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疆土为何没被明朝全部吞下?

应南辰


元朝皇帝,是二位一体,也就是有两个身份:在中原是大元皇帝,在草原是蒙古大汗。明朝接续元朝正统,但接续的只是元朝皇帝这一个身份,即在中原的皇帝。所以,大明也就不可能全部吞下元朝的疆土了。

但是,大明接续元朝的统序,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明朝的皇帝以及朝堂大臣自然不是傻子,所以,对于元朝广袤疆域和政治资源,他们自然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因此,元朝这个短命帝国,对于后世中国版图的定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凡是元朝打下来的土地,基本上都被纳入了今天中国的疆域;而凡是元朝没有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就没法再纳入今天中国的版图了。

明朝之所以无法完全吞下元朝的政治遗产,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农业文明属性所决定的。但也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农业文明的属性,明朝能在中原取代大元。所以,这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问题。有些元朝疆土、有些政治遗产,农业文明的大明就真得拿不下来了。

01.无法向草原输出秩序,所以明朝无法继承大元的草原疆土

朱元璋以及朱棣这两个皇帝,在武功方面,朱元璋最厉害,朱棣差点儿意思,但也可以。所以,他们要是死命地揍大元,就是要把草原给横扫了,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明朝可以向草原输出武力,却无法向草原输出秩序。

大明凭借中原的财富、凭借中原的人口、凭借明初还算彪悍的军事能力,能够占据草原。

但是,占据了之后,该怎么办?

大明得向草原输出秩序,总不能天天在草原打仗玩吧。但是,在输出秩序方面,大明就真得玩不下去了。

首先农业文明的属性决定了大明理解不了草原;其次依照这个属性发展的统治秩序又决定了大明不能统治草原。

明朝对中原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朱元璋和后世子孙在统治中原方面,比蒙古人不知道要精细多少。但是,委派官吏、规划省县、提点刑狱、布政收税,这些手段在草原统统玩不转。

草原部落认可黄金家族的故事,可不认可你朱家皇帝的故事。所以,大明在草原就死活输出不了秩序。同时,人家蒙元残余并没有被明朝全部消灭,还盘踞在北方草原。所以,北方草原这片土地,明朝就吞不下了。于是,只能建九镇、修长城,把那些不开化的蛮族封死在草原别出来。

但是,对于西藏,大明还是可以的。大元在中原搞汉化,虽然不彻底、很粗放,但为了统治也得搞。大元在西藏也是这个套路,就是搞臧化,不管真假,大元就是认可雪域高原的信仰,也就是藏传佛教。所以,西藏问题,连大唐都搞不定,但大元却给搞定了,不是无力手段而是宗教手段。

对于这个政治遗产,明朝自然是能接过来就接过来,一方面对西藏僧侣能封就封、能赏就赏;另一方面也不搞什么中原秩序了,就是把分封的套路给搬出来;再一方面就是加强经济联系,把西藏纳入中原统一市场不就行了。所以,大明基本上算是搞定了西藏。

02.对于西域和西北大明努力过,但政治关系太复杂还是搞不定

大明也想成就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所以对于西域当然不愿放弃。

那些庙堂之上的皇帝和大臣一天到晚都琢磨什么?

皇帝天天想着挑美女、大臣天天想着收银子。这么想得话,你还不如直接说他们就想买个金扁担去沿街叫卖呢。在马斯洛金字塔,庙堂上的人,他的最底线也在第二层次上,稍微有点儿起子的也得奔着最高层次努力。

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竞比前代那些雄主贤臣。对于西域和西北这些地方,大明肯定要,因为汉武帝要、唐太宗要,明朝皇帝就得要。所以,才有哈密的五得五失。大明玩了命地向西北和西域输出统治、输出秩序、输出影响,就是想把这片土地给吞下。

但是,有这样几个因素决定了大明真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是西北和西域一带与蒙古的其他几个汗国太接近,甚至大元后期就是人家的土地。所以,大明并不是从大元手里去接收,而是要跟其他蒙古汗国争。所以,这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就非常激烈。

另一个是大元是把中原的财富、雪域高原的信仰、草原的武力以及穆斯林的商业能力全给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大元的统治是一个系统,很稳固。而大明呢?大明没这么多政治资源可以凭借,他只有中原的财富,对于穆斯林世界,大明看不上人家、人家也看不上大明。原因就是讲故事讲不到一起去,你讲孔子、人家讲真主,鸡同鸭讲,讲不到一起去就干脆最简单地互相消灭。

所以,对于西域,大明努力过,但搞不定。西域搞不定,西北地区虽然自古便是汉人土地,但穆斯林的信仰已经渗入。所以,这些地方对于大明的总体统治,可以不搞事情,但提供的支持力度,就不够强了。

输出秩序、建立统治,然后才能收取力量、再去巩固统治,建立这样的统治系统才能最稳定。大明最稳定的统治系统,主要是中原地区。在中原地区,大明输出了秩序、建立了统治,而且收益大于成本,收取了财富再反过来巩固统治。而在中原以外的地区,大明就真心无法建立这样稳定的统治系统了。

03.东北问题就是一个死结,不是明朝搞不定就是唐朝也搞不定

在西藏、在西北,大明都无法像统治中原一样,建立一个稳固的统治系统。只能通过增加统治成本以维持一种脆弱的平衡,就是只求这些地方不闹事儿。

在北方草原,大明干脆就修起长城,彻底放弃。在草原,大明可以输出秩序、建立统治,肯定收取不了财富,因为草原太穷,但是却可以收取武力,也就是草原的游牧骑兵。但是,只要不打仗,中原王朝就肯定想着怎么自废武功,而不会思考怎么建立强大的军队,因为担心军队造反。所以,想放弃也好,不想放弃也好,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能放弃。

对于东北呢?

