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记,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


真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记,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胃为后天之本、养生中枢。

那么究竟喝什么茶能养胃?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记载武夷茶:“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饮,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凡茶癖停饮者宜之”。

《本草纲目拾遗》是由清代医学家赵学敏于乾隆三十年(1765)编著而成,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并对《本草纲目》错误处予以订正。

真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记,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六大茶类茶性寒温

我专注经营武夷岩茶,却毫不轻视其它类茶。各人喝茶喜好不同,茶类无高低之分。


六大茶类,均有佳品。

若单论茶性寒温,则大概如下:


不发酵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轻微发酵的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黄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茶性偏凉。


半发酵的青茶(如武夷岩茶肉桂、水仙)、全发酵的红茶(如正山小种、金骏眉)、后发酵的黑茶(如云南熟普、安化黑茶),茶性温和。


辩证看待传统古籍

《本草纲目拾遗》“诸茶皆性寒,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的绝对论述显然偏激,有失公允。青茶、红茶、黑茶这三类茶性都温和益胃。


茶性偏凉的绿茶、白茶、黄茶这三类茶,适量饮用也不见得伤胃,比如一天仅泡十克干茶,况且每人体质各有不同。

离开用量去谈效果,这不科学。

真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记,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对于传统文化,应以发展眼光客观审视、辩证传承,正如《本草纲目拾遗》补充、订正《本草纲目》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