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記錄|龍崗發熱門診醫生的24小時

“非典的時候我在上大學,能做的貢獻有限,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我也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有基礎知識和工作經驗,想投入到這次的戰鬥中,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何海濱說。

何海濱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脾胃科的一名醫生,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中,他主動請纓去發熱門診工作。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7點,

何海濱來到臨時更衣室進行更衣。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為了疫情的防控,當前,醫院用集裝箱在門診樓外側搭建了發熱門診,診區分為汙染區、半汙染物、清潔區。診室是汙染區,清潔區則是醫護人員24小時值守休息的地方。

當前,何海濱和另一名醫生每人24小時值班,相互交替直至14天,他們的工作才算完成。

從清潔區到汙染區,何海濱要進行一級防護,他要戴上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穿上外科手術服和膠靴。

“採集患者咽試紙的同事,穿的是三級防護,就是你看見的那種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何海濱解釋,儘管他不負責採集咽試紙,但是患者喉嚨疼,他也會看一下喉嚨。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我們是醫生,某種程度也是心理諮詢師。很多人來到發熱門診,特別是疫區來的人,都很緊張、焦慮,我們要緩解他們的情緒,鼓勵他們。”何海濱說。

下午3:00,

何海濱來到臨時搭建的醫生辦公室,桌上同事幫忙從食堂打來的湯粉早已經放涼。這碗簡單的湯粉,便是他的午餐。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我沒告訴妻子我來發熱門診了,怕她擔心。”提起家人,何海濱有點不好意思,這個新年,他在家呆了3天就回來上班。“把孩子交給老人,我又是一個單身漢,可以到一線。”

何海濱說,雖然自己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但是他並沒有想太多“萬一感染了會怎麼辦”,“我沒有基礎疾病,也還算年輕,醫院也做了很多防護措施,所以不太擔心。”

空閒時間,

雖然沒有患者前來就診,但何海濱也絲毫不敢懈怠,他坐在電腦前反覆地觀看防護視頻,將各項防護措施熟記於心。“做好防護措既是自我保護,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保護”。

何海濱與同事們來到值班室門口,一起討論著這些天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及發現的問題,並探討解決的方案。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傍晚,

經過一天的勞累,脫下防護服的何海濱終於可以休息了。

這個簡易搭建的集裝箱,臥室不足5平方米,狹小的空間僅僅擺得下一張床和一張桌子,這裡成了何海濱臨時的家。“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自身可以克服。”何海濱說,不要把這些都想得太偉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和責任,他只是在完成他的本職。

翌日清晨,

何海濱結束了24小時的值班,他和接班醫生詳細地進行交接班,臨走時還不忘叮囑接班醫生做好防護。

回到臨時宿舍,何海濱將在隔離區度過24小時候後,繼續24小時輪班。他忍不住翻看女兒的視頻,家人是他的牽絆,也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疫”线记录|龙岗发热门诊医生的24小时

“我的妻子,也是醫生,她在另一個城市工作,也是年初二就開始上班了。”何海濱說,正因為妻子忙,他在簡易集裝箱跟家人視頻的時候並沒有被懷疑,關於在發熱門診工作的事,“打打馬虎眼也就糊弄過去了。”何海濱說,等到14天的值班結束,進入14天隔離的時候會告訴妻子真相,“我相信她會理解。”

【撰文】黃詩妤

【通訊員】何逸瑤 劉如夢

【作者】 黃詩妤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