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文丨圖圖爸爸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感到特別的辛苦,明明自己給孩子設立的方向是這樣,但孩子他們又會選擇相反的方式。

加上父母又不能以一種較為暴躁的方式去批評孩子,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在孩子耳旁訴說。

最為重要的是,這樣的說教沒有任何的作用,甚至會讓孩子越來越放肆,做出讓父母匪夷所思的行為。

等到最後父母沒有辦法,只能說一句“這孩子真不聽話!真不懂事!”實際上,有些時候就是在父母長時間的說教之下,使得孩子和父母的溝通變得越來越不融洽,甚至也不願意聽從父母的話語,那麼聰明的家長又是怎樣做的呢?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最近豆瓣評分9.6的這樣一部動畫片風靡全球,它的名字叫《瑪莎和熊》。聽名字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或許是一個人類和動物的相處模式。

相比於我們之前所看到的一些人與動物相處的動畫片,它裡面所富含的教育意義更加深重。

不僅僅孩子在看的過程之中會收穫很多,父母如果能夠真正的理解熊本身的角色,或許也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一定的啟發。這部動畫片還被翻譯成30多國語言全球傳唱,已經展現出來它親子教育方面的巨大能量。

為什麼《瑪莎和熊》這麼受人歡迎呢?在我的心目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異常深刻。

瑪莎後來和熊已經相處的非常融洽,加上熊本身表現出來的特徵也比較溫順溫柔、耐心,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瑪莎在熊這裡其實都是極其任性放肆的。

後來有一次熊和瑪莎一起學習,當時有4個計數的蘋果放在桌子上,本以為瑪莎會非常開心的算術學習,但不曾想大熊一轉身,瑪莎將4個蘋果都吃掉了。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相信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都感到十分的鬱悶,同時又覺得在自己生活中,也曾發現過。我們在教育孩子之時,總是會希望他們能夠按照我們的思路走下去,不至於因為走錯路而感到後悔,或者表現的不優秀。

就像上面給孩子五顆蘋果讓他計數,本來是想讓他能夠好好的學習,不曾想卻有這樣的動作出現。

確實很多孩子在寫作業學習過程之中,他們總是會被外界的事物吸引,不管是一個小橡皮,還是一盤水果又或者一杯牛奶。

長時間如此,孩子的注意力也被轉移,他們周圍的環境展現出來的狀態,不能讓他們集中注意力於學習,自然而然未來就會表現出來差勁的狀態。

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難道能夠學得更好嗎?自然而然是不能的,當然我們也需要反思是不是在這個階段,孩子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之上,而是我們在逼迫孩子不斷的成長。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01、父母的逼迫,只會迎來孩子的搗亂

每到放寒暑假的時候,很多父母也會考慮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補習班,希望他們能夠在來年考取更好的成績,表現出了優秀的狀態,但實際上最後的結果都是差強人意。為什麼這樣說呢?

記得我家孩子三年級的時候,期末考試成績特別差,已經退到全班倒數十名左右。

後來看不下去,就想著給孩子報一個補習班好好學習,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改變?

諮詢了一個比較厲害的老師,給孩子報班也花費了大價錢,本以為孩子在下一年考試成績一定會變化,但沒想到的是孩子考到了倒數第一。

最後詢問老師,才知道孩子平時上課基本上從來都不會按照老師所設立的計劃走,而是按照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加上老師對於他的批評,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簡直調皮的不得了,看到這樣的情況,讓人感到十分的心焦。

等到四年級的時候,成績再爛,我們也沒有管過,當時還感嘆過“這孩子就不是一個學習的料”。

當然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忽視的舉動,讓孩子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或者感受到了我們對他的失望心情,之後他就表現得非常努力。

從四年級之後開始轉變,一直到初中,每一次都有明顯的進步,現在成績也是越來越好。

相比於之前我們一直追在後面說“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狀態,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確實讓我感到十分的開心、欣慰。

