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


万历二十三年,最后一个戚家军在击败日本倭寇入侵后,死在了队友刀下。

1、练兵

蓟镇是大明朝沿边九镇中对抗女真、蒙古部族的重要防线,戚继光到任总理练兵事务节制四镇兼蓟镇总兵官后,他发现与自己手下常年和倭寇拼杀的戚家军相比,这些蓟镇兵斗志松懈、纪律涣散。

为了完成朝廷交代的练兵职责,戚继光从浙江调来了三千人左右的戚家军,用来当作 “ 师范”训练蓟镇兵。

这支戚家军由于是从南方调来,所以,又被称作蓟镇三协南兵。

别看人数看上去只有三千人,要知道戚家军的总人数也只有4000人,他们却在战场上完成了身兼百战,无一败的传奇记录,可谓是精兵中的精兵。

2、征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率大军进攻朝鲜,想要一举兼并朝鲜,朝鲜急忙向明王朝求救。

万历皇帝大手一挥,立马抽调北方边军前去救援,其中蓟镇去的,就包括曾经戚继光手下的戚家军。

【注,戚继光已在四年前病逝。】

戚家军到达朝鲜后,明军领军的提督李如松曾许诺:

“先上城者与银三百两 , 或授以都指挥佥使。”

“先登平壤者给银万两。”

戚家军听到这奖励标准后,激动得不得了,要知道当时他们的年薪不过18两银子,这300两、一万两,已经可以让他们下半辈子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了。

所以,戚家军将士们在战场上表现得非常英勇,最先登上平壤城的便是他们。

据《万历三大征考》考证,此战结果: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

本来,这场战争论功劳,戚家军与杨元当属第一:“门下与戚将军等冒险先登 ,功居第一 。”

事后,在分配功劳时,由于李如松素来不喜这些南方来的戚家军,却把功劳都给了杨元一人。

由此,戚家军和北方将领的矛盾,便由原来的不满,激化到了抹杀功绩、断人前程的地步。

3、最后一个戚家军死在了队友刀下

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作为抗倭功臣归国后,不仅没有得到该有的战功荣誉,他们就连自己的工资都几个月没发了。

实在气不过的戚家军,每天就在军营中,拿出战鼓使劲敲击,讨要军饷。

朝鲜都监大臣李德馨提到 :以月银不给事 ,人多怨詈。而李提督以我庆州安康之战败, 归罪于南人, 罢斥吴惟忠。

吴惟忠是戚家军的组建者之一,他是戚继光的左膀右臂,因为要军饷一事,当时吴惟忠被罢官放回乡里。

主将走了,余下的戚家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一下子,北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对戚家军的憎恨。

于是,昌平总兵官王保把戚家军骗到演武场上,然后埋伏在此的明军立马杀了出来,打了戚家军一个措手不及。

《 朝鲜宣祖实录》: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 , 以备倭之缓急。 而十月间 , 以离家日久 , 钱粮不加 , 含忿谋作乱 。事觉 ,杀三千三百余口 。

《明史》: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万历二十三年,最后一个戚家军死了,死在了对友的刀下。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1】《明史·王保列传》

【2】《明史·戚继光列传》

【3】《两朝平攘录》

【4】《明神宗实录》

【5】《 朝鲜宣祖实录》


脑洞趣味历史


万历23年,地表最强军队戚家军,在一场内讧中,为明朝政府无情地绞杀,看上去原因是因为这些官兵因为长期拖欠军饷,士兵闹饷,哗变,当地军事主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

但是这只是我们看得到的原因,我们只要深入的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事情不简单,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欠薪

前两年每逢年关的时候,农民工欠薪的问题,甚至惊动了中央。在明朝的时候,欠薪问题也存在,这主要集中在军队。那时候,这些戚家军,北上去朝鲜,打日本鬼子,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

当时的经略宋应昌,大嘴一张,答应给所有的士兵,一年43两左右的军饷。这可是一笔大数字,在这些军饷的刺激下,入朝明军打得异常的精彩。宋应昌也是好样的,他在位置上,这笔钱能够按时发放,没有寒了将士们的心。

但是人走茶凉,宋应昌离开了这个位置之后,他说过的话,自然就不管用了,军饷就出现了拖欠,没有及时发放。还有一点就是打仗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军官会开出赏格,但是由于战后没有兑现,这也让战士们非常的不爽,不过怪只能怪那些文官,他们的脸皮太厚,说过的话,换一个人来就不承认了!

