万要做这些事…

常见误区要不得!

04

PART


误区1

所有洗手液都能杀菌

洗手液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有杀菌作用。在抗菌杀菌型洗手液中,抗菌型有杀菌作用,但杀菌率比较低,一般是大于90%就可以起到抗菌作用,而杀菌型洗手液要求对目标菌杀菌率达到99.99%。

误区2

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洗手

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终会有物质留在手的表面,所以平常尽量少用,最好还是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此外,还有不少人就餐前直接用“省事”的消毒湿巾代替洗手。专家指出,湿巾不能代替洗手,湿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误区3

洗手液用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生怕洗不干净,所以按出大量洗手液在手上,洗的时候使劲揉搓。事实上,这样的深度清洁会损伤皮肤,使皮肤不但留不住水分,还更容易让病菌侵入。

误区4

用洗手盆洗手

很多人认为,使用洗手盆洗手,手也能洗干净。其实经过反复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根本达不到洗净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

误区5

洗手后用毛巾干手

洗手后应自然干燥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易使洗净的双手沾染病菌,更不要用公共毛巾。

误区6

晾完衣服不洗手

脏衣服和洗衣机里面的细菌,会在洗涤过程中沾染到衣物上。晾衣服的过程中,双手很可能沾上这些细菌,衣物经过紫外线照射最终能达到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