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大族人家里,假如长子去世了,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利更大?

一双赶脚


说到财产和权力继承,我们最熟悉的便是古代王朝的传承,而绝大多数王朝的继承原则都是“立嫡立长”。事实上,在极为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嫡长继承制”不仅被皇室所推崇,同样被民间所普遍接受。

宗法制度下的“嫡长继承制”

在极为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宗法制是一种得到普遍推广和认同的制度,宗法制也就是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体制,作为血缘关系的直接提现,宗法制的继承核心,便是“嫡长继承制”。

而“嫡长继承制”的诞生则与古代的婚姻制度密不可分,因古代普遍推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于是儿子便也有了“嫡庶”之分,正妻所生者便为嫡子,而妾所生者则为庶子。而在继承关系中,首重“嫡庶”,次重“长幼”。

也就是说,要明确一个人在家族内部的地位和继承权,首先要看其是嫡出还是庶出,嫡出者地位和继承顺位永远要高于庶出者,嫡子于嫡子之间、庶子与庶子之间才存在长幼之分。如上图,继承顺位一般为“嫡长子>嫡孙>其他嫡子>其他庶子>庶长孙”。

长子去世之后,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

搞清楚了“嫡长继承制”原则,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分好几种情况,那就是长子和次子是否为嫡子的问题。

1、长子和次子均非嫡子。如果是这种情况,则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家族是否有嫡子,如果有那么自然还是以嫡长子为主,次子和庶长孙则要靠边;二是家族没有嫡子,那么毫无疑问,次子将成为第一继承人,庶长孙的顺位要相对靠后。

2、长子为庶子,次子为嫡子。这种情况下,长子的去世并不会对权力的分配和继承顺位有影响,次子作为嫡长子自然仍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庶长孙的顺位极为靠后。

3、长子为嫡子,次子为庶子。如果长子是嫡子,那么他去世之后,第一继承人自然就是嫡长孙,但是如果嫡长孙年纪太小或者没有嫡长孙,无法继承家业,那么也可能会由其他嫡子(非次子)来继承或者负责管理。需要注意一点,庶子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继承权的,只能辅佐嫡长孙。

4、长子和次子均为嫡子。这种情况下,按照“嫡长继承制”来说,第一继承人仍然是嫡长孙(不能是庶长孙),但是嫡次子的继承顺位同样很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嫡长孙相对年幼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家产之争。

△朱允炆便是典型的继妻之子上位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那就是续弦(继妻)的问题,按理来说继妻的儿子同样是嫡子。如果之前已经有嫡子嫡孙的情况下,但由于生母已经去世,继妻极有可能帮助儿子争取到继承权,例如朱允炆与朱允熥。


香茗史馆


先确定长孙的概念。这里有现两个看法:

第一个观点:所谓的长孙指的就是老大的儿子!也就是说老大不管多晚结婚,只要是他生的第一个男孩,那就是长孙! 老二的长子不管是比老大的长子大或是小,通通不能算是长孙!

第二个观点:长孙和长子长孙是两个概念,大哥的儿子叫长子长孙,儿子不管大小,其年龄大的的孙子为长孙。以前大哥不结婚,二弟是不敢结婚的,但是大哥未生儿子二弟确可以先生儿子。

中国法律长孙的定义是长孙是年龄最大的孙子,不一定是长子的儿子.长孙在法律中没有特别的权利和义务,和其他同辈孙一样。

古代对长孙的定义嫡长子是正房所生第一个儿子(一定是正房)地位很高,嫡长子是一个家庭爵位财产土地的主要继承人,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如周朝,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皇位,而其他儿子则封为下一极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爵位,其他儿子则封为士,依此类推,很严格的等级制度,直至平民。 嫡长孙是嫡长子的嫡长子,最大的儿子的最大的儿子不一定是嫡长孙,因为在封建社会,嫡系和庶系是有完全不同的地位的,他们是兄弟关系,但是更是君臣关系。