第二,就是地方保护主义

戚家军是南军,在北方打仗,主帅李如松也是一个北方人,或多或少存在偏袒北方军队,北方将领的事情。比如说平壤之战,明明是吴惟忠率领戚家军,奋勇争先,率先登上平壤。在理论上,这个首功肯定逃不掉,可是在中国理论上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实现,这个功能对李如松偏心的安排给了北方将领杨元。

如此种种,让军队中的南方士兵和北方士兵,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也是造成戚家军,最后悲剧的一个原因。而在朝堂上,原本主政的张居正,军队的统帅戚继光,都是南方人,他们自然能够罩着自己的小弟。

但是,随着他们两人相继的去世,整个南方势力在朝廷中失势,再也没有人为南方的士兵们撑腰。所以,当兵变爆发的时候,北方军官王保,就采取了辣手摧花的方式,自毁长城。

总结

其实这件事情的爆发并非没有积极意义,他给整个大明王朝敲响了警钟,只要当时的大佬能够注意,及时缓解这些情况,大明朝也不至于在几十年后,被流寇所灭。可惜当时的人们都忙着争权夺利,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实事了,这才造成了大明朝最后的覆亡,所以明万历也是有道理的。


历史评说


要想说清楚戚家军为何惨遭剿杀,不得不说历史上最黑暗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看过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的,大家应该会记得这样一幕场景,萨尔浒之战后,陆文昭在惨淡的夕阳下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悲凉地说了一句:“几万条人命,说没就没了。要想不这么死,就换一种活法。”

无论陆文昭还是他的师妹丁白缨,实际都是戚家刀传人——也就是戚继光一手创制的戚家军余脉。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戚家军的余脉,为何在这部电影中会刀口向内,参与到一个“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政治阴谋中? 当带着这些疑问翻开记载戚家军的历史的文献后,我们会发现:真是黑暗啊——真实的历史比电影中更黑暗!

“蓟州兵变”--一场朝廷纵容的阴谋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明朝北方九大边镇(类似今天的军区)蓟镇发生了一件事,在历史上很不起眼。这一年正是万历朝鲜战争的第三年,由于前线战事趋缓,明军将第一阶段入朝的部分士兵调回国内,驻扎在山海关、石门等地。他们的人数约3700人。

戚家军这支部队被称为“南兵”,都是从义乌、处州等地招募,按戚继光兵法训练和作战的军队。主将是跟随戚继光数十年的老将吴惟忠,也就是说这是不折不扣的戚家军。

戚家军在朝鲜的表现非常出色,在平壤战役中他们奋勇登先,连吴惟忠本人都被鸟铳射穿肚肠,但戚家军还是第一批登上了城墙,一天一夜就拿下了被日军占领了多日的平壤城。

按说远赴异国,收复一国之都的功劳可以载入史册,但等待他们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

新任的上司蓟镇总兵官王保,把他们叫到演武场上,然后他们被已经武装好的明军友军包围、屠杀,最终死亡人数是1700人。

随后,戚家军被冠以兵变的罪名上报,虽然有热血御史为之鸣不平,但是在当时兵部尚书石星的担保下,总兵王保不但无罪,甚至还因“平定变难”得赏。史称“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戚家军罪名之一是趁乱抢劫杀戮附近的商户居民,但从朝鲜君臣对这支部队的评价“功最廉操”,“一路皆立碑颂之”来看,这支部队军纪极佳,在朝鲜时是少有的不抢劫不扰民的军队,朝鲜当年所立碑到两百年后还看得见。 在国外战区尚且如此,到国内反而会抢劫商户杀戮自己人民? 那原因是什么呢?他们因何被杀戮?在战场上他们不过牺牲数百,回国后倒在友军刀下却有上千?

戚家军是一支高薪酬的职业士兵

虽然戚家军很强调爱国保民教育,但士兵们确确实实是为了高报酬而来,戚继光也并不讳言这一点,他只是教育士兵们:养猫是为了抓老鼠,养狗是为了看家,你拿着朝廷和百姓的银子,出力杀贼乃是本分。 在朝鲜期间他们更是双饷待遇,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达到约43两,远远超过明朝军队一般水平。更何况在平壤之战中,明军李如松曾经许诺:先登上城墙的赏赐300两。 但平壤之战过了接近两年了,不但先登赏银没有兑现,连应该拿的双饷也有拖欠。冒死和他们一起登城的副总兵吴惟忠也只得了个可笑的20两赏银了事。忍无可忍的士兵们鼓噪着要讨个说法,

于是,本来就和他们有宿怨的北军军官们趁机发难,用兵变的名义杀人,从而节省了这笔费用。 朝廷财政本就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支撑大规模军费开支,此时看到这样一个可以一笔勾销的机会,朝廷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对戚家军的剿杀。


上千的人命,就这么没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不会想换一种活法?

