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孫子語出傷人,刺痛老人心

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剛生下來的他們,“潔白無瑕”,後面的種種表現與行為,很大程度來源於家長的教導與薰陶。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要想讓孩子能夠成才,要想讓孩子有一個比較正的三觀,有一個優秀的品格和性格,那麼還得從家長的教育做起。

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嗎?不料小外孫語出傷人

現在前段時間,劉老太太因為外孫的一句話,直接氣的摔筷子大哭一場。以前老太太活潑開朗,每天都要去廣場上跳一段舞,然後去和其他老太太趕集買菜,有說有笑的,十分和藹可親,可是最近幾天,卻總也見不到她的身影,原來整天把自己憋在家裡,鬱鬱寡歡。

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孫子語出傷人,刺痛老人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在前段時間,姥姥逗著自己四歲的外孫,尤其是自己給外孫買來的雞翅,看著孩子吃的那麼開心,於是就直接給外孫開了一句玩笑:“小濤呀,你是誰家的孩子呀?怎麼每天在我家蹭吃蹭喝?難道不害羞嗎?”

聽到姥姥的這話,這孩子也是直接脫口而出,回了過去:“我爸爸說了,你又沒有兒子,這些東西將來全都是我家的,根本就不叫蹭吃蹭喝,因為這本就是我的東西。”聽到這話,劉老太太瞬間愣了,當場氣得摔筷子,把雞翅全都給扔了出去,也沒有管孩子的反應,直接躲進屋裡哭泣。

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孫子語出傷人,刺痛老人心

自己的身體現在還算硬朗,早年因為沒有生個男孩,也沒少被村裡鄰居嘲笑。可沒有想到現在領著外孫,竟然聽到了這麼一番話,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還動著自己財產的“歪心思”,實在是太過於令人寒心。

孩子說的話當然是無心的,但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其實還是孩子背後的“父母教導不當”。如果孩子的父親教導得當,那麼孩子也不會說出這種“不孝”的話語,惹的老年人傷心流淚難過。

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孫子語出傷人,刺痛老人心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不教,父之過”,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傷到老人的心呢。

1.正確培養孩子,讓孩子學會感恩

首先父母一定要正確地培養孩子,讓孩子懂得感恩,不僅僅要感恩祖父母一輩,還要學會感恩父母。讓孩子清楚地明白,現在自己所擁有和享受的一切,並不是自己應得的,日後,也應該學會孝順和體貼。

姥姥逗4歲孫子:整天蹭我家飯不害羞?孫子語出傷人,刺痛老人心

2.培養孩子之前,自己的三觀要正

其實,正確的培養孩子有一個大前提,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那就得首先自己的“三觀”要正。

恰如同上述案例中所言,孩子的父親本就三觀不正,說出那番話語,又怎能教出一個好孩子?所以自己首先三觀要正,自己首先要孝敬要體貼,如此才能培養出來好孩子。

3.要清楚的明白,父母的,不等於孩子的

要讓自己的孩子清楚的明白,父母的東西,並不等於孩子的東西,自己的未來是需要自己動手去打拼的。有很多孩子都理所應當的把長輩的東西,都當做是自己的東西,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這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需要勞動和付出。父母的是父母的,孩子的是孩子的,這一切不是那麼的順其自然。

4.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還應該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只有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人格,才能讓孩子學會感恩,才能讓孩子學會獨立,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理解長輩的辛苦。

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容易,但是我相信,如果自己率先做到了這些問題,那麼根本就不用刻意培養。後天的薰陶,足夠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和高層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