东北就是一个死结。这里好像谁也搞不定。这是一片游牧与农业、草原与中原交汇的地区。

要游牧骑兵,东北有游牧骑兵;要农业财富,东北有农业条件。按理说,这地方应该是个好地方。但就是地方太好,所以东北很容易搞割据,而且是彻底的割据,就是甩开草原、甩开中原,自己可以单干。

隋炀帝伐高句丽、唐太宗伐高句丽,两大帝国就跟东北这块地方死磕了。但是,到最后也没死磕出一个结果来,却死磕出了一个做大的契丹。五代十国开始,契丹建立大辽,形成了一个既有草原武力又有中原财富的强大力量。

女真这个民族能够在北宋后期和大明后期两次做大,不是这个民族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所在的位置太优越。把他们换个地方,别说两次做大,一次做大都不允许。

大明既然接序了大元的正统,那肯定不会放弃东北。既然大元已经搞定了东北,那就顺理成章、必须接收东北。对于女真人,大明也是严防死守,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凡是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上。

但就是这个地方太牛,干过辽东,就能封死大明对东北的武力输出和秩序输出,然后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辽西走廊这个关键通道,说是大明在这里建立了关锦防线,于是遏制了女真。但反过来想:女真一旦割据辽东,辽西通道也就成了女真自我割据、封死大明的重要凭借。

所以,大明后期在东北这片也就玩不转了,只能建立一个比长城更长城的关锦防线,既封死了女真、也封死了自己。

最后总结:

大明之所以能够取代大元,就是因为自己对农业文明的中原更了解,在中原比大元干得更好。

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自己对农业文明的深刻了解,所以大明也就无法向草原输出秩序,农业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圈以外的地方,大明就无法继承大元的政治遗产了。

但是,大明一直很努力。对于西藏、对于西北、对于西南,凡是能建立统治的,大明都建立了统治。大明在继承大元政治遗产方面,算是干得不错的。而且,在西南以及广西、贵州这些地方,大明也在积极努力,一直在收拾这里的地方割据力量。

西域这个地方因为信仰的问题、因为政治的复杂,所以大明很难建立系统性的统治,国力衰弱后就只能退出。

东北这个地方死活搞不定,不是大明搞不定,大汉和大唐也没有彻底搞定。蒙古人搞定了东北,大明也接收了东北,但东北形胜与女真做大这两个因素,只能让大明望东北兴叹了。


减水书生


名义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但是实际上各个汗国都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元朝的疆域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和蒙古本土,而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

统治全国的元朝被推翻之后,蒙古贵族企图收复中原,于是不断组织力量反击。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明在开国二十多年间,对北元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征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然而他们知道,这离彻底消灭撤离中原的中央王朝元朝所谓残余势力还差得很远。蒙古的军事力量虽然在元朝后期一度衰败,但回归到了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复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质再次表现出吃苦耐劳、能征惯战的特点。同时,明军尽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战,可是由于后勤、生活习惯诸方面原因,并未能占据草原地区多久。北元一蒙古终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胁。

《明史·兵志》说:"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对北方蒙古防御而言的。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军事胜之后,在能够控制的蒙古地区和蒙明边境建立了许多设置。这些设置,有的旋设旋灭,有的长期存在并有所变化。

(一)设立羁縻卫所

(二)修筑长城壕垣

(三)沿长城壕垣设置重镇,派驻重兵

以上也是明朝保卫边疆的重大举措。






知行合一2020


元朝是一个大国,是中国历史上领土最大的朝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赫赫有名的大元帝国。明朝开国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成祖朱棣武功五征沙漠设立“奴儿干都司”,明朝疆域超过1100万平方公理。然而,明朝却始终没有占据蒙古草原及新疆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第一,农耕的汉民族不适应北方草原游牧生活;第二,明朝在军事上没有彻底降服蒙古的军事集团;第三,明朝的政治问题严重,在“强人政治”、高压政治及君王惰政下形成恶劣的政治生态,导致明朝过早地陷入内政问题,长期采取防守型国防策略。

第一,农耕的汉民族不适应北方草原游牧生活。

草原生活漂泊不定,“逐水草而居”,与汉族人“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故自秦汉以来,中原政权都采取移民戍边、大军防守、辅以“长城防卫”的防御政策,而不选择对草原地区进行直接统治的政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还是令蒙恬率大军50万元驻长城、守阴山;汉武帝“建功立业”,“封狼居胥”,依然守备汉土,不居草原;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千古流传,灭突厥,降薛延陀,被奉为“天可汗”,迁草原民族内居,而不是占领草原。明朝没实现汉唐“漠北无王庭”的绝对军事优势,学习秦朝重修长城。

第二,明朝在军事上没有彻底降服蒙古的军事集团

(一)“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次北伐北元,将北元赶回蒙古草原。1370年,元顺帝逃往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命王保保从山西反攻北平。42岁的朱元璋决定先发制人,仍依徐达为元帅,以李文忠为左副,冯胜为右副,兵分两路,一路经长安,出定西,攻取西北;一路经居庸关,经东长城,过野狐岭,攻取赤峰北元行政前线。二月二十五日,西路军在徐达统领下,攻克内蒙古托克托,次月攻克山西五寨、朔县,主力达到沈儿峪、定西(甘肃中部),大败王保保,追亡逐北到蒙古和林。五月初一日,邓愈收复西藏。元末、明初两大阵营的战神——徐达与王保保的北伐交战中,第一回合徐达完胜。五月初,东路军在李文忠的带领下击败北元的大将上都罕,二十一日,李文忠攻克北元重要据点应昌府(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占领北元临时首都,由此胜利大搬师。此役,俘虏四万两千人。

