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有几分真几分假?

文史不假


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有几分真几分假?

吴三桂(1612年一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字月所,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未清初著名军事家,著名的汉奷,吴周政权的建立者,吴周太祖。

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萌袭军官。

明祟祯时为宁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

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封西王。

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

1673年,发动三藩之乱。

1678年3月23日(农历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应天府”,大封百官诸将,铸“昭武通宝”、“利用通宝”。

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夜,因患重病在衡州(今衡阳市)驾崩。

其孙吴世潘继皇帝位。

明未任山海关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

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招他归降。

吴三桂受降后,率军入京朝见李自成的途中,得知父吴襄被“夹打要银",爱妾陈圆圆(沅)为刘宗敏所夺,一怒而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于是亲率数万大军前往平叛,吴三桂无奈,只得向清军求援。

清吴联军取得山海关之战的胜利之后,多尔衮立即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李自成败返京城后杀了吴襄及吴家老小三十余口,并悬首城上。

吴三桂怒不可遏,遂为清兵先驱,攻打陕西、四川等地农民军。

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地区,杀南明永历帝。

后奉清政府之命镇守云南,手握重兵,形成了割据势力。

清康熙为了加强统一,实行撤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乱,自称周王。

康熙十七年在衡州(今衡阳市)称帝,不久病死。

吴世璠继位,后为清政府所灭。

从以上的历史记载中平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是接受了李自成招降的。

吴三桂了降清其实是为李自成所逼,不管怎么的,李自成不应该对一个归降将领的家属下手,你想李自成逼打吴三桂父亲的做法实属太过分了,这种做法是任何一个做儿子的都无法接受的,咱们换个角度来讲假如你是吴三桂,你也绝不会忍声吞气的。

而最不应该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而刘宗敏的做法实属士匪行为,我想天下有志气的男人都是不会咽下这口气的,非得要了你的命不可。

李自成当时也可能更本没把吴三桂放在眼里,也就是他的低能思维和表现从而促成了清兵入关,最后入主中原的建立了清王朝,其实帮助清兵建立王朝的最大推手,就是李自成,更不应该的是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及其家人三十系口,几乎是灭了满门,世上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这种事情搁谁身哪都会拼了命也要报的。

吴三桂的举动并非全是因为陈圆圆,而是综合性的暴发,当然了也有陈圆圆的部分因素,我设想,如果就陈圆圆这一个事情,做为吴三桂应该是可以忍的,主要冲动的原因还是李自成对他父亲的不敬,分开来分析的话各占一半,所以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应该是真的。


与风互语


哪有什么“红颜”?明朝文士们有个寡廉鲜耻的特色,窝囊废们扛不起责任来,有什么倒霉事,就赶紧往女人身上一推。


陈圆圆又不是大明朝的女皇,从来没有当朝坐殿,她也不是崇祯的娘,能搞个垂帘听政,明朝覆灭还要千方百计赖上人家,可见明朝的风气已经堕落到何种程度。

话说回来,要真是陈圆圆当皇帝,这个垃圾朝代还未必能亡。

吴三桂就是个倒霉蛋。 摊上崇祯这么个皇帝,他最恨的就是大明王朝了。

明朝的覆灭,在于民心,在于“天意”,上苍已经安排好了明朝嗝屁的整个步骤,滴水不漏、环环相扣,而崇祯也不负重托,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驾驶着明朝这辆残破的马车奔向了绝路。

咱们来回忆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设计之精准,毫无瑕疵,简直令人震惊。


一、先看清朝这边

其实,清朝压根就没做好接盘的思想准备,皇太极根本就没想着要掐死明朝。甚至直到后来多尔衮带着顺治进京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一切居然都是真的,一行人提心吊胆,还琢磨着万一发觉苗头不对,就迅速跑回去。

那时候,清朝也好不到哪里去。皇太极非常渴望与明朝议和,提出的谈判条件是一降再降,甚至为了能够谈成,皇太极宁愿放弃帝号,重新称汗,当时连清朝的汉臣们都觉得难以接受。

但崇祯悄悄议和的事情在明朝被泄露出去,为了保卫那张不值半毛钱的脸皮,崇祯杀害了替罪羊陈新甲,和谈告吹。

谈和不成,边境线上驻守的辽东军队就无法撤回到内境参加剿灭农民起义军。这些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后来基本上就白白送给了清朝。

皇太极死了,豪格没有继承大统,清朝内部为了继统发生了内斗。通过各方妥协,幼年的顺治上位,多尔衮独揽大权,清朝避免了内部分裂。

为啥清朝能够很迅速就解决了内部的乱局?因为明朝这个强敌在侧,和议没有达成,自然是就是敌人,想不团结都不行。

假如明朝先前能与皇太极的议和谈判成功,清朝还麻烦了。暂时没有了外敌,各方势力就肯定集中精力进行内斗,豪格和多尔衮之间是势均力敌,这要斗起来,可有的好折腾,等到决出雌雄来,也元气大伤。

所以说,是崇祯挽救了清朝的分裂。

二、再来看李自成

孙传庭带领的那支部队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支精锐兵团了,假如孙传庭不死,率部固守潼关,那么李自成是绝对不敢兵进京师的,把自己后背留给孙传庭?李自成想都不敢想。