像陆文昭那样攀援权贵做政治投机是一种活法,像后来的关宁军那样留起辫子向原本该保护的人民举起屠刀也是一种活法,活法还有很多很多。

可他们是戚家军,至少在历史记载上来看,哪怕是到最后时刻,他们也没有去改变自己的“活法”。

浑河之战----戚家军最后的荣光

萨尔浒大战结束后,后金攻占沈阳。原定计划增援沈阳的一支明军得知消息后,仍然执着地向着沈阳开进。这支明军由川兵与浙军组成,合计人数不到万人,几乎都是步兵。 三千浙军由戚继光的同族宗亲——戚金率领,他曾经因英勇和治军廉洁(朝鲜人惊奇的发现这些人居然不吃空饷)在朝鲜被一致称赞。

明军远道而来,而后金在沈阳城以逸代劳,倚城而战

明军合计不到万人,后金军队人数估计达到8万

对方有步兵、骑兵,甚至还能用沈阳城上的大炮居高临下射击明军军阵

虽然结局早已注定,但不到万人的明军仍然让占据了一切优势的八旗付出了“死伤亦相当”的代价。 在戚家军的最后时刻,戚金拉住本来准备骑马逃走的上级童仲揆,让其留下继续战斗。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

历史书上,对戚家军最后的记载是“.......力尽矢竭,挥刀杀十七人。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戚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


历史的小卷毛


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

纵观历朝,军功越高的“私人武装”,大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比如南宋的岳家军,明代的戚家军。戚继光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科研人才,在士兵选拔、训练、武器装备、排兵布阵上,戚继光都做了大胆改良,戚家军也成为一支几无败绩的强军。

在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结束两年后,原本隶属戚继光的“南兵”,却被血腥剿杀。三千三百名戚家军死于非命,也就是说这些士兵没有死在敌军战场,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剧朝鲜史料记载:

“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给,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戚家军由戚继光训练组建,嘉靖年间在浙江、福建等地抗击倭寇,之后在隆庆年间调入蓟州,戍卫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朝鲜战争爆发后,吴惟忠率领几千戚家军参加了抗日援朝战争,在攻克平壤战役中立下大功,不论戚继光在与不在,戚家军依旧延续着不败的记录。

那么为何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强悍的戚家军却被自己人痛下杀手?

缺粮缺饷,引起士兵不满

万历中期总体状况基本上延续着平稳,但这其中也开始暴露很多问题。当兵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也是保命的饭碗,很多人当兵是为了吃上饭,如果军队不给饭吃,不给发工资,那么必定会引发士兵不满,甚至造成兵变。

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家,戚继光很清楚提高战斗力的办法,为何戚家军战力如此之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戚继光给他的士兵开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在戚继光治下,士兵的基本工资一年大致只有十两,这个工资不算高,但杀敌奖金极高。

以十二人小队为例,杀十个倭寇就能得三百两,杀得越多奖金越高,当然其分配到个人也是相对公平的。这些奖金和福利,戚继光还在职的时候,是可以保证的,但随着张居正去世,戚继光被调离蓟州,饷银的问题也就开始出现。

粮饷问题是导致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万历二十三年,拖欠工资的现象已经开始显露。在朝鲜战争中,因为是出国作战,且行军路途遥远,士兵的年薪也不少,基本能到达四十余两。虽然无法达到之前的戚家军水平,但养家糊口是肯定够用的。

李如松在朝鲜战役前曾经承诺过相应的奖赏,只是战后由于兵部侍郎宋应昌和尚书石星意见相左,于是宋应昌被罢免,领导更替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当时承诺的工资奖金,并没有及时兑现给戚家军。

虽说戚家军纪律严明,但这事情安到谁头上都得上火,于是军中牢骚频起,有引发兵变的迹象。兵变这件事可大可小,在天启年间,辽东也经常发不出军饷,但一般朝廷都以安抚为主,毕竟当时形势紧急。

而在万历中期,尚没有到达国之危难的境地,兵变就成了大事,朝廷得知后,令人剿杀了三千戚家军,至此戚家军也是名存实亡了。

失去后台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半年后,戚继光被调任广东,此时戚继光的兵权就没有了,戚家军也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张居正位居首辅,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权势之大明代罕有,作为张居正的亲信,戚继光的待遇自然不薄。

张居正用各种手段保护、支持戚继光,所以戚继光的权力有保证,军队有保障,后勤粮饷自不必说。甚至只要是戚继光的奏折,张居正都会第一时间打开,哪怕是夜晚也不例外。所有人都知道戚继光的后台是张居正,在这个强力的保护伞下,戚家军自然也风光无限。