泰山木32140178


古代大户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子嗣众多,虽然都是亲兄弟但不一定是一母所生,古人讲究长幼有序,也讲究嫡庶之分,无论是继承还是当家都要按照顺序来。


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定是嫡长子,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孩子。


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合法妻子,正妻所生的孩子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在之后进门的都是侧室,侧室所生的孩子为庶出,较嫡子的身份就差了一层。



长子不一定嫡子,这种情况下长子的死对于家族权利影响不大。


面上家产分配嫡子和庶子是一样的均等分配,但实际上嫡长子还是拥有很多优势特权的,在名位继承上也是嫡长子优先。


古代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祖宗祠堂也是由嫡长子供奉,如果嫡长子早亡,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年,如果嫡长孙也已成年,那理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


至于族长人选可以让给年纪稍长一点的叔叔来当,毕竟家族事物错综复杂,有的大家族还有生意打理,年长一些的人处理起来更加方便。


如果嫡长孙未成年,那么继承家业的就由晋升的嫡次子来继承,所以无论是大家族还是皇室江山,继承人都必须是长子长孙。


皇室继承最有名的案例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不幸去世,当长子去世,别人都以为会传位给第二个儿子,可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却给了长子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王室严格遵循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当长子去世时,孙子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明代《大明律》记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官员享受世袭罔替有规定:


文武官员如果享受世袭爵位,必须按照继承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


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权利的向往都是趋之若鹜不择手段,每一个英年早逝的嫡长子都会引起一波争夺权利的暗流,有些人会在这变化中看到希望。


有书课堂


题主问的问题需要设定下,长子和嫡长子,次子嫡次子,我想应该是嫡长子去世,嫡长孙和嫡次子的权利了,这样才有戏剧冲突和矛盾,也能够吸引焦点。

古代三妻四妾,大家族子孙众多,只能在嫡子嫡孙中才会有这样的权利争夺,因为庶子没有这个权利。

好了,题中设定嫡长子去世,留有嫡长孙和嫡次子。宗法社会制度源远流长,从西周开始确立大宗继承制度,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明确说明了只有嫡长子才有家族的唯一继承权。次子哪怕是嫡次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那么如果嫡长子去世,没有留下嫡子那么继承权自然落到嫡次子身上。如果留有嫡长孙,那么继承权任然在嫡长子一脉,理应由嫡长孙继承。

这里小编有个有意思的情况,如果嫡长子留有庶子,没有嫡长孙,只有庶长孙,那么怎么办呢?小编认为,庶长孙可以由嫡长子妻子也就是当家主母抚养,升格为嫡长孙继承。理由是嫡长子一脉已经继承,即便没有嫡子,那么也应该在嫡子后代里选择。如果家族意见分歧较大,那么还真不好说由谁来继承了。大家怎么看待呢?



晚来风生活百态


1:传统观念,长房长孙(长子的长子又必须是第三代的老大)的位置更高,如果第三代老大不是长子的长子,则话语权比长房长孙降半级,实际会处在长子长孙和长孙身份之间的尴尬处境

2:长房长孙分家产参与儿子们同分,我爷爷去世分东西,就有人提议(例行提议,非临时提议)我爸兄弟4个加我大哥5个人参与分东西,我爸兄弟们当时无意见(放在现在估计行不通了),其它孙子木有机会。

3:在那个穷的,老子死了后代们穿不起孝服的年代,长孙和儿子们一起戴孝,其它孙子戴不起就没办法。

4:去年我四叔跟我告述,家族的一些公共事务因为说我大伯父不在了,应依次其他兄弟说了算,我告诉他,大伯父在时大伯父客观上有80%的决定权,其他兄弟三个有20%决定权,大伯父不在了,他长子有40%的决定权,其它三个兄弟有60%决定权,我四叔沉默良久,认可了我的说法。