从此以后,北元势力从内蒙古内退,保有漠北及辽东区域,远离明王朝,对明朝的军事压力大幅降低,同年四月元顺帝在羞愧抑郁中凄凉去世。

(二)“骄兵必败、冲动的惩罚”——有王保保在,北元没有那么弱,第二次北代失败。宿敌元顺帝去世后,其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续称帝,仍以大元为号。两广及四川平定后,朱元璋的部将急于建功,欲擒北元之帝,收传国玉玺。1372年,二次北伐“清沙漠”岭北之战打响。战前,大明神级军师刘伯温预言北元有王保保在,军师指挥力不弱;北元军队聚合,军事力量依旧强大;草原运动作战,北元的强项,而是明军的弱项;明朝势力在蒸蒸日上,草原北元江河日下,所以建议暂缓进攻,打算“熬死”、“熬残”在北元军事头脑。由于第一次北伐北元过于成功,几乎所有明军将领自信心爆棚,建功立业的心情无比激动,无不扯着嗓子叫嚷,一次严肃的军事会议变成了吃宴席般的狂欢。除了,朱元璋,没人支持刘伯温。大明军神挥泪惜别北伐军队,除了祈祷,什么也做不了,他第一次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无助。

正月二十二日,命徐达为帅、李文忠、冯胜为副,统兵15万北伐出征,其中徐达的中路军从雁门直捣蒙古首府和林,李文忠的东路军从北京居庸关经应昌,从右路合击和;冯胜的西路军出甘肃,从左路牵制北元。这部署是上乘的军事谋略,元帅将领都是古之良将,放在任务朝代都是军事“天团”。但是刘伯温怕什么就来什么。王保保识别了明朝的军事部署,以退为进,放弃西路明军,诱明中路深入,拦截明东路军,使明朝军队左右不能相顾,在运动战中袭击明军。五月初六日,蓝玉、徐达陷入王保保与贺宗哲的包围圈,在岭北一带狭长地域遭到北元的围攻,死伤万余人。王保保趁机进攻徐达的后续军队,七月十一日,在断头山战败明将汤和。至此,中路军全线败绩,赖徐达的军事统领天才,明军全军依次退出草原。元末、明初两大阵营的战神——徐达与王保保的北伐交战中,第二回合王保保完胜。

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的东路军到达口温内蒙古查干诺尔。元军丢下牛马辎重无数,诱惑李文忠深入。李文忠盲目轻敌,纵兵抢掠,被元军牵着鼻子走,一路从哈剌莽来(蒙古洪戈尔)追至胪朐河,没有遇到任何像样地抵抗。李文忠仍不知是计,分兵守辎重,率大军轻装急进,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又斩获数以万计的人马,追到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此地已远离目的地和林,无法达成与中路会师和林的战略目标。李文忠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不能取胜蒙古,反北有被扑灭的危险,只能转入防御。李文忠与蒙元大奖哈刺章交战数次,互有胜负,但李文忠粮草不继,远离后方,又担心哈刺章迂回包抄,只得退兵。此役,李文忠不仅没有完成已方的战役目标,也未能在战略上配合中路军徐达的战略决战目的。冯胜的西路军则不出意外地进展顺利,一路未遇到成建制的抵抗,顺利到达兰州,进至永昌,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数千级。北元蒙军一路西退,西路越来越远离中路军,无法支援陷入重重围困的徐达。幸亏徐达不是汉朝李广利,他作战经验丰富,机变能力巨强,自保能力极强,最终脱离王保保的包围圈。北元赢得和林之战的胜利,新继承的北元政权得以保存。

(三)“防患于未然”——义子沐英领衔的第三次北伐。3年后,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即帝们,以称大元,续以元制。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探得北元公脱火赤率领万人在蒙古和林。此时,王保保已死四五年,北元无对抗大明的军事大将。朱元璋为培养军事新人,在义子李文忠(小朱元璋10岁)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要员之后,有意让义子沐英(小朱元璋17岁)率其陕西明军进攻北元。在军事斗争中,朱元璋的义子为明朝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李文忠、沐英、平安、何文辉、徐司马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沐英是个忠孝两全的军事人才,勤于所事,小心谨慎,深得朱元璋和朱标的信任。朱无璋将沐英作为朱标的辅政班底来培养。三月二十一日,被寄予重望的沐英,快速进军,直达宁夏灵武。由于与蒙古人长期作战,沐英了解蒙古人的习性,在派出侦察兵,掌握脱火赤逃到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区域之后,急行军七昼夜,过黄河,翻贺兰,隐蔽前行。在距脱火赤军营50里的地方,北元军队尚未察觉。沐英重新分配兵力,从东、南、西、北四面合围,举火为号,突然攻袭。果然,脱火赤以下万余军队被“包了饺子”,仓促之间未作激烈抵抗就投降作罢。

(四)对待“惊弓之鸟”、“杀鸡用宰牛刀”——明朝最强军团的第四次北伐。1381年正月,北元贼心不死,乃儿不花等游击部队再次袭扰大明边境。朱元璋忙于内政建设,恢复生产,数次减轻农民赋税,削减军费开支,严厉处罚贪腐人员。北元在与明朝的战争中,损失巨大,不敢直面如日东升的明朝军队势力,为了长期对抗明朝,减少大规模决战,采用蒙古人擅长的游击战术。朱元璋渐渐对蒙古人的“游击战术”带到厌烦,决定给北元一次彻底的大扫荡战役。为了解决对云南梁王用兵的后顾之忧,朱元于是命常胜将军徐达挂,汤和、傅友德为副,再次派出明朝最强的军事天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防止类似二代北伐时陷入北元的包围境地,并派出偏师,直捣北元军事据点。同年四月十五日,傅友德的东路军先锋抵达内蒙古宁城东南区域,所在地的北元军成“惊弓之鸟”,四处逃窜,未来得及逃跑的元军人畜被大量俘虏。旋即,东路明军北渡西辽河又遇到落荒而逃北元部队,俘虏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北元将领,渐渐深入内蒙古,东路明军放缓进军速度,等待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的西路军北出北京密云,马不停蹄地攻取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为配合东路军作战,沐英渡过克鲁伦河,进入外蒙古边境,俘虏李宣的部众,与东路军会师。北元见九年前王保保诱敌深入的战术未能奏效,也无可奈何。而明军也不敢再次犯险进入包围圈。双方罢战,明军班师回朝,第四北北伐结束。