张居正倒台,戚继光同样被罢免,手下的部队也会受到牵连,张居正已经成为反叛,新来的领导也就不会再给戚家军面子。

史料记载:

“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在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的顶头上司是蓟州总兵王保,假如戚继光还在,哪怕是总督也不敢动戚家军,而此时一个总兵就敢直接诱杀几百戚家军。想来一个总兵不敢擅自杀掉这么多人,这其中一定有人主使,也就是说王保是有后台的,有可能就是兵部尚书石星。

吴惟忠虽然跟随戚继光多年,万历十九年,负责南兵,也就是戚继光训练的部队,在朝鲜战争前是参将之职。第一次朝鲜战争后,才升任副总兵,但他也无法护住戚家军,之后还被罢官。没有了后台庇护,加上有兵变嫌疑,随即成为被剿杀的对象。

剔除不安定因素

在蓟州之时,戚家军有培训官军的职责,一方面戚家军是为了守卫蓟门,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蓟州的部队,提高其战力。戚继光曾要求训练十万戚家军,但被朝廷否决,也就是说朝廷只希望戚家军作为利刃或者尖刀,但不希望戚继光做大做强。

戚继光直属的部队不过四千人,这些全部由戚继光一人选拔、训练,所以引发的问题也不小。明朝是很不喜欢武将专权的,朱元璋为了限制武将的权力,设置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卫所制度,统兵权、调兵权分离。从土木之变后,五军都督府权力下降,武将的权力有些许升高,但依旧是文官掌握大权。

戚家军是明代少数以将领命名的军队,这就意味着戚继光和士兵们关系密切,并且他人无法调动这支部队,这就是朝廷最不想看到的事。万历皇帝废掉了张居正的一切功勋,虽然戚继光的结果比张居正好不少,但朝廷对戚家军也是有所顾忌的。

另外戚家军以义乌兵为主,士兵间关系密切,有很多都是亲属关系,极其团结。而万历年间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军队中的将领,常常会吞并士兵的土地,于是这些南兵就成了腐败将领的绊脚石。

既然无法从中捞到好处,那么设法瓦解戚家军,也可能是很多将领的迫切想法,朝廷的不信任,加上军队领导的歪心思,戚家军就成了异类。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文官和地方将领联合起来剿灭戚家军,兵变的真假并不重要了,或许是有人暗中捣鬼,密谋暗杀。

万历中期的明军早已大不如前,贪腐、兼并土地时有发生,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怠政引发多重问题,军饷常常落实不到位,士兵开始从“精兵”蜕化为“贼兵”。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明朝的走势,戚家军的覆灭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建州女真南侵,明朝的衰亡也就再也无法挽回。

只是可惜了这支劲旅,没有死在跟后金的战斗中,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下,呜呼哀哉……


杨角风发作


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在蓟镇被残酷剿杀了。表面原因是蓟镇三协的南兵由于被长期欠军饷,导致士兵群情激奋。而蓟镇总兵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

《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两朝平攘录》: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表面的原因是“要赏结聚”“挟增月饷”,就是说索要欠饷,聚众闹事。然后总兵官就设计杀了闹事的人。但究其根本,还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1. 军队财政制度的缺失:

军饷:明朝军事从起初的军户制到后面的募兵制。万历晚期的财政很难支持军费的支出。当时一般士兵军饷是每年十八两,而当时经略军务的宋应昌答应东征援朝士兵一年43两左右。宋应昌在位时,都得以实行。而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前,宋应昌被解职了,军饷未能按期发放,这就埋下了隐患。

赏金:入朝作战大家都是出生入死,提着脑袋拼命去打仗。战前答应的赏金一直没有兑现,这让士兵们寒心,也是引起兵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宋英昌为了能提高士气,激发战斗力,优待入朝作战士兵的初衷是好的。但他离职后一切都不能兑现,这反而成了士兵的情绪失控,引起兵乱的原因。

2. 内斗南北之争:

军中:戚家军都是浙江人--南方人。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中,吴惟忠率领3700多戚家军参战,战功卓著。军队统帅李如松(北军的灵魂人物),在军功分配上,偏向北军,把南军的战功分到北军头上。比如平壤的“首叙”之功,是吴惟忠奋勇先登,结果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劳却被北军将领杨元占了。李如松这做法引起南兵的愤怒。南兵没有得到公正对待,事先许诺的奖赏也不到位,明军内部北兵与南兵之争愈演愈烈。

朝中:南北之争,在朝堂上,也是表现得非常明显。南方的灵魂人物张居正、戚继光去世后,继任者多是北方人。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罢官后,南兵更没有话语权了,之前一切的承诺都找不到兑现的人。蓟镇总兵王保就是北方人,蓟镇兵变的爆发,就是南北矛盾的爆发,南兵被北方军官诱杀,随后扣上个谋反的罪名。

蓟镇之变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可惜万历皇帝和群臣选择性忽略了。不去解决财政和内斗的根本原因导致明朝最终的倒塌!

