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編者按:2003年,決戰“非典”;2020年,正面迎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7年過去,疫魔肆虐,白衣戰士又再次硬核出擊。

這張在網上流傳甚廣的照片,是前赴後繼上戰場的醫護人員的寫照,照片的出處,正是當時的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疫情再來,思壯士!17年前的照片再度紅遍大街小巷,說明了危難之時,人民渴望凝聚人心,傳承“抗非精神”。

憶往昔,振士氣!今天,看重症醫學科學術帶頭人張敏州,回憶2003年鏖戰非典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張敏州:我作為當年在抗擊“非典”一線的醫生,時任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我對這張照片再熟悉不過了。照片上的主人翁之一是阮春霞護士,是一位剛入職ICU的護士,在由我主編的“抗非”紀實《疾風勁草——重症監護室(ICU)自己的故事》中,阮春霞寫了其中一篇題為《天使的微笑》,記錄了她為“非典”患者救護的心路歷程。

《疾風勁草》真實紀錄了這段難忘的歷史,每一幅珍貴的照片讓我們感動之後仍是感動。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重讀《疾風勁草》:每個人都是英雄

2003年的春天,當大家仍沉浸在春節喜慶祥和的氣氛中,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突襲而來,南粵大地迅速籠罩在“非典”的陰霾之中。為抗擊病魔,廣大醫務工作者紛紛投身第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東省中醫院ICU作為救治非典重症患者的攻堅陣地,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醫院黨委的統一部署下,ICU在張敏州主任的帶領下,全體醫務人員面對“非典”病魔的肆虐,面對死亡的威脅,在17名醫護人員相繼病倒的危險境況下,仍團結一致,毫不退縮,始終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英勇戰鬥,前仆後繼,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感人篇章。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疾風勁草》封面人物韓雲


在這裡,有一位主任勇挑重任,身先士卒,一邊經受著一個又一個同事被感染倒下的痛楚,一邊堅持親自查看每一個“非典”病人,他用榜樣的力量感召著所有ICU的戰士;在這裡,因為親自護理“非典”病人而第一個倒在病床上的護士長,一邊捂著面罩吸氧,一邊還在指揮科室的消毒隔離;在這裡,有一位戰士戴著厚厚的幾層口罩,扛著支纖鏡,冒著巨大的風險為一個個病人做治療而始終沒有倒下;在這裡,有一位醫生抽空看望了住在ICU的妻子,便急急忙忙趕去治療其他“非典”病人;在這裡,有一位最早倒下的醫生出院後僅休息了一個星期,便又回到了抗非的第一線;在這裡,有一位護士,為了更好的護理病人和避免傳染他人,含著熱淚離開了剛剛滿月的兒子住進了醫院的招待所,這一住就是一個月;在遙遠的家鄉,有一位護士的母親,當在中央電視臺《一線醫生談非典》的節目中看到自己女兒的身影時,才知道她也不幸染疾,心中既感傷又激動,因為她驕傲,她的女兒是戰鬥在ICU的抗非英雄。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中央電視臺《一線醫生談非典》的8位醫護人員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疾風勁草——重症監護室(ICU)自己的故事》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時任廣東省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呂玉波為《疾風勁草》作序:我為ICU的這本書寫序的時候,日內瓦剛好傳來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從今天起撤消對廣東和香港的旅遊警告!

這無疑是期待已久的一個信息,可我知道此時忙碌在ICU的醫務人員依然如故,甚至可能還不曾知曉這令人歡欣的信息。而此時,我忍不住為包括廣東省中醫院的醫務人員在內的所有醫務工作者祈禱,願他們健康幸福!

手中的這份書稿,來自於ICU的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看著他們的名字,熟悉的音容笑貌馬上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可看著他們所寫下的故事,我卻彷彿才剛剛認識他們。其中真摯的情感和無畏的精神,讓我感動不已。

我院是從1月7日收治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到今天已經差不多5個月了。我有一個比喻,與“非典”的對壘當中,急診科打的是前哨戰,隔離病區打的是陣地戰,而ICU打的則是攻堅戰。

差不多所有最重的非典型肺炎患者都在這裡搶救。張敏州主任的一篇《珍貴的照片 難忘的回憶》 勾起我很多回憶:為了爭取主動,一夜間ICU轉移走所有病人,只收治“非典”患者;集中了全院的呼吸機到ICU;打開窗戶,用大功率的風扇,以保證通風;圍繞危重患者的搶救,連續有人病倒,可是他們前仆後繼,毫不退縮;插管成了最危險的工作,醫院借來了軍用的防毒面具,可是由於視野模糊,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他們又勇敢地脫了下來······

僅ICU先後有17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我曾經擔心,面對這樣強烈的傳染性病毒,醫務人員會裹足不前。可是他們以實際行動解除了我的顧慮。我曾經以為,病倒的醫務人員可能會埋怨醫院,可是他們回答我的卻是一個短信:“我能挺過來, 請放心!”

這就是我們的隊伍,這就是省中醫院人。與“非典”的戰鬥考驗了這支隊伍,也鍛鍊了這支隊伍。有這樣的隊伍,我們一定能夠最終打敗“非典”,並把我們的醫院建設得更好!

這本書,不僅是一段特殊歲月的見證,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願看到它的人都能夠受到感染!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疾風勁草》出版發佈合影

疾風知勁草,路遙識馬力。全體ICU人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ICU也因此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模範集體”稱號,全體醫護人員都立功受獎,成為新時代的英雄人民的功臣。張敏州主任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一等功”和“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如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疫中,《疾風勁草》弘揚的“抗非精神”鼓舞了ICU年輕的醫生和護士再次成為勇士,奔赴武漢抗“疫”戰場,全體ICU醫護人員定恪守本職、全力以赴做好一切工作,隨時聽從黨和國家的召喚!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一種傳承不息的“抗非精神”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學術帶頭人 張敏州

校改:李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