实际上家族事务,我大伯不在,其它叔伯虽然有机会说话了,但是我大哥还是有一句话否决权,其它叔伯也只能牢骚抱怨。

3:家里我太爷、爷爷、我大伯依次是族长,大伯没了,我大哥(大伯长子)是公认名义上的族长,其它叔伯没有这种身份……

这是嫡长子传统在现在普通人家的现状。


神乎其技2015


针对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利更大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继承权来说明。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中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这个家族中的长子为嫡出;第二种是这个家族中的长子为庶出。在第一种情况中又有两种可能,一是长子去世前家族还没有指定继承人;二是长子去世前已被确定为继承人。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社会家族的继承制度。

在古代社会里,遵照宗法继承制度,继承时以嫡长子为先,如无嫡长子,则在直系子孙中依次确立继承人。嫡长子的身份确定准则为:如只有一妻而无妾,则以长子为嫡;如一妻多妾,则妻之子为嫡,妾之子为庶,是否为嫡长子看年龄。

由此看来,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在各朝也有相应的法律来支持,比如唐朝,嫡长子病亡或有罪,立嫡孙;无嫡孙,立嫡子同母之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不立嫡长者,徙一年。

所以,古代社会家族中的继承次序为(从高到低):嫡长子、嫡长孙、嫡子、嫡孙、庶子、庶孙。

其次,我们分别讨论一下长孙和次子的权利问题。

第一种情况,假如此家族中的长子为嫡出,也就是嫡长子。他在去世前并没有被确定为继承人且其子还小,按上述说法应该是嫡长孙来继承,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因为嫡长孙因太小而不能管理家族。

那么,这种情况下,继承人肯定会在其他嫡子中选年长者,如果这个家族中的次子也是嫡出,那人选必然是他,其权利也大于长孙。如果这个次子是庶出,而且还有其他嫡子存在,那他根本没有希望成为继承人,其权利自然不如长孙。

第二种情况,这位长子为嫡长子且在去世前被指定为继承人。这种情况完全按照宗法制度进行,即由他的儿子(嫡孙)来继承。那么,不管你次子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没有资格来继承,作为继承人的长孙权利自然大于次子。

第三种情况,假如长子为庶出且家族中无嫡子与嫡孙。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如果未确定为继承人且儿子很小,则次子权利大于长孙;如已被确定为继承人,则长孙权利大于次子。

第四种情况,假如长子为庶出且次子为嫡子。这种情况当然是次子权利大于长孙。如长子、次子都为庶出且有嫡子,那么长孙与次子无所谓谁的权利大谁的权利小,因为他俩根本没有权利。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古代的继承制度,虽然规定很细致而且颇为严格,但在具体执行中也有多般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因地制宜的。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封建家族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能更好的维护家族稳定。

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正是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总结。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很笼统,没有说出嫡庶之别,因此存在很多种可能。但不论什么情形,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野史也是史


古代继承的权重顺序是,直系,嫡庶,长幼。在继承时,直系先于嫡庶,嫡庶先于长幼。

如果长子去世,是长孙继承,还是次子继承,要看情况

如果去世的长子还未继承家业,且次子也为嫡出,那么嫡次子继承权先于长孙。因为长子未继承家业,所以父亲为家族源头,次子,长孙皆为直系,都是嫡出,次子年长,次子继承。

如果去世的长子还未继承家业,但次子为庶出,则应由长孙继承家业,因为长子未继承家业,长孙次子同属父亲的直系,但嫡庶先于长幼,所以由长孙继承。

如果去世的长子已经继承家业,那么次子无论嫡庶,地位都低于长孙。因为长子已经继承家业,长子为家族源头,则长孙为直系,次子为旁系。应由直系亲属优先继承家业。

以上是理论上的,但在实际中,立庶,立幼,旁系继承也时有发生。其实主要还是看家主的意愿,继承时,家主的遗嘱也是非常重要,不过遗嘱与继承权哪一个更重要就很难说了,几乎是同等重要,如果遗嘱与继承权所确定的继承人不同,那往往会引起极大的争斗。比如会遍请族老,请族中之人共同裁决,还可能闹到官府。如果是勋爵大家,甚至会惊动皇帝,由圣旨裁决。