万历皇帝


沙雅笔记


苦命的戚家军。

1、戚家军威名。

确切地说,戚家军是一支底层人组成的战斗力强悍的部队。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成立之初总兵力只有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之所以叫戚家军,主要还是因为戚继光。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戚家军用当时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杀敌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戚家军成立最初的任务是打击“倭寇”,后来逐渐成为明朝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2、戚家军的覆灭。

浑河血战是戚家军的最后一战。面对清兵的疯狂进攻,戚家军拼死抵抗,打出了明军的威风,无奈清军的攻势太猛烈,明军逐渐败下阵来,沈阳失守后,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包围了明军,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杀死明军的有生抵抗力量,努尔哈赤调集部队展开轮番进攻,戚家军不断变换作战方案,灵活机动的痛击敌人,清军损失惨重,努尔哈赤苦不堪言,在连续不断的攻击下,由于没有有效的支援,孤立无援明军战斗力逐渐下降,在多番对抗之后弹尽粮绝,只能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战斗极其惨烈,戚家军都杀红了眼,只见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可怜的戚家军最终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血战过后,朝廷派官员下来安抚,一身重伤的幸存士兵,没有要求任何封赏,只要求能够尽快编入其它作战部队,好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血染疆场,这就是戚家军宁死不屈的精神,只可惜浑河一战,耗尽了浙兵的所有的有生力量,自此世间再无戚家军。


智者说历史


戚家军,毫无疑问的明军精锐,但说戚家军就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倒也部队,毕竟戚家军只是在抗倭上表现亮眼,虽然也北上抗击后金,进军朝鲜,但都算不得一支不败之师。

戚家军,作为明军精锐之一,结局如何?

史册记载中,戚家军的结局是被屠杀殆尽的,为何戚家军会被诛杀?因为朝廷欠了戚家军的粮饷,对待戚家军,朝廷并没有第一时间出钱安抚,而是直接命蓟州总兵王保带人将这支部队屠戮殆尽。

说到底,戚家军就像是宋朝的岳家军一般,都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武装部队,虽然也是隶属于朝廷,但在戚继光手下的时候,戚家军就已经是一支百战之师,抗击倭寇,戚家军靠的仅仅是一个字“莽”吗?自然不可能,最初的戚家军,因为是南方人组建的部队,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面对惨忍的日本武士,大多也怀揣一种怯懦心理,但在戚继光的重金悬赏之下,戚家军气势大振,再加上戚家军武器装备上天生克制倭寇,因此,戚家军越打越生猛,越打越强,直到后来正式成为了一支百战之师。

戚家军的工资大概有多少?简单来讲,戚家军中的每一人每年能够获得大概十两银子的工资,这笔钱看起来并不多,但这不过是戚家军收入的一小部分,戚家军的基础工资低,但杀敌的收益却很高,一小队的戚家军,每杀掉十个倭寇,就能得到数百两的赏银,这也注定了,戚家军想要拿到更多赏银,就只能不断的斩杀敌军。

所谓戚家军忠心耿耿之类的话,其实在某种层面上也是名不副实的,戚家军是由戚继光一手组建出来的,组建之初,戚继光就决定了戚家军是一支以抗倭为主,赚钱为辅的半雇佣形式的部队,激起戚家军血性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有战后的丰厚报酬。

为何戚家军会被残酷杀害?

而在张居正去世以后,以张居正为后台的戚继光也随之垮台,戚家军可以说是一支隶属于戚继光个人的军队,戚继光一走,戚家军换了领导,戚家军自然最终是要崩溃的。

虽然戚家军参与了平壤战役,在抗日援朝中做出过不小贡献,但因为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明朝财政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参与平壤战役之前,李如松就曾经对戚家军夸下海口,只要打胜了仗,会给足够的奖赏,承诺是真的,但现实却又不允许,因为高层变动,李如松曾经承诺戚家军的粮饷也遥遥无期,因此,戚家军开始为自己讨薪。