(五)奠定中国东北区域的辽东之战——占据奴儿干都司的第五次北伐。经过六年的休养生息,明朝民力、军力大幅提升,成为东亚大陆最强的军事存在。北元政权在塞北重新崛起,北元太尉纳哈出也在松花江以北的森林草原上活跃起来,成为明朝潜在的威胁。作为强人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怎能把这个战争包袱丢给子孙呢?1384年,明朝收复云南,元北势力只剩辽东和漠北地区。于是,1387年第五次北伐开始。正月初二日,宋国公冯胜挂帅,傅友德、蓝玉为副,赵庸、王弼、胡海、郭英为将,率领20万军队东征,旨在剪灭北元太尉纳哈出。此次出战,朱元璋制定了出自“攻取元大都”的军事策略,即兵出东蒙古草原,歼灭纳哈出的左翼,断其后路;再迂回辽河流域,与正面大部队左右夹击纳哈出。接令后,冯胜利用蒙古人麻痹大意之机,快速进军,踏雪驰冰而去。二月初三日,冯胜达到通州,按朱元璋的“锦囊妙计”,派出探子,了解敌情。不出意料,纳哈出以为汉人还在过春节,不会出兵,依旧分兵庆州与辽东。冯胜派出战争狂人蓝玉出战。蓝玉,为战争而生的人,完全学会了姐夫常遇春的长途奔袭本领。此役,蓝玉在大雪中纵声狂笑,军刀入雪,淘汰老弱,挑选精骑,向北国入伍的年轻军士宣扬策马草原的乐趣,讲述“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至上荣誉。年轻军士的士气被彻底点燃,视战争的残酷与茫茫大雪如狩猎般。蓝玉,一骑当先,军士争先恐后追赶,马蹄飞扬的雪片如散花的天女,妩媚了草原。北元军队尚在宴席仓促应战,章果来、不兰奚都被俘虏。

蓝玉开了好头,初步证明了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军事天才,也极大提升的冯胜等人对战争胜利的决心。接着,冯胜实施了第二阶段的战役。三月初一,冯胜率军出松亭关,修筑了内蒙古宁城,过河北宽城、平泉,直入大宁。此时,已完成了朱元璋对纳哈出左翼作战的目标,进入挥师辽东的战役阶段。五月二十一日,为防止漠北蒙古支援,留5万人占据大宁,冯胜率大军直捣辽东金山。六月十九日,冯胜大军疾进缓攻,包围辽东,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派出降将乃刺吾亦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试探逃匿,在茫茫大雪中,无处藏匿。于是军心支援,多次派出纳降使团,观察盟军布防虚实。冯胜早有防备,在使团酒足饭饱后,带使团参观明军如山的军粮、精骑劲弩和火统神机;同时派出轻骑绕到纳哈出后方,拦截其食物供应。纳哈出在长期封锁的状态下,军无斗志,民无余粮,只能选择携24万余军民投降。冯胜以手下最为得力的战将傅友德镇守大宁,最终于成祖时将东北一带纳入“奴儿干都司”进行行政管理。

(六)“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致命一击”——蓝玉创造了历史性胜利。为了拔除北元最后一个据点塞外和林,第五次北伐刚刚结束,休整3个月后,于1387年9月,朱元璋命蓝玉为帅,唐胜宗、郭英为副,对北元政权进行第六次北伐,统兵15万人,剑锋直指蜷缩塞外的北元皇帝。1388年3月,明军从秋季走入春季,驻扎庆州,派出明朝特有天才侦察兵四处乔装打探,终于侦探察到藏匿在贝尔湖北元故帝的消息,蓝玉的军刀嗅到血的味道,无比兴奋。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大明的精骑恢复汉唐血性,策马扬鞭,深入塞北。次月12日,明军如飞一般到达南贝尔湖,依然没有找到元军踪迹,蓝玉以为情报有误,打算回师。王弼(明初的猛将军之一)劝说大军八千里,耗费粮草无数,无功而返,无法向朝廷交待。蓝玉点头,再次侦探,重新挑选先锋主力,兵不炊烟,马不嘶鸣,绕到贝尔湖东北,如飞鹰般突然发动袭击。北元皇帝万万没有料到此刻面对赫赫明军,三十六行走为上,仅率太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仓皇逃窜。蓝玉一面收缴俘虏,一面派出精骑千人穷追不舍。怨家路窄,忽必烈的后代慌不择路,误入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的手里,兄弟百年间的仇恨再次到了结算期。也速迭尔没有丝毫犹豫,将北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勒死,上山祭拜先祖阿里不哥。此役,俘虏北元贵族183人,军民7万7千人,军马4万7千匹、牛羊10万2千余头,并收缴北元宝玺、印章等行政工具,一举荡平北元政权势力。

此后,蒙古分裂为鞑靼蒙古(和林)、瓦剌蒙古(漠西)、兀哈良蒙古(辽东)三部,三部相互征伐中,鞑靼蒙古和瓦剌蒙古相继崛起。

(七)“肃清残余”——王子军团的第一次北伐。1390年正月,朱元璋的儿子们经过战争洗礼,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尤其是燕王朱棣师从蓝玉,善长长途奔袭,迂回作战。到了王子锻炼的时机,朱元璋也想效仿成吉思汗,成立王子军团。于是燕王朱棣率傅友德、赵庸、曹兴等人从燕地出击,晋王朱冈率王弼等山西兵从晋地出兵。此役燕王朱棣为主力进攻,晋王朱冈为侧翼少配合,征伐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等人。

3月初2,燕王军出北京密云,按蓝玉套路,按兵不动,派天才侦探四处打探消息。在侦知北元太尉乃儿不花驻军蒙古苏赫巴托之达里甘戛之后,借助大雪掩护,秘密前行,快速进军,取其不意攻其不备。30日,如冯胜取辽东般,朱棣将蒙古苏赫巴托之达里甘戛的蒙古军团团围住,困而不攻,并派出使者劝降。乃儿不花回天无力,率部众数万人出降,并将数十万头马牛羊献于明军。晋王不得战争精髓,无功而返。