崇祯显示了他的神奇,崇祯屡次下旨催逼孙传庭出战,孙传庭拼命解释,现在这支部队后勤、装备和训练都远远达不到作战要求,需要再等几天。但崇祯大怒,严词申斥,把孙传庭逼到战场上去了,想不死都不行。

第一次没有搞死,崇祯第二次再搞,终于把孙传庭给干掉了。

李自成也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哇,居然把他这辈子闻风丧胆的大魔鬼都干掉了。

其实,李自成也没有做好接盘的准备,他也没想着要放倒明朝,但孙传庭这一死,李自成向外伸了伸触角,想威吓一下明朝不要来收拾自己,没想到明朝守将居然开关投降了。

当降军的数量超过了自己的掌控,李自成就被架到火上了,想抽身也难,一个内乱,就足以让他万劫不复。李自成也只能率着这些部队直趋京师。


三、再看大明朝廷

假如崇祯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事情反而简单了。崇祯跑到南京去还能重新搭台,重新组建政府。关外的清朝仍然是“辽寇”,李自成仍然是“流贼”。清朝要想入主中原,得先过李自成这一关,同理,李自成想坐上金銮殿,也得过清朝这一关。这个包袱就甩出去了。

哪怕崇祯放出去一个儿子,跑到南京了,事情也还是有转机的。至少,和南宋一样,南北分治的局面就形成了,而且明朝当时的情况可比南宋要好得多。

崇祯比较神奇,就这么死等着,一窝子都被端掉了。


四、主要说说吴三桂

如果崇祯早点把吴三桂调回京师,事情仍然有转机,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是当时明朝最能打的一支,不说是消灭李自成,打个两次击溃战,把李自成的前进扼制住,李自成也就顺坡下驴,回他的陕西当大王去了。

但崇祯他是磨磨叨叨地耗洋功,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是他想“君王死社稷”?屁,他早就想调回吴三桂了。

但是,要把吴三桂调回来,关宁肯定丢。谁来负这个“失地”的责任呢?崇祯他不想负,想让大臣们提出来,然后他装作万般无奈的样子批准,然后局势稳定了,再以“失地”为罪名,卸磨杀驴。

这不是王八蛋吗?

明朝这帮大臣们再愚蠢,也不能上这个当啊,刑场上陈新甲的血迹还热着呢!

于是,大臣又踢皮球,把决策还给崇祯,崇祯又不肯,双方就扯开淡了。一来二去,李自成的脚步越来越近,再想张罗吴三桂回来,晚了。

李自成逼近京师,崇祯终于坐不住了,面子也不要了,星夜派人去调吴三桂。

这个时候,吴三桂可不能星夜回援,谁也不是个傻子,当初袁崇焕勤王去得挺快,剐了。 孙传庭勤王也不慢,下了三年大狱,耳朵都折磨聋了。还有个唐王朱聿键,上次京师被困,唐王召集了一帮人马去救,被崇祯下旨勘问,废为庶人,关进了凤阳大狱。

如果此时崇祯撒腿就跑,吴三桂可就好办了,有多种选择,可以进京全权组织京城的防御,立下不世之功。吴三桂还可以随后向南,保驾南下。

哪怕是崇祯放走一个儿子去了南京,吴三桂也好办,他要随着去了,完全能够把南京那帮大臣和军阀们镇住。

神奇的是,崇祯没跑,一窝子都没有跑。

李自成进京,崇祯吊死,吴三桂的老爹下了大狱,家产被掳掠个精光,小老婆也被人家霸占了。


摆在吴三桂面前有几条路:

1.忍受奇耻大辱,跪降李自成。

然后呢?被剥夺兵权,封个绿帽子闲官,忍气吞声地缩进壳里。哪位看官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2.回山海关,内抗李自成,外抗清军。

除了全军战死之外,还能改变什么?所谓的气节保住了,但明朝照样得完蛋,清军也照样能进关。

3.到南明去扶持那个假货阿斗。

这个更不可能,实在是太遥远了,军队的给养怎么办?到哪里补充?估计这支部队就像沙漠中的小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

按照吴三桂当时的处境,选择起来确实非常艰难,相对来说,投靠清朝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这汉奸的名头,就给逼着戴上了。其实说个客观的话,明朝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几个又是干净的?这帮家伙,就欠李自成收拾。


也有人说,可以假意降清,到了南方以后,找到永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基本上没戏。

或者到登州夺取船只,杀到日本去?

确实很难拿主意,哪位能设身处地,来给吴三桂指条明路呢?


馋嘴肥猫铲史官


"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吴梅村的猜想而已。吴三桂作为山海关总兵,是不缺女人的。吴三桂再喜欢陈圆圆,也不会不顾自已的声誉和自家性命。后来的事实证明,吴三桂是个冷血的人。李自成在阵前当着吴三桂的面要斩他的父亲吴襄,吴三桂竟无动于衷。对父亲尚如此,何况对一小妾。后来陈圆圆出家为尼,侧面印证了吴三桂不是重情之人。


和古人谈心


如果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他的名声会好吗?投降一个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人,他还算男人吗?更为天下所不齿。

吴三桂和满清征杀多年,守住山海关,使清军不能入关。他手里的八万兵都是精锐,可如今前有清军,后有李自成,都想吃掉他,只好投满清了。


厚道907


甭管真假,只看结果,反正联合起来把它灭了是真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