因为资金捉襟见肘,于是乎,乱军之中,蓟州总兵王保就将三千余名戚家军一网打尽,自此戚家军成为了历史。

一个总兵王保就敢直接镇压戚家军吗?自然不可能,不用想,王保上面肯定还有人,虽然戚家军已经消失了,但戚家军的威武形象却永远的留了下来。


魏青衣


万历22年10月,辽东巡抚李化龙向朝廷汇报,此前参加抗倭援朝归来的南军,从义乌、金华增补满员,仍为原来的3700人。

因为新募了兵员,但是朝廷又没给补充军队的银子,就动用了南军安家费和南军军饷。原本这军饷朝廷就给得不到位,未能按照此前答应的标准给付。


这就导致了万历23年“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的事件。其实从《明实录》对这次事件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朝廷是把“双粮”当做事件问题的重点的。

就是这只军队此前都是“双饷制”的,但是朝廷接管后,认为不合理,应该恢复和大明其他部队普通士兵一样的待遇。但问题是按照普通待遇的大明士兵是否还能拉出去打仗?

当时李如松率领的“辽东铁骑”也是“双饷制”的。结果拉到朝鲜去的军队,都是“高佣特种军队”。抗倭援朝一次战役前,李如松迟迟不到位,也有粮饷不到位的因素。

但是这支南军很显然没有李如松的底气,硬是被兵部侍郎宋应昌额外承诺给忽悠过去了。但是回来之后,发现仗打赢了,自己也死人了,但是朝廷答应的粮饷没有到位。


另外说他们是兵变,就连《明实录》也不同意,因为他用了“鼓噪”一词。啥意思?就是“和平请愿”,参加的人没有带兵器。

没有带兵器能算兵变么?显然不能算。但是问题来了,王保仗着自己的后台是兵部尚书石星,决定铲除大明九边重镇里唯一的非北方势力南军。

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明·诸葛远声《两朝平壤录》

这里说得很清楚,王保手段恶劣,是诱杀。杀了多少南军呢?1300个。这个数据应该比《明史》里的百余人更值得采信。因为万历25年以后,南兵的编制一直都是2000多人。

对于这事,朝廷的态度是什么?处理得非常好,王保升官加爵;“南兵鼓噪罪首叛胡怀德及伪军师李无逸等凌迟、斩首有差,仍令枭示各边镇。”

其实发生这种事情,在张居正死后,就非常平常了。因为内阁和边将穿一条裤子,甚至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孙传庭后来怎么死的?洪承畴为什么投降满洲?明朝的后期每个阁臣上台,背后必然都有辽东系将领的影子。


而这支驻守在蓟州的海防兵,在《明史·王保传》中说得很清楚,“蓟三协南兵营,戚继光所募”。也就是传说中的“戚家军”。

但那会已经不能叫“戚家军”了,只能叫“南兵”或者“浙兵”,当时这支军队的军事统帅是吴惟忠。如果有后台的话,也就只能算是朝廷内的兵部侍郎宋应昌。这比起万历10年以前,主帅戚继光,后台内阁首辅张居正,实在是没法比。这支“16世纪地表最强步兵”,就沦落成了后娘养的了。

早知道戚继光在的时候,这支军队绝对是“高薪特种部队”,不但基础底薪高,而且打仗有奖励,有提成,以及比其他军队更高的安家费。大致一个戚家军士兵一年的收入多的时候在近百两。


所以浙兵东征之前,朝廷是答应过按照原来算法给粮饷和提成的。但是事后,连宋应昌都下台了,自然没人兑现这个承诺。结果发了句牢骚,差点全军覆灭。

简直无处话凄凉。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朝廷又是这样的态度。“戚家军”的结局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浑河血战,2000多浙兵奉命援救沈阳,结果被后金2万骑兵包围,苦战无援,最终就再无浙兵了。而义乌、金华因为明末常年征兵,几乎也到了无壮丁的可征的地步。


炒米视角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明朝北方军事重镇蓟州城内爆发了一场似乎并不起眼的兵变。

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如今的我们很难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因为当年朝廷的刻意隐瞒,众多史家都对那场哗变保持缄默。但是当年参与兵变的士兵并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就导致了很多人又对那场兵变抱有极大的兴趣。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东南抗倭任务的戚家军被调往北方,镇守蓟辽,在那里,戚继光针对蒙古人的作战特点,对戚家军进行改造训练,并先后多次打败南侵的蒙古人。

然而令戚继光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精锐部队会在二十多年后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关于那场蓟州兵变,《明史》没有任何记载,而《明神宗实录》也只有寥寥几字:

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不难看出,那次兵变的表面原因是,戚家军以兵变为要挟向朝廷索要军饷,而蓟州总兵王保则以此为借口诛杀了参与兵变的士兵,至于那些没有参与兵变的士兵则尽数被驱逐回南方,之后王保将此事奏报朝廷,朝廷予以默认。于是,威风一时的戚家军就这样被自己人剿杀在了自己驻防的蓟州城内,对此,笔者感到非常的痛心。

那么,当年为朝廷立下大功的戚家军为何会因为军饷而发动兵变呢?

