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導語:相信大家對趙雲並不陌生,年輕的時候他和劉備在公孫瓚賬下相識,兩人一見傾心。當時劉備想招攬他,但趙雲因為軍務在身不便投靠,但承諾假如事情有變一定投誠。後來劉備在汝南時趙雲果然千里相投,從此劉備手上又多出一員大將。後來趙雲的故事我們也都明白,不僅在長坂坡上大放異彩,而且劉備進攻蜀地的時候還讓他獨領一軍從右側配合,後倆兩支部隊在成都城下回合終於拿下成都。漢水之戰時趙雲擺出空城計,曹軍將士以為有詐紛紛退兵,也因為這樣的膽識被劉備稱為一身是膽,兩人幾十年來的交情也十分深厚。但令人奇怪的是,為何劉備到死都沒給趙雲封侯?原來當年他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事情還得從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時說起,當時劉備坐擁荊州、益州還有漢中,已經擁有和曹操抗衡的實力,在眾人的建議下劉備進位漢中王。剛剛上位的曹丕不久後便逼漢獻帝讓位,自己建立魏國,從此漢室滅亡。劉備手下將士都勸劉備稱帝,儘管劉備也很想稱帝,但卻不能表現出來,必須要有肱骨之臣接二連三的提議,然後劉備也要不斷推辭,最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榮登大寶。這樣才能讓他贏得好名聲,而且歷史上的人物也都是這麼做的。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勸劉備稱帝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諸葛亮、馬良、簡雍、糜竺這些有名的文士了,他們也都心知肚明。於是先讓馬良起草文書,他們從諸葛亮開始輪番上奏劉備稱帝。按照流程來走,劉備自然是拒絕的。緊接著又到了手下武將表態,當時關羽剛死,劉備手下大將以張飛、魏延為首的大將開始歌頌劉備功德並在朝中極力勸他稱帝,這次劉備依然不同意,而且令人奇怪的是,本來輪到趙雲表態時,趙雲卻一聲不吭,這個異常的舉動讓眾位將領很詫異,但也並沒有多說什麼。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後來就到了第三個環節,寫萬民書請願。這是諸葛亮安排的計劃,讓荊州益州老百姓還有軍隊內部的將士,編制下的文臣等等無數人在一卷長長的絹帛上建議劉備稱帝,營造成眾望所歸的現象。此時劉備知道戲已經做足,只好勉為其難的同意眾人的請求,於是祭天祭祖並昭告天下,蜀漢從此誕生同時犒賞三軍並大封特封。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稱帝環節眾人的一舉一動劉備看得真真切切,作為事情的主要發起者,諸葛亮、馬良、張飛等等一干大臣自然是加官進爵,諸葛亮進位蜀漢丞相成為文官統領並封鄉侯;張飛晉升車騎將軍成為軍隊統帥並封鄉侯,其他大臣各有封賞。但這群人名單裡面卻獨獨少了趙雲,他之前的職位是鎮南將軍,現在依舊沒有變動。原來在劉備心中,勸他稱帝這件事相當於一個表態,他也認為所有人都會勸他稱帝,已經都是幾十年的老交情了。但卻想不到趙雲居然一聲不吭,這個舉動讓劉備覺得他不支持自己,覺得兩人終究不是一路人,所以才把趙雲排除出蜀漢的核心圈子,這也就是他沒有任何封賞的原因。

劉備為何至死不給趙雲封侯?劉備稱帝時,趙雲的反應說明了一切


結語:歷史上對趙雲的評價是忠勇,這裡的忠是終於漢室。趙雲心中的漢室是曾經掌控天下的那個漢室,也是他年輕時候想和劉備一起匡扶的漢室。但可惜的是後來這個龐大的國家已經分裂成三個國家,哪怕劉備繼承漢室,但對於他來說還是偏安一隅的小政權,也沒達到他心裡的預期。後來劉禪上位後看見趙雲勞苦功高,而且和他平輩的人早已位極人臣,於心不忍之下才加封他為亭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