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印度兩年一度的陸海軍裝備防務展於當地時間本週三在勒克瑙(Lucknow)正式開幕,這是印度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國際防務展,相當於印度版的珠海航展,多達856家印度防務公司也將在展會期間展示其產品,其中就包括印度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生產的QRSAM地空導彈。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巴拉特動力的QRSAM地空導彈是印度第二代自行研製的中程防空導彈,第一代是仿製蘇聯SA-6的“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QRSAM也是繼阿卡什之後印度最重要的國產防空導彈項目,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下屬位於海德拉巴市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導彈研究中心牽頭研發,號稱印度版紅旗-16。 圖為“阿卡什”防空系統。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QRSAM號稱“具有全天候和全地形適應能力”的新一代高機動野戰防空導彈,最大射程約25-30公里。 QRSAM的實際研製工作早在2007年就已經展開,由於性能指標過低,還曾出現印度陸軍中途單方面停止合約的鬧劇,印度陸軍希望能在3年內獲得一款廉價的中程防空系統,並且撥款47.6億盧比(約合4.7億元人民幣),但項目燒完錢後卻始終沒結果,最終在歐洲導彈集團的技術支持下才得以繼續。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QRSAM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利用中距離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來發展,最早盯上的是歐洲導彈集團的“流星”超視距空空導彈,原本計劃藉著引進“陣風”戰鬥機的東風一起買過來,但最終沒有和歐洲人談攏。QRSAM最終決定以印度國產的“阿斯特拉”中距空空導彈為基礎進行研製。相比仿製出身的“阿卡什”,QRSAM的起點高很多,最重要的進步就是導彈採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末端不需要火控雷達引導,抗干擾能力和系統抗飽和能力更強。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2017年6月,QRSAM進行了首次實彈發射測試,並在同年的7月和12月進行了兩外兩次試射,其中12月22日的測試中,導彈在起飛1.5秒內遭遇湍流導致導彈失穩墜毀,調查原因顯示是導彈的執行系統沒有響應軟件的修正指令。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2018年4月9日,QRSAM在印度奧里薩邦巴拉索爾的綜合試驗靶場進行第四次試射,但最終再度失敗。據內部消息顯示,這次導彈雖然發射成功,但在飛行過程中突然發生彈體翻滾,最終落入孟加拉灣。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2018年8月4日,QRSAM在奧里薩邦海岸綜合導彈測試場再次進行試射,這次導彈升空後準確擊中了無人機靶標,這是該型導彈五次試射中第三次成功,也是首次參與實彈打靶即宣告成功。

研發13年才打過一次靶,五次發射僅三次成功,印度實力證明有多坑

如今QRSAM已經燒完了差不多5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另外再和法國的導彈合作技術轉移中也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代價,但QRSAM的研發才剛剛進入後半程,即便能夠順利走完下面的路,服役也吃吃看到時間表,不過QRASM才區區研發13年,相比“阿卡什”的30年還早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