(八)北元残余“望风而逃”——朱元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第八次北伐。1392年,朱元璋悉心培养的太子元标去世,太子党蓝玉等辅政班底走向社稷稳定的对立面。次年,蓝玉案立案,株连斩杀1.5万名元勋宿将。1396年,朱元璋68岁,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他还想着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太平盛世,他降服周边所有武装势力,尤其希望彻底地消灭北元势力。只要有北元势力活动的消息,朱元璋就一个字:打。终朱元璋洪武一朝,北元蒙古势力一直向远离朱元璋的地方逃跑,一点也不能让朱元璋知道他们存在的消息。1396年3月,一次不小心的狩猎活动,还是暴露了北元军队的踪迹。为这一天,朱元璋足足等待了6年。马上出兵,不留余地,南京的圣旨由八百里加急快速送到北京。跟随朱元璋的“创业一代”将领都已凋零,“二代”朱棣的军事能力在第七次北代里已经闪耀出现。于是,燕王朱棣挂帅,长驱直入,冒雪前进,悄然翻过彻彻儿山。北元在内蒙地区还是相当谨慎的,远远派出警戒人员,早早鸣警,狩猎的北元军队丢弃一切辎重,翻身上马,马上北逃,只有几十人落为俘虏。朱棣乘胜追击,在兀良哈秃城追上北元将领哈剌兀,又大败北元军队。北元军队分散北逃,溜进大漠。朱棣追了几十里,终因地形复杂,军队分散,回师而返。

(九)“饮马克鲁伦河”,大败鞑靼阿鲁台——报一箭之仇的朱棣第一次亲征。在明朝“靖难之役”前后,明朝陷入军事斗争,对蒙古的军事压力减轻,且明军集中兵力征服安南,无暇北顾。在这15年的时间里,蒙古休养生息,且不断试图一统。代为北元的继承者,鞑靼蒙古盘踞北元故地,占地最广,实力最强,屡屡挑战明朝正统。朱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公元1409年派丘福领兵十万草原鞑靼。不幸的是,丘福把蒙古当成15年前的“软柿子”,轻敌致败,全军覆没。作为第七、第八次北代统帅、朱元璋精神的继承者朱棣绝对要维护汉人荣光,不遗余力地剪灭北元势力。在公元1409年丘福损兵折将十万人之后,朱棣怒不可,大骂曾经的“靖难”英雄。但是望顾前朝英烈,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汤和、李文忠、傅友德、沐英、邓愈等一众大将都已凋零,仅存的老将郭英、耿烦文等“靖难之役”中去世,“靖难”张玉、朱能等战阵能臣也已战死,朱棣无不感慨,又从不感伤,不得不自任统帅再次出征。次年5月8日,朱棣追至克鲁伦河(朱棣改名为“饮马河”),侦探到到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及丞相阿鲁台出逃。朱棣终于找到往日的成就感,敌人望风而逃,秘诀只有一个“追”,于5月13日赶上斡难河(成吉思汗的发际之地)再次战胜雅失里。这里,朱棣阵营分为两派,一派要求“擒贼先擒王”追杀雅失里灭亡鞑靼政权,一派“好大喜功”好大喜功积极向东扩大战果。朱棣作为一为战将的经历多,战略规划的经历少,无疑天平指向“好大喜功”派,也无悬念地杀敌无数,战胜阿鲁台于兴安岭,驱本雅失里以七骑逃遁。但是,明军缺水、少粮、不得不班师回朝。鞑靼部臣服于朱棣,失掉面子,恢复实力。经过两年恢复,鞑靼又驰骋草原。

(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瓦剌部迅速崛起——朱棣“遇神灭神”的第二次亲征 。在朱棣战胜鞑靼的第二年,即公元1410年,蒙古瓦剌部却发展壮大。偏偏“才人多骄傲”,瓦剌部硬是撞枪口,于是朱棣大帝于1414年2月,再次出征。朱棣,率50万大军,拥有“马革裹尸还”的战将情怀,让成年的太子监国。6月3日,朱棣乌兰巴托击溃瓦剌蒙古的部分游后,进至兰忽失温。此时,瓦剌蒙古的战争潜力爆发,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将3万人分为左中右分队,以逸待劳,吸引朱棣明军。朱氏皇族在与元蒙之战中深悟蒙古诱故之术,作为战术军将朱棣将计就计,派出孱弱骑兵出战。瓦剌蒙古军人以为得计,越出山势,策马奔袭。不料,朱棣是战争行家,已经重用为炮,步骑炮相互接合,狙敌于阵前。瓦剌逃走,朱棣亲率骑兵起直取中军,一如成吉成思汗的“猛虎掏心之术”。瓦剌部丢尸数千人,亡命天涯。朱棣无奈,只得小胜而归。 此后,瓦剌以少数兵力游击明军,兵力损失与明军相当,实力未损,长期与明军打“持久战”。朱棣不得不奔波作战,顾此失彼,赢得面子失了里子(战争物资)。

(十一)“面子比里子重要”,撞枪口者死——朱棣屈虎赶蝇的第三次亲征。朱棣“屁股没有坐热”,鞑靼又趁瓦剌消停的第二年,袭扰大朝,进而冒犯明朝边境重镇。第六次郑和下西洋之后,万因来朝,明帝国光芒万丈,朱棣不忍受蒙古部的骚扰。但北伐将领凋零的局面没有改观,且朱棣北征时臣属崛起的不“明显”,朱棣还是更相信自己,于是在1422年3月,朱棣墨守成规地沿袭以往的北代路线,大军浩浩荡荡,一点“声东击西”的姿态都不做。毫无意外,鞑靼在阿鲁台统领下逃跑,消失在茫茫草原。朱棣唯一的安慰就是在师途中击败兀良哈部,表面上统一中国东北草原、山脉及河流。

