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跑過非典一線的記者建議:好!好!睡!覺

“開了十幾年車,我這可是頭一次大早上走前三門,見不到一輛車。”

說這話的是一位不知名的北京的哥,時間是2003年5月1日的清晨,位置是北京和平門。

站在北京剛剛飄過雪的空氣裡,和我們閒談的L君說,這是自己當天印象最深刻的幾句話之一。

當時還二十多歲,有些毛糙無知的L君正趕去天壇公園採訪。

面對新冠疫情,跑過非典一線的記者建議:好!好!睡!覺

北京小湯山醫院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非典疫情期間,和眾多記者一樣,L君以一名記錄者的身份,出現在人民醫院隔離區,宣武醫院非典患者轉院,北方交通大學封校,以及小湯山醫院等眾多後來為人們所熟知的抗擊非典疫情現場。

我們很想聽聽作為一名曾經意義上的“老兵”,面對疫情的個人化經驗和建議。

L君將自己當時曾被告知學習,以及和不少工作在防疫前方的人們的經驗做法梳理了一下。

首先,一定要遠離人群,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接觸,自我隔離。如果必須要進入公共場合,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準備。

少聚會,自我隔離是降低被傳染概率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每天奔赴採訪現場的L君從那時開始,養成了乘坐出租車必坐後排的習慣。

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儘量分散坐

,與別人間隔出空位。

在與他人講話交流時,最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2米以外會更安全。減少不必要的交談。

出門後,不論在何種場合佩戴口罩已經是不必說的常識。但是,至少要帶上一個備用口罩。如果發生口罩被他人飛沫噴濺的情況,要迅速更換口罩。在公共場合,避免摘除口罩。

L君那時每次去採訪場所,都要帶上三個口罩。

同時,要備好消毒紙巾和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產品。接觸傳播,是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因此,保持手部衛生很關鍵。

而且除了極少數人有條件,大部分人面部還是會有裸露在外的肌膚。長時間暴露的位置,儘可能用消毒紙巾擦拭清潔。

如果發現周圍有人一直咳嗽、打噴嚏,如無力提供有效幫助,迅速遠離,也避免為專業人員工作造成障礙。

第二,在疫情防控期間,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尤其重要。

如果可以,保證每次外出後都能進行沐浴。至少要對頭髮進行清洗,清潔口腔。

手機等帶出家的設備要用酒精或適合的消毒紙巾擦拭。

外出用衣物和鞋帽,最好不要和室內用品混放,或掛於陽臺通風日曬處。在家穿家居服。

每天要保持開窗通風15分鐘,但是不建議打開朝向樓房天井等相對密閉空間的窗戶。

要勤洗手,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等行為要剋制,這樣很容易把髒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

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結構,增加蛋白質食物比重。

L君說曾在採訪中被一位防疫專家打趣,“這種時候,你們這種年輕後生才好使。”年輕人體質好,抵抗力強自然有更好的防禦能力。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保證體質的前提。

重點來了!第三,好好睡覺,保持良好心態。

為什麼要把“好好睡覺”單獨拿出來強調?

“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週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2003年北京大學“抗擊非典勇士”,北京大學臨床學博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治指導專家薄世寧說。

抗擊疫情有力的醫療條件更多是被動手段,開始和最後,實際上拼的都是人體免疫力。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睏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

最近在生物體內發現了一種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

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心態會產生心理預期,疫情期間負向的心理預期對我們沒有什麼益處。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加強自我防護,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就是對國家最好的貢獻。

最後,多關注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小道消息謹慎聽取。

“你們媒體一定要及時客觀的把疫情防控信息告訴大眾。”這是非典疫情防控指揮領導當時對鳳凰衛視駐北京記者說的話,L君說這是另一句當天讓他印象深刻的話。

疫情發生期間,各種消息必定漫天飛,流言的出現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個體,對信息的接受一定要有甄別判斷。

主流媒體由於影響力和新聞素養,發佈的消息更加謹慎客觀,不會刻意情緒化與誇張描寫。

主流媒體新聞權威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自己的預期利益可能會與主流媒體發佈的基於公共責任的內容有所衝突,也不可忽視或者扭曲解讀主流媒體的新聞。

小道消息的產生成本極低,而且往往由於缺少背景信息,極易被各種曲解利用。

煽情化的小道消息往往更容易吸引非常時期慌亂中人們的注意力。

有些人,手機刷屏各路關於新冠病毒的消息,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惶恐中最忙碌的事,好像除了武漢肺炎病毒,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不值一談。

小道消息只會令恐慌情緒日益劇增,令人喘不過氣來,讓人混淆多少是關於肺炎病毒的理性認知,多少源於眾人的集體恐懼本身。

很多時候,恐懼源於人們對事物的不瞭解和不確定性,而非事物本身。一個人的成熟在於如何控制危機中的恐懼程度,需要淡定應對而不慌亂,全面考慮而不顧此失彼。

不過,有種小道消息卻要引起注意。那些產生在身邊的,且內容可能對自己產生直接影響的小道消息,要提高警惕,如果能夠求證內容的,要迅速驗證內容是否可靠並採取相應對策。如果是謠言,最好也能盡力幫助澄清。

本來從不吸菸的L君說,當年聽信老記者說抽菸吃大蒜防非典。結果非典疫情結束後,整個人由內到外散發了半年迷之蒜香焦油味。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