其实,笔者个人认为,当年戚家军发动兵变一事是假,但索要军饷一事是真,而索要军饷所反应出来的则是当时戚家军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才是戚家军最终被剿杀的根本原因。

当年隆庆皇帝调戚继光北上,主要是戚继光率领的南兵战斗力极强,让他们面对蒙古以及日益强大的女真人,可以加强北方的防御,此举也得到了张居正等朝中大臣的全力支持。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戚继光很快遭到打压,最终遭到罢免抑郁而终,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戚继光离开后,戚家军在老将吴惟忠的带领下,继续征战沙场,他们迎来的最后一战便是万历三大征之朝鲜战役。

关于朝鲜战役中戚家军的表现,朝鲜人的评价最为中肯:

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

事实上,平壤战役中,吴惟忠打的最为勇猛,也是第一个攻入平壤的,而且吴惟忠治军严格,深受朝鲜地方官员百姓的尊重:

(吴惟忠)性简约,驭众严整,秋毫无所犯,民甚悦服。

由此可见,虽然失去了戚继光,但是吴惟忠所率领的戚家军依旧是明朝最闪耀的光芒,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遭到北兵的嫉妒,继而遭到打压。

此种情况,从战后吴惟忠以及戚家军遭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可以看出来。

前面说过,吴惟忠当时参与朝鲜战役取得的功绩最高,而且主将宋应昌也曾许诺过先进入平壤者当居“首叙”之功,按此条件,“首叙”之功非吴惟忠莫属,可令人没想到的是,“首叙”之功最终被北兵将领杨元所得,而此事引起南兵及南方将领的不满。对此,接替宋应昌的顾养谦也曾说过:

平壤之捷,先等者各有其人,而归之杨元,则众论不平。

那么,吴惟忠遭到不公平待遇仅是个例吗?答案并非如此,事实上当时以戚家军为主的南兵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以及军纪,还有将领的素养都是北方本土军官士兵所不具备的,朝廷对他们的重用甚至不远千里调派他们到北方驻守边关重镇就已经触及到了北方本土军官士兵的利益,所以在朝鲜战役中,南兵处处受到北兵的打压,对此,朝鲜人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当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李如松)不为录功,是以南兵多怨对者

除了功劳被抢之外,南兵还受到了克扣饷银的不公平待遇:

以月银不给事,人多怨詈

当初戚继光北上,朝廷答应给戚家军的饷银要远高于普通士兵的饷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朝廷需要用更多的饷银来保持戚家军的高昂的战斗力,二是戚家军都是义乌人,他们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北方本就应该给他们增加饷银。

可是,随着张居正,戚继光的相继去世,戚家军的饷银便时常遭到拖欠,再加上朝鲜战役中功劳被抢夺,导致戚家军将士们心生怨愤,于是发生聚众索要饷银一事也并不为过。

但是自古以来,不管因何原因,士兵聚众闹事影响非同小可,戚家军单纯聚众索要饷银恰好被当时的蓟州总兵王保所利用。

王保是北方将领,早就对这些南兵不满,于是他心生毒计,将那些聚众的戚家军全部剿杀殆尽,而后奏报朝廷这些人意图谋反,自己则是先斩后奏。

因为王保的行为得到了以兵部尚书石星,御史马文卿的支持,所以万历皇帝也没有派人去调查这件事,于是三千多戚家军就这样成了北兵们的刀下冤魂,而随着他们离去的还有蓟辽地区曾经固若金汤的防守体系,二十多年后,明朝面对后金的崛起一败涂地,最终在内忧外患下灭亡。


咸鱼闲聊


戚家军被残酷剿杀,起于一场兵变!兵变的背后,是“南北”将领不和、派别之争,是朝廷内部官僚之争;更是明朝军队制度、政治制度的腐败僵化所致。

蓟州

万历皇帝时期,东北、西北边境,一直被南下的大金、蒙古骚扰不断,而蓟州,作为明朝的边防重镇之地,对拱卫中央、保卫京畿有着不可顶替的作用,可以说“守蓟州就是守京畿”,可想而知,蓟州的分量是有多重!作为明廷九边防务的重中之重,蓟州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功能!