(十二)战胜眼前的敌人,成熟未来的大敌,鞑靼蒙古成为历史——朱棣“痛打落水狗”的第四次亲征。朱棣的脾气一点不比“乃父”小,绝对地选择“枪打出头鸟”,于是取得战役的胜利,战略的失利。鞑靼蒙古也是如“苍蝇”般挥之不去,奈何为生存犯边再次触怒朱棣。公元1423年朱棣想也不想出就征了,9月祖到达河北张北。此时阿鲁台的鞑靼兵败如山倒,部署大都投降瓦剌蒙古,只有部下阿失贴木儿率部投降明军。朱棣没有意识到更为强大的敌人瓦剌即将崛起,在10份降服鞑靼王子也先土干部后班师回朝。此后,瓦剌在漠北草原没有敌手。

(十三)鞑靼蒙古人“疲故战术”胜利,瓦剌蒙古人“渔翁得利”——朱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第五次亲征。鞑靼蒙古阿鲁台在扮演挥之不去的苍蝇”角度何其成功,以致朱棣引以为天敌。修整3个月后,1420年正月,朱棣不顾身体欠安,执意北征。此时,内有唐赛儿起义,外有安南躁动,朱棣不为所动。4月3日,出征。4月25日,战胜鞑靼阿鲁台,驱逐其逃往蒙古哈剌哈河下游。在长达2个月的追缴中,鞑靼蒙古人的运动游击战优势暴露无遗,以致消失的无影无踪。6月17日,朱棣渐渐感到身体不支,时岁无多。为避免秦始皇后秦军乱世,朱棣写好遗嘱,安排重臣联系监国的太子及太孙。一个月后,朱棣结束如父亲操劳的一生,但是朱棣的军事素养较乃父相差较远,间接促进瓦剌蒙古一统草原,为大明留下一个强敌。

朱元璋八次出兵北代猛将如云,战果辉煌,消灭及俘虏蒙古兵达百万之多,将庞大的元帝国压缩到成吉思汗之前的军事水平;朱棣的五次北伐将帅一肩挑,打成击溃战,对蒙古形成军事压迫,每次歼灭敌有生力量不足万人。究其原因,朱元璋用兵战略上讲究“谋定而后动”,以致敌“有生力量”为主的歼灭战为战役目标,战术上讲究奇正结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朱棣五次北伐出兵线路基本相同,战前对蒙古兵的布局分析不足,往往以五十万大军击溃敌游击部队,战役目标以驱逐边境为要,对部将战术授权较小,大军在统一进退的情况下,无法赶上蒙古的退却的速度。

第三,明朝的政治问题严重,在“强人政治”、高压政治及君王惰政下形成恶劣的政治生态,导致明朝过早地陷入内政问题,长期采取防守型国防策略。

朱元璋在位时期,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秘密监查朝臣;打击功臣集团,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几乎杀尽开国战将。朱棣“靖难之役”后,建立由宦官统领的“东厂”特务机构,大杀建文朝文臣武将。明中期的“仁宣之治”十一年是明朝难得的“治世”,可惜两任皇帝尽是短命皇帝,尚未完成对明朝初年的“强人政治”和高压政治彻底改良。宣宗为了缓解民族矛盾,恢复财政经济,收缩军事防线,东南从安南撤兵,允许其自治,北方将9边卫所内迁,做完成之君,开始采取防守型国防策略。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不得不由九岁的“长子”朱祁镇(英宗)继位。英宗时,由宦官执掌锦衣卫。时光荏苒,距朱棣第五次北伐又过18年,1438年瓦剌已统一蒙古草原,实力强悍。十年之后,瓦剌兵强马强,明朝升平日久,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到英宗时期,“锦衣卫”、“东厂”等明朝前期强势皇帝特务制度的弊端已暴露无疑。朱祁镇,作为一个深宫长大的天子,自然而然依靠王镇等内侍,志大才疏以为亲征无敌(如宋代第二皇帝赵光义),以致酿成“土木堡之变”,50万(一说20万)军队陷入埋伏,从君到将沦为俘虏,以张辅为代表的前朝战将悉数战死,明朝由盛转衰,此后100年,转入对蒙古的防御期。

在苦难中长大宪宗朱见深及孝宗朱佑樘的努力中兴大明,一定程度上延缓明朝衰亡的进程。1467年,明朝宪宗朱见深集中力量消灭建州女真部族首领爱新觉罗.董山,进行“成化犁庭”。孝宗朱佑樘任用著名大将马文升袭击并收复哈密、控制吐鲁番地区。但宪宗朱见深重用宦官,设立“西厂”,朝王朝在高压政治的路上渐行渐远。孝宗英年早逝 ,对政治改良有限。

长期内乱和外争耗费了大明中期的太多财政。 明朝武宗之后,皇帝彻底对蒙古作战失去兴趣,对内政也力不从心。“嘉靖”时期,严嵩乱国,国势剧烈下滑。此后又经历明万历三十年“不上朝”,耗尽了王朝实力。以“万历三大征”为胜利标志的明朝最后的回光,也标示明朝“政局腐败,党争形成,内无宁日,外有入侵”的局面形成。特别是东北女真政权崛起,内地叛乱不断,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明朝与蒙古旷日持久300年战争中,民族分裂,相互征伐,一步步衰落,既战胜不了明朝,也不能为明朝所战胜,最终消亡在新兴政权满洲清政权的手里



南渡唐后人


1368年,随着元大都被徐达率军攻破,元朝在中原98年的统治也宣告灭亡,明王朝正式建立,而元顺帝带着元朝残余势力逃到北方草原,建立北元政权,与南方明朝对峙

元朝有着约14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而明朝鼎盛时期约有997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比元朝差了近400万平方公里,从图中可见,明朝损失的疆土大多由北元统治着,那么,明朝为什么不收复这些疆土呢?