後來和丈夫聊天的時候,才認識到這或許就是逼迫,與未逼迫之下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差異。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知道,孩子在三歲以後,他們會進入執拗敏感期,這時候就會開始和父母進行一定的抗爭。

也就是,他們自我意識、自我判斷、自我能力的一種展現,慢慢進入青春期之後,這樣的反抗狀態更加明顯。

與其和自家孩子反目成仇,還不如以一種尊重的姿態去和孩子相處,畢竟我們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家孩子好,為什麼不能遵循他的發展規律呢?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02、父母要知道:聽話的孩子或許會成為一個“弱者”,尊重孩子更重要

父母希望自家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是我們不可爭議的。可是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好,父母難道不應該由孩子自己來選擇嗎?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像自己所設立的計劃那樣發展,為什麼不尋找一個機器人呢?

孩子有自我的意識,自我的想法,他們不可能完全按照爸爸媽媽的想法去過完自己的一生。

就像上面《瑪莎和熊》表現出來的狀態一樣,其實大熊和生活之中很多父母的差距比較明顯,這也是瑪莎和熊風靡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不管瑪莎做了什麼事情,大熊最後都是以一種較為尊重的態度,而不是隨意的去批評瑪莎。

因為他明白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本身的狀態就是這樣,加上孩子年紀小不懂事,總是喜歡不斷的探索,所以調皮搗蛋,把爸爸媽媽所設立的計劃全部打亂也是常態。

一隻熊都能懂得的道理,作為父母為什麼不明白呢?雖然在現階段尊重孩子很有可能使得孩子變得極其放鬆任性,身上具有一些不好的品質,但是長時間的引導、尊重或許才能讓他們醒悟,發自內心的改變身上的錯誤缺點。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03、逼迫只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促使孩子不斷進步,父母得學習

當然所謂的逼迫以及尊重都不是一個絕對性的詞語,它所展現出來的狀態,我們也可以進行一定的量化區分。

適度的逼迫,適度的尊重才能促使孩子不斷的進步,但是作為父母,內心當中一定要有尊重這兩個字,必須認識到它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那麼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在尊重孩子的條件之下,促使他們不斷的成長進步呢?

1)詢問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孩子具有表達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所以不管爸爸媽媽問什麼他們也能回答出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去尊重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話,在給孩子做決定之前,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夠詢問孩子這樣一句話:你想要的是什麼?你喜歡什麼樣的?你希望現在怎麼做?

簡單的話語就可以將主動權交給孩子手上,自然而然他們的說法也會使得他們的行為更堅定。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2)控制住自己管控的慾望

在孩子三歲以後自我意識就比較明顯,或許有一部分父母會說“這時候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能決定大部分的問題”。

事實也是這樣,那麼等到孩子十歲以後,對於外部世界的瞭解,已經超出了常有狀態,那麼孩子就有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父母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夠明白,在孩子三歲以後,我們就應該以一種尊重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而不是管控命令。

等到孩子十歲以後,父母只能做輔助,控制住自己想要給孩子下達命令的慾望,以尊重的態度應對他們的想法。

《瑪莎和熊》:逼迫會讓問題更明顯,“尊重”或許能促使孩子進步

3)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氛圍

孩子本身的學習也需要父母提供相應的條件,畢竟他們沒有能力,讓自己所生活的狀態發生一定的改變。

就像上面所說的,大熊想讓瑪莎去學習算術給她準備了5個蘋果,這也是很多父母經常會做的。

但是我們也要思考是否會打擾到他們學習的狀態,或者說現階段孩子是否適合學習?簡單的思考,詢問內心的答案。

和孩子的想法進行一定的匹配,必然而然能夠促使我們做出最好的選擇,這種良好氛圍的營造也會促使孩子未來變得更成功。

在孩子成長路上,父母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比較明顯。我們不要忽視自己在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之中所發揮的作用,但是也不應該過分的重視。

我們是孩子的引路人,引導他們不斷的成長,但是卻不能替他們掌控方向。

我們是孩子的依靠,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定的條件,但是卻不能永遠讓他們生活在庇護之下。孩子是自由的,孩子是可以自我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