茶渣儿


在古代,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没有什么财产,这样的话,后代谁的权力最大的问题,是不用特意考虑的,因为考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这种普通老百姓家庭,讲的就是公平。从吃饭到穿衣,儿子们都要一样。就算是修的房屋,也要修成那种对称的式样。左边有什么,有几间房。右边也要有什么,有几间房。将来给儿子们留下的财产才叫做公平。

(养儿防老,图取其意)

为什么要讲究公平了?因为古代的养老制度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也就是说,养老得靠儿女。只有在财产分配上保持公平,才不会授人话柄。否则的话,儿子们将来肯定会说,你不是对谁谁谁很好吗?你不是偏爱谁谁谁吗?好啊,那就让谁谁谁来养你吧。

如果实在子女太多,实在没有什么给子女的,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会更加照顾“幺儿”一些。毕竟“幺儿”的年纪最小,需要的照顾最多。同时,父母也主要和“幺儿”生活在一起。因此,相对来说,老百姓对“幺儿”更偏爱一些。

但是大户人家就不一样。而皇亲贵族,乃自帝王家里,则更加不一样。

大户人家,或者是皇亲国戚家里,财产是很多的。养老的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需要考虑的是,谁把它们的家业发扬光大?作为帝王,更需要考虑,谁能够守住江山,把江山千秋万代传下去。

从“守业”的角度来看,在选择后代人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三种品质:一是要有能力,二是要有德行,二是要能服众。

能力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户人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继承人一般都是些小孩子,没做过什么事情,因此,是看不出有什么能力的。因此,更多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德行。

(咸丰帝像)

古人认为,只要德行好,能力就好。道光皇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咸丰虽然有腿疾,又没什么能力。在狩猎的时候,他一无所获;道光病了,他除了流泪,什么主意也拿不出来。但正是因为这样,道光皇帝反而觉得他这是一种“仁孝”的表现,最后把皇位传给了他。

不过,所谓的“德行”,要看谁来理解。康熙皇帝的八皇子胤禩,他打猎的时候也舍不得打猎物。他对康熙也非常孝道。天遥地远给康熙送一对海东青去,但是,康熙却认为他这是虚伪的表现,认为他“柔奸成性”。

而且,皇帝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继承人。刘邦为什么要把皇位换给刘如意?刘邦有一句话,“如意类我”,刘盈不类他。要知道,刘如意还就是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看得出他类不类?很明显,这是主观判断。

正因为主观判断太多,所以,古代的帝王将相及大户人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不是主要考虑能力和德行,而是形成了一种标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如果嫡长子在,那不用说,嫡长子获得继承权。但如果嫡长子去世了,那么,长孙和次子,谁应该被立为继承人?谁应该获得更大的权力,当然也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的。

(刘邦像)

首先需要看他们是不是嫡出。如果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那不用说,肯定是嫡出的获得继承权,庶出的没有这种资格。

如果都是嫡出,就比较麻烦了。历史上在这个问题上,曾闹出过两次很大的乱子。比如“靖难之役”和“八王之乱”,就是在应该选择长孙和次子上,因为大家的认识不一致,最后引发了战争。

还有一些虽然并没有引发战争,但依然引起了颇多的议论。比如赵光义继位,而民间普遍同情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这种情况下,就主要是看选择的人。如果选择的人是皇帝,他会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朱元璋就选择了长孙,没有选择“次子”。如果是皇后,那样的话,她会主要选择自己儿子。毕竟儿子和自己更亲一些。比如杜太后选择赵匡胤去世后,让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窦太后也一度想要汉景帝立自己的弟弟为皇位继承人。

总之,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看人。在皇权社会,谁真正掌控了权力,就由谁说了算。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当今社会是一夫一妻制,所以没有所谓的嫡庶之分,但也有隐蔽的外室情况出现,她的孩子也会被称为私生子。