目标达成

朱元璋起义时的目标就是“驱逐鞑赖,恢复中华”,随着元顺帝北逃,明王朝建立汉人政权,目标已经完成了,也没有必要收复疆土了

实力不够

有实力这么大疆土谁不要啊?晚上做梦都能笑醒。北元总想着收复中原,不断南下骚乱明朝边界,明朝也多次北伐,但身处草原的北元军队有地形优势,令明军难以消灭北元

没有价值

明朝是农耕国家,北元那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能种什么?花了大量财力、物力,带来一堆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土地,还要去管理,明朝有病吧?

欢迎指正错误!


倾一世荣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大的封建王朝。

历史上,中国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的汉族政权和北方游牧文明的少数民族政权,多处于对立状态。

而元朝是第一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政权,统治区域包括了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

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红巾义军扫除群雄,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但元朝的势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而是退回了蒙古草原,仍称自称元朝,史称“北元”。

明朝也没有能力完全征服元朝的残余势力。后来,元朝的残余势力分裂为鞑靼和瓦剌长期侵扰明朝北部边疆地区,明朝修筑长城以抵御蒙古势力。

明朝没有能力完全征服元朝(蒙古)的势力,也就自然不能统治其生活的地域了。


林城布衣10001


领土不是继承来的,而是凭实力打下来的,没有实力你怎么继承?你有实力,你就能打下更大的地盘,

明朝是中原王朝,他只对适合耕种的土地有兴趣,而元朝治下的西部、长城以北的土地,无法耕种,所以他没有兴趣,至于东北地区,明朝也只是实行羁縻政策,防止他们形成部落联盟威胁中原。

别说是600年前的大明了,即使是现在,管理这些地区的成本而非常高昂的,且基本没有收益,这里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并不适合居住。

明朝要打下长城以北,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想长期统治,那就很困难了,你必须迁移老百姓数十万过去,建设城池,然后从中原长期运输粮食过去,驻军十几万,而且,这还是一座孤城,想统治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把哪些人迁移过去呢?估计没人愿意过去吧?就好比把你迁但贫困山区,估计你也不愿意去吧?

所以,明朝打下这些地盘难度并不大,想统治这里难度太大,且不能带来什么收益,还得不停的输血,

对一个农耕文明来说,并不是领土越大越好的,明朝的地盘才是中原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南朝史诗


名义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但是实际上各个汗国都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元朝的疆域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和蒙古本土,而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

  统治全国的元朝被推翻之后,蒙古贵族企图收复中原,于是不断组织力量反击。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明在二十多年间,对北元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征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然而他们知道,这离彻底消灭撤离中原的中央王朝元朝所谓残余势力还差得很远。蒙古的军事力量虽然在元朝后期一度衰败,但回归到了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复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质再次表现出吃苦耐劳、能征惯战的特点。同时,明军尽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战,可是由于后勤、生活习惯诸方面原因,并未能占据草原地区多久。北元一蒙古终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胁。《明史·兵志》说:"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对北方蒙古防御而言的。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军事胜之后,在能够控制的蒙古地区和蒙明边境建立了许多设置。这些设置,有的旋设旋灭,有的长期存在并有所变化。

  (一)设立羁縻卫所

  这类卫所以降附明朝的首领为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自己管理内部事务定期向明廷朝贡。蒙古地区最著名的是泰宁卫(今吉林洮安一带),初以辽王阿札失里为指挥使;福余卫(今齐齐哈尔一带),以海撒男答奚为指挥同知;朵颜三卫(今绰尔河流域),初以脱鲁察儿为指挥同知。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统称兀良哈三卫或朵三卫,一直存在至明朝末年。在三卫的的西北面还曾设立斡难卫(今鄂嫩河流域)、坚河卫(今额尔古纳左旗根河一带)、海剌千户所(今海拉尔一带)、哈剌孩卫(今哈刺哈河流域)等,这些卫所在设立后不久都消亡了。在今包头、呼和浩特、集宁地区一度设立官山、失宝赤、五花城、斡鲁忽奴、燕只、瓮吉剌等千户所,随着蒙古势力的逐渐南下,这些千户所也很快消亡了。 在明朝的西北地区,即今甘肃、青海西部,以及东察合台汗国地区先后设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罕东左、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八卫,以蒙古族首领为指挥使等官,有的还封以王号。

  (二)修筑长城壕垣

  从鸭绿江起,沿着今抚顺;昌图,辽河下游、黑山、义县、山海关一线,修筑了壕垣。东从山海关起,西至嘉峪关,经过十八次大兴土石,修筑了长城,称为边墙,其中宣化、大同之南还修筑了内长城,称为次边,这就是今日见到的万里长城。这些化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而修筑的长城和壕垣,基本上都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南下。

  (三)沿长城壕垣设置重镇,派驻重兵

  自明初至中叶,明朝先后设置了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治广宁,今辽宁北镇)、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镇(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延绥镇(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镇(治所在今银川)、固原镇(治所在今宁夏固原)、甘肃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这些封疆大吏统领的兵力,多时达百万,少时也有几十万,约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如此众多的兵力,当然基本上也是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骑兵。






历史回放机999


导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明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元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国土的广袤远超出历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脑还是“蒙古帝国”的共主-蒙古大汗。所以原则上元朝就是大蒙古国大汗领地加中原王朝版图的总和,如果不是把西亚分封给了旭烈兀那么元朝的版图应改是这样的:北到北冰洋、南到南海、东抵太平洋、西至地中海。况且元顺帝是有计划在保持建制的情况下退回蒙古草原的,大明作为传统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能恢复中原统治已经是极限了。作为农耕文明的大明,对于元朝全部领土的继承确实是有心无力。


元朝版图之所以庞大,很明显除了传统中原大一统王朝的版图外还有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亚到北冰洋的嫁妆。也就是说相当于其他王朝时期中原版图+草原汗国+更遥远的西伯利亚。当然由于西域是察合台一系的汗国领地,所以在这一块有所欠缺。下面我们就大明王朝实际版图控制范围与元朝面积有一定的反差原因做一下梳理。


大明王朝对于完全继承元朝版图有心无力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政治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所以在家天下的明朝君王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的意愿很明显,就是把元朝驱逐会草原老家在中原恢复汉家统治。传统汉家王朝的版图是哪里?我们可以参照一下汉朝版图:

西域+中原版图+汉四郡+交趾,也就是北到长城加上西域就是传统的中原王朝的版图了。

汉四郡就不用说了从高句丽崛起就窃取了这里,虽然唐朝在平定高句丽后短暂恢复国统治但是不算传统版图范围。交趾也是同样的道理,从五代十国时期失去后再明成祖朱棣时期曾经短暂恢复过统治。那么剩下就是北抵长城、西跨葱岭了。西域从唐朝失去至今已有数百年,况且此时占据这里的东察合台汗国异常恭顺对大明称藩纳贡。所以明朝自始至终的想法就是恢复中原王朝的统治,而立国初期数次攻击蒙古不过是为了解除对明朝的军事威胁而已。

再说明朝虽然号称可以和汉唐齐名,但是其军事实力与汉唐还有不小的差距。明朝军队能够保持对蒙古军队的优势,除了元朝腐败不得人心以外就是明朝军队对于热兵器的熟练运用。比如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在土木堡之变以前对蒙古作战中就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想凭借以步兵为主的神机营远征大漠,想一战定乾坤基本不可能。所以明朝对蒙古的政策是尽量削弱后册封,减小蒙古对明朝的军事威胁。如果大明想把漠北和西伯利亚纳入版图还真是有心无力。



退回草原的北元政权依然有相对健全的军队、政治体制、国号等,黄金家族依然在草原上保持着绝对的威信

当明朝北伐军兵临大都城下时,元顺帝带着宗亲贵族、皇帝玉玺印信等撤出北京回到故地漠北草原。也就是说虽然元朝失去了中原领土,但是在草原的统治依然存在。就如同辽国天祚帝被金国俘虏后,但是在可敦城的西北招讨司依旧在正常运转一样。所以耶律大石带着200人就可以在可敦城拉起十数万的军队进行西征。

后来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中俘虏了北元天元帝的皇子、公主宗室等数千人以及玉玺印信等物,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只身逃走。虽然此战后黄金家族威信迅速降低,但是鞑靼和瓦剌部的崛起也让明朝头疼不已。

明成祖朱棣的数次亲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靡耗很大。草原部落如同春风吹又生的小草总是此消彼长,最终也先率领的瓦剌在土木堡之变中击败大明导致蒙明攻守态势逆转。大明想彻底占据漠北就更不可能了。


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明的预期还是实力都不能彻底平定实力犹在的漠北草原。大明王朝想完全继承漠北草原版图,就如同让大一统王朝长期把边疆的羁縻制度改成直辖一样困哪。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实力不够

有领地可以接收谁不想要啊!但事实上不是明朝不想,而是它做不到。1368年明朝把元朝赶出中原后,元皇帝退居岭北行省,继续控制塞北广大地区,史称北元。而且在此之后,北元多次组织兵力南征,希望重占大都也没有成功,而

明朝事实上也多次组织北伐蒙古,如朱棣时期的北伐。所以一直以来双方也不断交战,在《明史》中也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北元的势力一直是明朝北方的威胁,直到明朝灭亡。明朝只好修筑长城,抵御骚扰。

可用性不强

再者北方大多都是苦寒之地,华夏民族作为一个农耕国家,北方土地不利于耕种,可用性不强,所以一直以来明朝的多次北伐也更多只是为了削弱蒙古势力,至于占领他们土地的军事行动则相当少。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蘑菇雅说


元朝疆土为何没被明朝全部吞下

明朝是元朝的终结者,那为什么明朝的疆土面积远远小于元朝的面积,元朝的疆土没被明朝全部取得?这里面有许多因素。

一、感情因素起重要作用,认识理解上存在偏差。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中国蒙古人统治的一个朝代,都讲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鼎盛时期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约为1372万平方公里。但这里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元朝是蒙古帝国终结了宋、辽、金政权以后建立起来的,后又征服了西夏王朝并将其纳入元朝疆土。要知道,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包括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利四个汗国和元朝帝国,元朝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是四个汗国的宗主国,汗国的管理权和治权没有真正在元朝手中。元朝的列位皇帝更重要的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大汗的地位高于皇帝。当然,从名义上讲,元朝拥有对蒙古帝国的统治权,但实际上,忽必烈取得蒙古帝国的汗位后,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了。所以现在说元朝的疆土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实际说的是整个蒙古帝国的疆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元朝拥有的疆土。我们之所以把全蒙古帝国的疆土纳入元朝,一个因素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兼同时又是元朝的皇帝,似乎是一家人;另一个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情感”和“爱国”因素在起作用。

二是军事实力起决定作用,没有足够信心收回全部疆土。

1368年明朝把元朝赶出中原后,元朝并没有灭亡,而是退守漠北,继续控制塞北广大地区,史称北元。并且北元仍然留恋中原地区,图谋恢复其在中原的统治,并多次发兵南征,不断向明朝统治地区发动进攻,希望重占大都,东山再起,但都未能实现。明朝军队也多次北伐,希望消除北元对大明王朝在北方的威胁,甚至明成祖亲自带兵五次北上,出击漠北。明对元的北伐战争,由于深入草原,战线太长,整体以失败告终。加之明朝军队在草原与蒙古军作战不占优势,客观上给北元争取了喘息时间,双方在边境地区不断发生拉据式的冲突,双方互有胜负,都灭不了对方,只好形成对峙的局面,未能开疆扩土。

明朝时期,朱棣皇帝在位时,实际控制领土面积最大,约997万平方公里,比元朝少了约375万平方公里。

三是思想观念起重要作用,农耕经济削弱了开拓疆土的决心。

明代是由汉民族建立起的政权,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注重的是土地的耕耘。而元帝国统治疆域中的内外蒙古、西伯利亚部分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苦寒不毛,既不宜耕种又不能施牧,对大明的统治者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要收回这些疆土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似乎得不偿失,

从明王朝统治者思想上就不重视这一部分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