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宅在家裡孩子生活怎麼安排?家長不著急,給娃安排好作息

現在疫情防控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大家是不是都有配合防疫工作,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面呢?

長假宅在家裡孩子生活怎麼安排?家長不著急,給娃安排好作息

平時可能都想有閒暇的時候待在家,陪陪家人,可是真的閒下來之後,又有很多人不適應,不過大人有自制力可以合理的安排我們的作息時間,可是小朋友們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幫忙安排,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給兒子的作息安排:

8:00-9:00

8點起床,趁著放假在家這段時間,儘量的讓孩子自己鍛鍊穿衣服,平時上學時,時間都比較急,一般都是我和老公幫兒子穿,趁著這段時間讓他自己好好練習練習,起床後自己入廁洗漱,然後喝杯溫開水後再吃早飯。吃飯時培養孩子的一些良好的進餐習慣,飯後讓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幫忙擦桌子等等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

9:00-10:00

早餐後,我們一般會先溫習一下前一天學過的內容,一般都是古詩詞,識字,單詞……,一般都是以提問,和家長搶答的形式,這樣孩子的參與度比較高,比較感興趣。

溫習之後會帶兒子玩一些小遊戲,或者是做一些生活小實驗,如果家長不知道玩什麼,可以去網絡上找一找,上面有很多適合孩子們剪紙,摺紙的小遊戲還有很多孩子們感興趣的小實驗。總之就是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這種方法,孩子們還是比較喜歡和能接受的。

10:00-11:00

遊戲過後,稍作休息,洗洗手後吃點水果,然後會給兒子出個主題,讓兒子畫一副畫,每天都會畫一個主題,如果孩子有想法就讓他自己發揮,畫完之後再給我們講講他都畫了哪些內容,為什麼要畫這些,這些都代表了什麼?

其實你能從孩子們的畫中讀出很多東西,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個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儘管他們畫的可能不好,可能不像,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他能坐的住。二,就是通過畫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長假宅在家裡孩子生活怎麼安排?家長不著急,給娃安排好作息

11:00-13:00

這個時間,我們家一般都是自由活動時間,我會盡可能的在我做飯的時候,帶著兒子一起,如果他願意動手,就幫我在廚房做一些小事,如果不願意,就會跟著爸爸在家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老公專門學了一些適合親子做的運動,兩個人每次也是玩的不亦樂乎。

到了要吃飯時,會讓孩子幫忙分碗筷,端盤子,還是儘量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飯後,會給孩子播放一些繪本故事或是兒歌。

13:00-15:00

這個時間是午休時間,讓孩子用淡鹽水漱口,然後獨立回臥室睡覺!孩子剛開始的時候不太願意睡午覺,自己在床上看繪本或者是玩一些貼紙遊戲,但我們的宗旨就是午休時間,儘可能的休息,如果你不休息,一定不要打擾到別人!

15:00-16:00

午休起來後,自己穿衣喝水,適當給孩子補充些VC,孩子自己玩一些小顆粒的組裝玩具。

16:00-18:00

這個時間,我和老公一般都是給孩子準備一個要學習的內容,然後通過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比如說如果是加減法,我們就會準備一副撲克牌(>10的部分不要),準備好要得到的數字(比如說要得到7),然後是每次每人任意出一張牌,只要出現了可以得到7的兩張牌,就要快速的搶回來,出完手中的牌後,看誰得到的多,誰就贏,然後下一把就會換別的數字!

如果是識字或是單詞,我們先一起準備素材,準備兩種卡片,一種卡片上寫著單子或是漢字,更一種卡片上畫上簡易畫,遊戲中當單詞或生字與簡易畫對應的時候,能夠正確的讀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兩張卡片,遊戲結束後看誰得到的卡片多,誰就贏。

在這些遊戲中,如果兒子贏了的話,會得到相應的點卡,點卡集到了一定的數量,可以找我們換玩具或是零食,哈哈哈,沒錯啊,這都是我的套路。

長假宅在家裡孩子生活怎麼安排?家長不著急,給娃安排好作息

18:00-19:00

晚飯時間,還是和之前一樣,儘量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培養良好的小習慣。

19:00-20:00

終於到看電視時間了,兒子最喜歡的項目啊(不過我一般也會套路兒子看這些詩詞大會什麼的),不過我們一般就是半個小時的時間,剩下的時間還是做一些簡單的室內運動

20:00-21:00

先是要給兒子興趣班的作業打卡,然後就是我們家的下棋時間,五子棋,飛行棋,鬥獸棋等等,主要是孩子很喜歡,玩的不亦樂乎!

21:00-21:30

自己洗漱,洗內褲,洗襪子,雖然他洗之後我和老公都會再返工,但是還是再堅持讓他做。

上床後一般我和老公會給他讀一個繪本,然後捏捏脊,跟老師上班幼兒情況就關燈睡覺了!

長假宅在家裡孩子生活怎麼安排?家長不著急,給娃安排好作息

最後在這裡,還是要多提醒大家幾句,防疫在家一定要提醒幼兒勤洗手,多通風,多喝水。儘量的多陪陪孩子,少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保護好眼睛。不能外出就多準備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遊戲,再遊戲中學習,讓孩子們體驗一個不一樣的過年方式吧!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