而在古代一夫多妾制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中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其中一条。

在古代社会里,很多朝代都会遵照严格的宗法继承制度,在继承时就要以嫡长子为先,如无嫡长子,则在直系子孙中依次来确立继承人。


对于嫡长子的身份确定的标准为:如果只有一个妻子而无其他妾室,则以长子为嫡;如一妻多妾,则妻之子为嫡,妾的儿子为庶,妻所生的年龄最长的儿子就是嫡长子。

在古代大户人家和王公贵族之家,男子一般都是一妻多妾,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多,但是正妻地位肯定会比妾的高,她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不管年龄是否比其他妾所生的孩子长幼,都称之为嫡长子。嫡长子的地位高于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嫡长子是一个家庭爵位财产土地的主要继承人,况且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不管嫡长子是否是一个贤能之人,家族的权利都应该嫡长子所继承,这就是所谓的“立长不立贤”。

大户人家的名位一般就是祖宗牌位和族长,祖宗牌位应该都交给嫡长子供奉,那么族长之位也应由嫡长子继承。


但是如果嫡长子先于他父亲去世,那长孙和次子谁将会继承家族的爵位和权利呢?

如果嫡长子先于父亲去世,并且没有被指定为继承人。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家立业。如果嫡长孙也已经成家立业,那理应由嫡长孙继承嫡长子来供奉祖宗牌位,并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和爵位。

如果嫡长孙太过于年幼,而嫡次子已经成家,则可能由嫡次子来供奉祖宗牌位和继承爵位。但是如果次子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并且还有其他嫡出的孩子存在,那人选一定是嫡出者,庶出的孩子不管年长与否,都没有被选为继承人的资格,其地位是不如长孙的。

长子为嫡出,已经被指定继承人。在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宗法制度进行,即由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来继承。那么,在此情况下不管你次子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没有任何的资格来继承,作为继承人的长孙的继承权利自然要大于次子。


这种宗法继承制在皇室家族也尤为重要,并且每位权利主都以此方法来挑选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在挑选皇位继承人时就严格遵照嫡长子继承制来挑选的继承者。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嫡长子,而且还是朱元璋一心栽培和重视的继承者,但是作为皇太子的朱标英年早逝。备受打击的朱元璋只能面对现实,重新在朱标的儿子里面选择继承人。当时,朱标的长子已经早故,所以就立其次子朱允炆为皇长孙,也就是朱元璋皇位的继承者。


由此看来,嫡长子继承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严格执行中也有多种变化,很多时候都视情况而定。

用最严谨的方法指定,能够更好维护家族稳定的继承人。这就是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历来现实


古代社会是宗法制社会,其中有一条最为关键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由嫡妻所生,其他妾室所生的儿子就算比嫡长子大,在财产和爵位继承上嫡长子依旧拥有优先权。


题主提问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模糊了,没有标明长子,次子,长孙是否嫡出,如果他们都不是嫡出,那么在家族权力上面,他们都没有发言权,一切都是嫡子一脉说了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和次子刘盈,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次子刘盈是嫡出,也就是嫡长子,所以在后来的皇位继承方面,刘盈拥有优先权。

至于再牵扯到其他方面,题主的提问就更加的模糊了,不过有一条谁是嫡出,谁就拥有更大的权利。

当然若是理想条件,题主提问的次子和长孙都是嫡出的话,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孙依旧拥有优先继承权。这个在历史上也有明显的例子,朱元璋本来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谁知白发人送黑发人,朱标先朱元璋去世,这时皇位传承,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选择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

另外再说一下古代的继承顺序,有一个原则立嫡立长不以贤,立子立贵不以长,其顺序为嫡长子最先,嫡长孙次之,嫡长孙同母弟第三,嫡长子同母弟第四,若是父亲续弦的话,接着往下排,没有嫡子之后再考虑庶子的继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