而在此守边的北方将领,在对付南下凶猛的蒙古兵时,却显得很是“力不从心”,吃了不少败仗。戚继光因为在与南方倭寇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闻名中外。后来在朝廷给事中,吴时来的举荐下,被调往蓟州,担任神机营副将,南方而来的戚家军,从此坐镇于蓟州。

然而如此强悍的一支戚家强军,为何在调往北方后,却被残酷的剿灭了喃?

一场蓟州兵变,引来不仅是边疆危机,更是朝廷危机

《万历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从《万历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防海兵”其实就指从南方而来的戚家军队,“双粮故噪”,说明戚家南兵是由于拖欠兵饷,而引发群情激奋,进而“辞职不干”。而善后处理的结果是:涉及蓟州地区所有的军政领导:从总督、巡抚、到道臣一律“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



  • “乱者正法”,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

《朝鲜宣祖实录》记载:“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加,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从这份朝鲜实录来看,当时建昌营的三千南兵(戚家军),因为索要钱粮而被残忍杀害,也就是说光是士兵“乱者正法”者,就达三千三百人之多。

而蓟镇三协的南兵,都是戚继光特意从南方调来,人数有纵万人之多,可谓是戚家军的主力部队,调来的目的,本来是欲作“师范”,以练北兵。

但仅在事变一周之后,京营佐击的陈云鸿,就被授予游击的职衔,与原任游击季金“统押防海南兵,发回原籍。有不听命者,以军法从事。”

这支强悍的戚家军,在不久之前,还在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但仅仅一周之后,居然锒镗入狱,沦为囚徒,血洒西市,不可谓不是悲哀!

  • 那么这场兵变的刽子手是谁了?是北部蓟州总督王保!

《明史·王保》记载::“蓟镇总兵官张邦奇被劾, 命保与易任……蓟三协南兵营, 戚继光所募也 ,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明史·王保》已经记载的很清楚,王保为蓟州总兵官,以南兵“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王保表面上是因为南兵“以粮饷聚众闹事”,而残忍的把几千万余名士兵“诱杀击之”,但背后其实是,以王保为首的北派,和“南派”将领的不和,他们之间深刻矛盾的产物。


明面上,兵变主因是“要赏结聚”、“挟增月饷”,索要“双粮”引起,但双粮、赏银本来就是东征特设待遇,自东征首任经略宋应昌以来,一直都在执行。

平壤战役,南兵取得大捷,但宋应昌却对南兵的酬功之言,久久不能兑现。

万历二十一年二月,东征经略宋应昌:战前曾给南兵许诺、战后也得到承认,南兵有“首叙”之功,但最后归却之于杨元,说是:“门下与戚将军等冒险先登,功居第一。”

杨元是经略宋应昌的中军官,把戚家军的功劳,安排在他人的头上,自然引起了军中众论不平、难以服众。


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南北将领分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这从侧面说明了,平壤酬功不平,是导致了南北将领不和的主要原因,但南北将领不和,实质上也是南北派别之争的产物,正所谓:“一山岂能容二鸟!”

总结

蓟镇南兵是戚继光调募而来,但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张居正一死,戚继光随即南调,副将吴惟忠也被废黜,南兵被屠,这一等等系列事件,我们很难不被联系起来。

因为北直御史——郭实弹劾东征经略宋应昌,这是“围绕国是”之争的发端,是“内阁与六部的关系很成问题”的赵、张位内阁的一个表现,也是反对派东林党人在争取确保政治批评自由、独立监察权和尽量扩大言论渠道而积蓄力量的一个过程。


因此,无疑也是浙党、楚党、昆党、齐党等政治集团和力量成长或形成的过程。南兵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颇具地域特色的政治争斗中,我们可想而知,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在蓟州兵变中,政治利益集团背后的地域分野影子,是明朝廷内部官僚集团之间的一种缩影!

而这个事变,显然没有处理好,说明,明代不仅在政治上,包括在军制变革的道路上,也出现了问题。

作为明代九边重镇的蓟镇,是明朝战略防御体系的中心,在隆、万年间,戚继光就已经在此驻守、练兵十六年,蓟镇已成无可争辩的军事重心,这里发生的兵变,我们可以看出。这无疑给明朝一种提示或者暗示:
(戚继光将领)


那就是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一定出现了问题,存在严重的漏洞。在兵变仅仅二十年后——万历四十四年,东北的建州女真宣布立国,再过十余年——崇祯二年,后金的军队已长驱直入,直趋北京。明亡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而戚家军被残忍杀害,无疑是加快了明亡的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